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3萬噸/年采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PAGEPAGE4目錄TOC\o"1-2"\h\u23669前言 1193881.總則 4234441.1.評價目的 4125291.2.編制依據 422991.3.評價內容與評價時段 826031.4.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 8303191.5.評價標準 10141691.6.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重點 1391951.7.評價范圍及環境敏感區 17202121.8.環境功能區劃 18162642.建設項目概況與工程分析 2033112.1.企業基本情況回顧性評價 20109482.2.項目基本情況 20217192.3.礦區概況 23191582.4.產品方案及服務年限 25203242.5.采礦工程概述 2611622.6.礦區總圖布置 33310652.7.公用工程 3520712.8.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38221562.9.采礦工藝流程及排污節點 38298392.10.污染物產生、排放情況 39210102.11.本項目現存環境問題及整改措施 45224832.12.選礦廠概況 46237763.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4798253.1.自然環境概況 47282243.2.社會環境概況 50263213.3.大氣環境現狀調查及評價 52235573.4.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54126383.5.聲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55239063.6.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56134044.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60165884.1.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60164004.2.運營期礦山公路運輸影響分析 6426784.3.運營期地質環境影響分析及結論 65288954.4.運營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66210624.5.運營期水環境影響分析 68327374.6.運營期聲環境影響分析 7347534.7.運營期固廢對環境影響分析 75301564.8.運營期爆破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7744305.閉礦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79252215.1.閉礦期空氣環境影響分析 79122505.2.閉礦期水環境影響分析 79164825.3.閉礦期噪聲環境影響分析 79130275.4.閉礦期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7915405.5.閉礦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7920196.社會環境影響分析 80243087.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8162477.1.現有環保措施 81291927.2.本項目現存的主要環境問題 82198197.3.污染物治理措施整改及論證 82214727.4.生態保護措施及生態恢復建設 85169808.環境風險評價 90200818.1.環境風險識別 90196788.2.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91117018.3.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93270188.4.風險管理應急預案 947529.清潔生產分析和總量控制 95225919.1.清潔生產概念 9569709.2.清潔生產要求 95213159.3.清潔生產的評價指標 9528539.4.清潔生產指標分析 98232289.5.清潔生產建議及措施 981799.6.總量控制原則 9985229.7.總量控制指標與達標分析 100220209.8.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100190789.9.廢水污染物排放總量 1002927910.水土保持方案 1012928810.1.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 1011343710.2.水土流失影響分析 1012787110.3.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 1021440510.4.水土保持方案及防治措施 1022639911.產業政策及相關規范符合性 105700411.1.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 105830911.2.相關規劃符合性分析 1051617711.3.選址合理性分析 1062421912.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081547012.1.經濟效益分析 108868612.2.社會效益分析 108690512.3.環境效益分析 1093274213.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計劃 1111507713.1.建設項目環境管理 1113245213.2.環境監測計劃 1153226013.3.環境管理措施及環保行動計劃 1172543513.4.環境保護竣工驗收計劃 1183250914.公眾參與 1201083514.1.公眾參與目的與原則 1201895714.2.公眾參與調查形式和內容 12187114.3.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252284114.4.公眾參與調查“四性”分析 1282506414.5.公眾參與調查分析結果 1292876314.6.公眾意見說明 1291399815.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及要求 130335915.1.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302105415.2.要求 135附件:項目委托書監測數據報告采礦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公眾參與樣表(5份)PAGEPAGE129前言(1)建設項目特點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古老金屬之一,它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銅,主要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于鋁,其在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也很強勁。近兩年由于國際經濟趨勢變化,銅的需要有所減弱。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桑樹園子南山銅礦始建于2006年,該礦曾在2007年前進行過露天開采。2008年寶源長石礦廠委托新疆有色礦業技術有限公司編制了《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詳查報告》,并于2009年取得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新國土資儲備(2009)075號)及評審意見書(新國土資儲備(2009)075號)以及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新國土資儲備(2008)164號)。2009年寶源長石礦廠根據上述資料委托烏魯木齊有色冶金設計院編制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并于同年8月取得《方案》的專家審查意見。于2009年12月取得采礦許可證(6500002009123210053768)。采礦證于2014年5月22日進行延續,有效期至2019年5月22日。寶源長石礦廠根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采礦證要求,正式轉為地下開采。開采礦種為銅礦(伴生鎢),開采規模為3萬噸/年。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內容,本項目類別為有色金屬中的采選。其環評類別編輯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內容,本項目行業分類為有色金屬礦采選業(行業代碼B09)中的銅礦采選(行業代碼B0911)。(2)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53號令)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對于沒有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批復運營的項目要補做環境影響評價。為此,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于2015年11月委托我單位承擔本項目的補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評價單位接受委托后,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廠區所有生產裝置污染源排查、相應環保設施調查及有關資料的收集。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匯總、分析,按照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規定,評價單位編制完成了《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3萬噸/年采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提交環境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報告書經評審和批準后,將作為該項目運營期環和采終期環境管理的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圖見1。(3)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已經于2009年建成運營。廠址四周為低山丘陵及戈壁荒灘,礦山距離最近的村莊(英博斯坦村)約12km,項目區周邊無地表水體。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對環境敏感區中的定義,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沒有環境敏感保護目標。本項目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如下:①本項目建設期遺留問題,項目區及廢石場選址的合理性分析;②井下開采、爆破、破碎等工序產生粉塵及采裝運輸揚塵對評價范圍內大氣環境的影響,對其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分析;③粉塵灰、廢石等固廢采取的最終處置措施及其有效性分析;④本項目運營過程以及閉礦后對評價范圍內生態的影響,采取的生態保護、減緩和恢復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4)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結論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3萬噸/年采礦項目,基于環境影響的不可逆性,本次評價以現有礦山項目區為基礎,對整個企業的產品規模、生產設備、工藝流程、排污情況和生態保護措施進行系統評價,經調查,本項目在“三廢”的治理和生態保護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了一些環保治理整改措施及建議,這些措施將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生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綜上所述,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只要認真落實好本評價各章節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自然恢復措施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現有項目區的生產運行,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企業廠址位于目前的建設地方是合理可行的。
總則評價目的結合銅礦開采行業及項目所處地區的特點,以現有運營狀況與設計資料為依據,按照環評導則的要求展開評價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和清潔生產的環境管理方針,推行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的理念,著眼于礦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的“判斷、預測、選擇和導向”作用是報告書編制的主要目的。(1)通過對工業場地及開采區的現狀調查和監測,掌握評價區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現狀。(2)分析項目現有污染治理措施和處理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經治理后的污染源是否能滿足達標排放要求,對現狀分析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要求。(3)通過了解礦區布局與當地發展規劃的關系,論證本項目的布局和開發方案與發展規劃的協調問題。說明本項目建設對區域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相應的環境和生態影響。(4)通過對本項目采礦生產過程的各生產環節、排污環節、環保措施和治理效果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摸清氣、水、廢石等污染源的治理及排放情況。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探討廢棄物資源化的方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污染物排放的減量化和最小化。確保實現工程建成后污染源達標排放。(5)分析項目營運期對當地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范圍和程度。(6)從環保的角度,明確提出項目是否可行的結論;同時為項目實現優化營運以及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編制依據1.2.1法律、法規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7月1日;(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97年1月1日;(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1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3年3月1日;(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年8月28日;(13)《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7年1月1日;(14)《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15)《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35號,1998年11月29日;(16)《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81號,2011年12月1日;(17)《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38號文,2000年11月26日;(18)《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60號令。1.2.2部門規章依據(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2015年6月1日起施行;(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3)《關于發布實施<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296號;(4)《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42號;(5)《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6)《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04年4月;(7)《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8)《“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9)《關于加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4]24號,2004年2月;(10)《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5]109號;(1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2009年3月;(12)《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225號;(1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于西部大開發土地使用和礦產資源優惠政策》新政發【2002】82號;(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十二五”規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15)《關于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新國土資發[2008]148號文);(1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1997年11月8日;(1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1.2.3地方法規依據(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環保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貫徹國務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意見〉的通知》,新政辦發[2002]03號;(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2011年10月(2012年2月1日執行);(3)《關于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的決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1997年10月;(4)《關于修改〈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的決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1997年1月22日;(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自治區人大常委會8—18號文,1994.9.24;(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新環評價發〔2013〕488號),自治區環境保護廳;(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02年5月1日;(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行業環境準入條件(試行)》,新疆環保廳,2014年2月21日;(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三條從事其他礦產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活動的,參照本條例行。)1.2.4技術規范依據(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1);(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9)《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范》(GB50433-20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土地復墾技術標準(試行)》;(11)《中國新疆水環境功能區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局,2003年12月;(12)《新疆生態功能區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局,2005年8月;(1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全疆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劃分的公告》,2000年10月;(14)《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2005年8月;(15)《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HJ651—2013),2013年07月23日;(16)《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規劃)編制規范(試行)》(HJ652—2013),2013年07月23日。1.2.5項目文件、資料(1)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開發利用方案;(2)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開發利用方案批復;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采礦證。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礦區劃定范圍。委托書評價內容與評價時段1.3.1評價內容本次評價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工程分析、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調查及評價、水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聲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環境空氣環境影響分析、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清潔生產、總量控制、公眾參與、環境風險分析、水土保持分析;此外,場址總圖布置合理性分析、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計劃及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等也將在報告書中予以論述。1.3.2評價時段本次評價對水環境、聲環境、環境空氣、固體廢物評價時段分為生產運營期和運營后期(閉礦期);生態類影響主要集中于運營期。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1.4.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本次環境影響因素識別采用矩陣法,根據本項目的工程特點和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從社會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兩方面要素以及運營期和閉礦期兩個不同時段進行環境影響因素識別,并且列出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表。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表,分析本項目在運營期及閉礦期兩個不同時段分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在進行影響分析基礎上評價擬識別各類環境影響因子、環境影響屬性,并判斷影響程度、影響范圍和影響時間等。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表詳見表1.4-1。表1.4-1項目環境影響要素識別影響因素社會環境要素自然環境要素交通運輸土地利用區域景觀區域經濟人群健康資源能源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運營期閉礦期鑿巖、鉆孔、及破碎粉塵-△-▲-▲-△爆破廢氣-△-▲-▲-△采裝運輸揚塵-△-△-▲-▲-△工藝廢水-△-▲生活廢水-△-▲設備噪聲-▲-▲爆破噪聲-▲-▲交通噪聲-▲-▲粉塵灰、廢石-△-▲生活垃圾-△占地-▲道路硬化、礦山開采+▲+△-△+△水土流失-▲-△-△-△-▲-▲注:+有利影響,-不利影響,□短期影響,△長期影響,黑色為直接影響,白色為間接影響。▲-■1.4.2評價因子篩選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結果,結合本項目工程特點和污染源排放特征及項目區周邊環境現狀,確定本次評價因子見下表1.4-2。表1.4-2評價因子一覽表評價要素評價時段評價類型評價項目評價因子大氣環境運營期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大氣環境質量現狀SO2、NO2、PM10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破碎粉塵PM10開采、爆破廢氣NO2、CO、TSP裝載運輸揚塵TSP設備及車輛燃油廢氣SO2、NO2、CO、CnHm、水環境運營期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氨氮、硝酸鹽氮、揮發性酚、總氰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銅、鉛、砷、六價鉻、鎘、汞、鐵、錳水環境影響評價生活污水SS、COD、BOD5、NH3-N聲環境運營期聲環境質量現狀聲環境質量現狀連續等效A聲級聲環境影響評價設備噪聲爆破噪聲車輛交通噪聲固廢運營期固廢影響分析廢石一般固廢生活垃圾生態環境運營期生態影響分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地表植被和土壤、野生動物、水土流失、景觀等其他運營期環境風險分析地址災害評價標準1.5.1環境質量標準根據項目所在地空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劃確定本次評價工作中環境質量現狀評價采用的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有關污染物及其濃度限值見表1.5.1。表1.5-1環境空氣中各項指標的濃度限值(摘錄GB3095-2012)ug/m3污染物取值時間濃度限值標準來源SO2年平均6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501小時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801小時平均200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150(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標準項目區周邊無地表水體。(3)地下水評價標準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評價因子標準限值濃度詳見表1.5-2。表1.5-2地下水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值(單位:mg/L,除pH值外)序號項目標準限值序號指標標準限值1pH6.5-8.510揮發酚≤0.0022總硬度≤45011銅≤1.03高錳酸鹽指數≤3.012砷≤0.054氟化物≤1.013鉛≤0.055氰化物≤0.0514鎘≤0.016總溶解性固體≤100015汞≤0.0017硝酸鹽≤2016鐵≤0.38氨氮≤0.217錳≤0.19鉻≤0.0518(4)噪聲項目所在區域為工業區域,只有礦區內部職工居住,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評價標準限值見表1.5-4。表1.5-4《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限值(GB3096-2008)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環境噪聲60501.5.2污染物排放標準(1)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根據銅礦采礦項目的生產特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礦石采選顆粒物排放限值及無組織總懸浮顆粒物排放限值,具體標準值見表1.5-5。表1.5-5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m3項目破碎、篩分其他依據顆粒物10080《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總懸浮顆粒物1.0(2)廢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正常生產時,項目涌水量為10m3/d,經沉淀處理后部分用于井下生產,部分用于礦區道路降塵。因此項目無生產廢水排放。本項目生活廢水主要是礦山員工正常洗漱污水、餐飲污水等。主要的影響因子有COD、NH3—N、SS、BOD5、動植物油,生活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的有關限值要求,具體標準值見表1.5-6。表1.5-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限值(表4)污染物名稱二級標準限值(mg/L)污染物名稱二級標準限值(mg/L)COD150BOD530SS150NH3—N25動植物油15(3)噪聲排放標準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區標準;具體標準值見表1.5-7。表1.5-7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適應區域標準值依據晝間夜間廠界噪聲6050《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4)固體廢物工程主要固體廢物是廢石,廢石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中的固體廢物執行標準,固體廢物鑒別執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腐蝕鑒別》(GB5085.1—2007)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浸出液最高允許濃度)標準,有關標準限值見表1.5-8。表1.5-8項目固體廢物鑒別標準濃度單位:mg/lGB5085.1-2007腐蝕性鑒別按照GB/T15555.12-1995制備的浸出液,Ph≥12.5或Ph≤2.0時,該廢物是具有腐蝕性的危險物GB5085.3-2007浸出毒性鑒別標準浸出液中任何一種危險成分的濃度超過下列濃度值,則該廢物是具有侵出毒性的危險廢物。1汞及其化合物(以總汞計)0.12鉛(以總鉛計)53鎘(以總隔計)14總鉻155六價鉻56銅及其化合物(以總銅計)1007鋅及其化合物(以總鋅計)1008鎳及其化合物(以總鎳計)59砷及其化合物(以總砷計)510無機氟化物1001.5.3其他標準(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GBZ2-2002);(2)清潔生產水平參照《鐵礦采選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HJ/T294-2006)。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重點1.6.1評價工作等級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并根據擬建項目的排污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及項目所在地的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確定評價工作等級如下:(1)環境空氣:根據工程特點和污染特征以及周圍環境狀況,項目區大氣影響主要為銅礦破碎分選的粉塵及礦山爆破、裝卸運輸產生的無組織粉塵等。根《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中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方法,計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第i個污染物),及第i個污染物的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其中Pi定義為: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C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Co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評價工作等級按表1.6-1的分級判據進行劃分。估算模式計算參數和選項見表1.6-2。表1.6-1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PMAX≥80%,且D10%≥5km二級其他三級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廠界最近距離表1.6-2銅礦破碎工段點源估算模式計算參數選項及估算結果一覽表計算參數及選項污染源破碎分選參數名稱PM10污染源類型點源源強排放率,t/a0.31排氣筒幾何高度,m15排氣口內徑,m0.8城市/農村選項農村是否在指定范圍內找到最大值Y選擇全部的穩定度和風速1是否使用計算點的自動間距Y輸入最小和最大計算點距離,m0,5000計算不同距離的計算點N計算結果PM10下風向最大濃度,mg/m30.0013最大地面落地濃度出現的距離,m737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0.15下風向最大濃度占標率PMAX,%0.87經過估算模式計算結果表1.6-2得知,PM10的最大占標率PMAX小于10%,根據表1.6-1評價工作分級判據,確定本項目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2)地表水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1993)中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據主要為項目廢(污)水排放量、廢(污)水水質復雜程度、受納廢(污)水的地表水域規模及對其的水質要求等。本項目無生產廢水排放,排放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水質屬于簡單(污染物類型=1,預測濃度水質參數<7),經生活區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后回用于灑水降塵,不排入任何地表水體。項目礦區內無天然地表水體,因此本次評價不對地表水環境影響進行預測評價,僅對其作簡要定性分析。因此,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1993)中的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據,確定本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3)地下水據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的程度,結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建設項目分為四類,詳見附錄A。I類、II類、III類建設項目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應執行本標準,IV類建設項目不展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本項目為銅礦露天開采項目,根據附錄A判定本項目為I類建設項目。建設項目的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可分為敏感、較敏感、不敏感三級,分級原則見表1.6-3。表1.6-3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分級場地的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地,在建和規劃的水源地)準保護區;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他保護區,如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生態脆弱區重點保護區域;地質災害易發生區;重要濕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等。較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地,在建和規劃的水源地)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為外的分布區以及分散式居民飲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不敏感上述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項目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和水源地的補給徑流區內,亦不在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和保護區外的分布區及分散居民應用水源等環境敏感區。因此,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建設項目工作等級劃分: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情況見表1.6-4。表1.6-4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判據一覽表環境敏感程度項目類別I類項目II類項目III類項目敏感一一二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綜合上述分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表1.6-4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定依據,確定本項目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4)聲環境項目評價區域周圍地形特征為低山丘陵區,聲環境評價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區標準。開采期間,主要噪聲源有空壓機、鑿巖機、裝載機、破碎機等礦山設備以及爆破噪聲,根據資料類比分析,其產生的噪聲值一般在85~100dB(A)之間。因礦區周邊較空曠,無聲環境敏感點,受影響人群主要為礦區職工。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規定,確定區域環境噪聲評價等級為三級。生態影響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的相關規定,本項目地處低山丘陵地區,項目區及周邊環境為荒漠自然生態系統,附近無自然保護區及其它需特殊敏感區,項目對區域生態影響以占用土地、破壞植被、改變地形地貌等影響為主;項目占地面積為0.63km2,為一般區域且小于2km2,礦山道路長約1km,遠小于100km,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級別判為三級。具體見表1.6-5。表1.6-5生態評價工作等級判別表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圍面積≥20km2或長度≥100km面積2km2~20km2或長度50km~100km面積≤2km2或長度≤50km特殊生態敏感區一級一級一級重要生態敏感區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域二級三級三級風險評價等級本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環境敏感區域,本項目生產過程涉及到炸藥、柴油等爆炸易燃物質,并且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上述物質數量均未構成重大危險源,因此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中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分級判據,確定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具體見表1.6-6。表1.6-6評價工作級別劃分劇毒危險性物質一般毒性危險物質可燃、易燃危險性物質爆炸危險性物質重大危險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險源二二二二環境敏感地區一一一一1.6.2評價重點根據本項目污染物排放性質及其排放方式、排放特點,結合礦區周圍環境特征,確定本次評價的重點是工程分析、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環境風險分析等內容。評價范圍及環境敏感區1.7.1評價范圍(1)考慮到評價區域的地形特征,確定的本次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為以礦區的中心坐標點為圓心,范圍為以2.5km為半徑的圓形區域內。(2)水環境評價范圍:本項目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本次評價不對水環境影響進行預測評價,僅對其作出簡要定性分析,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確定本項目水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為項目區占地區域。(3)聲環境評價范圍: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確定本項目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為項目區邊界外200m的范圍內。(5)生態環境評價范圍:本項目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確定本項目生態評價范圍為項目區占地區域及項目區邊界外1km的范圍內。(6)環境風險評價范圍: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確定本項目環境風險評價范圍為以炸藥庫為中心、半徑為3km的圓形區域。本項目評價范圍見附圖1-1。1.7.2環境敏感區及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為礦山開采,礦區周圍無集中居住的居民區,礦山西側7km為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選礦廠,西側12km為英博斯坦村。北側、南側、西側均為低山丘陵區。故本項目環境保護目標主要為礦區范圍內及礦界周邊的生態環境。根據工程性質及周圍環境特征,確定環境保護目標如下:礦區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旅游點及文物保護單位,環境保護目標為評價區內的地表水、生態環境和環境空氣等,項目區12km范圍內無居民居住。項目環境敏感區及保護目標見表1.7-1。表1.7-1本項目環境敏感區及保護目標環境類別環境敏感點環境保護目標離廠界方位及最近距離環境功能區劃保護級別環境空氣周圍無敏感點大氣環境/二類區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聲環境200m范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聲環境/2類聲環境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聲環境功能區環境噪聲等效聲級限值地表水周圍無敏感目標地表水環境/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標準地下水區域淺層地下水地下水環境礦區及邊界外1kmⅢ類《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生態環境區域內的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礦區及邊界外1km/植被恢復環境功能區劃大氣環境功能區劃根據《環境控制質量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技術方法》(HJ14-1996)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分類方法,項目區內沒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屬于一般區域,應劃分為二類區,大氣環境質量應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2)水環境功能區劃項目區內沒有天然地表水體分布;項目區地下水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劃分為Ⅲ類水體,應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Ⅲ類標準。(3)聲環境功能區劃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項目區為以工業生產、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業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應當劃分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應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
建設項目概況與工程分析企業基本情況回顧性評價2.1.1建設歷程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桑樹園子南山銅礦始建于2006年,該礦曾在2007年前進行過露天開采。2008年寶源長石礦廠委托新疆有色礦業技術有限公司編制了《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詳查報告》,并于2009年取得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新國土資儲備(2009)075號)及評審意見書(新國土資儲備(2009)075號)以及劃定礦區范圍批復(新國土資儲備(2008)164號)。2009年寶源長石礦廠根據上述資料委托烏魯木齊有色冶金設計院編制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并于同年8月取得《方案》的專家審查意見。于2009年12月取得采礦許可證(6500002009123210053768)。采礦證于2014年5月22日進行延續,有效期至2019年5月22日。寶源長石礦廠根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采礦證要求,正式轉為地下開采。開采礦種為銅礦(伴生鎢),開采規模為3萬噸/年。采礦證及相關文件見附件。2.1.2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3萬噸/年采礦項目在2015年前未做過環境影響評價,未按照“三同時”制度進行環保驗收。目前吐魯番地區環境保護監測支隊已對企業進行了罰款。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為補做環評。罰款繳費單見附件。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新疆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3萬噸/年采礦項目。(2)建設單位: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3)項目性質:新建(補做)。(4)生產規模:規模為3萬t/a(143t/d)。(5)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672.0萬元,環保投資95萬元,占總投資的14.1%。(6)占地面積:礦區面積0.63km2。(7)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礦山職工總人數為92人,采用連續工作制,礦山年工作210d(4月—10月),每天工作3班,每班工作8h。(8)建設地點:托克遜縣寶源長石礦廠桑樹園子南山銅礦位于托克遜縣城西南約120km處,距離吐魯番市180km,距離庫米什鎮27km,有簡易公路與314國道相通,四季可通汽車,交通較為便利。地理坐標為N42°12'22.70",E88°30'30.51"。(9)工程組成礦山主要生產設施和生活辦公設施均已建成投產,提升機房、空壓機房等工業設施和部分職工宿舍等采用彩鋼結構,炸藥庫、雷管庫和部分職工宿舍采用磚混結構,現有設施能夠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礦山主要建設內容見表2.2-1。表2.2-1礦山主要建設內容序號建(構)筑物名稱數量結構占地面積(m2)備注一工業建筑物11號斜井卷揚機房1彩鋼60建成投產21號斜井井口房1彩鋼40建成投產32號斜井卷揚機房1彩鋼108建成投產42號斜井井口房1彩鋼40建成投產51號廢石場19600建成投產62號廢石場19000建成投產73號廢石場139100建成投產8破碎機房2彩鋼100建成投產9空壓機房1彩鋼96建成投產10變電所2彩鋼95建成投產11材料庫2彩鋼40建成投產12機修房1彩鋼40建成投產13炸藥庫2磚混40核定3t14雷管庫1磚混20核定5000發15儲油罐1鋼5m3建成投產二生活辦公設施1辦公室1磚混150建成投產2食堂2彩鋼60建成投產3洗浴間2彩鋼30建成投產4職工宿舍10磚混150建成投產5職工宿舍27彩鋼410建成投產6庫房2彩鋼60建成投產7警衛室1磚混25建成投產礦山工程主要包括:采礦主體工程、輔助工程、破碎工程、公用工程、運輸工程、環保工程等,具體的項目組成表見表2.2-2。表2.2-2項目組成表工程類別工程內容主要環境影響主體工程采礦主體工程開采對象托克遜縣桑樹園子南山銅礦開采方式地下開采,采用淺孔留礦+留礦全面采礦法開采生態、爆破噪聲、粉塵、景觀礦床特征共圈出了2條銅礦體,依次編號為Ⅰ-1、Ⅱ-2號銅礦體,礦床平均品位0.685%。礦體規模不大,礦體形態為薄板狀,有膨大狹縮現象。開拓方式地下開采、豎井開拓方案坑內運輸內部運輸主要是采用600mm窄軌鐵路運輸供水、排水系統井下涌水由井下水泵房排到地表,在地表高位沉淀水池,礦井涌水經沉淀后回用于井下生產,灑水降塵、鑿巖用水等。通風系統新鮮風流由主運輸平硐進入,經過井底車場、沿脈巷道,沖刷工作面后,污風由回風天井回到上中段平巷,由主扇抽出地表。破碎分選系統礦石由鏟車送至破碎機進行破碎,破碎后的礦石由皮帶輸送至動篩跳汰機進行分選,最終礦石規格分為20—60mm和小于20mm。輔助工程采礦輔助設施采礦工業場地本項目現有1個工業場地,工業場地包括豎井及卷揚機房、空壓機機房、配電室及機修間、高位沉淀水池等。噪聲爆破材料庫炸藥庫(包括炸藥庫、雷管庫、值班警衛室)設在生活區西南部300m位置風險儲油罐柴油儲油罐5m3,設在礦井東部約200m位置廢石綜合利用措施1號廢石場位于1號礦井東南側30m,廢石利用低洼地性堆存,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80×120m,堆放高度4.0-6.0m,已容納礦井前期開挖階段排放的全部礦石。2號廢石場位于2號斜井口東側20m,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150×60m,堆放高度約4.0m。已容納礦井前期開挖階段排放的全部礦石。3號廢石堆存位于破碎分選場地西南側10m,主要用于堆放破碎分選后的廢石,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170×230m,堆放高度約2.5m。3號廢石場可以滿足礦山廢石堆存需要。公用工程給水工程項目生活用水由儲水池儲備供應,定期從7km外寶源長石礦廠選礦廠地下水井抽取,由運水車運送至生活場地。排水工程生活區排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目前采用化糞池處理,污水經過處理后暫存于化糞池內。本次環評要求新建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供熱工程設計礦山冬季不生產供電工程礦山10KV進線引自庫米什鎮。現有一臺S11-400/a/0.4KV400KVA變壓器對全礦供電。另設柴油電站做為二級負荷的備用電源,容量250kW。生活辦公礦山生活區位于礦區南部,距1號斜井口約320m。包括宿舍、辦公室、食堂等運輸工程道路礦山現有道路長1000m,采用原土碎石路基路面,路面寬4.5m。噪聲、生態、景觀主要環保工程破碎分選除塵目前破碎分選系統采用噴淋灑水降塵,降塵效果有限,本次環評要求破碎機采用袋式除塵,皮帶輸送機采用封閉式。跳汰機出料口設置噴淋裝置大氣、環境風險、水環境都有有益的影響道路堆存除塵目前采用灑水車灑水降塵生活污水化糞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不能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要求。礦區概況2.3.1礦區范圍根據采礦許可證(6500002009123210053768)批準的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詳見表2.3-1。礦區面積為0.63km2。表2.3-1礦區范圍坐標表XY緯度經度14676300.0029624282.3942°12′44″88°30′23″24676300.0029624982.3842°12′43″88°30′53″34675430.0029624982.3842°12′14″88°30′53″44675430.0029624282.3942°12′15″88°30′22″2.3.2資源儲量保有資源儲量:截止2015年12月31日,礦山采礦許可證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為(122b)+(333)礦石量為14.76萬噸,(其中氧化銅礦石0.76萬噸)同金屬量999.46噸(其中氧化銅金屬量48.91噸)、伴生氧化鎢金屬量114.76噸。(其中氧化伴生鎢金屬量5.45噸)。其中: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礦石量5.89萬噸(其中氧化銅礦石0.57萬噸),銅金屬404.13噸(其中氧化銅金屬量37.57噸),伴生氧化鎢金屬量44.67噸,(其中含氧化伴生鎢金屬量4.22);推斷的內蘊經濟的資源量(333):礦石量8.87萬噸(其中氧化銅礦石0.19萬噸),銅金屬595.33噸(其中氧化銅金屬量11.34噸),伴生氧化鎢金屬量70.09噸,(其中含氧化伴生鎢金屬量1.23)。2.3.3礦體特征礦體總體走向為北東60°左右,傾向南東,傾角75-85°,地表礦體沿走向總體長度260m,礦體厚度5-10m,平均厚度8m,從礦體形態看,礦體屬急傾斜中厚礦體。礦區銅礦化均產于矽卡巖帶內。礦區內共圈定出2個銅礦體,編號I—1、II—1號礦體。I—1號礦體:呈薄板狀,膨大狹縮現象顯著。地表出露長146m,940m中段長152m,礦體厚度2.07m,厚度變化系數88.10%,整體向深部變厚。傾向120°±5°,傾角51°—73°,地表產狀較陡。控制最大斜深109.3m。單工程Cu平均品位0.50—0.96%,礦體Cu平均品位0.70%。II—1號礦體:呈薄板狀,有膨大狹縮現象。地表長度250m,940m中段長201m,礦體厚度1.93m,厚度變化系數31.74%,較穩定,總體向深部變薄。傾向120°±5°,傾角45°—72°,地表產狀較陡。控制最大斜深156.80m。單工程Cu平均品位0.52—0.83%,礦體Cu平均品位0.67%。2.3.4礦石類型礦石自然類型:地表以氧化礦石為主,主要金屬礦物為孔雀石,次為輝銅礦、斑銅礦、自然銅、銅蘭、方鉛礦等。深部坑道內側以金屬硫化物為主,主要的金屬礦物為黃銅礦,少量的輝銅礦、斑銅礦及黃鐵礦。無論是氧化礦還是原生礦主要是以微細浸染狀、細脈浸染狀礦石為主。由于礦區斷裂不發育,巖石結構致密,大氣降雨量少,因此,礦石氧化程度低。根據現場觀察,在坑道內的全部為原生礦石類型。2.3.5礦石成分礦石中脈石礦物主要以石英、綠泥石、方解石、透閃石、石榴石為主,少量綠簾石、磷灰石等。礦石中礦石礦物主要為黃銅礦、黃鐵礦、孔雀石和輝銅礦,少量鏡鐵礦、斑銅礦、輝銀礦、自然銅、銅蘭、方鉛礦等。黃鐵礦:呈淺黃色,半自然型——自然型顆粒,粒徑一般0.2mm左右,呈立方體、五角十二面晶體。根據形態、結構可分兩期:早期細粒浸染狀與黃銅礦構成條帶、條紋,晚期為粗晶斑狀,與黃銅礦呈共邊結構。黃銅礦:它形粒狀(粒徑0.2-2mm)、不規則斑塊狀、浸染狀、細脈狀分布,充填于黃鐵礦晶粒間及邊部呈共邊結構,或與黃鐵礦一起呈浸染狀分布。主要與黃鐵礦共生,局部與輝銅礦共生,構成黃鐵礦、黃銅礦、輝銻礦條帶,部分沿裂隙充填呈細脈、團塊狀。輝銅礦:呈細粒它形、稀疏浸染狀,與黃鐵礦、黃銅礦共生,或交代黃銅礦呈反應邊及環邊結構,或與黃銅礦組成輝銻礦——黃銅礦細脈。斑銅礦:呈紫色,反射色玫瑰色,它形晶,粒徑0.12——1.25mm,呈浸染狀分布,少量交代黃銅礦,或分布于黃鐵礦粒間呈鑲嵌結構。銅蘭:多呈網脈狀分布于黃銅礦裂隙間。孔雀石:多呈網脈狀分布于其他金屬礦物之間。方鉛礦:粒徑小于0.2mm,微粒狀,呈骸晶或雛晶,分布于脈石礦物中、銅礦物邊緣。2.3.6礦體圍巖和夾石礦體的頂板圍巖為斑狀花崗巖及花崗閃長巖脈,巖石致密堅硬,巖石硬度為VII級,抗壓強度較高,節理不發育。礦體底板為黑云母石英片巖夾大理石,地層傾角大,片理發育,地層變形較強烈。產品方案及服務年限2.4.1產品方案產品方案:本項目產品為銅礦石(伴生鎢),年采3萬t(143t/d)。2.4.2服務年限根據延續后的采礦證上規定,本礦山服務年限為5年。從2014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2日。采礦工程概述2.5.1礦山開采現狀該礦曾在2007年前進行過露天開采,形成了3個露天采坑,露天采坑深度在5-15m之間,露天采坑底標高在980-990m,采坑底寬在20-30m,采坑長在30-50m之間,露天采坑坡面角在50-65°,形成了開采臺階,臺階比較穩定,對地下開采影響較小。露天采坑底如果有雨水能自流至采場外。礦山自2009年轉入地下開采,在礦體盤布了兩條斜井,即1號斜井與2號斜井及940m開采中段與910m探礦中段平巷。1號斜井井口標高1020m,只開掘到940m中段,坡度為24°,斷面為2.4m寬×2.6m高,井口一下斜長30m為250mm砼支護,其余為裸巷,安裝JTK-1.0×0.8卷揚機,提升電動機45kw,鋪設15kg/m鋼軌,提升0.5m3翻轉式礦車。斜井設有臺階與欄桿扶手。2號斜井井口標高1030m,開拓940m中段與910m中段,坡度為24°,斷面為2.5m寬×2.83m高,井口以下斜長30m為250mm砼支護,其余為裸巷,安裝JTK-1.2×1/25卷揚機,提升電動機55kw,鋪設15kg/m鋼軌,提升0.5m3翻轉式礦車。斜井設有臺階與欄桿扶手。940m中段平巷長420m,斷面為2.0m寬×2.2m高,該中段有兩個天井(西風井與9線風井,風井斷面為1.8m長×1.6m寬)與地面貫通,礦巖較穩固其探礦平巷均為裸巷。910m中段平巷長210m,斷面為2.0m寬×2.2m高,該中段有兩個天井(天井斷面為1.8m長×1.6m寬)與940m中段貫通,礦巖較穩固其探礦平巷均為裸巷。根據目前開采情況,現940m中段礦石已經回采完,910m中段尚有可開采礦體。2.5.2采礦方法礦體賦存形態及地質條件:礦體總體走向為北東60°左右,傾向南東,傾角75-85°,地表礦體沿走向總體長度260m,礦體厚度5-10m,平均厚度8m,從礦體形態看,礦體屬急傾斜中厚礦體。現有采礦方法為淺孔留礦采礦法。礦塊沿礦體走向布置,長度為50m。高度為中段30m高度,寬度為礦體厚度,礦塊留間柱6m。留頂柱3m,不留底柱。采礦方法見下圖2-1淺孔留礦采礦法圖。圖2-1淺孔留礦采礦發(1)采準切割留礦采礦法采切工程包括中段運輸巷道、切割天井、聯絡道、拉底巷道及漏斗等。設計中段運輸巷道在礦體下盤沿脈掘進,然后在中段運輸巷道內向上掘進脈內切割天井,并與上中段平巷或地表貫通,天井內設人行梯。沿天井垂直方向每隔5m向兩側掘進聯絡道,采場兩端聯絡道在高程上應錯開布置,隨著回采工作面的逐步提高,各聯絡道與兩邊礦房依次貫通。回采作業的全過程中,確保采場兩側的聯絡道有兩個以上隨時保持暢通,滿足作業人員進出采場及通風需要。(2)回采回采作業工序包括兩個及部分:①回采工作面檢查及撬頂以清除浮石、采場平整、鑿巖、裝藥、爆破及通風。礦房回采自下而上分層進行,淺孔鑿巖,打水平或上向孔。孔徑38~42㎜,孔距0.8m,排距為0.8m,孔深2.0m,梅花型布孔,起爆器+塑料導爆管+2號巖石硝銨炸藥爆破。回采作業的主要質量問題是,一是嚴格控制開采界限,最大限度降低貧化;二是嚴格控制落礦塊度,避免放礦時堵塞漏斗,造成放礦困難。②礦房回采自拉底平巷開始,回采寬度為礦體厚度。礦石在爆破作用下破碎后,其所占空間會擴大約50%,為了給采場鑿巖、爆破及通風工作提供合適的作業空間,每次爆破后放出爆下礦石的三分之一左右,放礦不宜過多或過少,其余礦石暫留礦房作為回采鑿巖時的工作平臺,同時也可起到支撐頂底板的作用。放礦時礦石借自重從漏斗溜放至礦車中運出平巷,放礦作業時間應與采場回采作業時間錯開,嚴禁同時作業,以避免引起采場作業人員埋沒事故發生。(3)大放礦礦房回采結束后時,應組織集中放礦。大放礦是淺孔留礦法采礦的重要環節,組織的好壞對出礦質量有很大影響,一般在回采結束后,立即組織,存窿礦量不宜存放時間過長,避免采場圍巖因暴露時間過長塌落而引起礦石貧化,或大塊圍巖塌落卡死漏斗,使采場中部分礦石無法放出、或放出不經濟而引起的礦石損失。(4)回采順序礦山開采采用自上而下的順序,中段內從礦體兩端部后退式的順序回采。(5)采場頂、底板管理在礦房回采中采場支護視頂、底板圍巖穩定性而定,若穩固性稍差者,在礦房中用錨桿或噴錨網加固;若穩固性好者,由間柱和底柱支撐即可。(6)礦柱回采及采空區處理礦柱回采在礦房回采結束后進行,間柱和頂柱及上中段底柱采用隔一采一方式回采,礦房礦柱的回采采用同時一次爆破崩落處理。空區過大,頂、底板圍巖不好者,空區采用下中段掘進廢石進行回填,或崩落頂板巖石充填采空區。2.5.3開拓系統礦山前期已利用1號斜井開采了940m中段礦體,1號斜井坐標為:X=29624772.0,Y=4675746.0,Z=1020m斜井的坡度為24°,斜井全長196.7m,垂深80m,方位為293°。目前延伸開采910m中段礦體,仍采用斜井開拓。1號斜井中段回采完畢后,作為安全出口繼續使用。940m中段巷道作為910m中段開采時的回風巷道。礦山現開掘了2號斜井井口標高1030m,與940m中段連通并開掘到910m中段,坡度為24°。(1)2號斜井:井口坐標為:X=29624805.0,Y=4675804.9,Z=1030m。斜井坡度24°,全長295m,垂深120m,方位282°,井底標高910m,斜井底部910m中段設平車場與中段巷道鏈接,在940m水平與1號斜井開拓的940m中段巷道連通,2號斜井凈斷面2.5m×2.83m,井口以下30m已采用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250m,其余地段及910m中段車場部分采用噴射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100mm.對該斜井部分不足斷面進行刷幫處理。(2)910m中段運輸巷道:910m中段運輸巷道布置在礦體的地板巖層中。因為走向距離較短,運輸距離不超過300m,礦山的規模小,因此采用人推礦車運輸,選用YFC0.5礦車,軌距600mm,軌型為15kg/m,道岔為3號道岔。(3)南翼通風(回)風井:斷面1.8m×1.6m,井口以下15m已采用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250mm,其余地段采用噴射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100mm.采用對角式通風。新鮮風從2號斜井進入,經脈外運輸巷進入天井,從天井進入回采工作面,洗刷工作面形成的污風經回風天井進入940m中段回風巷,經940m中段走向南端南翼通風井排至地表。2.5.4通風系統通風線路2號斜井為新鮮風流入口,新鮮風流到達910m中段,經過井底車場、沿礦脈巷道,沖刷工作面后,污風通過回風天井,回到940m中段,通過940m中段排出地表。通風設施礦井總需風量10.8m3/s。走向南端保留的通地表通風井回風,回風量10.8m3/s。回風井口建有通風機房。風機能反轉返風,返風量不低于正常工作風量的60%。風機配帶Y132S-6型交流電動機,功率7.5kw。局部通風主要在獨頭巷道掘進,需用局部風扇加強通風,特別是獨頭掘進巷道較長時間需用局扇輔助通風,獨頭巷道掘進工作面和通風困難的采場,根據生產需要選用局扇風機加強通風,礦山已有YBT52-2局部通風機3臺,已有YBT42-2局部通風機10臺,已有YBT32-2局部通風機8臺。完全滿足生產需要。2.5.5供水與排水系統(1)供水①井下供水礦山開采時井下生產用水量為10m3/d,由提升2號斜井井口附近設置的5m3高位水池向井下的生產中段作業點供水,供水壓力為0.2-0.4MPa。地面供水高位水池的水來源于井下涌水,采區的地下涌水能滿足井下生產用水量。水通過設在豎井井筒內Ф45×4的鋼管將高位水池水送到井下各生產中段,在各中段馬頭門處通過減壓閥減壓到0.5MPa后向坑內供水。中段通過Ф25×3.5的無縫鋼管接膠管送到中段生產作業點。②生活區供水項目生活用水由儲水池儲備供應,定期從7km外寶源長石礦廠選礦廠地下水井抽取,由運水車運送至生活場地。(2)排水①井下排水根據井下正常涌水量為10m3/d,最大涌水量為15m3/d,生產回水4m3/d,正常排水量為11m3/d,最大排水量為16m3/d。目前水泵房設置在最底的910m中段2號斜井井底車場的井筒附近,主排水泵房按規定選用D6-25×7型水泵3臺。單臺排水量Q=6.3m3/h,水泵揚程H=175m,配帶電動機功率N=11kw。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泵房通道與車場相聯。水倉總容積24m3,水倉分兩個倉市,分別與吸水井連接,水倉清理人員通過斜通道可以到水倉底部清理水倉淤泥,同時中段巷道每隔50m的距離設有沉淀池,以澄清礦井涌水,減少水倉淤泥清理次數。正常涌水時一臺泵1.74小時內完成排水,最大涌水時,一臺水泵在2.53小時內完成排水任務。排水管選用Ф45×4的普通無縫鋼管,沿2號斜井井筒有兩條,一條工作,一條備用。②生活區排水生活區排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目前采用化糞池處理,污水經過處理后暫存于化糞池內。化糞池處理后的污水不能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二級標準。2.5.6采礦設備本項目主要采礦設備見表2.5-1。表2.5-1采礦系統主要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附電機(kW)備注原有新增一采礦1鑿巖機YT-28臺168用8備2礦車YFC0.5(6)輛6050用10備3砼噴射機ZPG臺2二斜井提升系統1提升機JTK-1.0×0.8臺1451號斜井2提升機JTK-1.2×1/25臺1452號斜井3電動機YR250S-655kw套2554提升機電控JTDK-PC-01S套25提升機信號裝置KXH132-KY套26固定天輪TD900/9/300個27井架套88單開岔道3#(左)套169單開岔道3#(右)套1610提升鋼絲繩m72011輕軌m150012斜井防跑車裝置套213斜井人車XRB8-6/4型套1三井下排水設施1主排水泵D6-25×7Q=6.3m3/hH=175m臺31用1備1檢2主管(無縫鋼管)D60×4m6503供水管(無縫鋼管)D89×4.5m460四氣壓設備1柴油空壓機VF-12/7臺1752螺桿空壓機DSR-150A2臺11503螺桿空壓機DSR-110A臺11104主管(無縫鋼管)D89×5m6505橡膠軟管m3606儲氣罐1.0m3個2五通風設備1YBT52-2局部通風機臺32YBT42-2局部通風機臺103YBT32-2局部通風機臺8六供電設備1電力變壓器S9-M-400/10/0.4kV臺12電力變壓器S11-400/10/0.4kv400kva13電力變壓器S11-150/0.4/0.4kv150kva14柴油發電機組GF250250kw380V臺25高壓開關柜XGN2-10Z-43臺16高壓開關柜XGN2-10Z-07臺17高壓隔離開關XGW9-10/200A臺18避雷器HY5WS1-17/50臺19低壓配電柜GGD2-39改380v臺110低壓配電柜GGD2-36改380v臺111低壓配電柜GGD2-22改380v臺112低壓配電柜GGD2-12改380v臺113低壓無功補償柜GGJ1-01臺114電力電纜m1340七通訊1調度總機套12有線對講系統套1八機修1立式鉆床臺12砂輪機臺13交流弧焊機臺14直流弧焊機臺15空氣錘臺16離心通風機臺1九地面鏟運設備1鏟運車ZL-50輛12交通三菱車輛13解放自卸拉水車5t輛14材料拉運皮卡輛22.5.7主要耗材采礦掘進主要消耗指標見表2.5-2。表2.5-2主要材料消耗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綜合單耗年耗1炸藥kg/t0.65195002雷管發/t0.1545003導爆管m/t0.390004釬鋼kg/t0.026005坑木m3/萬t5156柴油t/52.5.8基建工程量及進度計劃目前基建工程已全部完成。礦區總圖布置采礦工程組成包括:斜井工程、巷道工程、采切工程、提升機房、空壓機房、通風機房、機修間、材料庫、炸藥庫、高位沉淀水池、取水泵房、礦山生活區等。礦區現狀平面布置圖見附圖2-1。2.6.1工業場地1號斜井:包括斜井及提升機房、空壓機房、配電室及備用柴油電站等。空壓機房位于井口西側40m。1號斜井井口標高1020m,井口坐標N42°12'26.65",E88°30'40.47"。只開掘到940m中段,坡度為24°,斷面為2.4m寬×2.6m高,井口一下斜長30m為250mm砼支護,其余為裸巷,安裝JTK-1.0×0.8卷揚機,提升電動機45kw,鋪設15kg/m鋼軌,提升0.5m3翻轉式礦車。斜井設有臺階與欄桿扶手。2號斜井:包括斜井及配電室及備用柴油電站等。空壓機房同1號井公用。兩井口相距70m。2號斜井井口標高1030m,井口坐標N42°12'28.52",E88°30'45.06"。開拓940m中段與910m中段,坡度為24°,斷面為2.5m寬×2.83m高,井口以下斜長30m為250mm砼支護,其余為裸巷,安裝JTK-1.2×1/25卷揚機,提升電動機55kw,鋪設15kg/m鋼軌,提升0.5m3翻轉式礦車。斜井設有臺階與欄桿扶手。破碎分選場:包括破碎機和分選跳汰機和運輸皮帶。場地位于1號井口西南面200m。場地坐標N42°12'20.84",E88°30'38.44"。原礦由鏟車送至破碎機進行破碎,破碎后的礦石由皮帶輸送至動篩跳汰機進行分選,最終礦石規格分為20—60mm和小于20mm。分選后的礦石由自卸卡車運至選礦廠。廢石場:1號廢石場位于1號礦井東南側30m,廢石利用低洼地性堆存,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80×120m,堆放高度4.0-6.0m,已容納礦井前期開挖階段排放的全部礦石。2號廢石場位于2號斜井口東側20m,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150×60m,堆放高度約4.0m。已容納礦井前期開挖階段排放的全部礦石。3號廢石堆存位于破碎分選場地西南側10m,主要用于堆放破碎分選后的廢石,目前形成的平臺面積約170×230m,堆放高度約2.5m。3號廢石場可以滿足礦山廢石堆存需要。2.6.2爆破器材庫及儲油罐爆破器材庫:爆破器材庫位于礦區西南角,距生活區約300m。炸藥庫面積40m2,雷管庫面積20m2,警衛值班室面積25m2,庫區面積1200m2,炸藥庫儲存量3t,雷管庫儲存量5000發。雷管庫和炸藥庫相距30m,庫房門背向礦山生活區和主井工業場地,庫區設圍墻封閉,兩個庫房均設監控及避雷設施,庫房內備手提式滅火器,庫房旁設置消防水池和消防沙堆。儲油罐:柴油儲油罐位于破碎篩分場地南側200m,儲罐采用地埋式設置,在罐體設置靜電導體,在周圍設置10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3個。2.6.3生活區礦山生活區位于礦區西側,包括生活區、辦公室、倉庫、職工食堂等,生活區位于礦區西部的平緩地段位,與各采礦工業場地之間直線距離均在200m以上,與炸藥總庫直線距離約300m,安全距離符合安全要求。2.6.4礦區道路目前礦區內已經有1條礦山公路,從礦區西南連接生活區、破碎分選場、1號礦井及2號礦井,礦石公路長約1km,為簡易公路,結泥碎石路面。路面寬約4.5m,最小轉彎半徑12m。2.6.5輔助生產設施礦山現有修理車間位于破碎分選場地旁,內備有直流、交流弧焊機等維修設備。2.6.6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工業場地平面布局具有物流順暢、功能分區明確、充分利用地形的優點。各工序之間銜接緊密、順捷、又減少了占地面積,在保證了生產流程的順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縮短了工序之間的物料運輸距離,減少了運輸能耗。(2)由于礦山道路沿途幾乎沒有人流,只有礦區職工,因此,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不大。(3)本項目的生活區建設在該地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并且與工業場地有一定距離,使居住職工受到較小的影響。(4)本項目的通風井井口位于該地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保證進入井下的是新鮮風,為井下通風和開采操作人員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5)高噪聲設備、車間位于工業場地周圍,合理利用了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和距離的衰減作用,對礦區職工影響較小。(6)爆破器材庫距離生活區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并專門設置警衛人員進行看管,不會對生活區的職工的安全造成威脅。以上分析可知本項目工業廣場布置及生活區布置是較合理的。公用工程2.7.1礦山供電礦山自庫米什鎮建設了一條礦山和選礦廠專用的10kv高壓線,從庫米什鎮之選礦廠線路斷面為120mm2,從選礦廠之礦山為50mm2,安裝了1臺400KVA變壓器一臺。另外礦山備有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2.7.2供、排水系統(1)供水系統①生活用水礦區內干旱少雨,項目生活用水由儲水池儲備供應,定期從距離礦山7km的選礦廠,由水車拉運至生活場地。②生產給水系統礦山開采時井下生產用水量為10m3/d,由提升2號斜井井口附近設置的5m3高位水池向井下的生產中段作業點供水,供水壓力為0.2-0.4MPa。地面供水高位水池的水來源于井下涌水,采區的地下涌水能滿足井下生產用水量。水通過設在豎井井筒內Ф45×4的鋼管將高位水池水送到井下各生產中段,在各中段馬頭門處通過減壓閥減壓到0.5MPa后向坑內供水。中段通過Ф25×3.5的無縫鋼管接膠管送到中段生產作業點。③消防給水系統礦山生產的火災危險性為戊類,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二級。不設室內消防給水系統,室外消防采用低壓給水系統。井下供水系統充分考慮了消防用水,同時供水管直接到各用水點,主要硐室及需要滅火的工作點同時配備必要防火工具,如水桶、泡沫滅火器、鐵鍬等,嚴禁將消防用具挪作他用,要求定期檢查消防器材的完好狀況。爆破器材庫旁設置消防水池,消防用水平時不得動用,礦區內消防給水管網與生產新水管網并用,生活區內消防給水管網與生活水管網并用。(2)排水①生產排水根據井下正常涌水量為10m3/d,最大涌水量為15m3/d,生產回水4m3/d,正常排水量為11m3/d,最大排水量為16m3/d。目前水泵房設置在最底的910m中段2號斜井井底車場的井筒附近,主排水泵房按規定選用D6-25×7型水泵3臺。單臺排水量Q=6.3m3/h,水泵揚程H=175m,配帶電動機功率N=11kw。一臺工作,一臺備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帶孩子回母校活動方案
- 居然之家區域活動方案
- 工會聯合活動方案
- 工會冰雪活動方案
- 巾幗干部話落實活動方案
- 小班拔蒜實踐活動方案
- 小愛水上活動方案
- 工匠精神黨建活動方案
- 工會元宵節游園活動方案
- 工廠西瓜活動方案
- (磁器口中國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修復提升項目(一標段))招標文件
- 外研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教案 全冊
- 租賃轉購買設備協議
- 精裝修工程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案
- 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培訓課件
- 機械制圖-形成性任務4-國開(ZJ)-參考資料
- 2024年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職稱評審題庫-單選
- 工廠防汛安全培訓
- 三年級(下冊)西師版數學全冊重點知識點
- ASTMD638-03中文版塑料拉伸性能測定方法
- 第五章 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