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兒(xio r)與老年人群合理用藥共三十三頁主要(zhyo)內容 藥物的體內過程新生兒及兒童(r tng)用藥 老年人用藥共三十三頁藥物(yow)的體內過程口服(kuf)、舌下、吸入、直腸、皮膚、皮下、肌內血漿蛋白結合率肝功能和肝藥酶活性腎臟功能共三十三頁新生兒及兒童(r tng)用藥一、用藥特點二、藥物動力學特點三、藥效學特點四、小兒合理用藥原則五、常見(chn jin)小兒禁忌藥物共三十三頁一、用藥(yn yo)特點臟器功能發育不全,酶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藥物代謝和排泄速度慢。隨出生體重、生后日齡的改變,藥物代謝和排泄速度變化很大。病兒之間用藥個體差異大,在病理狀況下,各功能均減弱。生長迅
2、速,某些系統易受藥物影響,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毒性(d xn)或過敏反應,早期不宜辨識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新生兒胃酸低,胃排空時間長,隨時月齡增加逐漸接近于成人;藥物吸收不規則,個體差異大,脂溶性藥物口服吸收差。粘膜嬌嫩、血管豐富、穿透性高:口腔、噴霧、直腸栓劑(shunj)、經皮給藥,吸收較迅速而充分,但易致過敏或皮炎。肌肉少、循環差,肌注吸收不規則病重常采用靜脈或皮下注射,忌快、忌持續!防止滲出和高滲血癥。藥物吸收共三十三頁體液量大,脂肪含量低,致水溶性藥物分布廣泛,血藥濃度低,而脂溶性藥物血藥濃度高。白蛋白合成減少,膽紅素競爭結合,游離型藥物增加。禁用高血漿蛋白(dn
3、bi)結合率的藥物水楊酸類、磺胺類、安定置換膽紅素核黃疸血腦屏障發育不全,通透性高藥物易進中樞:有助于細菌性腦膜炎的治療中樞藥作用增強:鎮靜催眠劑等可造成中樞損害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分布易導致更強的藥理作用及中毒共三十三頁相酶在出生1周后達成年人水平,相酶發育不完善。脂溶性藥物代謝(dixi)減慢,半衰期延長,易引起不良反應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代謝年齡越小肝藥酶越不成熟經肝代謝的藥物t1/2 茶堿、地西泮、苯巴比妥葡萄糖醛酸酶缺乏葡萄糖醛酸結合力差膽汁不易排出 經膽汁排泄的藥物易蓄積氯霉素藥物不良反應灰嬰綜合癥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小兒腎功能發育不全,經腎臟排
4、泄的藥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zngji),兒童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比成人較高。 酸堿與水鹽代謝調節能力差,易出現平衡失調。藥物排泄腎有效血流量僅為成人20%-40%經腎排泄的原型藥物清除減慢 t1/2 青霉素、氨基糖苷類、磺胺類、地高辛等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僅為成人25%-40%腎小管排泄能力僅為成人20%-30%新生兒腎清除率低下共三十三頁三、藥效學特點(tdin)1. 中樞神經(zhngshshnjng)系統:發育較遲,BBB發育不完善,對中樞藥 敏感2. 水鹽代謝: 易失水,對瀉藥、利尿藥耐受性差。 鈣鹽代謝旺盛,慎用影響骨、牙生長藥物。3. 內分泌系統 : 擾亂內分泌藥物,影響小兒身
5、體和智力發育4. 免疫反應 新生兒過敏反應少、低;幼兒、兒童過敏反應多而重抗組胺藥、氨茶堿、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驚厥;氨基糖苷類使聽神經受損;在成人不易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如多潘立酮(嗎叮啉)在嬰幼兒也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共三十三頁四、小兒(xio r)合理用藥原則正確診斷及選擇合理藥物計算好合適劑量(jling)選擇適當的劑型和給藥途徑避免藥物間、藥物食物間相互作用共三十三頁四、小兒(xio r)合理用藥原則根據嬰幼兒年齡、發育情況選擇藥物 新生兒期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黃疸的藥物,以免加重甚至導致核黃疸 2歲以內的幼兒用藥應慎重,很多藥品說明書以2歲為界限。避免使用對嬰幼兒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的
6、藥物 例如喹諾酮類影響軟骨發育,因此兒童禁用慎用或禁用有明顯毒性的藥物正確了解藥品通用名稱(mngchng),避免重復用藥,引起過量正確的診斷及選擇合理藥物共三十三頁四、小兒(xio r)合理用藥原則1. 按體重(tzhng) (g/kg)給藥 體重計算方法: 計算好合適的劑量按體重計算按年齡折算按體表面積計算 最為科學 6 m 月齡0.6 + 3 (kg) 6 m 月齡 0.5 + 3 (kg) 1 y 年齡 2 + 8 (kg)以成人劑量推算小兒劑量,對年幼兒偏小,對年長兒偏高。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兒童體重/成人體重共三十三頁2、按年齡根據成人劑量(jling)折算 四、小兒合理用藥(yn
7、yo)原則總之,初次用藥慎重,從小量開始,注意觀察0.01(14月齡)成人劑量(1歲)0.04(5.5年齡)成人劑量(1-14歲)共三十三頁3、根據體表面積 科學性強 小兒劑量 = 成人劑量小兒體表面積/成人體表面積 體表面積(m2) = 0.035 體重(tzhng) + 0.1 ( 30 kg) 每增加5 kg,增加 0.1 m2 ( 30 kg) 兒童用藥量=兒童體表面積兒童劑量/m2四、小兒合理用藥(yn yo)原則臨床實際計算方法: 兒童用藥量=兒童體重(kg)給定兒童劑量 mg/(kgd)注:給定兒童劑量由藥品說明書提供共三十三頁四、小兒合理(hl)用藥原則選擇適當(shdng)的
8、劑型和給藥途徑嬰幼兒常用給藥途徑口服給藥注射給藥:靜脈滴注、靜脈推注、肌注,皮下注射經皮膚粘膜給藥:小兒的退熱貼、臍貼、軟膏劑、灌腸、塞肛等吸入或霧化治療途徑選擇的依據根據病情輕重:急癥、重癥患兒多采取注射給藥,尤其是靜脈滴注;輕癥多口服給藥;根據患兒的年齡:新生兒一般不采用口服給藥,不能口服的患兒可以采用鼻飼;根據用藥目的:對于哮喘或不會咳痰的嬰幼兒,可以采用吸入或霧化治療;根據藥物性質及作用特點:地西泮灌腸比肌注吸收快,能更迅速的控制驚厥。不同劑型及給用時間、不同給藥途徑療效不一。共三十三頁五、常見小兒禁忌(jnj)藥物撲爾敏:新生兒禁用(jn yn),有一定的抗膽堿作用,新生兒對其抗膽堿
9、作用十分敏感 磺胺類:新生兒禁用,產生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致新生兒黃疸紅霉素:2個月以內避免使用,導致兒童肝臟損傷、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炎,甚至死亡氯霉素滴眼液:新生兒和早產兒禁用,兒童慎用;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綜合癥,肝功能衰竭 地西泮:新生兒、6 個月以內忌用、兒童慎用;可致粒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共三十三頁氨茶堿:兒童慎用,超量會導致氨茶堿急性中毒氨基糖苷類:6歲以下禁用,導致聽力下降,不可逆性的耳聾、耳鳴四環素類:8歲以下禁用,牙釉質發育不全及黃染,骨骼生長遲緩喹諾酮類藥物:18歲以下禁用,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吲哚美辛:14歲以下慎用,有用本品后因激發潛在性感染而死亡(
10、swng)的報道五、常見小兒(xio r)禁忌藥物共三十三頁新生兒禁用氨咖黃敏1個月以下禁用、四歲內慎用克林霉素1個月以下禁用林可霉素3個月以下不用頭孢呋辛嬰幼兒禁用清開靈、奧美拉唑,慎用法莫替丁 小兒禁用皮康王1歲以下禁用咪康唑2歲以下禁用柳氮磺砒啶、慎用賽庚啶3歲以下慎用奧硝唑,五、常見小兒(xio r)禁忌藥物共三十三頁5歲以下禁用制霉素,慎用利福平5歲以下不推薦使用噴托維林 6歲以下慎用滴鼻凈8歲以下禁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12歲以下禁用替硝唑、瑞格列奈13歲以下禁用乙胺丁醇14歲以下不推薦用雙氯芬酸鈉緩釋制劑15歲以下禁用美洛昔康緩釋片18歲以下不用阿卡波糖五、常見小兒(xio r)禁
11、忌藥物共三十三頁老年人用藥(yn yo)一、用藥特點(tdin)二、藥動學特點三、藥效學特點四、老年人用藥原則共三十三頁一、用藥(yn yo)特點一人多病,用藥機會、種類(zhngli)較多,療程較長。主觀選擇藥物的愿望強。用藥個體差異大。用藥順應性差。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各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及其作用與青壯年有很大差異;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yow)吸收 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易使胃腸功能障礙胃腸粘膜萎縮,胃酸減少胃腸蠕動延緩,藥物吸收減慢胃腸供血減少Ca2+,Fe2+吸收 缺鐵性貧血,老年缺鈣骨質疏松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
12、(yow)分布水分減少、脂肪增加血漿蛋白含量降低相應組織灌流減少水溶性藥物分布 減少 脂溶性藥物分布 廣,結合型減少 血漿蛋白結合率 高分布容積大主要影響高血漿蛋白結合率(80%)藥物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yow)代謝肝體積減小,功能細胞數量減少肝血流量減少藥物代謝酶活性降低肝功能正常 代謝功能正常用藥量應為年輕人的2/31/2藥物代謝 半衰期延長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 肝臟功能及營養狀況下降共三十三頁二、藥動學特點(tdin)藥物(yow)排泄腎臟組織的萎縮,重量減輕腎小球數量減少,腎小管分泌功能降低腎血流量降低主要經腎排泄藥物,需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 時間藥物排泄緩慢 易蓄積
13、中毒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共三十三頁三、藥效學特點(tdin) 神經系統變化(binhu):腦細胞數目減少,腦血流量降低,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減弱,中樞興奮藥作用減弱,中樞抑制藥(鎮靜催眠藥)作用增強。 心血管系統變化: 1.心臟傳導減慢或阻滯,對-阻滯劑等對心臟有傳導 抑制作用藥物應減量。 2.動脈血管硬化,脈壓增大,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及高血壓時易出血。 3.低鉀:低蛋白血癥及心肌損害,易出現地高辛中毒膀胱收縮無力:前列腺增生肥大男性病人尿潴留(尿頻、尿緊、夜間多尿或排尿困難),忌用抗M膽堿受體藥物如阿托品,654-2,安坦等共三十三頁三、藥效學特點(tdin) 免疫功能(gngnng)變化
14、:免疫功能減弱,免疫功能降低使抗生素治療無效,但藥物變態反應并未明顯減少。內分泌系統變化: 1性激素,肌萎縮,骨質疏松易并發骨折(慎用 糖皮質激素促鈣排泄,減少鈣吸收,誘發高血壓, 糖尿病) 2應用胰島素,特別是長效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物 時,易致低血糖,多與進食少,藥物過量或未按時進 食有關。共三十三頁四、老年人用藥(yn yo)原則1、明確用藥目的,嚴格掌握適應證,選擇合適的藥物(yow)配伍用藥宜少,不超過3-5種;慎用對肝腎毒副作用大或抑制神經系統的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藥物。 不濫用藥;如抗生素、激素、解熱鎮痛藥、鎮靜催眠藥及未經論證的保健藥。2、選擇合適的劑型、適當的劑量選用適合于老年人
15、服用方便的藥物劑型小劑量開始:中國藥典規定60歲以上的人只用成人量的3/4,有些藥僅用成人量1/23、簡化治療方案,療程適當,提高依從性共三十三頁四、老年人用藥(yn yo)原則4、選擇最佳(zu ji)服藥時間,維持有效血藥濃度,達到最佳(zu ji)療效。不能一日服用 3 次的藥與一日三餐聯系起來,即在早、中、晚餐前后服,本應 24 小時服的藥實際上 12 小時就服完了,另外 12 小時則無藥可服,造成血藥濃度晝高夜低的不均衡現象。飯前用: 助消化藥、抑酸藥、 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藥、利膽藥及食物影響吸收的藥物飯后用:對胃刺激性較大和食物促進吸收的藥物,如鐵劑、氯化鉀、抗腫瘤等睡前服:催眠藥、驅蟲藥、抗潰瘍病藥(法莫替丁、洛賽克)、鈣劑等共三十三頁四、老年人用藥(yn yo)原則5、選擇合適(hsh)的飲食: 例如糖尿病人要限制飲食,高血壓、心臟病人要低鹽飲食等 6、控制用補藥: 尤其療效不確切,如抗衰老藥、增智藥。7、加強用藥后的監護:抗心律失常藥:注意經常測量心率、心律及心電圖抗高血壓藥:注意測量血壓。降血糖藥:定時測量血糖、尿糖。 利尿藥:注意測血鉀、鈉、氯。共三十三頁謝謝(xi xie)共三十三頁內容摘要小兒與老年人群合理用藥。病重常采用靜脈或皮下注射,忌快、忌持續。中樞藥作用增強:鎮靜催眠劑等可造成中樞損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