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_第1頁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_第2頁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_第3頁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_第4頁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用

人人文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

Codefordesignofaviationindustryengineering

GB51170-2016

主編部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用

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

人人文庫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6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

GB51170-2016

☆專用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網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甲11號國宏大廈C座3層

郵政編碼:100038電話:(010)63906433(發行部)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

三河富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4.75印張120千字

2016年11月第1版2016年11月第1次印刷

統一書號:1580242·933

人人文庫定價:29.00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換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1086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的公告

現批準《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為國專用家標準,編號為

GB5117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8.4.5、

8.7.3、9.4.2、11.3.10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6年4月15日

人人文庫

前言

本規范是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09年工程建設國

家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9〕88號)的要求,由中國

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而成。

本規范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遵照國家有關基本建設的方針政

策,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專題論證,在總結我國六十年來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使用和維護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征求科研、生

產使用部門和單位的意見,同時研究和消化吸收了國外有關標準、

規范的技術內容,最后經審查定稿。專用

本規范共12章和3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工藝

設計,工藝設備、人員、面積的計算及配備,總圖及運輸,建筑,結

構,電氣,給水排水,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動力,環境保護、職業

安全衛生與節能等。

本規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

釋,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負責日常管理,由中國航空規劃設

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在本規范執行過程

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

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人人文庫德外大街12號,郵政編碼:100120,傳真:

本規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

主編單位: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1·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青云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中國民用航空維修協會

主要起草人:陸國杰劉子彥賀宏斌郭志海卜國磊

張立峰楊韌胡遠涵韓光宗高一丁

范潁樺徐士喬徐曉東陳海風金來建

丁杰王鋒肖武李綱朱宇

徐克利王勇傳周華軍申利魏煒

高青峰劉葉語謝哲明楊立紅袁夢文

李穎華傅建勛李曉誼董秀芳楊麗莉

涂強季福劍劉靜趙專用芃李廷鋒

吳秋京劉曙寧奚亞俊胡雪英郝文

方紅文安紹孔王德貴邵良洪

主要審查人:唐永堃周桂蔡昭昀王學紅任向東

鄭純友李道本晁陽朱立彤

人人文庫

·2·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工藝設計.......................................................................(4)

3.1—般規定...................................................................................(4)

3.2工作制度和年時基數.................................................................(4)

3.3工藝布置....................................................................................(9)

3.4物流運輸及倉儲...........................................................................(11)

4工藝設備、人員、面積的計算及配備................................專用(12)

4.1工藝設備...................................................................................(12)

4.2人員配備...................................................................................(14)

4.3面積確定........................................................................................(15)

5總圖及運輸......................................................................(17)

5.1—般規定...................................................................................(17)

5.2廠址選擇......................................................................................(17)

5.3總平面布置...................................................................................(17)

5.4交通運輸...................................................................................(18)

5.5豎向設計.......................................................................................(19)

5.6管線綜合布置...................................................................................(19)人人文庫

5.7綠化布置...................................................................................(20)

6建筑.......................................................................(21)

6.1—般規定...................................................................................(21)

6.2屋面.............................................................................................(21)

6.3樓地面........................................................................................(23)

6.4墻體.............................................................................................(23)

*1*

6.5門窗.............................................................................................(24)

6.6防火.............................................................................................(24)

7結構...........................................................................(26)

7.1—般規定...................................................................................(26)

7.2荷載............................................................................................(26)

7.3結構設計...................................................................................(28)

7.4地基基礎...................................................................................(29)

8電氣...........................................................................(31)

8.1—般規定...................................................................................(31)

8.2供電系統....................................................................................(31)

8.3變配電所.....................................................................................(32)

8.4低壓配電系統................................................................................(33)

8.5照明...............................................................................................(專用33)

8.6電氣控制.....................................................................................(34)

8.7防雷與接地................................................................................(35)

8.8危險氣體檢測及報警系統........................................................(35)

8.9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系統...................................................(35)

8.10通信系統.....................................................................................(36)

8.11計算機網絡................................................................................(36)

8.12信息布線系統...........................................................................(37)

8.13安全技術防范系統..................................................................(37)

9給水排水...........................................................................(39)

9.1一般規定人人文庫.....................................................................................(39)

9.2給水...............................................................................................(39)

9.3排水...............................................................................................(41)

9.4污水和廢水處理............................................................................(42)

9.5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42)

10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43)

10.1一般規定.....................................................................................(43)

10.2供暖及生產供熱........................................................................(44)

10.3通風.............................................................................................(46)

10.4空氣調節...................................................................................(47)

11動力.......................................................................(49)

11.1一般規定...................................................................................(49)

11.2供熱..............................................................................................(49)

11.3供氣..............................................................................................(49)

11.4制冷.................................................................................................(50)

11.5供油.................................................................................................(50)

12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與節能.................................(52)

12.1環境保護...................................................................................(52)

12.2職業安全衛生.............................................................................(52)

12.3節能.................................................................................................專用(52)

附錄A航空工業車間或場所的工作環境分類......................(53)

附錄工藝設備、人員、面積分類.....................................(54)

附錄C部分航空廠房室內供暖計算溫度.........................(59)

本規范用詞說明...................................................................(60)

引用標準名錄.......................................................................(61)

附:條文說明.......................................................................(63)

人人文庫

Contents

1Gvisions………(1)

2Terms……………………(2)

3Processplanning…………(4)

3.1Generalrequirements……(4)

3.2Operatingmodeandbasicdataofyearlyworkinghour……(4)

3.3Processlayout…………(9)

3.4Logisticswarehousingandtransportation…(11)

4Processequipment,personnel,areacalculation專用and

configuration………………(12)

4.1Processequipment………(12)

4.2Personnelconfiguration…………………(14)

4.3Areaconfiguration………(15)

5Generallayoutandtransportplanning…(17)

5.1Generalrequirements……(17)

5.2Plantsiteselection………(17)

5.3Generallayout…………(17)

5.4Trafficandtransportation………………(18)

5.5Vertical人人文庫design…………(19)

5.6Integratedarrangementofpipeline………(19)

5.7Greenlayout……………(20)

6Architecture………………(21)

6.1Generalrequirements……(21)

6.2Roofing…………………(21)

6.3Flooring………………(23)

·4·

6.4Walling…………………(23)

6.5Doorsandwindows……(24)

6.6Fireprevention…………(24)

7Structure…………………(26)

7.1Generalrequirements……(26)

7.2Selectionofload…………(26)

7.3Designofstructure………(28)

7.4Groundbaseandfoundation……………(29)

8Electrical…………………(31)

8.1Generalrequirements……(31)

8.2Powersupplysystem……(31)

8.3Substation………………(32)

8.4Low-voltagedistributionsystem…………專用(33)

8.5Lighting………………(33)

8.6Electricalcontrol………(34)

8.7Ltectionandgroundhing……(35)

8.8Dangerousgasdetectionandalarmsystem………………(35)

8.9Fireautomaticfirealarming,andfirefightinglinkage

system…………………(35)

8.10Communicationsystem…………………(36)

8.11Cwork……(36)

8.12Informationcablingsystem……………(37)

8.13Securit人人文庫ysystem………(37)

9Watersupplyanddrainage………………(39)

9.1Generalrequirements……(39)

9.2Watersupply……………(39)

9.3Drainage………………(41)

9.4Sewageandwastewaterdisposal…………(42)

9.5Firewatersupplyandfireextinguishingfacilities…………(42)

·5·

10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43)

10.1Generalrequirements…………………(43)

10.2Hductionheatsupply……(44)

10.3Ventilation……………(46)

10.4Airconditioning………(47)

11Motivepower……………(49)

11.1Generalrequirements…………………(49)

11.2Heatsupply……………(49)

11.3Gassupply……………(49)

11.4Refrigeration…………(50)

11.5Oilsupply……………(50)

12Etection,occupationalsafetyhealth

andenergyconservation………………專用(52)

12.1Etection………………(52)

12.2Occupationalsafetyhealth………………(52)

12.3Energyconservation……(52)

AppendixAAviationindustryworkshoporworkplace

environmentclassification…(53)

AppendixBProcessequipment,personnelandarea

classification…………………(54)

AppendixCExamplesofaviationbuildingindoorheating

temperaturecalculation……(59)

Explanation人人文庫ofwordinginthiscode………(60)

Listofquotedstandards……(61)

Addition:Evisions………(63)

·6·

1總則

1.0.1為規范航空工業工程設計,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

適用、節能環保,滿足安全保密、職業安全衛生要求,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航空工業新建、擴建、改建、遷建、恢復等建

設項目的工程設計。

1.0.3航空工業工程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

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專用

人人文庫

·1·

2術語

2.0.1航空工業aivationindustry

研究、設計、制造、試驗、維修航空器及其所載設備、動力裝置

和武器系統,以及相關地面支持設備等產品并提供相關服務的

行業。

2.0.2工程設計engineeringdesign

依據工程建設目標,運用工程技術和經濟方法,對建設工程的

工藝、建筑、公用、環境等系統進行綜合策劃、論證,編制建設所需

的設計文件和圖紙的過程。建設項目的工程設計專用是指初步設計、

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2.0.3工藝設計processplanning

主要指科研、生產單位和場所的組織設計,進行科研生產工藝

流程選擇、工藝設備、人員、面積的配置與場地平面布置,提出科研

生產活動所需的土建和公用工程需求的過程。

2.0.4建設目標constructionobjective

工程項目建成后應達到的能力或應具備的功能。

2.0.5工作制度operatingmode

生產單位組織生產在連續性或間斷性、全年及每周的工作日

數、晝夜的人人文庫工作班制、工作班的時間等方面的規定。

2.0.6工作班制numberofoperatingshift

晝夜工作班數的規定,有一班工作制、二班工作制和三班工作

制之分。

2.0.7設計年時基數basicdataofyearlyworkhourfordesign

從日歷年時基數中扣去為正常組織生產所不可避免的時間損

失,工人和設備在一年內工作的小時數。

·2·

2.0.8勞動量labourcapacity

制造單位產品或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所消耗的直接生產勞動

時間。

2.0.9間斷性生產duction

生產工藝過程可以間斷。簡稱:間斷。

2.0.10連續性生產duction

生產工藝過程不可中斷。簡稱:連續。

2.0.11短期連續ductioninshortperiod

除星期休假和節假日停止生產外,其余時間晝夜連續生產。

2.0.12長期連續ductioninlongperiod

除節假日停止生產外,其余時間晝夜連續生產。

2.0.13全年連續duction

全年晝夜連續生產。專用

2.0.14工藝設備processingequipment

在工藝過程中從事產品零件、部件或組合件的制造以及產品

裝配、精整、試驗、運輸等所有工作機器、機床和裝置。

2.0.15工藝協作eration

需由其他企業協作完成產品零、部件的部分或全部工藝過程

的委托關系。

2.0.16專業化duction

專業化包括產品專業化和工藝專業化。

2.0.17站房utilitystations

公用、人人文庫動力設備安裝場所的總稱,如變配電站、污水處理站、壓

縮空氣站、乙炔站、加油站、鍋爐房、水泵房、地磅房等。

2.0.18廠區通道plantpassage

兩相鄰主要建筑物之間或主要建筑物與構筑物之間由于布置

交通線路、工程管線以及滿足各種防護間距所必需的寬度。

·3·

3工藝設計

3.1一般規定

3.1.1工藝設計應根據科研生產工藝、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建

廠條件,經技術和經濟比較后確定工藝流程和工藝設備。

3.1.2工藝設計應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和綜合能耗,滿足環境保

護、職業安全衛生及消防的要求。

3.1.3工藝設計應重視專業化協作,宜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

3.1.4工藝設計應在工藝流程和工藝設備方案優化的同時,為廠房

所屬配套設施的先進性、合理性創造必要的條件,專用取得總體設計最優。

3.2工作制度和年時基數

3.2.1工作制度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采用兩班制。部分工種可采用一班制或三班制。有特

殊要求的,可采用四班制。

2一、二類工作環境的工種,第一班和第二班每班工作時間

應為8h,第三班應為7h;三類工作環境的工種,第一、二班每班工

作時間應為7h,第三班應為6h。連續工作制工種的每班工作時

間,三班制應為8h,四班制應為6h。

3.2.2工人人文庫藝設備日歷年時基數應符合表3.2.2的規定。

表3.2.2工藝設備日歷年時基數

工作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日歷年時基數(h)

工作

環境工作日工作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類別(d)(d)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間斷性一、二類5250887—200040005750—

生產三類5250776—175035004500—

·4·

續表3.2.2

工作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日歷年時基數(h)

工作

環境工作日工作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類別(d)(d)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短期一、二類5250888———6000—

連續三類52506666———6000

續長期一、二類7354888———8496—

生連續三類73546666———8496

全年一、二類7365888———8760—

連續三類73656666———8760

注:工作環境類別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

3.2.3工藝設備設計年時基數應符合表3.2.3的規定。

表3.2.3工藝設備設計年時基數專用

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設計年時基數(h)

工作工作工作

設備類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日日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d)(d)

中、小型機床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間斷5250887—192037205170—

屬大型、貴重、

切短期

稀有及柔性加5250888———5400—

削連續

工線及連續性

生產線長期

人人文庫7354888———6960—

連續

中小型鍛壓、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鍛沖壓機床

備重型、大型鍛

間斷5250887—192036805110—

壓、沖壓機床

·5·

續表3.2.3

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設計年時基數(h)

工作工作工作

設備類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日日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d)(d)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一般鑄造設備短期

5250888———5580—

鑄連續

電弧爐、感應——

備間斷5250887192036805110

爐、精煉爐等貴

短期

重、稀有、復雜5250888———5340—

連續

設備

一般熱處理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設備和爐類專用

5250887—192036805110—

間斷

真空爐、感應

5250666—145528204090—

爐爐和復雜熱處

理設備短期

及5250888———5340—

熱連續

——

設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短期

一般烘箱及5250888———5580—

連續

加熱設備

長期

7354888———6960—

人人文庫連續

一般焊接設備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接間斷5250887—192037205170—

與大型、貴重、

割稀有焊接切割短期

設5250888———5340—

備設備連續

·6·

續表3.2.3

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設計年時基數(h)

工作工作工作

設備類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日日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d)(d)

電鍍、陽極化

生產線、涂裝、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噴漆設備

噴丸、激光表

間斷5250887—192036805110—

面強化、離子注

入、表面擴散等

表短期

面設備5250888———5340—

工連續

備等離子噴涂、專用

火焰噴涂等涂間斷5250887—192036805110—

層設備

光學薄膜、電

子薄膜、防護功

短期

能薄膜等薄膜5250888———5340—

連續

設備

計量設備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短期

理化實驗室5250888———5580—

連續

設備人人文庫

室長期7354888———6960—

備連續73546666———6960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無線電、電

子、電工實驗室短期

5250888———5580—

設備連續

·7·

續表3.2.3

每周全年每班工作小時(h)設計年時基數(h)

工作工作工作

設備類別第第第第一二三四

性質日日一二三四班班班班

班班班班制制制制

(d)(d)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短期

5250888———5580—

實連續

驗環境、可靠性

室長期

設實驗室設備7354888———6960—

備連續

全年7365888———7796—

連續

73656666———7796

配一般、大型復

間斷5250887—專用196038005350—

設雜裝配設備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短期

5250888———5580—

連續

驗產品試驗和

設長期

科研試驗設備7354888———7300—

備連續

全年7365888———7530—

連續73656666———7530

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非金屬加工

人人文庫短期

設備5250888———5400—

其連續

光學加工設

設備、電子器件

加工設備、電間斷5250887—196038005350—

工專用設備、

木工設備

·8·

3.2.4地處累年最熱月月平均溫度和月平均最高溫度分別不應

小于28℃和32.5℃的地區,其工藝設備設計年時基數可按本規范

第3.2.3條規定的設計年時基數值乘以0.95~1確定。

3.2.5工人日歷年時基數應符合表3.2.5的規定。

表3.2.5工人日歷年時基數

每周工作日每班工作時數全年工作日日歷年時基數

(d)(h)(d)(h)

582502000

572501750

562501500

3.2.6工人設計年時基數應符合表3.2.6的規定。

表3.2.6工人設計年時基數

每班工作小時(h)專用設計年時基數(h)

工作每周全年

第三班第三班

環境工作日工作日第第第第第第

一二四一二四

()()間斷性連續性間斷性連續性

類別dd班班班班班班

生產生產生產生產

一類5250887——1820182015901820—

二類5250887——1780178015601780—

三類52506666613301330133013301330

3.2.7地處累年最熱月月平均溫度和月平均最高溫度分別不應

小于28℃和32.5℃的地區,其工人設計年時基數,可按本規范第

3.2.6條規定人人文庫的設計年時基數乘以0.9~1確定。

3.3工藝布置

3.3.1工藝總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根據生產規模和工藝路線、工藝協作、原材料、產品物流

運輸條件確定主要生產廠房、配套廠房、科研、辦公、倉庫等生產

組成;

·9·

2應按工藝流程和各廠房的生產工藝特點,并應結合建設條

件、基礎設施配套條件、交通運輸要求擇優確定廠房位置;

3工藝總平面布置應滿足安全要求。

3.3.2廠房內車間工藝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根據生產規模和工藝流程,分析不同生產單元之間的工

序關系、物流關系,多方案比較后確定適宜的工藝布置。

2工藝布置在平面和空間上除應滿足工藝流程及其安全操

作要求外,尚應滿足設備安裝、檢修的要求。

3對產生高溫、輻射、強光、強噪聲、強振、有害氣體、強異味、

蒸汽、煙霧、粉塵等污染環境的工作地和設備,應布置于對其他工

作區域影響較小的區域,并應采取相應的通風、除塵、過濾、防輻射

或隔離措施。有條件時還應采取適當的機械化、自動化消除或減

少工人接觸污染的條件的措施。專用

4應根據生產特點,設置勞動安全防護措施、布置車間衛生

用室。

5工藝布置應滿足科研生產信息化、數字化要求。

3.3.3工藝設計應根據科研生產場所的性質確定火災危險性分

類,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

規定。

3.3.4廠房體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廠房體型應滿足城市規劃,飛機機場凈空限高要求;

2廠房體型應符合廠(院所)區建設總體規劃,貫徹節約用地

的原則;人人文庫

3廠房體型應符合科研、生產工藝特點、便于生產線工藝合

理布局以及交通運輸、自然采光的要求。

3.3.5廠房主體結構除應滿足科研、生產產品加工、裝配和周轉

外,還應滿足設備的安裝和修理,起重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

3.3.6采用多層廠房時,除應滿足科研生產特殊要求外,每層樓

板荷重不宜超過20kN/m2。

·10·

3.3.7當廠房內人工經常搬運的物體重量大于15kg時,宜采用

起重運輸設備,并應設置檢修平臺或配置移動式檢修設備。

3.4物流運輸及倉儲

3.4.1物流運輸方式應根據原材料、燃料、零部件、配套成附件、

產品等來源、性質、用途、運輸量等確定。

3.4.2物流流線應符合生產工藝流程要求,并應力求便捷高效,

距離短。

3.4.3全廠倉儲宜設置集中的物流中心,統一配送,并應根據生

產需要、生產周期和存儲物品性質確定存儲方式和合理庫存量。

專用

人人文庫

·11·

4工藝設備、人員、面積的計算及配備

4.1工藝設備

4.1.1工藝設備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勞動量計算法應按下式計算:

H·n

Nc=(4.1.1-1)

t

式中:Nc———計算設備數量(臺);

H———單位產品在該類設備(機床)上運行勞動量(臺時/

臺、架或件等);

n———產品的年生產綱領(臺、架或件等/專用年);

t———該類設備的設計年時基數[臺時/(臺·年)]。

設備完成生產綱領時的負荷程度,可采用設備負荷率評價。

設備實際配備數量應根據設備平均負荷率對計算設備數量進行修

正,并應按下式計算。

Nc

N=×100%(4.1.1-2)

η

式中:η———設備平均負荷率;

N———設備配備數量。

設備配備數量經圓整后應取整數作為設備的實際配備數量。

生產線人人文庫或車間平均負荷率為生產線或車間全部設備計算的負

荷率平均值。航空行業設備平均負荷率可取0.75~0.90。

2生產率計算法應按下式計算:

E·n

Nc=(4.1.1-3)

q·t

式中:Nc———計算設備數量;

E———單位產品在該類設備(機床)上加工的零件數量;

·12·

n———產品的年生產綱領;

t———該類設備的設計年時基數;

q———該類設備的標定小時生產數量。

設備實際配備數量應按公式(4.1.1-2)根據設備負荷率對計

算設備數量進行修正。經圓整后應取整數作為設備的實際配備

數量。

3分配比例法應按下式計算:

Nc=A·β(4.1.1-4)

式中:Nc———計算設備數量;

A———既定的設備數量;

β———分配比例。

這種方法用于車間設備總數計算后,對工段、工種設備的

分配。專用

按這種方法確定的設備不核算設備負荷率。

4配套指標法應按下式計算:

Nc=B·α(4.1.1-5)

式中:Nc———計算設備數量;

B———既定的生產規模;

α———配套指標。

按這種方法確定的設備不應核算設備負荷率。

5成套配備法應按產品的工藝流程逐個工序或工步配備生

產線所需要的主要設備。成套配備法配備的設備不應核算其設備

負荷率。人人文庫

4.1.2工藝設備選型與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選擇生產可靠、技術先進、環境污染小、能耗低、管理維

修方便、投資省的工藝流程和設備,不得選用國家明令淘汰產品;

2應優先采用國產設備;

3設備性能、規格和數量應滿足產品的科研生產要求,可兼

顧發展的需要;

·13·

4試驗設備應根據試驗大綱按實際需求配置。

4.1.3工藝設備的分類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4.2人員配備

4.2.1生產工人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勞動量計算法應按下式計算:

h·n

P=(4.2.1-1)

t′·k·γ

式中:P———計算工人人數;

h———單位產品在該工種的定額工時;

n———產品的年生產綱領;

t′———該類工人的設計年時基數;

k———多機床管理系數,即一個工人看管的機床數量;

γ———工時利用率,員工在工作班完成定專用額工時時間與工作

班時的比例。γ可取0.95。

2生產率計算法應按下式計算:

n

P=(4.2.1-2)

φ·t′·γ

式中:P———計算工人數;

n———產品年生產綱領;

φ———工人小時生產率定額;

t′———該類工人的設計年時基數;

γ———工時利用率。

3崗人人文庫位定員法應按具體工作崗位和工人多機床管理系數配

置生產工人。

4分班系數法應按下式計算:

P=a·f(4.2.1-3)

式中:P———計算操作工人數;

a———需開動的設備臺數(臺);

f———分班系數(人/臺)。兩班制取1.8~1.2;一班制取

·14·

0.9~0.6;三班制不宜用此方法。

4.2.2輔助工人應按生產崗位和生產班制配置。全廠(所)性倉

庫應按需要配置輔助工人。

4.2.3科技人員、行政人員、政工人員、服務人員配置,應符合下

列規定:

1全廠或全所職能部門人員按崗位或人員比例配置。全廠

或全所職能部門人員應占全廠或全所總人數的13%~15%。

2車間基層單位的科技人員、行政人員、政工人員、服務人員

應按崗位或生產班制配置。

4.2.4人員的分類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4.3面積確定

4.3.1生產車間、科研試驗室面積確定,應符合專用下列規定:

1單位面積指標法應按下式計算:

F=s·n(4.3.1-1)

式中:F———生產車間或科研試驗室需求面積;

s———單臺設備或單位產品平均占地面積;

n———設備或單位產品數量。

當單位設備或單位產品平均占地面積指標為車間或研究室平

均總面積時,計算結果應為需求的總面積;當其為平均生產面積

時,則計算結果應為需求的生產面積。

產品單位平均占地應為生產線上布置的單個產品的平均占

地;單位產人人文庫品數量應為生產線上布置產品的數量。

設備數量應為生產線上布置的數量。

2配套指標法應按下式計算:

F=f·φ(4.3.1-2)

式中:F———需確定的面積;

f———作為基數的已知的生產面積數量(m2);

φ———配套指標(%)。

·15·

確定生產面積后,應進一步確定其他類別面積。

3上述方法用于總需求面積的估算,宜采用多種方法計算,

互相校核,當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差大于20%時,應分析原因并

按同行業、同工種先進指標修正。

4.3.2廠部(院所部)辦公樓面積可按下式計算:

P·Q+Ff

F=(4.3.2)

ω

式中:F———辦公樓總面積;

P———辦公樓內辦公人員數;

Q———辦公人員人均面積指標,可取6m2/人~8m2/人;

Ff———辦公樓內輔助設施面積,按需要配置;

ω———綜合建筑系數62%~68%。

4.3.3全廠性倉庫建筑面積控制指標宜按表4.專用3.3的規定確定。

表4.3.3全廠性倉庫建筑面積控制指標

廠區建筑總面積(m2)<2500025000~80000>80000

占全廠工藝總面積百分比(%)18~1515~1212~10

占全廠廠區總建筑面積百分比(%)17~1414~1111~9

4.3.4面積的分類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人人文庫

·16·

5總圖及運輸

5.1一般規定

5.1.1總圖設計應結合航空工業的特點,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的有關規定。

5.1.2固定翼飛機、直升機試飛機場的總圖設計應根據試飛機

型、試飛項目及使用特點,按機場性質確定,并應符合設計規定。

5.1.3總圖設計應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符合城

鄉規劃,滿足集約節約用地、保護環境的要求。

5.2廠址選擇專用

5.2.1對于含有試飛機場的航空企業選址應充分考慮和分析場

址的空域條件、氣象條件、地形條件、地質條件、凈空條件、電磁環

境、噪聲影響以及其他對試飛有影響的因素,試飛機場的位置應與

當地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相協調。

5.2.2廠址選擇應充分考慮飛機大部件的運輸對廠區外部交通

條件的特殊要求。

5.2.3對含航空發動機試驗區的航空企業選址應充分考慮廠址

的動力供應條件,以及試驗區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人人文庫5.3總平面布置

5.3.1總平面布置應根據工藝流程、生產性質及安全保密的要

求,合理劃分生產區、試驗區、試飛區、生產輔助區、辦公區、生活區

等功能分區,統籌規劃、合理組織生產設施、公用設施、修理設施、

運輸設施、倉儲設施、行政辦公及其他設施等系統,正確處理近期

和遠期的關系,合理預留發展用地。

·17·

5.3.2總平面布置中,廠區通道寬度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特征、防

火安全、交通運輸、綠化景觀、工程管線及合理預留發展用地等要

求,綜合各種因素確定。

5.3.3產生高噪聲的生產和試驗等廠房及設施,宜集中布置。

5.3.4計量、精密加工等廠房宜遠離振源布置。

5.3.5鍛造、鑄造、熱處理、電鍍等易產生有害物質的廠房應布置

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5.3.6飛機總裝廠房宜與部裝廠房相鄰布置,總裝廠房、噴漆廠

房、機庫宜靠近試飛區。

5.3.7為鍛造、鑄造、熱處理、表面處理、試車臺等動力負荷較大

的廠房服務的動力設施宜位于其負荷中心或靠近主要用戶。

5.3.8供試飛使用的油庫總平面布置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石油

庫設計規范》GB50074和《民用機場供油工專用程建設技術規范》

MH5008的有關規定。

5.3.9供試飛使用的彈藥庫、火工品建(構)筑物應符合國家現行

標準《火炸藥生產廠房設計規范》GB51009和《小量火藥、炸藥及

其制品危險性建筑設計安全規范》WJ2470的有關規定。

5.3.10試飛機場設施應包括試飛跑道、聯絡道、停機坪、試車坪、

羅盤校正場以及通信、導航、氣象、航管設施、助航燈光設施、供油

設施、靶場及專項試驗設施等,各項設施的規模和總平面布置應根

據生產綱領和試飛要求合理確定。

5.3.11羅盤校正場位置應遠離高大建筑物和金屬構筑物,四周

開闊,不應人人文庫有遮擋。

5.3.12試飛區域應單獨設置安全圍界,與廠區其他區域分隔。

5.4交通運輸

5.4.1對外交通運輸規劃應綜合考慮當地綜合交通規劃,結合周

邊城市道路、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等因素,對采用航空方式運輸部

件的運輸規劃,應充分利用試飛機場和民用運輸機場進行統籌

·18·

安排。

5.4.2對外交通出入口、內部道路規劃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

2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的有關規定。

5.4.3廠區內飛機、大部件運輸通道的凈寬度、凈高度和轉彎半

徑應根據生產機型、大部件、運輸夾具的尺寸及運輸車輛的行駛要

求計算確定。

5.4.4飛機庫周圍的道路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飛機庫設計

防火規范》GB50284的有關規定。

5.5豎向設計

5.5.1豎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

范》GB50187、《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專用城市建設用地豎向

規劃規范》CJJ83的有關規定。

5.5.2飛機、大部件運輸通道及有飛機出入的廠房室內外連接坡

道的豎向設計應根據具體機型和牽引車動力進行核算,并應滿足

運輸的特殊要求。

5.5.3試飛機場周邊的建(構)筑物的高度應符合機場凈空限制

的要求。

5.6管線綜合布置

5.6.1管線綜合布置應在滿足生產、安全、檢修的條件下節約集

約用地。新建人人文庫廠區,當條件允許、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時,應采用

綜合管溝布置。

5.6.2試飛機場飛行區內不得有架空管線通過,飛行區以外需

要布置架空管線時,應符合機場凈空限制及機場電磁環境的要

求。

5.6.3當位于停機坪下面的管線較多時,宜采用綜合管溝的敷設

方式,便于維護檢修。

·19·

5.7綠化布置

5.7.1綠化布置應符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周圍的自然環境條件,

合理利用現有地形、植被、自然水系,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布置,宜

優先選擇適宜當地自然條件的植物品種。

5.7.2生產區綠化布置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工藝要求,選擇有利于

凈化有害氣體、降低噪聲、減少沙塵的植物品種。

5.7.3試飛機場周邊的綠化布置應滿足凈空限制的要求,并應選

擇不易吸引鳥類的植物品種。

5.7.4當企業用地內布置有試飛機場、特種試驗場及其他特殊場

地時,航空企業綠地率指標可根據情況適當放寬。

專用

人人文庫

·20·

6建筑

6.1一般規定

6.1.1建筑的平面布局、柱網層高、起重機軌頂標高等應滿足科

研生產、建筑功能、節地節能、環保衛生等條件,并應考慮生產工藝

改造及擴大生產規模的需求。

6.1.2根據生產對環境的要求及地區氣候特點,建筑圍護結構系

統應滿足采光、通風、保溫、隔熱、節能、防火、防水等需求,裝飾工

程的設計應滿足防腐蝕、耐久、易清潔、防輻射、防靜電、環保等功

能要求。建筑內部隔墻、裝飾材料的合理使用專用年限宜與建筑物的

重要性、工藝生產的預期壽命匹配。

6.1.3廠房通道、平臺、物流出入口、使用危險品化學品等容易發

生事故或危險性較大的場所,應采取有效措施,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6.1.4廠房內部空間、設施應滿足設備安裝及后期維護要求,廠

房內設有梁式起重機或橋式起重機時,軌頂距屋面結構下凈空應

滿足起重機檢修和燈具安裝、水平管線布置等的空間要求。

6.1.5企業辦公、科研、生活建筑應按照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的要求進行設計,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范》

GB50763的有關規定。有綠色設計要求的民用、工業建筑應符合

現行國家標準人人文庫《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綠色工業建筑

評價標準》GB/T50878的有關規定。

6.1.6改、擴建工程應根據新的使用要求、新的火災危險性特征

及結構現狀進行工程設計。

6.2屋面

6.2.1航空工業建筑的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應

·21·

符合下列規定:

1航空工業大型、重要的建筑,其屋面防水等級應為Ⅰ級,防

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應為20年;

2航空工業一般的建筑屋面防水等級不應低于Ⅱ級,防水層

合理使用年限應為10年;

3工藝有特殊需求、特別重要的建筑屋面防水等級應為Ⅰ

級,應進行專項防水、排水設計。有大量開洞要求的屋面應采用卷

材防水系統,采取完善的細部構造防水措施。

6.2.2鋼筋混凝土屋面采用結構找坡時,坡度不應小于3%;金屬板

屋面排水坡度不應小于5%;卷材防水大型屋面坡度不應小于3%。

6.2.3屋面絕熱層應采用憎水性或吸水率低的材料,絕熱層干燥

有困難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構造措施;當卷材防水采用機械固

定法施工時,設計應明確絕熱層的抗壓強度、容專用重及燃燒性能等重

要性能參數,屋面基層壓型鋼板的基板厚度不宜小于0.75mm。

6.2.4強風臺風地區、復雜體型或特別重要的機械固定法施工的

卷材屋面應采取固定加強措施,設計應明確要求提供抗風揭試驗

驗證報告。

6.2.5屋面天溝應滿足排水計算容量及荷載要求,大型屋面內檐

溝及天溝應設溢水設施,泛水高度及節點設計應滿足地區暴雨時

不發生倒灌現象,金屬板屋面宜采用外檐溝排水系統,嚴寒地區內

檐溝、天溝內宜采取防積雪冰凍措施。

6.2.6嚴寒、寒冷地區屋面宜采用內排水系統,不宜采用金屬板

屋面防水系人人文庫統。工藝有特殊要求、遇水產生危險的場所,室內上空

不應敷設雨水管道,不宜設天窗及屋面設備洞口。

6.2.7建筑光伏系統設計應納入建筑工程總體設計中,應綜合考

慮結構荷載、建筑防水、屋面排水、通風散熱、電氣安全、設備檢修

等技術因素。

6.2.8檐口高度大于或等于6m的廠房,應設上屋面的檢修鋼梯

及護籠,超過14m時宜采用斜鋼梯并設中間平臺,經常上人屋面

·22·

的鋼梯,應采用斜鋼梯,樓梯凈寬不應小于0.8m。當建筑周長大

于400m時,應保證每250m之內都有可達屋面的設施。多層建筑

宜設樓梯間通達屋面,否則應設上屋面的人孔或室外檢修鋼梯。

6.2.9建筑屋面防水、排水系統應作定期維護,每年至少在雨季

(冬季降雪)之前做一次巡檢,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寒冷、嚴

寒地區宜考慮屋面清除積雪的措施。

6.3樓地面

6.3.1廠房、庫房地面面層材料應根據生產需求、建筑功能、工程

特征確定,運輸通道應選用耐磨、不起塵、防滑、易清洗的材料,通

道與其他區域間應有明顯的色彩及標線劃分標識,建筑門廳及坡

道應采用防滑面層。

6.3.2地面墊層應根據面層類型和使用要求進專用行選擇,大中型機

械設備直接設置在地面不做單獨設備基礎時,地面宜按通用廠房

設計,其地面墊層厚度應按較高的生產工藝要求確定。

6.3.3除有特殊要求需采用預制塊材面層的地面外,大型廠房宜

采用工業整體地坪,應根據使用功能、環境條件、地面結構、材料性

能、施工工藝和使用壽命選用,進行系統設計及專業施工。

6.3.4建筑外圍護墻體、工業大門、幕墻等處應設基礎,軟弱地基

應根據地面使用要求、土質情況進行處理,采取措施保證減少地面

與臺階、散水、坡道、道路等相接處的不均勻沉降,并應符合現行國

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有關規定。

人人文庫6.4墻體

6.4.1采用金屬壓型墻板的廠房墻體應根據大氣環境、室內腐蝕

環境程度等因素確定涂層材料類型及厚度,墻體絕熱材料的種類、

厚度、導熱系數、吸水率、產品燃燒性能級別和使用年限應符合相

關設計要求。

6.4.2廠房建筑不宜采用大面積玻璃或石材幕墻。

·23·

6.4.3大型設備尺寸超出最大可利用外門時,外墻宜設設備安裝

洞口,內部結構構件及機電設備、管線不應阻礙其通過。

6.4.4工程所在地區年降雨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