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1頁
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2頁
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3頁
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4頁
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時間:二〇一九年九月I◆項目由來礦區由南丹縣自然資源局于2018年初劃定礦區范圍,設置新的礦權,廣西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采礦權,擬于南丹縣城關城拉易村東面約1.5km的),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等法規和技術文件要求,編制完◆建設項目特點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位于南丹縣城中心48°方向,直距10km處的城關鎮拉易村標高+1006.4m~+918m,開采礦種為石灰石礦,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開采規模為50最低開采標高(即采場底平面標高)為止,本環評影響特點,本報告針對性地提出影響減緩措施,將礦山開采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過程項目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時間:委托廣西中賽檢測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21日~1◆分析判定相關情況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勵類“第十二條建材10、機械化石材礦山開采”,項目為新VA、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廣西重點加強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中的砂石資源開等生態保護目標。因此項目建設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采礦權規劃。本項目屬于《南丹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中新設礦權,符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點: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通過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小樣性保護重要區”范圍內。項目開采過程及閉礦后將采取水土保持、土地復墾、植被恢點如下:①發展方向是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工程,保護和恢復石山區的自然植被,項目在《南丹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礦區范圍內開采,項目根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5〕109號)中有關礦產資源開發規劃與設計的規定:“禁止在依法劃定的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根據現場踏勘,項目礦山不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風景名勝區、森林VII灰巖,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總生產規模為50萬t/年。因此符合南丹縣砂石資源開發 I表1項目與《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的符合《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本項目情況符合情況礦區環境礦區按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和生態區等功能分區,各功能區應符合GB50187的規定,生產、生活和生態等功能區應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結構,運行有序,管理規范。項目礦山工業廣場分為生產區、辦公生活區和生態區,礦山設置相應管理制度,確保運行有序滿足要求礦區地面道路、供水、供電、衛生、環保等配套設施齊全,在生產區應設置操作提示牌,說明牌和線路示意圖等標識牌,標識牌符合GB/T13306的規定,在需警示安全的區域應設置安全標志,安全標志符合GB14161的規定。項目地面道路、供水、供電、衛生、環保等配套設施齊全,在相應位置設置安全標識滿足要求礦區生產應采用噴霧、噴灑水或生物納膜、加裝除塵設備等措施處置粉塵,工作場所粉塵濃度應符合GBZ2.1-2007的規定。應對輸送系統、生產線、料庫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抑塵;做好車輛保潔,車輛駛離礦區必須沖洗,嚴禁運料遺撒和帶泥上路,保持礦區及周邊環境衛生。項目露天采場和破碎場定時灑水降塵,破碎粉塵加裝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運輸車輛進出場地對輪胎進行清洗,加蓋篷布滿足要求應采用合理有效的技術措施對高噪音設備進行降噪處理,工作場所噪聲限值應符合GBZ2.2-2007的要求,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限值應符合GB12348的要求項目生產設備采取消聲、減振和隔振等措施,場界處噪聲值均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區晝間標準限值滿足要求礦山開采面、作業平臺應干凈整潔,規范美觀礦山開采場地定時清理滿足要求礦區綠化應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綠化植物搭配合理,礦區綠化覆蓋率應達到100%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植物進行場地綠化美化,設置垃圾收集點,統一收集處理,保持環境整潔滿足要求應對閉礦的礦山及排土場進行復墾及綠化,礦區專用道路兩側因地制宜設置隔離綠化帶項目已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其要求進行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滿足要求資源開發方式采場準備應遵循采剝并舉、剝離先行的原則,最大限度保留原生自然環境,減少對礦區植被的破壞引起的視覺污染和環境擾動項目開采嚴格遵循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先剝離表土滿足要求排土場應通過勘測選擇地質條件穩定的場所,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堆放安全,避免占壓可采礦量,并方便未來礦區進行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時取用由于礦區地勢高低不平,項目排土場設于距離采區運距1.4km的工業廣場中部,該區域地勢較為平坦開闊,便于存土取土,排土場下游設置擋土墻,堆存的表土用于后期復墾滿足要求應執行礦山開采施工設計和資源開采利用方案,露天開采應實行自上而下臺階開采,階段坡面角、平臺寬度及終了坡面角等主要參數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開采臺階高度不宜大于15m項目已編制開采設計方案,并通過評審,露天開采采用自上而下臺階開采方式,臺階高度為15m滿足要求爆破前應編制爆破方案,確定合理的爆破參數,減少大塊率及爆破過粉碎,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實現安全、高效、經濟、環保等目的,推廣項目采用中深孔松動爆破,制定了相關爆破參數滿足要求《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本項目情況符合情況應用先進的現場混裝爆破技術。礦石原料破碎前一般應進行除泥(土)工序。礦石粗破系統應靠近采區布置,有條件的,也可在采區內進行粗破,破碎后礦石宜采用連續輸送機輸送到砂石生產廠區項目破碎場距離露天采場較近,通過振動篩將石料的廢渣篩出,均由皮帶運輸至各個破碎工序滿足要求應根據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核發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生產規模,以及目標市場容量確定生產線規模。正常生產時,人均功效不低于100t/d或2.5萬t/a項目采礦規模為50萬t/a滿足要求生產線設計應符合GB51186的要求,設計中要體現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的理念,應根據地形條件合理布置生產設備項目表土堆場位于工業廣場中部,地勢平坦開闊,便于表土的堆存和復墾時取土,破碎場位于采區西北面運距約1.4km處,破碎工藝根據地形布置滿足要求應根據母巖材質性能、產品結構、產能要求等因素選擇先進工藝和設備,配套與生產規模和工藝相符的輔助設施,合理規劃堆料、裝卸以及設備檢修維護場地。項目根據項目產品特定選擇破碎設備以及設置維修車間滿足要求根據原料品質分級利用砂石資源,做到優質優用,提高砂石產品的成品率項目成品分為片石,0-0.5cm石子、0.5-1cm石子、1-3cm石子、2-4cm石子,提高產品的成品率滿足要求產品質量應符合GB/T14684、GB/T14685等標準的要求,粒形和級配要求高時應設置整形和級配調整工序進行深加工滿足要求干法生產應配備高效除塵設備,并保持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項目開采配備除塵設備,并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滿足要求生產加工車間的產塵點要封閉,有利于形成負壓除塵;皮帶運輸系統廊道應選用封閉方式,防止粉塵逸撒項目皮帶運輸廊道為封閉方式滿足要求應選用低噪聲生產設備;對高噪聲強振的設備,應采取消聲、減振措施;合理設計工藝布置,控制噪聲傳播。項目生產設備優選低噪聲設備,并加設消聲、減振措施滿足要求砂石骨料成品堆場應地面硬化,分類或分倉儲存。項目成品堆場地面硬化,根據不同產品分類堆存滿足要求礦石的運輸方式應結合礦山地形地質條件、巖石特性、開采方案、運輸強度等因素,按JC/T2299選擇運輸方案項目已編制開采設計方案,嚴格遵循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滿足要求砂石骨料產品短途汽車運輸應符合相關環保、交通等法律規定。中長途轉運時,應配置規模適宜、環保、安全措施完善的中轉料場項目產品運輸委托專業運輸公司進行運輸滿足要求露天采場、礦區專用道路、礦山工業場地、排土場、礦山擾動區域等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應符合HJ651的相關規定項目已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其要求進行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滿足要求土地復墾質量應符合TD/T1036的規定《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本項目情況符合情況恢復治理后的各類場地應實現安全穩定,對人和動植物不造成威脅;對周邊環境不產生污染;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恢復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對粉塵、廢水、噪聲等污染源和污染物實行動態監測,并向社會公開數據,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項目已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其要求進行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制定動態監測開采中和開采后應建立、健全長效監測機制,對土地復墾區穩定性與環境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礦山開采結束閉坑時,應完成礦區的地質災害治理,土地復墾率、終了邊坡治理率達到100%資源綜合利用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對砂石生產工藝合理優化設計,提高成品率;充分利用石粉、泥粉等加工副產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項目采礦工藝和生產設備均不屬于淘汰類,生產產生的廢渣作為副產品外售,提高綜合資源利用率滿足要求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應符合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要求。剝離表土后,砂石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率不低于95%項目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均不屬于淘汰,資源綜合利用率為100%。項目收集到的初期雨水沉淀后全部回用降塵;表土臨時堆放于排土場,服務期滿后全部回用于復墾;廢石渣臨時堆放于排土場內,用于礦區內及礦山公路的回填滿足要求節能減排應建立礦山開采、砂石生產、產品運輸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各工藝電力消耗、油(氣)消耗、水消耗宜進行單獨核算企業建設節能環保體系滿足要求應依據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工業與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和《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等指導文件,選用高效、智能、綠色、環保的技術和設備,降低單位電耗項目開采技術和裝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滿足要求應推廣使用礦山鑿巖穿孔新工藝,降低能耗,提高安全項目礦山開采采用鑿巖開采技術滿足要求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減少破碎設備磨損單位損耗項目開采、破碎加工工藝均符合國家要求滿足要求推廣長距離皮帶輸送代替汽車運輸方式,促進節能減排項目破碎場采用皮帶輸送滿足要求單位產品能耗指標處于行業先進水平項目單位產品耗電量為4.65kW·h/t,單位產品耗水量為0.038m3/t滿足要求礦石開采和砂石生產過程中,粉塵排放應符合GB16297的規定,對于環保要求嚴格的地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控制粉塵排放,并達到地方環保要求的標準項目開采和破碎產生的粉塵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滿足要求生產企業應建立粉塵監測網絡與評價制度,編制監測控制方案,并針對監測控制對象定期組織第三監測和自我監測。項目企業制定環境管理監測制度滿足要求《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本項目情況符合情況礦石開采和砂石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控制應遵循源頭抑制、過程協同控制、末端監控、系統聯動集成的治理思路,達到環保節能和清潔生產的目的礦石開采和砂石生產過程中的粉塵達到環保節能和清潔生產的目的滿足要求礦區應配置灑水車、高壓噴霧車等設備,對無組織排放的粉塵進行抑塵、降塵;宜采用水霧增濕除塵穿孔鑿巖技術,在輸氣管道的回風過程中進行收塵礦區配套噴灑設備進行抑塵、降塵,采用濕式鑿巖滿足要求應在裝載機、破碎機、篩分機、整形機、制砂機、輸送機端口等連續產生粉塵部位安裝高效除塵裝置項目在破碎機、篩分機安裝布袋除塵器進行收集處理滿足要求礦區及廠區應建有雨水截(排)水溝和集水池,地表徑流經沉淀處理后達標排放礦區露天采場、破碎場四周均設置截排水溝,下游設置雨水沉淀池,對地表徑流進行收集處理滿足要求礦區及廠區的生產排水、雨水和生活污水,應實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項目實施雨污分流,雨水經截排水溝匯入雨水收集池進行處理,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滿足要求檢驗化驗室排出的有害廢水應單獨收集,經無害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項目未設置檢驗化驗室滿足要求生產中產生的廢油要集中收集,設置獨立的場所存放,并交有資質單位處理;蓄電池、濾袋等廢物,應無害化處理或交有資質的第三處置項目設置危險廢物暫存間用于暫存廢機油、廢油桶,廢機油由有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廢油桶由供應商集中回收用于其原始用途。滿足要求V分位數24h平均質量濃度質量濃度、一氧化碳年評價濃度(第95百分位數)、臭氧年準;礦區晝、夜監測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環境噪聲限區、桂東南云開大山地及西江上游源頭區范圍內,符合生態保護紅線要求。與保護規劃(2016~2020)》規劃礦區范圍內開采,不會對南丹縣石灰巖礦石資源造成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6年修),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廣西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產業準入可見,在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和避免事故發生的前提下,從環境角度來看,與“三線一109號)。礦區工程地質簡單,在執行要求的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970m處的通達坪屯,項目300m爆破安全防護距離之內無居民、學校等環境保護目標。 規定。后會由南面泄洪通道向西南方向排泄,進入岜益小溪(詳見附圖7-2)最終匯入銅江河VII選址基本合理。綜上,項目選址合理。◆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主要環境影響評價結論I I I II II IV VII VII 1 1 1 1 6 6 7 11 18 20 22 22 24 35 60 60 64 78 79 62 86 91 138 138 140 154 158 160 160 161 162 164 166 170 172 172 172 173 173 175 175 176 177 177 180 181 183 187 187 188 189 189 189 190 192 194 194 194 194 195 195 195I11.1評價目的1.2評價原則(3)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內容及其特點,明確與環境要素間的作用效應關系,充分利用符合時效的數據資料及成果,對建設項目主要1.3編制依據);););););2);););););));););););););););););3(18)《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5)《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我區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6)《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管理辦法(2018(7)《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準入4);(8)《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礦產資源監管促進產業結構升級);(9)《環境保護廳關于印發廣西“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桂環規范););(14)《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型露天采石場整頓關閉工作的指導意見》(桂安監管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2)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部署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5(7)《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功能區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08);););););););););););););(2)《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資源儲量簡測地質報告》(河池市(3)《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河池市礦通地質勘查技術);(4)《廣西南丹縣恒旺礦業有限公司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6);1.4評價時段1.5環境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因子篩選項目階段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大氣地表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施工期材料運輸-1//-1工程施工-1//-1運營期礦山開采-1//礦石加工-1//-1礦石運輸-1//-1服務期滿后土地復墾+1+1//+1注:“+”為有利影響;“-”為不利影響;“1”為輕度影響;“2”為一般影響;“3”為嚴重影響。根據環境特征和本項目的特征污染物,確定本次環境現7);1.6環境功能區劃及評價執行標準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單:一類區為自然保護8編號環境功能區名稱評價區域所屬類別1環境空氣功能區區域大氣環境屬于二類環境空氣功能區,執行《環境空2地表水功能區區域地表水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3聲環境功能區區域聲環境屬于2類聲環境功能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4基本生態控制線不涉及5飲用水源保護區不涉及,距離較近,但項目用地不在保護區內。6基本農田保護區不涉及7風景名勝區、其他特殊保護區不涉及表1.6-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各污染物濃序號污染因子平均時間濃度限值標準來源1SO2年平均60μ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修改單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50μg/m31小時平均500μg/m32NO2年平均40μg/m324小時平均80μg/m31小時平均200μg/m33TSP年平均200μg/m324小時平均300μg/m34PM10年平均70μg/m324小時平均150μg/m35PM2.5年平均35μg/m324小時平均75μg/m36O3日最大8小時平均160μg/m324小時平均200μg/m37CO24小時平均4mg/m31小時平均10mg/m39表1.3-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摘錄)序號項目Ⅲ類1水溫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2pH6~93COD≤204BOD5≤45氨氮≤1.06≤307銅≤1.08鋅≤1.09鉛≤0.05鎘≤0.005砷≤0.05六價鉻≤0.05汞≤0.0001*注:SS為參照《地表水資源質量標準》(SL63-94)三級標準。項目礦區及周邊敏感點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區限值,具表1.6-3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類別晝間夜間噪聲限值(1類區限值)5545噪聲限值(2類區限值)6050表1.6-4城市各類區域鉛垂向Z振級標適用地帶范圍晝間夜間特殊住宅區6555居民、文教區7067混合區、商業中心區7572工業集中區7572鐵路干線兩側7572交通干線道路兩側空排放,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表2新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表1.6-5《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摘述)序號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排氣筒(m)二級監控點濃度(mg/m3)1顆粒物3.5周界外濃度最高點 表1.6-6《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摘述)項目pH值(無量綱)CODBOD5氨氮GB5084-2005旱作標準5.5~8.5200/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具體見表1.6-7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時段晝間夜間標準限值7055表1.6-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時段晝間夜間備注標準限值60502類區限值①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7評價等級、評價范圍中的AERSCREEN模式計算項目污染源的c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評價Pmax≧10%二級評價1%≦Pmax<10%三級評價Pmax<1%污染物名稱功能區取值時間標準值(μg/m3)標準來源折算小時標準取值(μg/m3)PM10二類限區GB3095-2012GB3095-2012TSP二類限區300.0GB3095-2012GB3095-2012污染源名稱排氣筒底部中心坐標排氣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氣筒參數污染物名稱排放速率單位經度緯度高度(m)(m)溫度(℃)流速(m/s)排氣筒720.00.325.056.3PM100.89kg/h污染源名稱坐標海拔高度(m)矩形面源污染物名稱排放速率XY長度(m)寬度(m)有效高度(m)開采區107.62481425.03879950.0280.0200.03.0TSP加工場107.61954525.043632720.040.08.0TSP堆場107.61887125.044585720.080.03.0TSP參數取值城市農村/選項城市/農村農村人口數(城市人口數)/最高環境溫度35.5°C最低環境溫度-5.5°C土地利用類型闊葉林區域濕度條件潮濕是否考慮地形考慮地形是地形數據分辨率(m)90是否考慮海岸線熏煙考慮海岸線熏煙否海岸線距離/km/海岸線方向/o/本項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表1.7-6Pmax和D10%污染源名稱評價因子評價標準(μg/m3)Cmax(μg/m3)Pmax(%)D10%(m)開采區TSP900.0194.2421.58400.0加工場TSP900.0304.4133.82375.0堆場TSP900.0715.2879.48525.0排氣筒PM10450.0251.291000.0D10%為1000.0m,Cmax為1130.8ug/m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分級判據,確定本項目大氣環境影評價等級污染源與最近廠界距離(km)污染源最遠影響距離(km)污染源自廠界外延的影響距離D10%(km)評價范圍(矩形,km)定級判據一級 D10%>2550一級 2.5≤D10%≤252×D10%一級 2.5<D10%5本項目一級0.3252.3252.3255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要求,地表水環境影響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項目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定為三級B。評價等級表1.7-8水污染影響型建設項目評價等級判定表評價等級判定依據排放方式廢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當量數W/(無量綱)一級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級直接排放其他三級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級B間接排放--注1:建設項目生產工藝中有廢水產生,但作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環境的,按三級B評價。本項目為露天開采石灰巖項目,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制品制造”中的“土砂石開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屬于Ⅳ類,根據導則中感目標噪聲級增加<5dB,受本項目噪聲影響人口數量變化不大,):內容工程占地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等級定級判據面積≤2km2或長度小于等于50km一般區域三級本項目項目面積0.2976km2≤2km2一般區域三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生態影敏感程度判別依據鹽化酸化堿化敏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a>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小于1.5m的地勢平坦區域;或土壤含鹽量>4g/kg的區域pH≤4.5pH≥9.0較敏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文平均埋深≥1.5m的,或1.8<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m的地勢平坦區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2.5或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平原區;或2g/kg<土壤含鹽量≤4g/kg的區域4.5<pH≤5.58.5≤pH<9.0不敏感其他5.5<pH<8.5a是指采用E601觀測的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即蒸降比值。項目類別環境敏感程度I類Ⅲ類敏感一二三較敏感二二三不敏感二三–注:“–”表示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表1.7-8風險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判定表環境風險潛勢ⅢⅡⅠ評價工作等級一二三簡單分析aa是相對于詳細評價工作內容而言,在描述危險物質、環境影響途徑、環境危害后果、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給出定性的說明。環境要素依據本項目實際情況評價等級空氣環境根據HJ2.2-2018,污染物Pmax≧10%。污染物主要為PM10,地面最大濃度占標率Pmax大于10%。一級地表水環境根據HJ2.3-2018建設項目生產工藝中有廢水產生,但作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環境的,按三級B評價。無生產廢水外排,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三級B聲環境根據HJ2.4-2009,建設項目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6規定的2類區。項目位于農村地區,區域聲環境屬2類功能區,項目建成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增加<5dB,受本項目噪聲影響人口數量變化小二級生態環境依據HJ19-2011,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為一般區域,影響范圍小于2km2或長度小于50km。項目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為一般區域,礦區面積0.088km2,占地面積<20km2。三級土壤環境根據HJ964-2018,建設項目屬于Ⅲ類,生態影響型項目的土壤敏感程度為不敏感項目屬于“采礦業”中的“其他”類,土壤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屬于Ⅲ類,區域土壤敏感程度為不敏感無需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境風險依據HJ169-2018,分析建設項目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和環境敏感性,進行風險潛勢的判斷,確定風險評價等級。本項目危險物質臨界量比值Q=0.004,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Ⅰ。簡單分析1.8環境保護目標和控制污染類別礦區外敏感目標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居民戶/人環境功能阻隔情況居民飲用水源相對位置XY礦區工業廣場大氣107.60911025.025845居住區58/216二類區山體相隔南丹縣城網西南面,1390m西南面,2240m上塘屯107.61123825.026364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西面,1670m西南面,1740m下塘屯107.60112825.037394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西面,1910m西南面,1990m拉哨屯107.60379825.052016居住區24/152二類區山體相隔西面,1195m西北面,1430m拉易屯107.59709325.043868居住區21/95二類區山體相隔西面,1750m西面,1860m波洪屯107.60268325.059725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西北面,1960m西北面,1910m拉蘭屯107.60033525.061082居住區8/26二類區山體相隔西北面,2240m西北面,2210m橋村107.60294025.063315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西北面,2250m西北面,2210m拉岜屯107.60000325.063770居住區6/20二類區山體相隔西北面,2460m西北面,2440m甘河村107.61999625.061055居住區72/352二類區山體相隔北面,1650m北面,1610m通達坪屯107.63846425.040815居住區22/68二類區山體相隔山頭水柜東面,1270m東面,970m拉塘屯107.60773725.046259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山頭水柜西北面,2104m西面,2104m關腳屯107.60095625.045481居住區二類區山體相隔山頭水柜西北面,1936m西面,2046m水環境岜益小溪/河流水質Ⅲ類山體相隔/西面約1580m西面約2210m銅江河/河流水質Ⅲ類山體相隔/西面約300m西面約100m橋村飲用水源保護區/地下水水質Ⅲ類山體相隔/西面約300m西面約50m橋村飲用水源取水口107.60774825.059043水庫水質Ⅲ類山體相隔/西北約1300m西北約900m生態環境項目礦區及加工廠周邊1km范圍內農田、旱地、林地和河流等生態環境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加強運輸車輛管理,控制礦石運輸揚塵及噪聲1.9評價內容及評價重點(1)對項目礦區內現有環境問題進行調查,根據相關標準、規范要求,提出切實(2)對項目進行詳實的工程分析。通過充分的調查和分析,結合生產工藝流程,(3)項目對生態環境、邊坡坍塌、爆破噪聲和震動對周邊敏感點的影響分析、環2建設項目工程分析2.1礦區環境地質概況區內出露的地層為二疊系茅口組(P1m),巖性為淺灰色灰巖,呈微~細晶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礦石礦物組份以方解石為主,巖層單層厚礦山范圍內褶皺不發育,地層為一單斜構造,巖層產狀為280°∠3°,巖層產狀礦山范圍內未發現有斷層通過,地層層位完整,巖層節理、裂隙較發育,多為垂直節理,局部有少量與巖層面呈“X”狀斜交,節理密度每條3-6m不等,延伸深度一般在10m左右,最大不超過20m,節理、裂隙因風化溶蝕的原因,上部多具張性,并有少量泥質物質和方解石細脈充填、膠結,下部具閉合性,無外來物充填,節理、裂隙規模小,地層完整。礦區范圍內只圈定1個礦體,礦體在平面礦體與圍巖均為二疊系茅口組灰巖,產狀一致。巖層節理、裂隙較發育,充填物2.1.2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礦區水文地質條件根據河池市礦通地質勘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編制的《南丹縣拉甲斗無泉水涌出,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碳酸巖裂隙水,內。礦山首期設計開采標高范圍(+1006.4m~+918m)高于采場出口附近地平面標高 礦區環境地質條件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基本地震烈度為Ⅵ度,礦山2.2項目工程概況(4)占地類型:項目總占地8.4781hm2,其中灌木林地7.8074hm2,其它草地);2.2.2礦區設計開采區范圍項目礦山為新建礦山,根據南丹縣國土資源局劃定的礦區范圍,礦區面積為0.0574km2,開采礦種為建筑石料用灰巖礦。礦區范圍由4個拐點坐標圈定,設計開采表2.2-1礦區范圍及設計首采區范圍拐點坐標一覽表拐點坐標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一礦區范圍12771682.2536460956.432771684.72736461070.82622771682.1736461526.582771684.64736461640.97632771172.3236461736.502771174.79736461850.89642771102.3136461246.592771104.78736461360.986礦區面積:0.2976km2,開采標高:+1006.4m~+875m。二設計首采區范圍a2771397.4736461375.422771400.25136461489.718b2771400.4436461570.442771403.22436461684.737c2771316.1136461604.252771318.88736461718.553d2771292.8036461676.652771295.58436461790.947e2771246.9136461685.342771249.69236461799.643f2771205.5836461656.152771208.35636461770.449g2771158.3636461543.282771161576h2771163.8536461460.392771166.63136461574.692i2771209.2236461350.652771211.99636461464.951j2771242.6036461349.962771245.38236461464.261k2771316.0836461406.702771318.86036461520.996l2771339.0636461413.852771341.83536461528.153m2771366.5636461388.032771369.33636461502.326設計開采面積:0.0574km2,設計開采標高:+1006.4m~+918m;開采礦種:建筑石料用灰巖礦。2.2.3礦區總體規劃情況、儲量及開采年限根據2018年2月河池市地質勘察設計院編制的《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簡測地質報型資源量為1020.40萬噸。根據項目開發利用方案可知,項目設計首采區為礦區東部巖礦總礦石資源量(122b)500萬噸122b)型資源量可利用系數取1.0,則礦山首采表2.2-2礦山規模情況一覽表分區情況礦石賦存深度可開采儲量(萬t)可開采年限(a)全礦區可開采深度+1006.4m~+875m1020.4020設計首采區開采深度+1006.4m~+918m500本項目實施后,礦山開采方式、開采方法、開采均為礦體,地表已經全部被剝離,無植被覆蓋,⑤每次采掘工作面的長度是根據地形、分層高度等因素高。由于首采區區內整套地層均為礦體,表①地表邊界:為礦區首采范圍內+1006.4m~+2.2.3項目工程組成及主要建設內容項目所有工程和設施均為新建。項目工程組成具體內容見2.2-3。礦區總平面布置見附序號工程名稱主要工程內容1主體工程采礦工程首采區范圍0.0574km2;開采標高為+1006.4m~+918m;礦山開采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露天爆破開采。工業廣場工業廣場位于該礦山北面直距約300m處,占地約13000m2,包括卸料平臺、破碎站、裝料平臺共占地4000m2,產品堆場占地3000m2排土場、排渣場占地5000m2,辦公區占地1000m2;破碎區內的生產線生產規模為年產50萬t建筑石料用灰巖。2輔助工程辦公區生活區,2層為磚混結構包括辦公室、員工宿舍以及材料房。配電房1層,磚混結構,占地約10m2。空壓機房1層,磚混結構,占地約8m2。3儲運工程開拓運輸系統采用公路開拓~汽車運輸方案,從開采區至加工廠破碎區的平均運距1.4km,從礦區至縣道881運距1.5km,共計運輸道路2.9km,道路均為新建。選用載重10t的自卸式汽車對內運輸。產品堆場位于工業廣場內,占地面積3000m2,設計堆高3m,可堆礦約9000m3。片石、石碴分區堆放。石粉倉庫序號工程名稱主要工程內容皮帶運輸帶皮帶運輸帶為加蓋鋼板密封式皮帶運輸機,皮帶運輸機采用四周霧化噴淋降塵,密閉設施。柴油儲罐辦公生活區西側設一柴油儲罐,柴油儲罐最大可容納柴油10t。項目建設期擬對油罐底部進行水泥硬化防滲,并建設頂部鋼棚,在四周設置圍堰。5環保工程廢氣開采區無組織排放粉塵鉆孔鑿巖前對礦體進行灑水濕潤、鉆孔時灑水抑塵;通過合理的爆破方式以減少粉塵產生量,并采用水封炮眼措施、向預爆區灑水、鉆孔注水等措施提高礦石濕度,爆破后開啟霧炮機增濕及灑水裝置進行灑水降塵。破碎生產線粉塵破碎機及篩分機周邊設置鋼板圍擋形成封閉空間,設置1套袋式除塵器進行除塵,通過排氣筒15m高空排放。皮帶廊道轉運點粉塵采用封閉式傳送皮帶:在輸送帶上增加鋼板密封式皮帶運輸機,四周霧化噴淋,并在皮帶運輸末端設置溜槽降低落礦的高度產品堆場產品堆場設置頂棚并在四周裝設高度不小于2.5m的圍擋,并設置石粉倉,對場地內石料采用自動噴淋降塵裝置。排土場、排渣場對新設的排渣場內堆存的廢石方采取灑水降塵,并在其周邊采取修建截排水溝措施廢水雨水沉淀池項目擬在加工區南面設計雨水沉淀池(350m3),初期雨水及淋溶水收集后,用于場地及開采工作面灑水降塵,不外排。雨水收集池項目擬在開采區地勢低處周邊布設雨水排水溝,并在末端設計雨水沉淀池(500m3),雨水收集后,部分用于場地及開采工作面灑水降塵,部分沉淀處理達標排排入外環境自然消納。生活污水化糞池容積為8m3車輛沖洗廢水在工業廣場進出口設置5m3的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噪聲高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設備位置固廢排土場擬設于工業廣場中部,占地面積約2500m2,設計堆高3m,用于臨時堆放開采產生的表土。排渣場擬于礦區工業廣場中部進行建設,占地面積約2500m2,設計堆高3m,用于臨時堆放礦石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方。粉塵除塵器收集粉塵外售雨水沉淀池污泥定期清掏后堆放在排土場用于綠化復墾含油抹布、生活垃圾垃圾箱廢機油于辦公生活區小倉庫內設一危廢暫存間,面積2m2,防滲系數不大于10-10cm/s,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6公用工程供電項目電源引自礦區西面的拉易村,供電電壓為10kV,開采區新增一備用發電機。供水項目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均引自西面拉易村自來水管網。生產用水暫時儲存于配電室旁容積為10m3的水池內。排水雨污分流①生產廢水:礦區無生產性廢水排放;②生活污水: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農灌;③雨水:采場沿山公路、工業廣場、堆場和開采區新建截排水溝,末端設立初期雨水沉淀池,對雨季時區外雨水進行有效攔截,沉淀后用于降塵。采順序自上而下分臺階開采,直至最低開采標項目工業廣場位于礦區北面,現狀是未利用的草地和灌木林地,占地面積約為13000m2(包括產品堆場、排土場、排渣場以及生活區)。項目工業廣場內設施主要包項目產品堆場均位于工業廣場內,片石、石碴產品堆場占地面積約3000m2,設計各分臺階用支線公路與主干礦山開拓公路相連接。巖面礦石爆破后被拋落到底部平臺,置在工業場地中部,總占地面積為2500m2,有效堆高按3m計,可堆廢渣7500m3;排排水溝。2.2.5項目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采礦階段加工處理破碎加工階段產品名稱年產量(萬t/a)產品名稱粒徑(mm)年產量(萬t/a)原礦石50爆破片石300~6005一級破碎篩分石碴10~4030二級破碎篩分石粉備注:產品方案直接計算項目產品產量,不計生產中產生的粉塵損耗。2.2.6項目礦山主要生產設備序號數量1潛孔鉆機KSZ-100D型4臺2空壓機VF—10/72臺3復擺額式破碎機PEF250×400型2臺4粉碎機Φ600×800型2臺5/4臺6液壓沖擊錘BLT802套7振動篩3YX2160型2臺810噸自卸汽車20輛9小水泵ISW40-250B2臺變壓器300千伏安2.2.7項目主要原輔材料消耗序號原輔材料名稱單耗量年耗量備注1乳化炸藥825.6kg/次28.07t/a全部由有資質的爆破公司完成,場內不設置炸藥倉庫2非電導爆管雷管0.005枚/t-產品2000枚3柴油2.5t/(萬t-石料)礦山開采、運輸設備使用,外購,工業場地內設1座油罐,總儲油量為10t。油罐底部及四周采取水泥防滲措施,頂部設遮擋4水75.86m3/d(晴天)45.33m3/d(雨天)19705m3/a從拉易村接自來水管網供給5電4.648kw·h/(t-石料)232.4萬kw·h/a附近電網引入2.2.8生產制度及勞動定員工作制度及勞動定員項目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時。項目員工共計21人,均為附序號人員職務人數1礦長兼管理員12采礦技術員13安全員14鑿巖及爆破工65裝卸及破碎工66司機6合計—212.2.9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礦區總面積為0.2976km2,根據《廣西南丹縣恒旺礦業有限公司南丹縣拉甲斗采石2.2.10礦山綜合經濟技術指標編號1礦山生產規模50.0萬噸/年2工作制度300天/年、8小時/人·班3設計利用資源量500萬噸4實際利用資源量475萬噸5服務年限6礦山開采回采率95%7勞動定員21人8礦山年產值1000萬元9年凈利潤450萬元鑿巖機臺班效率48m/臺班階段高度(最大開采高度)最終邊坡角60分層開采高度安全平臺寬度4m每次爆破工作面長度48m最小抵抗線3.0m鉆孔深度鉆孔傾角68°每次起爆排數220每次崩礦炮孔總數3221每次崩礦礦石總量6775噸2.3項目工程分析2.3.1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 采用乳化炸藥、導爆管雷管,采用微差爆破技術進行爆破。采用電力與導爆索混每次布置兩排孔,每排16個,共32個炮孔。同排炮孔為齊發爆破,各排孔采用半秒微差起爆,第二排孔導爆索上連接一段單向繼爆管。一次循環炸藥總用量為塵、噴霧灑水等各項環保治理措施技術成熟、可操粉塵、噪聲、廢土石粉塵、噪聲粉塵、爆破廢氣、噪聲及振動、廢石粉塵粉塵、燃油廢氣、噪聲粉塵粉塵15m高排氣筒排放粉塵粉塵、噪聲、廢土石粉塵、噪聲粉塵、爆破廢氣、噪聲及振動、廢石粉塵粉塵、燃油廢氣、噪聲粉塵粉塵15m高排氣筒排放粉塵粉塵粉塵粉塵粉塵粉塵、燃油廢氣、洗車廢水、情況下,開采區每天處于工作狀態的鉆機數量為4臺,工作有效時間),道路降塵用水量約為17.4m3/d(3480m3/a全3/d表2.3-1項目用排水平衡表(晴天)序號用水項目用水定額用水數量1鑿巖冷卻水12L/min6h/d17.28m3/d/02爆破降塵用水10m3/次34次/03破碎降塵用水0.018m3/t石料礦山破碎石料量1500t/d27.0m3/d/04運輸道路除塵用水1.5m3/km道路總長2.9m每天灑水4次17.4m3/d/05車輛沖洗用水3m3/d200d3m3/d/06工業廣場、產品堆場除塵用水0.001m3/m2·d面積共計為9000m212.0m3/d/07員工生活用水50L/d21人1.05m3/d0.80.84總計//78.86m3/d/0.84蒸發耗損17.28鑿巖冷卻水爆破除塵用水蒸發耗損1.13輸送(傳送帶)蒸發耗損27.0運輸道路除蒸發耗損17.4蒸發耗損17.28鑿巖冷卻水爆破除塵用水蒸發耗損1.13輸送(傳送帶)蒸發耗損27.0運輸道路除蒸發耗損17.4塵用水 新鮮水78.86林地施肥0.8427.0蒸發耗損12.0 堆場除塵用水耗損0.7耗損0.73.02.3回用于車胎沖3.02.3回用于車胎沖洗或場地灑水車輛沖洗用水初期雨水池生活用水耗損0.21生活用水三級化糞池 雨水收集池內雨水沉淀池264初期雨水、淋溶水2.3.2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砂量、以及起塵高度、采取的防護措施、空械,這些施工機械在作業時需燃油而產生燃油廢氣,主要的污染物是NOX、CO、碳氫施工期水環境的影響因子主要有施工人員的項目施工人員約15人,均不在施工場地內食宿。施工期約6個月,生活用水量按間產生的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農灌。其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見表表2.3-1施工期生活污水產生及處理后的水質情況廢水量項目CODBOD5氨氮0.6m3/d產生濃度(mg/L)30027產生量(kg/d)0.270.1350.025處理后污染物濃度(mg/L)6026處理后污染物量(kg/d)0.160.0750.0550.025 降雨強度和降雨歷時的條件下降形成淋溶水。淋溶水含有泥沙,主要污染物為SS,以面源形式排放。匯淋溶水水量按多年平均降雨降塵。強的噪聲。參考同行業資料,大部分施工機械設備作業噪聲值在距聲源1m處為),表2.3-2各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一覽表單位:dB(A)施工階段施工設備源強結構施工90切割機、電鋸挖掘機90載重汽車機械設備撞擊聲灌木叢,項目施工階段廢土石方處置分兩階段。設置長10m,寬8m的錯車道,則道路共計修建面積約7420m2,產生的廢石方量約3200m3;施工期開辟采區開采平臺、修建截排水溝等占地面積約4500m2,產生的廢石),3500m318000m3臨時堆場3200m31000m3排渣場6200m3500m318000m3臨時堆場3200m31000m3排渣場6200m3 工業場地、采區的回填,不外排。剩余5200m3由廢土石方臨時堆存在場地內排渣場進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得到妥善處置,對周邊環境影響不大。縣道881至工業廣場礦山道路4000m3工業廣場7300m3工業廣場至采區礦山道路采區施工期間用于道路、工業場地、采區的回填施工期間用于道路、工業場地、采區的回填施工期間用于道路、工業場地、采區的回填臭。按本項目每天進場施工人數15人,生活垃圾0.5kg/人·d計,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礦山服務期滿后采取綠化復墾,項目建設造成的生態2.3.3運營期污染源分析廢氣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生產過程廢氣污染源主要為采場粉塵、運輸道路和工項目開采區年開采灰巖50萬t/a,鉆孔產生的粉塵量為2.0t/a,產生濃度為炸藥爆炸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CO、NOx和粉塵。本礦山表2.3-3炸藥爆炸廢氣產生量污染物粉塵NOxCO產生系數(kg/t炸藥)54.25.3開采區污染物產生量(t/a)0.410.15合理的炮孔網度、微差爆破、水封炮眼措施、向預爆區灑水、鉆孔注水等措施開采區污染物排放量(t/a)0.380.410.15),Qi=0.0079V.W0.85.P0.72Q=Qi);),);),綜上,項目營運期年產生運輸道路揚塵量為53.65t/a,經噴霧灑水后,運輸道路揚開采面采出的礦石粒度在300~500mm的產品為片石,大于500mm的大塊礦石經機械液壓破碎錘后送至給料機至破碎機,礦石先經一破破篩分碎后得到粒度在10~需要進行破碎;石碴(30萬t/a)及石粉(15萬t/a則本項目一級《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布袋除塵器效率≥99%,本項目取99%。料加工逸塵排放因子,碎石一級破碎和篩選粉塵的排放因子為0.25kg/t,碎石二級破碎和篩選粉塵的排放因子為0.75kg/t。項目需要進行破碎礦石為45萬t/a,則一級破篩分粉塵產生量為112.5t/a,項目礦石經一級破碎和篩分后二級破碎和篩分的礦石量為工況計算)的風機將粉塵引入布袋收塵器,除塵效率為99%,凈化后的氣體經排氣筒塵產生量能減少85%粉塵。則項目破碎加工生產線皮帶輸送轉運粉塵表2.3-4破碎站粉塵污染源產生量t/a排放方式處理措施排放量t/a排放濃度mg/m3排放速率kg/h破碎和篩分225有組織布袋除塵(收集效率95%,除塵率99%)61.80.89無組織鋼板房阻擋(95%)0.56/0.23皮帶運轉9.0無組織皮帶密封(85%)+灑水降塵(75%)0.34/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辦公室編制的環境影響評價Ap——堆礦面積,3000m2;當地面風速大于4m/s時會有揚塵產生,經調查,南丹縣多年平面濕潤,干燥天氣或風力較大時可適當增加灑水次數,同時堆場四周設置不低于2.5m1.6H1.23.G0.28w.C影響產生少量的風力揚塵。采用西安冶金建筑學院的起塵量AP—起塵面積,開采區的排土場、排渣場總面積當地面風速大于4m/s時會有揚塵產生,經調查,南丹縣多表2.3-5大氣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況表序號產生位置污染源污染物產生濃度mg/m3產生量t/a治理措施處理效率(%)排放方式濃度mg/m3排放量t/a1采場鉆孔鑿巖粉塵顆粒物/2.0噴霧灑水降塵75無組織32.450.5爆破廢氣CO/0.15選擇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時間進行爆破,并采取水封炮眼措施、向濕及灑水裝置進行灑水降塵0無組織/0.15NOX0.410/0.41顆粒物75/0.382運輸道路運輸揚塵顆粒物/53.65灑水降塵75無組織/3工業廣場破碎站粉塵破碎和篩分顆粒物/22595%粉塵進破碎機篩分集塵罩+布袋除塵器(99%)+15m排氣筒高空排放99有組織61.85%粉塵無組織形式排放+鋼板房(80%)+自動噴淋裝置(75%)80+75無組織/0.56皮帶轉運粉塵顆粒物9.0皮帶密封(85%)+霧化噴淋降塵(75%)85+75無組織/0.34生產設備、運輸設備燃油廢氣CO/0.156保養設備和運輸車輛,使用正規燃油/無組織少量少量NO20.5844堆場產品堆場揚塵石粉堆場揚塵顆粒物/少量項目設置石粉筒倉專門置鋼板箱存放石粉無組織少量少量片石、石碴堆場揚塵顆粒物/0.98霧化噴淋降塵+四周圍擋/0.20產品裝卸料揚塵片石、石碴堆場卸料粉塵顆粒物/0.028無組織/0.004石粉倉庫卸料粉塵顆粒物/7.5建石粉倉筒,卸料口連接口密封+霧化噴淋降塵95無組織/0.385排土場、排渣場臨時堆放揚塵顆粒物/灑水降塵75無組織/0.406總計顆粒物/301.26//有組織/無組織CO/0.306//無組織/0.306NO2/0.953//無組織/0.953表2.3-6非正常排放情形及相應污染源統計排放情景排放源排放形式污染物產生量t/a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備注工業廣場無組織排放顆粒物2.250.93除塵效率為80%,排放時間按工作時長計堆場無組織排放顆粒物除塵效率為0,排放時間按全年365d計噴霧灑水系統、袋式除塵器故障排氣筒有組織排放顆粒物213.75106.8844.5除塵效率為50%,排放時間按工作時長計水污染物產生及排放分析項目擬設一個占地面積為2500m2的排土場和一個占地面積為2500m2的臨時排渣場,總占地面積為5000m2;排土場、臨時排渣場在正常條件下不產生廢水,當在一定的降雨強度和降雨歷時的條件下降形成淋溶水。淋溶水含有泥沙,主要污染物為SS,公區均進行地面硬化,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SS。因此初期雨水匯水面積主要考慮工業因此,項目地表徑流主要考慮露天開采區內,主要污染物為SS,開采工作面面積約為A——集水區地表面積,m2;的粉塵及泥沙等質量較大的雜物,可經收集沉淀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9-1996)一級標準后,沿著區域洪水排泄通道外排,區域雨洪水排泄主要是就活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生活污水用于周邊旱地、林地澆灌。根據環保部2013年7月表2.3-7生活污水污染物產生及排項目CODCrBOD5氨氮動植物油辦公生活區污水量315m3/a產生濃度(mg/L)30027產生量(t/a)0.0760.0300.0380.00680.0028處理效率(%)403060530排放濃度60267.7處理后污染物的量(t/a)0.0450.02120.0150.00660.0019輛沖洗水產生量約2.5m3/d,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為懸浮物,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序號設備名稱數量治理前噪聲性質治理措施治理后(設備1m外)1潛孔鉆機1間斷性基礎減振902潛孔鑿巖機2間斷性基礎減振903挖掘機380~90間斷性潤滑零件4鏟車280~90間斷性潤滑零件5振動篩295連續性基礎減振、隔聲906破碎機296連續性基礎減振、隔聲907空壓機395連續性消聲、基礎減振、90875~80間斷性潤滑零件759中深孔爆破/瞬時性合理爆破參數、微差間隔時間當藥包以低于15毫秒的時間間隔起爆,爆破先后產生的震動波會相互干擾,從而減弱沉淀池污泥和生活垃圾,以及礦山機械維修檢查和定期清潔產每年表土的產生量為847.8m3,均暫時堆存于排土場內,在排土場容量不足時,根據項目開采設計方案,預計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土石約7407.41m3/a。開采過程V=m×103/ρ(1-X)V——污泥體積,m3/次(m3/d);),由上式計算得,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產生量約為0.30t/次(30t/a)。折合污泥體積礦山機械維修檢查和定期清潔時,會產生含油廢油布0.1t/a,根據《國險廢物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因此含油廢抹布定期收集后與生活垃圾一起送至拉易),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運至拉易村,與村民生活垃圾一同集中處理。時期固廢名稱產生量屬性去向運營期表土847.8m3/a一般固廢臨時堆放在排土場內,閉礦后用于采空區回填覆土廢渣土石7401.41m3一般固廢堆存于排渣場內,不定期用于礦區或周邊村屯場地平整除塵器收集粉塵211.61t/a一般固廢外售沉淀池污泥30t/a一般固廢定期清掏后堆放在排土場含油抹布危險廢物(豁免清單)定期集中收集送南丹縣城關鎮垃圾中轉站由環衛部門處理廢機油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生活垃圾一般固廢運至拉易村與村民垃圾一同處理生態環境影響因素分析礦山占地設施主要包括:開采區、工業廣場、礦山內部道路(1)局部的地表巖移和垮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地表巖土侵蝕速度,增加邊坡瀉溜(2)閉礦期至復墾完成期間,地表裸露面積較大,殘留的碎石碎土在車輛通行及礦山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影響降到最低。可采2.3.5污染物產生排放情況匯總類型污染源名稱產生量治理和處理措施削減量排放量廢氣粉塵有組織301.26t/a鋼棚密閉+布袋除塵+15m排氣筒283.22t/a無組織灑水+噴淋15.9t/aCO0.306t/a0t/a0.306t/aNO20.953t/a0t/a0.953t/a廢水生活污水廢水量315m3/a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灌溉315m3/a0CODCr0.076t/a0.076t/a0BOD50.030t/a0.030t/a00.038t/a0.038t/a0NH3-N0.0068t/a0.0068t/a0動植物油0.0028t/a0.0028t/a0初期雨水430m3/次經收集沉淀處理后用于場地及開采工作面灑水降塵430m3/次0廢物表土847.8m3/a臨時堆放在排土場內,閉礦后用于采空區回填覆土847.8m3/a0廢渣土石7407.41m3堆存于排渣場內,不定期用于礦區或周邊村屯場地平整7407.41m30除塵器收集粉塵211.61t/a與石粉一同外售211.61t/a0沉淀池污泥30t/a定期清掏后堆放在排土場用于綠化復墾30t/a0含油抹布定期集中收集送南丹縣城關鎮垃圾中轉站由環衛部門處理0廢機油可部分回用于礦山機械設備潤滑,不能回用的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0生活垃圾定期集中收集送拉易村垃圾中轉站處理03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之間,縣境整個地形狹長,東西最大橫距7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06公里,全縣總面積南丹縣拉甲斗采石場礦位于南丹縣城中心48°方向,直距10km處的城關鎮拉易村3.1.2地形地貌、地質面積占全縣面積86.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全縣面積的43.64%,500~礦區所在區域屬巖溶中低山地貌,區內地表無溶、斷南丹縣熱量資源較為豐富,氣溫自北向南遞增,縣境屬南中、亞熱帶的山地氣候,之二。大氣降水較多,但在巖溶發育地區,裂隙滲漏嚴重,春夏季水不斷向上蒸發和向下滲漏,很快形成干旱,而大雨或暴雨到來時面,無處流淌,滯塞于低洼谷地中,此時則出現不少短暫(4~6日“十日無雨到處干,一場大雨到處淹”是縣內水文特點之三。南丹縣水面面積5.26萬畝,根據現場踏勘可知,項目評價區域范圍內主要地表徑流為3.1.5植被與生物多樣性工植被主要是以農作物和杉木、馬尾松、油桐、化和自然遺產地、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灰巖、花崗巖及第四季拱積物和沖積物。土壤類型1)自然土壤分紅土壤類、黃土壤類、石灰巖土類、紅色石灰土類和紫色土類等5個土類2)水稻土分淹育性水稻個亞類3)早作土分紅壤土、黃壤土、石灰巖土和沖擊上等4個土類。南丹縣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查明的有錫、銻、鉛、銅、銀和銦等量超過1000×104t,是罕見的富礦區根據《南丹縣旅游總體規劃》,項目北面約900m為“世界白褲瑤文化景區”。 綜合體、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旅游品牌。景區 規劃把南丹——荔波二級公路穿越世界白褲瑤文化景區的路),點的“印象瑤鄉”景觀帶。建設成過往游客競相拍照并自覺宣傳的景觀帶,并吸引過往游客駐足、過夜。 造文化特色突出、環境優美、旅游服務功能齊全的入口綜合服務區。 展等項目。 該區歌婭思谷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核心景區,將要打造成世界白褲瑤文化 休閑度假區。 初步設計大型洞穴游樂園由十大游樂器械設備、五個旅游節點和洞穴夢幻燈光秀等構丹旅游亮劍世界的名片。展示白褲瑤民族的人文故事。 完整地向世界展示。 根據調查及《南丹縣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方290號)可知,項目區域主要的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為橋村水取水口:位于南丹縣城關鎮橋村屯東南面約450m處,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南向西北徑流約300m后,又轉入地下伏流。該區域屬于古巖溶地貌向熱帶巖溶過渡的供水范圍:用作備用飲用水源。3.2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3.2.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質量與評價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判定根據2018年南丹縣環境質量狀況年報,南丹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和95百分位數)、臭氧年評價濃度(第90百分位數)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表3.2-1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污染物年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S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百分位數日平均質量濃度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百分位數日平均質量濃度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百分位數日平均質量濃度達標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百分位數日平均質量濃度達標CO百分位數日平均質量濃度達標O38h平均質量濃度達標基本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保護廳數據中心空氣質量數據,對各基本污染物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本次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采用的標評價因子平均時段單位標準值標準來源二氧化硫24小時平均μ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二級標準年平均60二氧化氮24小時平均μg/m3年平均40PM1024小時平均μg/m3年平均70PM2.524小時平均μg/m375年平均35CO24小時平均mg/m34O3日最大8小時平均μg/m3C現狀(j,t)——第j個監測點位在t時刻環境質量現狀濃度(包括短期濃度和長期),表3.2-3基本污染物環境質量點位名稱污染物年評價指標/(μg/m3)評價標準/(μg/m3)現狀濃度/(μg/m3)最大濃度占標率/%超標頻率/%達標情況南丹縣自動站X:108.054126Y:24.692874S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0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0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0達標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0達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0達標O3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0達標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PM10、PM2.5年平均及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O3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補充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監測站名稱監測站坐標監測因子風向相對廠區方位相對項目廠界距離/kmXY#拉哨屯107.60375525.036726TSP下風向西北監測方法按《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17)等執行,分析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要求進行,表3.2-5監測項目分析方法和檢出限或測定下限序號監測項目分析方法檢出限1顆粒物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5432-1995)1μg/m3表3.2-6各點位補充監測時間及頻次監測點位監測因子平均時間采樣時長監測日期監測天數#拉哨屯TSP24小時平均每天連續監測24h2019.4.9~2019.4.157d評價因子平均時段單位標準值標準來源TSP24小時平均μg/m330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二級標準對采用補充監測數據進行現狀評價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評價時段監測濃度的最大C監測(j,t)——第j個監測點位在t時刻環境質量現狀濃度(包括1h),表3.2-8補充污染物TSP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表污染物平均時間評價標準(μg/m3)監測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達標情況TSP24小時平均3000達標由表3.2-8可知,各監測點TSP24小時均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3.2.2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監測點位布設監測因子、時間與頻率監測分析方法監測項目檢測方法檢出限等效連續A聲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0dB(A)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項目場界評價標準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監測結果及評價表3.2-10噪聲監測結果及分析一覽表檢測點位檢測時間評價標準達標分析晝間夜間1#項目所在地2019年4月9日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55;夜間:45達標2019年4月10日達標2#拉哨屯2019年4月9日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60;夜間:50達標2019年4月10日達標由上表可知,項目區域噪聲監測結果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類標準;區域敏感點噪聲監測結果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3.2.3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監測斷面位布設表3.2-11序號河段監測斷面監測斷面功能與項目相對位置#銅江河城關鎮污水處理廠排口上游400mIII類水體西面905m2#岜益小溪銅江河與岜益小溪匯合口上游150m西北面780m3#銅江河銅江河與岜益小溪匯合口下游150m西北面1150m4#銅江河橋村水源地取水口西北面3008m監測因子、時間與頻率水溫、pH值、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懸浮物、銅、鋅、鉛、鎘、同時記錄水溫、氣溫等。監測分析方法表3.2-12水環境監測項序號分析項目分析方法檢出限或檢出范圍1pH值pH值便攜式pH計法(B)《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0.01pH值2水溫水質水溫的測定溫度計法GB/T13195-19913懸浮物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1901-19894mg/L4氨氮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535-20090.025mg/L5化學需氧量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GB/T11914-20174mg/L6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HJ505-20090.5mg/L7水質六價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