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曲苑尋珍 丑末寅初 課件(共16張PPT)_第1頁
第五單元 曲苑尋珍 丑末寅初 課件(共16張PPT)_第2頁
第五單元 曲苑尋珍 丑末寅初 課件(共16張PPT)_第3頁
第五單元 曲苑尋珍 丑末寅初 課件(共16張PPT)_第4頁
第五單元 曲苑尋珍 丑末寅初 課件(共16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丑末寅初 駱玉笙(1914年2002年),藝名“小彩舞”,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1934年拜“鼓曲大王”劉寶全的弦師韓永祿為師,學唱“劉派”大鼓曲目,她集其他流派之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駱派”。她嗓音甜美、音域寬闊,被譽為“金嗓歌王”。代表曲目有劍閣聞鈴紅梅閣等。1985年,為電視劇四世同堂演唱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伴奏樂器伴奏樂器書板、檀板書板、檀板鼓箭子鼓箭子書鼓書鼓京韻大鼓的藝術特點京韻大鼓 一人站唱人站唱 自擊鼓板自擊鼓板表表演演形形式式京韻大鼓的藝術特點伴奏樂器伴奏樂器大大 三三 弦弦 琵琵 琶琶 四四 胡胡 京韻大鼓的藝術特點基本鼓點基本鼓點老七點老七點嘣:鼓面尺:鼓邊京韻大鼓的藝術

2、特點基本鼓點基本鼓點老七點老七點京韻大鼓的藝術特點固定前奏固定前奏聆聽、判斷聆聽、判斷哪段是京韻大鼓的前奏?哪段是京韻大鼓的前奏?丑末寅初 是京韻大鼓的傳統是京韻大鼓的傳統曲目,曲目,又名三春景,又名三春景,常作開場前或返場時演常作開場前或返場時演唱的段子。唱的段子。 聆聽、模仿丑末寅初第一句拼唱、依字行腔拼唱、依字行腔拼 唱:腔圓,也叫行腔的圓潤。依字行腔:確保的是字正。字正才能準全的達意,腔圓才能更好的抒情。京韻大鼓-傳承與發展說而似唱說而似唱說唱結合說唱結合課堂小結一、起源 由由清朝時的清朝時的“木板大鼓木板大鼓”發展而來,流行于京津兩地,發展而來,流行于京津兩地,已被列入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藝術特點二、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一人站唱,自擊鼓板。演唱形式:一人站唱,自擊鼓板。 伴奏樂器:檀板、書鼓、鼓箭子、三弦、琵琶、四胡伴奏樂器:檀板、書鼓、鼓箭子、三弦、琵琶、四胡 老七點:嘣嘣尺嘣尺嘣嘣老七點:嘣嘣尺嘣尺嘣嘣 固定前奏:略固定前奏:略課堂小結三、三、“金嗓歌王金嗓歌王”駱玉笙駱玉笙欣賞丑末寅初四、唱腔四、唱腔拼唱依字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