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071-2014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_第1頁
GB/T 51071-2014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_第2頁
GB/T 51071-2014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_第3頁
GB/T 51071-2014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_第4頁
GB/T 51071-2014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用

人人文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

設計規范

Codefordesignof330kV~750kVsmartsubstation

GB/T51071-2014

主編部門:中國電力企業聯專用合會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5年8月1日

人人文庫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4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

設計規范

GB/T51071-2014專用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網址:www.jhpress.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甲11號國宏大廈C座3層

郵政編碼:100038電話:(010)63906433(發行部)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

三河富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2印張45千字

2015年5月第1版2015年5月第1次印刷

人人文庫統一書號:1580242·615

定價:12.00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換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667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

設計規范》的公告專用

現批準《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為國家標準,

編號為GB/T51071—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實施。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4年12月2日

人人文庫

前言

本規范是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2年工程建設

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2〕5號)的要求,由國

家電網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完成。

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

我國智能變電站試點建設成果,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梳理、細化智

能變電站設計相關技術要求,形成“安全可靠、先進適用、經濟合

理、節能環保”的智能變電站技術原則和要求,并廣泛征求了有關

方面的意見,最后經審查定稿。專用

本規范共分9章和1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

語、站址選擇和總布置、電氣一次、二次系統、土建、消防、節能和環

保、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等。

本規范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負

責日常管理,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范在

執行過程中如有修改或補充,請將意見或建議寄送國家電網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86號,郵政編碼:100031),以供今

后修訂時參考。

本規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

主編人人文庫單位:國家電網公司

參編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1·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

陜西省電力設計院

主要起草人:陳志蓉丁廣鑫蔡敬東張強郭艷霞

王靜肖樹鄭海胡俊鵬馬欽國

婁悅蘇麟王尉楊衛星張楊

安春秀錢鋒丁健劉建秋商文念

甘露許萬軍張光弢宋雪燕

主要審查人:褚農閆培麗胡君慧劉有為陳波

許志勇陳躍楊國富蒲皓魯麗娟

孫純軍林傳偉戴敏張紅梅葉軍

姚秦生

專用

人人文庫

·2·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站址選擇和總布置………(4)

3.1站址選擇………………(4)

3.2總布置…………………(4)

4電氣一次…………………(6)

4.1電氣主接線……………(6)

4.2高壓設備選擇……………專用(6)

4.3配電裝置及無功補償……(7)

4.4過電壓保護和接地………(7)

4.5站用電…………………(8)

4.6照明……………………(8)

4.7光、電纜選擇及敷設……(8)

5二次系統…………………(10)

5.1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10)

5.2調度自動化……………(11)

5.3通信……………………(11)

5.4變電站人人文庫自動化系統………(12)

5.5直流系統及不間斷電源…………………(14)

5.6時間同步系統……………(15)

5.7輔助控制系統……………(15)

5.8二次設備布置及組柜……(15)

5.9互感器二次參數要求……(16)

6土建…………………(17)

·1·

6.1建、構筑物………………(17)

6.2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17)

6.3給水和排水……………(18)

7消防…………………(19)

8節能和環?!ǎ玻埃?/p>

8.1節能……………………(20)

8.2環?!ǎ玻埃?/p>

9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21)

附錄A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示意圖……(22)

本規范用詞說明………………(23)

引用標準名錄…………………(24)

附:條文說明…………………專用(27)

人人文庫

·2·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Locationselectionandlayoutofthesubstation………(4)

3.1Selectionofthesubstationlocation………(4)

3.2Generallayout…………(4)

4Primaryelectrical…………(6)

4.1Mainelectricalconnection………………(6)

4.2Mainhighvoltageequipmentselection專用……………(6)

4.3Switchgearand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7)

4.4Over-voltageprotectionandgrounding…(7)

4.5ACstationservice………(8)

4.6Lighting………………(8)

4.7Cableselectionandlaying………………(8)

5Secondaryelectrical………(10)

5.1Relayingprotectionandsecurityautomationequipment……(10)

5.2Powerdispatchingautomationsystem……(11)

5.3Communication…………(11)

5.4Substation人人文庫automationsystem……………(12)

5.5DCpowersystemanduninterruptablepowersystem(UPS)……(14)

5.6Timesynchronizationsystem……………(15)

5.7Auxiliarycontrolsystem…………………(15)

5.8Secondaryequipmentlayoutandcabinetassembling………(15)

5.9Secondaryparameterrequirementsoftransformer…………(16)

6Civilworks………………(17)

·3·

6.1Buildingsandstructures…………………(17)

6.2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17)

6.3Watersupplyanddrainage………………(18)

7Fireprotection……………(19)

8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

8.1Energysaving…………(20)

8.2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

9Laboursafetyandoccupationalhealth…(21)

AppendixASchematicofsubstationautomationsystem……(22)

Explanationsofwordinginthiscode………(23)

Listsofquotedstandards……(2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專用(27)

人人文庫

·4·

1總則

1.0.1為規范智能變電站設計技術原則,使變電站的設計符合國

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做到安全可靠、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節能環

保,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交流電壓為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

(開關站)新建工程的設計。

1.0.3智能變電站應具有信息采集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

息共享標準化、系統功能集成化、結構設計緊湊化、高壓設備智能

化和運行狀態可視化等技術特征。專用

1.0.4智能變電站設計應采用可靠、經濟、集成、節能、環保的技

術與設備,符合易擴建、易升級、易改造、易維護的工業化應用

要求。

1.0.5330kV~750kV智能變電站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還應

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人人文庫

·1·

2術語

2.0.1變電站自動化系統substationautomationsystem(SAS)

運行、保護和監視控制變電站一次系統的系統,實現變電站內

自動化,包括智能電子設備和通信網絡設施的自動化。

2.0.2設備狀態監測condition-basedmonitoringofequip-

ment

通過傳感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及時獲取反應設備正

常運行狀態的各種特征參量,并運用一定算法的專家系統軟件進

行分析處理,可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及可靠性作出專用判斷,從而及早發

現潛在的故障,輔助狀態檢修決策。

2.0.3變電站監控系統supervisionandcontrolsystem

ofsubstation

對變電站內系統或設備進行連續或定期的監測及控制的系

統,通過監測來核實功能是否被正確執行,并使它們的工作狀況適

應于變化的運行要求。

2.0.4通用面向變電站事件對象genericobjectoriented

substationevent(GOOSE)

一種滿足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快速報文需求的機制,簡寫為

“GOOSE”人人文庫。主要用于實現在多個IED之間的信息傳遞,包括調

整跳合閘信號,具有高傳輸成功概率。

2.0.5采樣值sampledvalue(SV)

基于發布/訂閱機制,交換采樣數據集中的相關模型對象和服

務,以及這些模型對象和服務到ISO/IEC8802-3幀之間的映射。

2.0.6智能終端smartterminal

一種智能組件,與一次設備采用電纜連接,與保護、測控等二

·2·

次設備采用光纖連接,實現對一次設備(如:斷路器、隔離開關、主

變壓器等)的測量、控制等功能。

2.0.7集成裝置integrateddevice

按照一定的整合原則,如按照被控對象、輸入數據質量需求或

控制策略優化等原則,將常規不同IED設備所承載的不同功能進

行整合而成的一個或幾個IED構成的系統,以期達到簡化二次設

備配置、減少信息重復采集、優化控制策略的目的。

2.0.8預制光纜prefabricatedopticcable

經過工廠預處理后,在光纜的一端或兩端根據需要連接各種

類型的光纖連接器,可實現預制端在施工現場的無熔接接續點的

連接或直連的光纜。

2.0.9智能控制柜smartcontrolcabinet

用于安裝智能組件的柜體。智能控制柜專用為智能組件各個

IED、網絡通信設備等提供防塵、防雨、防鹽霧、防電磁騷擾等防護

設施,以及電源、電氣接口、溫(濕)度控制、照明等運行設施,使智

能組件能夠在變電站現場環境中長期安全運行。

人人文庫

·3·

3站址選擇和總布置

3.1站址選擇

3.1.1站址選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220kV~750kV變電站設

計技術規程》DL/T5218的有關規定。

3.1.2站址應根據電力系統的要求,符合城鄉規劃,結合進出線

條件、設備運輸、供水、供電、防洪防澇設施等因素,通過技術經濟

比較后確定。

3.1.3站址應具有適宜的地質、地形條件,避開滑坡、泥石流、塌

陷區和地震斷裂地帶等不良地質構造。專用

3.1.4站址選擇時,應合理使用土地,節約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和經濟效益高的土地,并應減少土石方量。

3.1.5站址選擇時,應做好變電站與鄰近設施、周圍環境的統籌

協調,避讓自然保護區和人文遺址,不壓覆礦產資源等,必要時應

取得相關部門的書面許可或協議。

3.2總布置

3.2.1總布置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220kV~750kV變電站設計

技術規程》DL/T5218和《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

5056的有人人文庫關規定。

3.2.2總平面的位置和方向、進站道路、排水路徑、線路進出方向

及形式應結合站址環境條件和規劃要求確定。

3.2.3總布置應根據工藝要求,利用自然地形,布置應緊湊合理、

方便擴建。

3.2.4建筑布置應根據工藝要求和使用功能統一規劃,宜結合工

程條件采用聯合建筑形式,提高場地使用效益,節約用地。

·4·

3.2.5配電裝置選型應因地制宜,技術經濟指標合理時,宜采用

占地少的配電裝置型式。

3.2.6豎向設計應與站址周邊現有或規劃道路、排水系統、場地

標高等相協調,宜采用平坡式或階梯式布置,站區排水宜采用自流

式排水。

3.2.7光纜、電纜通道宜根據工藝和場地情況選用溝道、槽盒、隧

道和電纜埋管等方式。

3.2.8圍墻宜采用高度不低于2.3m的實體墻,圍墻頂部應設置

電子圍欄。

3.2.9大門宜采用輕型實體大門。

專用

人人文庫

·5·

4電氣一次

4.1電氣主接線

4.1.1電氣主接線的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220kV~750kV

變電站設計技術規程》DL/T5218的有關規定。

4.1.2電氣主接線應根據變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變電站的

規劃容量、負荷性質、線路和變壓器連接元件總數、設備特點等條

件確定,并應滿足供電可靠、運行靈活、投資節約和便于過渡或擴

建等要求。

4.1.3在滿足供電安全可靠的條件下,宜簡化專用接線,初期回路數

較少時,在布置上應滿足過渡到最終接線的可實施性。

4.2高壓設備選擇

4.2.1高壓設備選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

技術規定》DL/T5222的有關規定。

4.2.2宜選用可靠性高、維護量小、經濟環保的高壓設備。

4.2.3高壓設備選型宜綜合考慮測量數字化、狀態可視化、功能

一體化和信息互動化的要求。

4.2.4高壓設備配置應滿足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必要性、經

濟性的原則人人文庫。應根據運行需求,綜合考慮電壓等級、設備重要性等

因素,確定高壓設備合理的智能化配置方案。

4.2.5主變壓器、高壓電抗器可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通過設置于

設備本體的傳感器,配置相關的智能組件實現冷卻裝置、有載分接

開關的智能控制,配置狀態監測IED實現相應狀態監測。

4.2.6組合電器(GIS和HGIS)可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通過設置

于組合電器的傳感器,配置相關的智能組件實現智能控制,配置狀

·6·

態監測IED實現相應狀態監測。

4.2.7柱式斷路器可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通過設置于高壓斷路器

的傳感器,配置相關的智能組件實現智能控制,配置狀態監測IED

實現相應狀態監測。

4.2.8220kV~750kV電壓等級避雷器宜配置動作次數、泄漏電

流、阻性電流等參量的監測功能。

4.2.9互感器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110kV~750kV電壓等級可采用電子式互感器,也可采用

常規電磁式互感器。

266kV及以下電壓等級可采用常規電磁式互感器,也可采

用電子式互感器。

3電子式互感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互感器第7部分:

電子式電壓互感器》GB20840.7和《互感器第專用8部分:電子式電

流互感器》GB20840.8的有關規定。

4電子式互感器可為獨立設備,也可集成于其他高壓設備。

4.3配電裝置及無功補償

4.3.1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高壓配電裝置設

計技術規程》DL/T5352的有關規定。

4.3.2高、低壓并聯電抗器和并聯電容器及其他無功補償裝置的

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227

和《330kV~75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