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樹立中學高考生物簡單題專項訓練(含解析)
注:抽選經典試題,有針對性的應對高考考點中的難點、重點進行強化訓練。
第1題:科研工作者對草原進行了調查,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外來物種黃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內數量迅速增加.黃花刺茄的莖稈和果實
上長滿尖銳毛刺,毛刺對動物來說是一種信息,能有效降低動物對黃花刺茄的取
食欲望,這表明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具有—功能.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對于緩解相鄰地區的沙塵天氣有一定的作用,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2)通過調查放牧區與未放牧區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發現,放牧區小動物的豐富度明
顯低于未放牧區,線蟲、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質為食,這類生物的活動可以促進生
態系統的o
(3)研究丙草原能量傳遞關系獲得下列圖解,圖中字母A、B、C、D、E表示生態系統的
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數字表示生理過程或能量流動方向。流經該生態系
統的總能量是通過過程實現的(填數字序號)。食草動物排出的糞便中仍含有
部分能量,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體內的過程應是圖示中的箭頭所示(填數字
序號)。
【答案】
(1).物理(2).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
定(3).間接(4).物質循環(5).①(6).⑤
試題分析:梳理生態系統的成分、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的相關知識,
通過提取題圖中的信息并結合題意,進行相關試題的解答。
(1)毛刺對動物來說屬于物理信息,能有效降低動物對黃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說明信息
傳遞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草原上的植被具有防風固沙、
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2)線蟲、蚯蚓屬于分解者,在以土壤中的腐殖質為食的過程中,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
為無機物供生產者再利用,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第2題: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兩對
性狀獨立遺傳.請回答下列問題:
(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進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種子表現為圓
粒.與圓粒豌豆相比,皺粒豌豆味道更為甜美,原因是.
(2)D基因可突變成d,、&基因,它們的表達產物如下:
基因表達產物(…表示氨基酸序列相同)
D…丙氨酸…組氨酸...
d…蘇氨酸…組氨酸……
d.…蘇氨酸…組氨酸…
據表可知,d在D的基礎上發生了堿基對的.d在d的基礎上發生了堿基對的
(3)豌豆為一年生植物,若想在一年內獲得矮莖皺粒種子,可將高莖圓粒植株(DdRr)
所結種子種植,—.
(4)在圓粒豌豆群體中,結出了幾粒皺粒種子,你如何鑒定其是可遺傳變異,還是不
可遺傳變異?—.(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答案】
(1)皺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內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
(2)替換替換或增添或缺失
(3)從矮莖植株所結的豆粒中,選出皺粒豌豆種子
(4)取皺粒種子種植在與圓粒豌豆相同的環境中,觀察所結種子的形狀,若全為皺粒,
說明是可遺傳變異;若全為圓粒,說明是不可遺傳變異
【考點】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基因突變的原因.
【分析】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基因突變后,基因中的堿基序列發生變化,轉錄形成的mRNA上的堿基序列發生改變,
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子發生改變,進而會引起翻譯形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改變,導致
生物性狀的改變;堿基對替換引起的基因突變往往會使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發生替
換,堿基對增添或缺失往往會導致從突變位點之后的多個密碼子發生改變,進而會導致
蛋白質中的多個氨基酸改變.
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途徑: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細胞代謝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
性狀,基因還可以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解答】解:(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進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種
子表現為圓粒,皺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內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因此皺粒
種子更甜美.
(2)由表格信息可知,D突變為d后,表達產物,只有一個氨基酸發生變化,229位的
丙氨酸變成組氨酸,因此d,在D的基礎上發生了堿基對替換;I)突變為d后,表達肽鏈
明顯縮短,且229為氨基酸種類也發生替換,與dl表達的產物,肽鏈明顯縮短,因此
d,在d,的基礎上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或增添或缺失,使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
(3)由題意知,DdRr表現為高莖圓粒,因此矮莖皺粒是隱性性狀,隱性性狀一旦出現
就是純合子,若想在一年內獲得矮莖皺粒種子,可將高莖圓粒植株(DdRr)所結種子種
植,從矮莖植株所結的豆粒中,選出皺粒豌豆種子即可.
(4)可遺傳變異可以將性狀傳遞給后代,不遺傳變異不會將性狀傳遞給后代,在圓粒
豌豆群體中,結出了幾粒皺粒種子,要判斷是否是可遺傳變異,可以取皺粒種子種植在
與圓粒豌豆相同的環境中,觀察所結種子的形狀,若全為皺粒,說明是可遺傳變異;若
全為圓粒,說明是不可遺傳變異.
故答案為:
(1)皺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內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
(2)替換替換或增添或缺失
(3)從矮莖植株所結的豆粒中,選出皺粒豌豆種子
(4)取皺粒種子種植在與圓粒豌豆相同的環境中,觀察所結種子的形狀,若全為皺粒,
說明是可遺傳變異;若全為圓粒,說明是不可遺傳變異
第3題: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
為探究不同條件對葉片中淀粉合成的影響,將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耗盡葉片
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狀態一致的葉片,平均分成8個組,經實驗處理一段時間后,檢
測葉片中有無淀粉。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編號1組2組3組4組5組6組7組8組
葡萄糖溶液浸泡液葡萄糖溶液浸泡液蒸儲水浸泡水中蒸儲水浸泡水中
實驗
中通入空氣中通入0,和M通入空氣通入0和N,
處理
光照黑喑光照黑暗光照黑喑光照黑暗
結果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無淀粉無淀粉無淀粉
(1)欲檢測葉肉細胞中有無淀粉的生成,用先使用(填試劑名稱)對葉片
進行脫色處理,然后滴加(填試劑名稱)進行檢測,如葉片變為—
色,說明葉肉細胞中產生了淀粉。
(2)與5組相比,6組無淀粉的原因是因為無光照,葉肉細胞缺少,影響了
暗反應進行。與5組相比,7組葉片無淀粉的原因是缺少,影響了暗反應
進行。
(3)組2葉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質是,此時
該直接能源物質產生的場所有o如果4組的溶液中只通入N“預期實驗結
果是,葉片中(填“有”或“無”)大量淀粉產生。
【答案】
(1).酒精(2).碘液(3).藍(4).ATP、(5).
CO,(6).CHQ(7).ATP(8).細胞和線粒體(9).無
試題分析:分析題意可知,實驗之前進行了暗處理耗盡葉片中的淀粉,然后探究不同條
件對葉片中淀粉合成的影響,表格中看出,其條件有:光照和黑暗、通入空氣和通入CO
和N;、葡萄糖溶液浸泡和蒸儲水浸泡.光照和黑暗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空氣和通
入CO和N,將影響植物黑暗條件下的呼吸作用;葡萄糖溶液浸泡時植物能夠直接吸收合
成淀粉。
(1)檢測葉肉細胞中有無淀粉的生成,應先使用酒精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然后滴加
碘液,碘液遇淀粉變藍色,如葉片變為藍色,說明葉肉細胞中產生了淀粉。
第4題:胚胎分割:胚胎發育到囊胚期以前沒分化的細胞具有。在這之前
對胚胎進行分割,每一部分分開培養,這樣一個胚胎就可分割成幾個胚胎。目前,二分
胚和四分胚均已成功。
【答案】
第5題:下圖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進入油菜種子細胞后的兩種代謝途徑。研究
人員將外源因導入油菜細胞內,其轉錄產物甲可與油菜種子細胞內某一特定mRNA(乙)
結合,導致乙不能翻譯,從而提高油菜種子含油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PEP丁
基因I-HA一基因11
第酰乙酸乙除精IWA
II
?I
?IVI
合成蛋白正合成由肪酸
(1)利用以上過程培育產油量較高的新品種的方法是。
(2)基因I與基因n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同,原因是o
(3)細胞中轉錄的產物除了__mRNA,還有——等。
(4)乙是基因的轉錄產物,其與甲結合可提高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原因是
【答案】
(1).基因工程(2).基因I和基因II的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
同(3).rRNA(4).tRNA(5).I(6).乙與甲結合后不能
翻譯出酶A,大量PEP轉化形成脂肪酸,從而使油菜種子的含油量提高
試題分析:據圖分析,圖中PEP代謝途徑不同是由于酶不同,圖中PEP在兩種酶的作用
下最終分別產生了蛋白質和脂肪酸;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控制合成酶A的是
基因I,控制合成酶B的基因H,基因I和H不同是由于基因中脫氧核甘酸的排列順序
不同。
(1)根據題干信息分析,研究人員將外源因導入油菜細胞內,最終獲得了產油量較高
的新品種,說明該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種。
(2)基因I與基因n的脫氧核甘酸的排列順序不同,所以它們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同。
(3)DNA轉錄形成的RNA包括mRNA、tRNA、rRNA三種。
(4)乙與甲結合后可提高油菜種子含油量,說明PEP合成蛋白質的途徑不能發生,PEP
大量PEP轉化形成脂肪酸,所以乙是翻譯酶A的模板,是基因I轉錄產物。
第6題: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
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1)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
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統計蚯蚓的食物消
耗量,結果如下表。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處理蒙古棟楊紅松白樺
未分解葉2.445.944.797.30
半分解葉7.209.428.715.23
①為排除蚯蚓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所選擇蚯蚓要.
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___________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不同葉
片中,對最為喜好。
(2)依據上述實驗分析,若在紅松林和蒙古棟林中種植一些楊樹,有利于增加蚯蚓的
數量和種類,增加整個生態系統的。
(3)用樣方法調查蓋森林中某種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圖示是其中一個樣方中該植
物的分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
錄的結果是株。
【答案】
(1).生長狀況基本一致(2).高于(或大于)(3).楊的半分解
葉(4).抵抗力穩定性(或自我調節能力)(5).8
【解析】試胺分析:根據題意,表中統計的是蚯蚓蚯N日平均食物消耗量。很明顯蚯蚓對多數植物的半分
解葉的消耗也大于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單獨比鼓四種植物的總消耗量可知,蚯蚓對楊樹葉消耗量最大,在
不同處理的葉片中,蚯蚓對楊樹的半分解葉消耗量最大。
(1)①為排除蚯蚓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所選擇蚯蚓要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大于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不同葉片中,由
于蚯蚓對楊樹半分解葉消耗量最大,所以它對楊樹的半分解葉最為喜好。
(2)增加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種類,有利于增加整個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或
抵抗力穩定性。
(3)采用樣方法估算植物的種群密度的過程中,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的原則是計
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另外加上樣方內和所計兩邊的夾角定點上的全部個體。結合圖
示樣方分析可知,該樣方應計為8株。
第7題:下列關于生物實驗材料或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有
①孟德爾進行測交實驗屬于假說一演繹法的演繹內容
②性狀分離比模擬實驗中,甲、乙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③摩爾根利用類比推理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④艾弗里利用肺炎雙球菌為實驗材料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⑤蔡斯和赫爾希分別用含。P、S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可使其DNA和蛋白質分別被標記
A.2項B.4項C.5項D.3項
【答案】
B
第8題:[生物一一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編碼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個片段組成,編碼蛋白乙和丙的
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組成,如圖1所示。
甲
A—BD
1(-?1
甲
?
?乙
丙
乙BD
逋
對
思
照
丙IBIDI
培養時間
圖I圖2
回答下列問題:
(1)先要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得蛋白乙,若在啟動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編碼蛋白乙的
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則所構建的表達載體轉入宿主細胞后不能翻譯
出蛋白乙,原因是
(2)某同學在用PCR技術獲取DNA片段B或D的過程中,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了DNA
聚合酶、引物等,還加入了序列甲作為,加入了
作為合成DNA的原料。
(3)現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獲得了甲、乙、丙三種蛋白,要鑒定這三種蛋白是否具有刺
激T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定量的含T淋巴細胞的培養液平
均分成四組,其中三組分別加入等量的蛋白甲、乙、丙,另一組作為對照,培養并定期
檢測T淋巴細胞濃度,結果如圖2。
①由圖2可知,當細胞濃度達到a時,添加蛋白乙的培養液中T淋巴細胞濃度不再增加,
此時若要使T淋巴細胞繼續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是。細胞培養過程
中,培養箱中通常要維持一定的CO,濃度,CO的作用是。
②僅根據圖、圖2可知,上述甲、乙、丙三種蛋白中,若缺少(填“A”
“B”“C”“D”或"E”)片段所編碼的肽段,則會降低其刺激T淋巴細胞增殖的效果。
【答案】
(1)編碼乙的DNA序列起始端無ATG,轉錄出的mRNA無起始密碼子
(2)模板dNTP
(3)①進行細胞傳代培養維持培養液是的pH②C
(1)題干信息基因序列(TTCG),結合轉錄過程中的堿基配對原則,可知其轉錄出的mRNA
上
沒有起始密碼子AUCo
(2)PCR需要的條件包括引物、耐高溫DNA聚合酶、模板、四種脫氧核糖核甘酸作為原
料。
(3)①動物細胞培養中,細胞具有貼壁生長以及接觸抑制的特點,因此若要使T琳巴細
胞繼續增殖,在培
養中需要用胰蛋白酶處理貼壁的細胞并進行分瓶培養,分瓶后的培養稱為傳代培養;動
物細胞培養過程中
加入CO作用是維持培養液是的pH,
②由圖可以直接看出,丙與對照接近說明BD片段作用不大,甲和乙都有一定的效果,
它們中共同的片段是
C,說明缺少C片段會降低效果。
【考點定位】基因工程、細胞工程
第9題: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
胞染色體數為18),通過傳統育種和現代生物技術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請回答
問題:
(1)假設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
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種基因型;若R代中白青
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與;F
代白青稈、分裂葉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o
(2)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絲分
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育成植株。四倍體青蒿植株體
細胞中,染色體數最多為條。
(3)從青蒿中分離了cyp基因(下圖為基因結構示意圖,其中J、L、N區段為編碼區
中的外顯子,參與蛋白質的編碼;K、M區段為編碼區中的內含子,不參與蛋白質的編碼),
其編碼的CYP酶參與青蒿素合成。
II
“小力;<IF編碼
「ciMI!、、)
.I
Vl1F中iMMM收
①若該基因一條單鏈中(G+T):(A+C)=2/3,則其互補鏈中(G+T):(A+C)=。
②該基因經改造能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將該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前,通常用處
理大腸桿菌,使其成為感受態。
③若cyp基因的一個堿基對被替換,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為繳氨酸,
則該基因堿基對被替換的區段是(填字母),該變異類型為。
【答案】
(1).9(2).aaBb或Aabb(3).0或1/3(4).
72(5).2/3(6).Ca=-(7).L(8).基因突變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DNA分子結構的相關
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由題意知,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
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于自由組合定律同時遵
循分離定律,因此可以將自由組合問題轉化成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進行解答;DNA是由
兩條鏈組成的,兩條鏈上的堿基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配
對的堿基相等;低溫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理是低溫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正常的
分裂而使細胞內的染色體加倍。
(1)在野生型青蒿的稈色和葉型這兩對性狀中,控制各自性狀的基因型各有3種(AA、
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基因間可自由
組合,故基因型共有3X3=9種。F,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占3/8,即P(A_B_)=3/8,
由于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可分解成1/2與3/4,所以一對基因是測交,一對基因是雜合
子自交,即親本可能是AaBbXaaBb或AaBbXAabb。當親本為AaBbXaaBb時,F,中白青
稈、分裂葉的基因型為Aabb,全為雜合子,即純合子的概率為0;當親本為AaBbXAaBb
時,其后代白青稈、分裂葉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2:l,因此純合子占1/3。
(2)據題意可知,二倍體野生型青蒿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8,經秋水仙素處理后,變
為四倍體,染色體數為36。四倍體青蒿植株體細胞中,染色體數最多時為有絲分裂后期,
此時染色體數目加倍,為72條。
第10題:(09江門市一模)(6分)由細胞凋亡與癌癥生物學研究實驗室主任Hermann
Steller教授領導的研究項目表明,當細胞以異常的模式進行復制的時候,機體會釋放一系
列的死亡信號激發細胞自我推毀,以免異常的細胞變成癌細胞。他們首次披露一種名為IAPs
(inhibitorofapoptosispreteins,細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控制細胞凋亡的機制。
IAPs的作用機制是與細胞凋亡酶一一caspases酶結合抑制細胞凋亡。他們研究小鼠發現
IAPs蛋白的一個RING區域具有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人為去除小鼠細胞IAPs蛋白的RING
區域,能有效地促進更多的細胞凋亡。Steller說:“癌細胞無限繁殖的秘密在于破壞細胞
凋亡的信號。”
(1)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
胞的過程。
(2)癌細胞是不受機體控制的、的惡性增殖細胞。癌細胞
的形成是由
于致癌因子的作用,發生突變
所致。
(3)檢測某一組織,發現其分解有機物速率減慢,且細胞萎縮。該細胞正在(
A、分化B、分裂C、衰老D、癌變
(4)請就以上資料對癌癥的治療進行大膽的設想。
【答案】
答案:
(1)自動結束生命
(2)連續分裂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3)C
第11題:蘆筍是一種名貴蔬菜,屬于XY型性別決定的雌雄異株植物,野生型為窄葉,某
地種植時在野生型蘆筍種群中發現了闊葉雌性、雄性蘆筍。請回答:
(1)不考慮基因差異,雄性蘆筍會產生________種配子,比例為。
(2)研究表明闊葉蘆筍形成的原因有兩種,一種為染色體數目變異,一種為基因突變。某同
學用簡便可行的方法鑒定闊葉蘆筍形成的原因,方法如下:分別選取窄葉蘆筍和闊葉蘆筍
的根尖區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填細胞分
裂時期)的細胞,若兩個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填“相同”或“不同”),則為染色體變異,
反之為基因突變。
(3)若蘆筍出現闊葉性狀的原因為基因突變,現要確定蘆筍闊葉性狀是否為顯性性狀,選用
多株闊葉蘆筍進行雜交,若,則闊葉性狀為顯性性狀;若后代均為闊葉,則能
不能確定闊葉性狀為隱性性狀?o
⑷研究發現蘆筍雄株的產量高,如能在蘆筍幼苗期鑒定雌雄,則可提高經濟效益。若已知
闊葉為顯性性狀且為伴X染色體遺傳,則可通過雜交產生的F,植株的葉的性狀來判斷植
株的雌雄,請以遺傳圖解的方式說明該雜交實驗(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
【答案】
(1)21:1
(2)分生有絲分裂中期不同
(3)后代出現窄葉蘆筍不能
(4)遺傳圖解如下
窄葉雌株闊葉雄株
解析:(1)不考慮基因差異,雄性蘆筍會產生2種配子,一種含有X染色體,一種含有Y染
色體,比例為1:1。⑵通常用顯微鏡觀察法來判斷是否為染色體數目變異。(3)選用多株闊
葉蘆筍進行雜交,若后代出現性狀分離,則闊葉性狀為顯性性狀;若后代沒有出現性狀分
離,則不能判斷闊葉性狀的顯隱性,因為當選用的闊葉蘆筍均為純合顯性或隱性時,雜交后
代都不會出現性狀分離。(4)選取窄葉雌性蘆筍與闊葉雄性蘆筍雜交,后代雄株均為窄葉、
雌株均為闊葉。
第12題:黃瓜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員以北方生長的黃瓜品種為材料,用單
層黑色遮陽網(遮蔭率70%)對黃瓜幼苗進行遮蔭,以自然條件下光照為對照,一段時
間后,測定黃瓜的生長發育和光合特性變化,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株葉面積總葉綠素爭光臺速率葩間co;濃度
(cm*)(jng?gTM)('s')(Amol?mo:)
自然條件28601.4315.04187
弱光條件37301.694.68304
(1)實驗中需用提取葉綠素,再測定其含量。
(2)實驗組凈光合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主要原因是實驗組,使光反應產
物減少,進而降低了葉肉細胞對的利用能力。
(3)弱光處理一段時間后,黃瓜產生的有利于提升其光能利用率的變化有。
與葉綠素a相比,葉綠素b在430~450nm藍紫光(弱光下占優勢)區有較高的吸收峰和
較寬的吸收帶,由此推測,實驗組葉綠素a/b含量比值__________對照組。
(4)研究結果表明,弱光條件下,黃瓜植株株高顯著升高。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弱
光下植株光合產物向莖分配增多所致。為驗證以上假設,需測定黃瓜植株各部分的
,若測定結果為實驗組對照
組,則支持上述假設。
【答案】
(1).乙醇(有機溶劑)(2).光照強度弱(3).ATP和NADPH
CO,(4).增大株葉面積和增加總葉綠素含量(5).低于(6).干
重(7).莖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高于
【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關知識。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對實驗的分析和相關知
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綠葉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
素主要有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
(1)葉綠素易溶于有機溶劑,可用無水乙醇(有機溶劑)提取。
(2)實驗組用單層黑色遮陽網(遮蔭率70%)對黃瓜幼苗進行遮蔭,由于光照強度小,
使光反應生成的ATP和[H](NADPH)減少,進而降低了葉肉細胞對C0,的固定作用,所
以實驗組凈光合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3)由表格可知,弱光處理一段時間后,黃瓜通過增大株葉面積和增加總葉綠素含量
從而提升其光能利用率;與葉綠素a相比,葉綠素b在430?450nm藍紫光(弱光下
占優勢)區有較高的吸收峰和較寬的吸收帶,由此推測,實驗組葉綠素b含量比對照組
的多,故葉綠素a/b含量比值會低于對照組。
第13題:如圖中的①②③代表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新植株的三條途徑,請回答:
(1)外植體a、b、c來自同種植株,植株A、B、C中的細胞,全能性表達程度(填
“相同”、“可能不同”).
(2)途徑②和③需要用到和(填培養基的物理性質)兩種培養
基.將含B,的試管放在搖床上,通過培養可以分散成單細胞.
(3)外植體C脫去細胞壁過程中需要加入適宜濃度的(A.甘露醇B.鹽酸C.蒸
儲水D.氯化鈉)以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原生質體培養成功標志著技術
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4)通過大量培養特定細胞系,可以實現能產生重要(如某些中藥)的細
胞的大量克隆和產物的工業化生產.
【答案】
(1)可能不同
(2)液體培養基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液體懸浮培養
(3)A植物細胞工程
(4)次生代謝產物
【考點】植物的組織培養.
【分析】1、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包括離體的植物組織或細胞經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
經再分化形成胚狀體或叢芽最后發育成完整的植物.
2、培養條件:
①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人工操作.
②保證水、無機鹽、碳源(常用蔗糖)、氮源(含氮有機物)、生長因子(維生素)等
營養物質的供應.
③需要添加一些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主要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④愈傷組織再分化到一定階段,形成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故需光照.
【解答】解:(I)外植體a、b、c來自同種植株,由于不同細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因
此植株A、B、C中的細胞全能性表達程度可能不同.
(2)途徑②中用到搖床,因此需要用液體培養基,而途徑③需要用到固體(或半固體)
培養基.將含B,的試管放在搖床上,通過液體懸浮培養可以分散成單細胞.
(3)外植體C脫去細胞壁過程中需要加入適宜濃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原
生質體培養成功標志著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第14題:下圖甲、乙、丙為某高等動物(基因型為AaBb)某器官中的三個細胞分裂
示意圖,圖丁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核DNA的比值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甲可知,該器官為_____,該細胞發生的可遺傳變異為_____,若圖丙細胞
是由圖甲細胞分裂形成的,請在圖示方框中畫出與之同時生成的另一個細胞的示意圖。
(2)圖乙所示細胞中四分體有____個,該分裂的下一個時期,移向同一級的基因為
(3)圖丁中de段發生的原因是,甲細胞處于圖丁的段。
【答案】
(1).卵巢(2).基因重組(4).
0(5).A、a、B、b(6).著絲點分裂
【分析】
考點是細胞分裂,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DNA變化規律和識圖能力。
【詳解】(1)圖甲細胞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且不均等分裂,所有是卵原細胞的分裂,
因此該器官為卵巢;該細胞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有等位基因,結合該動物的基因型
可知,發生了交叉互換(基因重組)。
根據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情況,圖丙細胞是由圖甲細胞分裂形成的次級卵母細胞經過第二
次分裂形成的,與之同時生成的另一個細胞的染色體和丙中的染色體是次級卵母細胞中
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所以一個大的黑色,一個小的白色,無染色單體,示意圖
見答案
(2)圖乙所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不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所以沒有四分體,該分裂
發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所以下一個時期移向同一級的基因為A、a、B、b?
(3)圖丁中de段染色體上的DNA有兩個變為一個,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
體分離;甲細胞染色體有姐妹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上有兩個DNA,所以處于圖丁的cd
段。
【點睛】判斷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要點:有無同源染色體,有無染色體聯會,有無同
源染色體分離。
第15題:圖為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圖解,圖中II、III、IV、X、Y表示染色體,A、a、
W表示基因。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所示果蠅細胞中有個染色體組,.對同源染色體。
(2)此果蠅的基因型是,該果蠅可以產生種基因型的精子。若該果蠅
跟與其表現型相同的純合雌果蠅交配,后代表現型_______種。
(3)W表示果蠅的紅眼基因,從果蠅的眼色遺傳中可以反映出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是:
【答案】
(1).2(2).4(3).AaX'Y(4).4(5).
1(6).基因在染色體上
【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有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時,就每對等位基因而言,符
合分離定律,兩對等位基因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就一個精原細胞來說,只能產生兩種
類型的精子,對于一個生物體來說,則可產生多種配子。
【詳解】(1)果蠅為二倍體生物,體細胞共有8條染色體,可表示為2N=8,因此果蠅
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4對同源染色體;
(2)圖示A、a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W基因位于X染色體,Y染色體上無基因,因此
該果蠅的基因型是AaX'Y,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因此可產生AX,、AY、aX\aY四種精子。若該果蠅跟與其表現型相同的純合雌果蠅交配,
即AaXYXAAXX-A_XX:A_X,Y=1:1,均為顯性個體,因此表現型1種;
(3)W是果蠅的紅眼基因,從果蠅的眼色遺傳中可以反映出基因在染色體上。
第16題: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深加工后可生產酒精、玉米胚芽油、葡萄糖等產
品(流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水網_________________附母第________.
玉米枯“卜-------“秸H水解產物P■二~~立情]
K求肝芽卜--------3K米可芽油|
75R淀祠1-篦”“葡0福1
(1)秸稈水解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來檢測,在酸性條件下,該反
應溶液顏色呈O
(2)玉米胚芽油不易揮發,若選用萃取法提取玉米胚芽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決于
;萃取過程中應采用水浴加熱,這是因為
(3)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寫出兩種即可)
(4)玉米淀粉經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異構酶的作用下轉化成果糖。利用
技術可使葡萄糖異構酶重復利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5)為避免浪費,需對催化玉米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最適用量進行探究,此時需要
保持(寫出兩種即可)等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
【答案】
(1).重鋁酸鉀(2).灰綠色(3).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
量(4).有機溶劑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熱容易引起燃燒、爆炸(5).
①適當延長萃取時間②適當提高萃取溫度(6).固定化酶(7).①溫
度②pH(或淀粉量、反應時間等)
【分析】
1、固定化酶技術是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將游離酶封鎖于固體材料或限制在一定區域內
進行活躍的、特有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長時間使用的一種技術。
2、固定化細胞技術,就是將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細胞,例如微生物細胞、植物細
胞或動物細胞等,用一定的方法將其固定,作為固體生物催化劑而加以利用的一門技術。
【詳解】(1)在酸性條件下,橙色的重鋁酸鉀和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
(2)萃取的效率主要取決于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有機溶劑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
火加熱容易引起燃燒、爆炸,因此萃取過程中應采用水浴加熱。
(3)萃取的效率主要取決于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同時也受到原料顆粒的大小、緊密
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溫度和時間等條件的影響,故延長萃取時間、適當提高萃取溫度
可提高萃取效果。
(4)利用固定化酶技術可使酶重復利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5)為避免浪費,需對催化玉米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最適用量進行探究,實驗過程
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此時需要保持溫度、pH、淀粉量、反應時間等無關變量相同且適
宜。
第17題:(15分)將成年鼠的甲狀腺用手術切除,從第三周開始,每天注射激素A。從
實驗鼠血液中測得的激素A和激素B的濃度變化,繪制成曲線如圖8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
問題:
血
備15
激150
景
的0
治
度
(1)激素A是;激素B
是
。實驗結果顯示,激素A對激素B的合成分泌過程具
有
作用
O
(2)可以預測,該鼠切除甲狀腺以后每天的攝食量與相比
會。連續3周注射甲狀腺激素后,該鼠對低氧環境的耐受力
會。
(3)甲狀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國政府在碘貧乏地區強制推廣加碘食鹽,有
效地預防了患兒的出生。
(4)通過用甲狀腺激素飼喂小蝌蚪,可以觀察到該激素對生長和發育的影響。本實驗提供
的材料有:同時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15只,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抑制劑(甲硫咪噪)、
必要的器皿等。
①實驗組的處理
是:o(2分)
對照處理是:。
②培養器皿不能太小,若蝌蚪的密度太大,蝌蚪釋放的有毒物質會導致部分個體死亡。上述
現象在生態學中稱為:
③你觀察的蝌蚪生長變化的指標是,獲得數據的方法
是。假設實驗時間為15天,每3天測量一次,請你設計一個
實驗蝌蚪生長變化記錄表(2分)。
【答案】
(1)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抑制
(2)切除前下降下降
(3)呆小癥
(4)①實驗組處理一:蝌蚪5只,飼喂甲狀腺激素;實驗組處理二:蝌蚪4只,飼喂甲狀
腺激素抑制劑(其它答案不得分)蝌蚪5只,常態處理(或飼喂普通飼料)
②種內斗爭(其它答案不得分)
③體重(或體長)稱重(或測量體長)
記錄表
項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體重(或體長)的平均值
第18題:自生固氮菌能獨立完成固氮作用,在農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的用途,研究人員
欲從土壤中篩選出自身固氮菌菌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培養微生物的培養基中,一般都含有水、、氮源和無機鹽。對
培養基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要從土壤樣品中分離出自身固氮菌,
在獲得土壤浸出懸液后,可以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菌液涂布于缺的
培養基上進行篩選。
(2)在涂布平板時,滴加到培養基表面的菌液量不易過多的原因是,
涂布培養四天后,可通過觀察的形態特征來統計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
種類。
(3)純化自身固氮菌培養的接種方法主要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法兩
種。
(4)實驗結束后,使用過的培養基應該進行處理后,才能扔掉。
【答案】
(1).碳源(2).高壓蒸汽滅菌法(3).氮(4).培養基
表面的菌懸液會出現積液,導致菌體堆積,影響分離效果(5).菌落(6).
平板劃線(7).滅菌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微生物分離培養和篩選的相關內容。自生固氮菌能固定和利用空氣
中的氮氣,篩選自生固氮菌的培養基中不需要添加氮源;為獲取單菌落,用于稀釋涂布
的菌液應足夠稀釋,避免出現菌體堆積。
(1)培養微生物的培養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對培養基進行滅
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自生固氮菌可以從空氣中的氮氣獲取氮源,要從土壤
樣品中分離出自生固氮菌,在獲得土壤浸出懸液后,可以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菌液涂
布于缺氮的培養基上進行篩選。
(2)在涂布平板時,滴加到培養基表面的菌液量不易過多的原因是避免培養基表面的
菌懸液會出現積液,導致菌體堆積,影響分離效果,涂布培養四天后,可通過觀察菌落
的形態特征(大小、形狀、顏色、光澤等)來統計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種類。
(3)純化自身固氮菌培養的接種方法主要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兩種。
第19題: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具有獨立的基因組,為雙鏈環DNA
結構,通過基因工程構建葉綠體轉化體系(葉綠體基因工程),可以獲得更多的優良品
種,以適應生產的需要。構建葉綠體轉化體系一般分為四個步驟:I.將外源基因導入
植物葉綠體;II.目的基因整合到葉綠體基因組:III.鑒定和篩選轉化成功的植物細胞:
IV.繁育具有穩定葉綠體轉化體系的植株。回答下列問題:
(1)目的基因能夠整合到葉綠體基因組,并可以成功表達的原因是
已知每個葉肉細胞有幾十個葉綠體,每個細胞內葉綠
體DNA分子可達幾千個,由此顯示葉綠體基因工程的優勢是。
從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考慮,葉綠體基因工程的另一優勢為。
(2)葉綠體基因工程的第三步可利用標記基因來完成,其作用是
將成功選擇的細胞培養在合適的培養基上,通過調節
(兩種激素)的比例來調控胚狀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其利用的原理是
【答案】
(1).目的基因與葉綠體DNA具有相似的結構,且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
碼(2).可大量表達目的基因產物(3).避免外源基因隨花粉擴散傳播,
安全系數高(4).鑒別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畝的基因的細
胞篩選出來(5).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6).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
(1)目的基因能夠整合到葉綠體基因組,并可以成功表達是因為目的基因與葉綠體DNA
具有相似的結構,且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已知每個葉肉細胞有幾十個葉綠體,
每個細胞內葉綠體DNA分子可達幾千個,由此顯示葉綠體基因工程的優勢是可大量表達
目的基因產物。從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考慮,葉綠體基因是細胞質基因,可以避免外源
基因隨花粉擴散傳播,安全系數高。
第20題:【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15分)菌種是影響果醋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果醋生產使用的菌種通常是惡臭醋
酸桿菌渾濁變種和滬釀L01醋酸桿菌.不僅產酸能力、耐酒精能力都有待提高,而且
發酵果醋形成的風味也不佳.某人進行了菌種的選育.使用的分離培養基配方如下:1%
酵母膏,1%葡萄糖,1.5%碳酸鈣,2%瓊脂,pH=5.5.高壓蒸汽滅菌,待其冷卻為70℃后
加入4%的無水乙醇和干熱滅菌好的碳酸鈣.
(1)果醋的生產中往往是先進行酒精發酵,原因是—,果醋發酵時間大概需要一天.
(2)分離培養基中加入無水乙醇的目的是—?加入的酵母膏可以提供—等營養成
分.按照物理性質分,屬于—培養基.
(3)得到的菌種進一步使用堿基類似物如2-氨基喋吟、硫酸二乙酯等進行—育種,
希望選育出—菌株.
(4)請推測醋酸桿菌發酵最適溫度在—℃.
【答案】
(1)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7?8
(2)篩選耐酒精的菌株(和提供碳源)碳源、氮源(和維生素)固體
(3)誘變產酸能力強
(4)30-35
【考點】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13: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
【分析】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醋酸菌生長
的最佳溫度是在30C?35C.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
【解答】解:(1)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因此果醋的生產中往
往是先進行酒精發酵,果醋發酵時間大概需要7?8天.
(2)分離培養基中加入無水乙醇可以篩選耐酒精的菌株(和提供碳源).加入的酵母
膏可以提供碳源、氮源(和維生素)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面包刷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鈦合金地拖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遠距離一體紅外夜視彩色攝像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網式載物臺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硝制毛皮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式管子坡口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灌裝加塞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車消聲器芯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桿諾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異形五金彈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國有企業招投標及采購管理辦法》
- GB/T 16451-2008天然脂肪醇
- GB 5013.2-1997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第2部分:試驗方法
-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
- 國家開放大學《監督學》形考任務( 1-4)試題和答案解析
- 完工付款最終付款申請表
- 人工動靜脈內瘺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慢阻肺隨訪記錄表正式版
- 廣西大學數學建模競賽選拔賽題目
- 受戒申請表(共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