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新開路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開發早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便利條件:黏重的土壤則使人們開展
困難
B.農業大發展時期,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
C.稠密的水網,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推廣,但由于水
稻單產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農業發展的因素
參考答案:
B
2.我國西北四大灌溉農業區中,被譽為“塞上江南”的是
A.寧夏平原和新疆沙漠“綠洲”B.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
C.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D.河西走廊和
新疆沙漠“綠洲”
參考答案:
B
3.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中國進行了第34次南極考察。目前我國在南極地區
建有四個科考站:長城站(58°58'肌62°13'S)、中山站(76°23'E,
69°22'S)、昆侖站(77°07'E,80°25'S)、泰山站(76°58'E,73°51'S),
2018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正式舉行。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對應的考察站依次是()
A.昆侖站、中山站、泰山站、長城站B.泰山站、昆侖站、長城站、中山站
C.昆侖站、泰山站、中山站、長城站D.泰山站、長城站、昆侖站、中山站
2.待建站到南極點的距離約為()
A.800kmB.1000kmC.1700kmD.2000kir
3.關于五個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待建站位于鄭州的東南方向
B.1月1日,②站白晝逐漸變短
C.③站剛出現極晝時,鄭州正午太陽高度約為80°
D.每年最晚出現極晝的是④站
參考答案:
1.C2.C3.A
1.我國四個科考站中只有長城站在南極圈外,因此④為長城站,故排除B、D項;①、
②、③緯度依次降低,結合材料中昆侖站、中山站、泰山站的緯度位置可知,C正確。
2.讀圖可知待建站與②大致位于同一緯線,②為泰山站,緯度為73°51'S,因此待建站
與南極點大約相差16。。緯度相差1°,經線長大約相差110km,因此待建站到南極點的
距離約為1760km,故C正確。
3.讀圖可知待建站位于150°E與180°之間,因此待建站位于鄭州的東南方向,故A正
確。白晝逐漸變短應隨時間改變,而不是某一具體日期,故B錯誤。③位于70。S緯線圈
上,③站剛出現極晝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0。S,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可知
正午太陽高度約為80°的點的地理緯度為30°S或10°S,故C錯誤。④站緯度低于南極
圈,沒有極晝現象,故D錯誤。
【點睛】出現極晝(夜)的最低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度數相加等于90。;某地正午太
陽高度的大小的計算:H=90°一|力一6]。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數,4)為當地地理緯
度,永遠取正值,6為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
4.卜.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卜.列各題。
5.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A.積溫的大小B.年降水量的大小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D.年太陽輻射量的大小
6.關于圖示四大區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每個區域都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B.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
C.是按綜合指標劃分的
D.區域內部整體性突出
7.甘肅省劃分四大區域的目的是()
A.有計劃地施加影響,使其趨于一致B.劃定區域的界限,明確區域的歸屬
C.引導人口有序流動D.進一步了解區域的差異,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
參考答案:
5.C6.C7.D
5.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來劃分的,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是半濕
潤、濕潤區,反之是半干旱、干旱區。故只有C正確。
6.本題考查區域的特征。每個區域都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
C.非洲大陸、大西洋
D.澳大利亞大陸、印度洋
5、丙處地形的成因是
A.冰川侵蝕形成的型谷B.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口
C.板塊張裂、斷層下陷D.人工開挖的運河
參考答案:
CC
略
7.田納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發達,支流眾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③水量豐富,流量不穩定④礦產資源豐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
參考答案:
A
8.邢臺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下圖為邢臺地
區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圖,讀圖完成3—4題。
3.圖中降水最多的地區海拔高度約為()
A.2000mB.1500mC.1000mD.500
ni
4.圖中揭示的降水規律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海拔高度對降水影響不大
D.在一定海拔高度內海拔越高降水越多,超過此高度則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參考答案:
DD
9.讀下面“四個國家的部分地區圖”,完成9—10題。
9.四城市所對應的國家錯誤的是()
A.①一意大利B.②一加拿大C.③一日本D.④一英國
10.四城市中,屬于季風氣候的是
()
A.①B.②C.③D.@
參考答案:
9.B10.C
10.圖3為某區域圖.讀圖完成6-7題
6.關于圖示地區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山河相間B.地表崎嶇
C.地形破碎D.地形平坦
7.關于圖中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網密布B.河流流量大
C.流域面積狹窄D.無結冰期
參考答案:
6-7AC
11.讀我國兩個三角洲略圖(圖4〉,完成下題。
圖4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緩解甲、乙三角洲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問題,兩地都
很重視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B.太陽能C.核能D.天然氣
參考答案:
C
略
12.太陽活動爆發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太陽發脾氣”,人們也一直在研究“太陽發脾氣”
時地球上發生的變化,但仍有很多領域的問題難以解決。據此回答下題。
到下列哪個國家或地區旅行有可能欣賞到因“太陽發脾氣”而形成的空中夢幻景觀()
A.西班牙B.臺灣C.冰
島I).巴西
參考答案:
C
13.下圖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直射點在④處時,應是6月22口前后
B.直射點從①處移動到⑤處,需要1恒星年
C.直射點位于①或⑤處時,都是北半球的春分II
D.直射點從②處移到④處期間,我國各地白晝逐漸增長
2.太陽直射點從①到⑤的過程中,地球上晝長變億最大的地區是
A.南、北回歸線上的地區
B.從南、北回歸線分別到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
C.赤道地區
D.南北極圈及以內的地區
參考答案:
CD
【解析1:本題考查太陽蜃射臣的運動.第1姮.A項?射點在磁付,應是二月二日前后?倩i氧3/
?射點從0處好動到⑤處,需要:回歸年1球謖,C項■射點位于①或⑤處時,都是北半球的春分B,正
通;D項亶射點從②移到砒陰間,我國替也日瞄新贓?儲謨.第二題.太陽直射點從煙⑤的漢
程中?迪簟上各地?衣長短變化規律;緯度越高.晝長變化越大.取選3項.
14.某考察小組在7月份進入一個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棵和黃燦
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卻寸草不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0.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該地區
A.地質災害頻發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嚴重D.晝夜溫差大
11.該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區簡稱是
A.藏B.晉C.甘D.黑
12.該省區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A.天然氣B.石油C.太陽能D.煤炭
參考答案:
10.B11.A12.C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10題詳解】
該地區山坡上寸草不生,而谷地當中植被生長較好.晝夜溫差大,水土流失嚴重和地質災
害頻發都不足以造成山坡和谷地植被差異如此明顯.而此地年降水量少可以導致山坡上寸
草不生,谷地中由于有河流穿過,比較濕潤,植被生長較好.B正確。
[11題詳解】
從題干中“一個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裸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相
輝映”可以看出該地種植青棵,而且海拔較高,因此為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區,簡稱
藏.A正確。
【12題詳解】
西藏自治區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污染少,大氣透度高,大氣對太陽情射的
削弱作用小,太陽能豐富,C正確。
【點睛】考查學生獲取解澳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5.讀下表,回答18?19題。
三次產業比重(%)人均國內生
國內生產總
地區產總值
值(億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元)
5408.81.647.451.040627
②11674.48.850.241.0149C8
③4340.919.540.040.56565
④1180.023.840.236.03140
18、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是
A.①B.②C.③
D.④
19、上表中,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是
A.①B.②C.③
D.?
參考答案:
18-19AD
16.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個火山島組成。因附近海域多風
多霧、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區。下圖示意阿留申
群島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8.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成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區的原因是
A.海水較淺,光照充足B.火山多發,營養源豐富
C.河流注入,帶來養分D.上升流活躍,海水擾動
39.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多大風的原因是
①地處西風帶②狹管風效應③氣溫變化大④地轉偏向力大
A.??B.①④C.②③D.③④
40.火山島附近海域終日霧氣彌漫的原因是
A.晝夜溫差大B.冷空氣遇地熱釋放的熱能
C.寒暖流交匯D.溫暖氣流經過寒冷的洋面
參考答案:
38.B39.A40.B
本題考查阿留申群島自然地理概況及其原因,難度較大。
【38題詳解】
由題干信息“附近海域多風多霧”可知,阿留申群島光照不足,A錯誤;該群島位于活火
山帶,火山噴發,把海底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游生物集聚,B正確;該群島遠離大陸,沒
有河流注入,附近也沒有寒流(上涌現象),CD錯誤。故選B。
【39題詳解】
由圖可知,該群島位于海洋,且位于盛行西風帶,摩擦力小,風速大;北部為白令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狹管效應明顯,①②正確;該群島位于海洋,氣溫變化幅度較
小;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③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40題詳解】
該群島位于海洋,氣溫日變化幅度較小,A錯誤;該地緯度較高,冷空氣活動多,加之火
山活動頻繁,釋放的熱量導致洋面溫度較高,水分蒸發,與冷空氣相遇,易形成霧,B正
確,【)錯誤;該群島附近無寒暖流交匯,C錯誤;故選B。
17.圖17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假定西五區區時為6Ho時20分。
據此完成59?60題。
59、圖中甲地時間為
A.5口5時20分B.6日6時20分
C.6日5時20分D.5日6時20分
60、當口下列城市白晝最長的是
A.悉尼B.上海C.雅加達D.莫斯科
參考答案:
BD
18.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東北地區不能成為我國重要的()
A.商品糧基地B.林業生產基地
C.畜牧業生產基地D.商品棉基地
參考答案:
D
19.2006年第二十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都靈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從而拉開了
冬奧會的序幕。讀下面兩國,完成18-20題。
甲
北枳M冰川韋汪引島山口方哲I,。I落葉朗葉林希
E/J合源荒饃干二]W林帝匹:山林明他、牧場
歐陽阿爾卑斯山H然卻的垂隹分布
18.流經甲城的河流汛期是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9.冬奧會開幕式于當地時間(區時)2月10H20點舉行,此時北京時間
是
A.2月10日13時B.2月11日13時C.2月10日3時D.2月11日3
時
20.右圖為冬奧會所在地阿爾卑斯山地自然帶垂直分布示意圖,影響圖中阿爾卑斯山南、
北坡雪線高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熱量因素②降水因素③相對高度④海陸位置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參考答案:
18.D19.D20.B
20.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0?12題。
—河流-----------------------------------
10.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東南流B.東南向西北流
C.東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東北流
11.該地區擬建一條鐵路,有人設計了一選線方案(如圖)。方案沿線甲、乙、丙、
丁四處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A.1處B.2處C.3處D.4處
12.若要安排露營活動地點,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斷,W、X、Y、Z四點中最不
適宜的地點是
A.WB.XC.YD.Z
參考答案:
ACD
21.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從首都北京到廣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
用時約8小時,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卜圖為“京廣高鐵線路示意圖”。據
此完成下列各題。
15.影響京廣高鐵建設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B.資源C.文化D.經濟
16.高鐵沿線城市某些路段的兩側,常架起近兩米高屏障的主要H的是
A.減輕噪聲污染B.保證行駛安全
C.凈化城市空氣D.美化沿線環境
17.京廣高鐵的運營
A.加快了沿線城市間客運速率B.增加了沿線城市間貨運總量
C.促進了沿線資源跨區域調配D.實現了沿線地區間產業轉移
參考答案:
15.I)16.A17.A
試題解析:
15.影響交通運輸的區位因素中自然因索是基礎,社會經濟因素是條件,技術因素是保
障,三種因素中社會經濟因素是主導,故D選項正確。
16.高鐵沿線屏障能有效降低對附近居民的噪音影響,故A選項正確。
17.京廣高鐵是客運專線,可以加快沿線城市間客運速率,故A選項正確。
22.下表是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江蘇省某市遷入人口年齡及性別統計表”。據此回答
下面小題。
年齡段(歲)0-1415-2930-4445~59260
男性人口(萬
5.0425.1414.684.941.76
人)
女性人口(萬
3.8437.1011.634.011.78
人)
13.關于該市人U遷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遷移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
C.改變了該市的人口增長模式D.與該市原有人口年齡構成相似
14.遷入人口對該市的影響有
A.緩和了當地就業緊張局面B.促進了該市的經濟發展
C.減少了該市的被撫養人口D.減少了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
參考答案:
13.B14.B
13.表中各年齡段人口相加即可得出:15?44歲的青壯年人口遠大于其他年齡段人口,青
壯年人口主要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故B正確。將表中各年齡段人口相加即可得出:該市遷
入人口中男性人口(51.56萬人)少于女性人口(58.36萬人),故A錯誤。人口增長模式
主要指人口的自然增長,而圖中要素反映的是人口的機械增長,故C錯誤。表中沒有表述
該市原有人口年齡構成,所以看不出變化,故D錯誤。14.讀圖可知遷入人口以青壯年人
口為主,緩解勞動力不足,促進了該市的經濟發展。故B正確。遷入人口以青壯年人口為
主會增加當地就業緊張局面;與該市的被撫養人口總數無關;增加了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壓
力。故A、C、D錯誤。
23.甲圖為某沙漠局部圖,乙圖為M、N兩地的氣溫和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圖,據圖5完成
12?14題。
匚3礫石平"1二I於澳?阿通?林率修
甲
圖5
12.關于林草地的分布區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凹岸一流速慢一沉積作用一水源充足B.凸岸一流速慢一沉積作用一水源充足
C.凹岸一流速快一侵蝕作用一土壤肥沃I).凸岸一流速快一侵蝕作用一土壤肥沃
13.大氣逆輻射最強的是
A.aB.bC.cD.d
14.造成③④兩曲線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太陽輻射B.下墊面C.大氣環流D.人類活動
參考答案:
BAB
24.據新聞報道,我國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出現大片“紅色荒漠”,即在亞熱帶濕潤的山
區,土壤遭受嚴重侵蝕,基巖裸露,地表出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據此,回
答下面小題。
24.“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風化作用B.風蝕作用C.水蝕作用D.沉積作用
25.“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濫伐森林B.過度放牧C,開山取石D.環境污染
26.根據“紅色荒漠”的特點,對其進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開荒種田,保持植物覆蓋率B.加強農業生產綜合開發
C.發展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生產D.徹底退耕建林
參考答案:
24.C25.A26.B
江西位于濕潤區,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上壤侵蝕,說明是流水侵蝕形成。山區主要
以林業為主,植被破壞,易導致荒漠化現象發生,所以要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
24.根據材料,“紅色荒漠”出現在濕潤地區,是因水土流失,土壤侵蝕,基巖裸露,地
表出現類似荒漠化景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蝕作用,C對,D錯。風化作用、風蝕
作用主要發生在干旱區,A、B錯。
25.“紅色荒漠”出現在中南部山區,屬于濕潤地區。由于地表植被破壞,導致表層土壤
流失,底層紅色巖石裸露形成。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濫伐森林,A對。過度放牧主要出
現在草原牧區,B錯。開山取石破壞山體結構,環境污染類型多,不是荒漠化的主要原
因,C、D錯。
26.根據“紅色荒漠”的特點,對其進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強農業生產綜合開發,B
對。大力開荒種田,發展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會降低植物覆蓋率,不利于治理荒漠
化,A、C錯。徹底退耕還林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D錯。
25.讀“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回答8?9題。
次120—滑坡八、
?…泥石流/,:
90
I
60
30
0
4710月
8.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嶇②全色降水豐富③地表基巖廣布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
屑物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蓋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護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參考答案:
8.C9.D
26.下表是三個城市的氣候資料,據此完成46-48題。
城市①②③
平均氣溫1月51121
(℃)7月292726
平均降水量1月47751
(mm)7月1505610
46.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別是
A.上海羅馬孟買B.上海莫斯科孟
買
C.北京羅馬雅加達D.北京莫斯科雅加
達
47.城市②所屬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陸東岸B.大陸西岸C.大陸內
部D.赤道地區
48.城市①所處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B.亞寒帶針葉林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D.亞熱帶
常綠硬葉林
參考答案:
ABC
二、多選題(共10分)
27.讀圖20,判斷37?38題。
37.圖示時期
A.羅馬正值干季B.上海盛行偏北風
C.孟買正值雨季D.倫敦盛行偏西風
38.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等溫線①的數值大于②B.圖示區域為海洋
C.等溫線①的數值小于②D.圖示區域為陸地
參考答案:
BDAD
28.巖漿巖是熾熱的巖漿在地表以下或噴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巖石。最常見的巖漿巖是
()
A.大理巖B.花崗巖C.砂礫
巖D.玄武巖
參考答案:
BD
29.我國南方某省北部山區自高速公路通車后,在政府引導下,由原來糧油產地轉變為鮮
活農副產品基地。促使這種轉變的區位因素是
A.資金力量雄厚,機械化程度高B.勞動者素養高,生產集聚條件好
C.勞動力充足,政策扶持D.運輸條件改善,縮短了產品運達市場的時間
參考答案:
CD
解析該題考杳的知識點是區位因素和產業結構調整。只要認真閱讀題目,就可以從中獲取
答案信息。首先從該省北部是山區,可以推斷出當地經濟落后,缺乏資金:科教文化落
后,勞動者素質不高,所以A、B項可以排除。當地產業結構發生轉變是在“高速公路通
車后,在政府引導下“實現,所以相應的區位因素是政策扶持與交通條件的改善。
30.(雙項選擇題)下列有關可持續發展原則與相關內容的組合,錯誤的是()
A.公平性一一聯合國推廣“人與生物圈計劃”
B.階段性一一創立環保全球同盟
C.持續性一一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
D.共同性一一拯救瀕臨滅絕的動植物
參考答案:
BD
三、綜合題(共38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如圖,圖a是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b是圖a中甲的氣溫折線與降水柱狀圖,讀圖并結
合所學知識問答問題。
(1)描述圖a中南回歸線附近,東岸與西岸的氣溫差異,并寫出其主要影響因素。
(2)結合圖b分析甲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某些月份降水多的成因。
(3)尼日爾河發源于富塔賈隆高原,最后注入幾內亞灣。讀圖判斷A-B河段流量變化情
況并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內陸氣溫高于兩岸沿海地區,主耍影響因素:海陸熱力差異;東岸氣溫高于西岸,
主要影響因素:洋流。12)氣候特征:降雨總量大,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
月份。成因:①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②夏季,受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影
響,水汽充足;③且地處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經
過,增溫增濕。(3)流量減小。原因:降水減少,蒸發量增大,少支流匯入,且下滲嚴
重。
(1)讀圖可知,內陸氣溫高于兩岸沿海地區,東岸氣溫高于西岸。因為海陸熱力差異,
陸地升溫比海洋快,氣溫比海洋高;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有暖流流經,西岸為寒流流
經,故東岸氣溫高于西岸,(2)讀圖可知,甲地降雨總量大,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在5T0月份。這主要是因為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且
處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且附近有暖流流經,增溫增濕。
(3)A-B河段流量減少,這是因為該河段由西南流向東北,降水減少,蒸發量增大,少
支流匯入,且下滲嚴重。
32.結合圖13所示,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示有關地理要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三明五縣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聯合質檢考試期中數學試題
- 時間壓力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LED雙基色異步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EVA亮膠紙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ABS床頭帶輪鋼板條面單搖床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2-巰基吡啶氧化物鈉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速真空油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腐管接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膠釘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音波流量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AQ 1066-2008 煤層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測定方法(正式版)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部分校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練習卷科學試題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
- DL-T5344-2018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范
- 2023年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手冊(依據2023年版評審準則編制)
- 2024年內蒙古包頭市公安局留置看護警務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專利權利轉讓協議書(2篇)
- 設計服務方案投標
- 陜西省安全生產條例
- 玻璃瓶裝飾行業前景分析
- 頸腰椎病預防及診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