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傳統的農村社會及其關系2/3/20231一、
農村社會農業是人類的社會歷史活動。從漁獵采集到農耕畜牧的過渡,標志著農業的興起——人類進入了靠自己活動來增加天然產物的時代。西方學者認為人類生產力史上的三次浪潮:新石器時期的原始農業的誕生為“農業革命”、后來的“工業革命”、“新技術革命”。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農業是唯一貫徹始終的社會生產部門。農業產生:2/3/20232(1)相互離不開;(2)農業不同于農村。
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以有生命的動植物為生產對象,以同自然再生產過程相交織為特點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村不是一種產業,不是一個生產部門,它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是生態系統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的綜合實體。
農業與農村的關系2/3/202331、農村是一個地域空間的概念(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
城市人口密度社會建筑物聚散農村產業分工
在農村自然再生產受生態環境影響較強生態環境在城市人工對生態環境參與和改造程度高2/3/202342、農村是一個經濟概念——不同于城市的經濟活動方式農業是農村的基礎產業,而城市更多的是商業和其它非農產業。3、農村是一個社區的概念——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2/3/20235我國農村歷史和現狀:農副業為基礎產業;多數居民主要從事種植業;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較落后
——出門靠走、通訊靠吼、安全靠狗、娛樂靠酒鄉土氣息濃
——重血緣、地緣,重親情、熟人關系2/3/20236二、傳統農村社會的特征
1、傳統農村社會經濟結構特征農業為唯一占統治地位的產業經濟;手工業等則為農業的附屬部門。特征:勞動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社會資料來源于自然交換,而不是社會交換。我國于1978年以前,這一產業結構沒有變,人民公社是一種擴大了的小農經濟與小生產。2/3/20237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村經濟結構仍是傳統農村的結構:①生產工具:牛耕、人挖、肩挑;②產業結構:以糧為綱;③就業結構:全體社員都是農民;④勞動效率:高投入,低產出;⑤社會集合形式:表面上集體,但窩工現象嚴重。2/3/202382、傳統農村社會的區位結構特征
資料:馬克思認為,“一小塊土地,一個農民和一個家庭;旁邊是另一塊土地,另一個農民和另一個家庭。一批這樣的單位就形成一個村子;一批這樣的村子就形成一個省……好象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老子《道德經》:“雞犬之聲相聞,民之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思想不僅表現地域分散和隔離上,而且還表現在社會上。分散性是與農業分散,與廣大農耕區的稀疏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連在一起。在分散區位下形成了自然村莊。鄉村區位結構的特征表現為孤立和分散。2/3/20239人們居住孤立和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土地對居住的影響:①土壤的肥力、面積大小決定土地承載的人口量、村落規模與密度。②土地的地理特性影響自然村定位。如地處丘陵、河谷或山地——自然村便依山傍水,背水向陽。又如地處平原——自然村居中而建農舍和耕地四周距離大體相等;③土地的社會經濟因素也影響自然村形成與定位。如土地是公有的,自然村一般靠近官府,居住離耕地較遠;如土地是私有,租佃經營,自然村便以小農形式出現,一般離耕地較近。2/3/202310
鄉下人離不開土地A.戀土性——土地哺育;土地束縛。
《鄉土中國》:粘在土地上的特點使得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則是變態,即使是遷移,也是負起鋤頭去另辟新地,“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又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B.由于灌溉、安全等原因,人們也需要住在一起。2/3/202311
3、傳統農村社會文化結構特征
(1)農業社會強調以農為本。資料:A、先秦諸子中“農家”認為,如果世上所有人都從事耕作,天下就會不治而治,力主“君臣并耕”。以后歷代統治者都將農耕作為治國安邦的重要舉措,反映在意識形態上就是勸農政策與重農意識。B、孟子對梁惠王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他還勸告“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這樣“黎民不饑不寒”,就可以統一天下。由落后的生產方式、封閉的社會關系所決定的文化結構與現代社會不同。2/3/202312C、公元前178年漢賈誼針對農民“拋荒”問題,上疏漢文帝:“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他提出“民而歸之農”的政治主張。D、漢文帝曾詔說“農,天下之本也,民所持以生也,而民或不務事而事未,故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茲親率群臣,農以勸之。”E、統治階級還在賦稅與倉儲政策上采取具體措施,如唐朝“兩稅法”(以戶納錢和依田畝納粟)放松了對農民人身的控制。宋朝建了義倉(取之于民,用之于備荒救災)、常平倉(由官府收購,置倉積儲,歲饑減價出售于民。用于平抑谷價)社倉(由州縣抽撥糧食設置,于青黃不接時對貧民放糧,秋后加息歸還。促進農業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強調農業,形成了農本思想。2/3/202313學生討論:聯系實際談農本思想的現代意義提示:(1)農本思想概念:以農業為本,以商業為末——肇原于商周,勃興于春秋戰國,之后各朝各代的農學豐富了農本思想。——農業是關系民生國計的根本問題,重視農業、重視農業生產的環境建設……這早已成為歷代明主及有識之士的思想。——重提這些思想,無非是要為重視“三農”,重視農業結構調整打開一點思路(2)傳統農本思想作用——確保了農業社會自然經濟的緩慢發展;——加固封閉了農業社會,影響現代化建設;——占統治地位的農本意識使農村社會文化特征表現為:鄉土性、斥商性、均衡性、狹隘性。(3)農本思想的兩面性——三農問題是我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重視發展非農產業、城鎮化建設等2/3/202314中國農民的鄉土性具體表現?鄉土性通過各種習俗表現出來:鄉下人談話離不開田禾和收成。逢年過節燒紙錢以圖風調雨順。傳統鄉村公共設施最為常見最為豪華的是土地廟——農民戀土的文化產物,求豐年的精神寄托。農民衣著穿戴、社會交往、風俗禮儀也具有濃厚的鄉土性特色。
2/3/202315農村文化鄉土性皆源于糧。原因:農耕社會,農民必須“種粟而后食”,其他的日用生活品也都“以粟易之”。農本社會看不起商人、經商,認為商人為莠民——無商不奸。2/3/202316(2)平均主義是農村最突出的小農意識。原因:生產力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窮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2/3/202317怎樣看待小農平均意識?平均扼殺了人們的進取精神和勇氣,帶來了小富即安的小農意識和嫉妒,不容別人超過自己,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最終導致的是農村社會的普遍貧窮和落后。平均最重要:和睦、社會安定;做到了平均,就沒有貧窮。2/3/202318(3)狹隘性明顯。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強的粘合力,行為以自己是非為標準,考慮問題以私利為核心,做事離不開祖上遺訓,不敢越“雷池”半步,家鄉比外地好,不愿意流動,缺乏改進技術的動力。農村文化的狹隘性最突出表現在貧困文化上貧困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奧斯卡·劉易斯提出:它是一種比較固定的、持久不變的、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即在既定的歷史和社會的脈絡中,窮人所共享的有別于主流文化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階層化、高度個人化的社會里,窮人對其邊緣地位的適應或反應。2/3/202319農村貧困文化的表現:A.“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坑頭”——窮人常常表現出消極無為、聽天由命的人生觀;安貧樂貧、得過且過的生活觀;懶散怠惰、好逸惡勞的勞動觀;不求更好、只求溫飽的消費觀;老守田園、安土重遷的鄉土觀,等等。B.安貧樂命的落后心態——“牧羊循環”規律。——“種田為飽肚,養豬為過年,養牛為犁田,喂雞喂鴨換油鹽”;——“手捧玉米糊,腳蹬暖火爐,皇帝老子不如我”;——一些長期接受政府救濟的農民:“春等救濟糧,冬等冬令裝,夏炎秋雨不出房”。C.、懼怕遷移安置(經濟、生態)——在我國、非洲的某些地區,清除貧民窟,將居住者遷入較好住所的計劃,常常遭到強烈的抵制。2/3/202320(1)貧困文化作為一種社會存在,“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文化效應場,特別是其中的文化傳統有著強大的輻射和遺傳力,它常常表現出一種內控自制的慣性運動,作用和影響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造成各種不同的社會效應”。(2)貧困文化與人們精神被牢固地鎖在一起,構成社會經濟發展和自身解放的嚴重障礙,產生了宿命論的意識和接受了被注定的狀態,從而形成了自我保存的貧困鏈——加爾布雷斯稱之為“對貧困的順應”。(3)貧困和貧困文化的惡性循環——生活于貧困境況中的人們,由于從小就受到貧困文化的熏陶,他們缺少向上流動的動力,環境也難以使他們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低成就動機導致低社會流動,受教育的機會少,層次較低,這使得他們在就業上的競爭力薄弱。——低教育水平,較弱的競爭力,自然導致他們只能進入低收入職業,處于較低的社會地位。——低收入的職業和較低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更為貧困(D·P·莫伊尼漢)。評述:2/3/2023214、傳統的農村社會人口結構人口再生產類型是與社會生產力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三者相結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產的特征。人口再生產由傳統型過渡到現代型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死亡率開始下降,但出生率基本不變,仍高,人口增長快;第二階段——死亡率繼續下降,出生率開始下降,但前者下降速度快于后者,造成過渡時期人口膨脹;第三階段——死亡率逐步下降到一個穩定階段,出生率繼續下降到等于或高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低水平。我國農村人口再生產處在第二階段。2/3/202322目前農村人口生產狀況A.目前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仍高——兩胎、多胎、黑孩子。B.社會就業壓力大、低素質比例高。如,吳理財在甘肅隴南山區文縣堡子壩鄉的寨子合作社,被調查的兩個自然村,生5個孩子的很普遍,30歲的社長已有9個孩子,還有的人有11個子女的。
C.性比不平衡。2/3/202323農村較高的生育率與廣大農村的生產方式、生育觀聯系在一起。最主要的是養兒防老;其次是勞力多收入高;再次是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農村生育率高的原因?措施:改變農村產業結構及生產方式,不僅對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狀況有意義,對改變農村社會人口再生產類型也有意義;農村保險制度不健全。2/3/202324“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
《十三經注疏》對“無后為大”作了解釋:“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后為大。”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后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有說:不孝有三,生不能養,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其中無后為葬不能祭祀里的。2/3/202325
三、傳統農村社會的互動關系馬克思說,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人們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乃至整個社會生活都產生于人們之間的交互作用。不同的社會,人們互動關系不同。
2/3/202326傳統農村社會的互動關系的特點:(1)孤立、隔膜的人際交往關系農民聚村而居形成相對集中的小社區——自然村——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鄉土社會。特點:熟人社會,生產以自然分工為主——男耕女織,生活自給自足隨遇而安,禮俗決定規則。2/3/202327迪爾凱姆稱之為“機械團結”;庫利則認為是“初級群體”;美國威廉?施堅雅稱為“基層市場共同體”,通過各種民間交往場所擴大交往圈,如媒婆、秘密社會、方言等,但超過圈子就孤立、隔膜、狹隘。費孝通認為,“鄉土社會生活寓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注意:孤立不是以個人,而是以固定居住區域為單位。傳統農村社會區域間來往少。2/3/202328(2)互動關系的紐帶——血緣和地緣關系血緣關系是基礎:①只有依賴血緣關系才能進行生產生活活動。②血緣關系的社會群體最高級的形式是宗姓氏族。③血緣關系還是維持社會結構穩定的重要因素。人們的職業、身份、財富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血緣關系來維持:農人之子恒為農,商人之子恒為商——這是職業的血緣繼替;富人之子恒為富——這是財富的血緣繼替……社會則在這種多形式的血緣繼替中維持原貌。④血情關系具有社會認同的心理功能。
2/3/202329地緣關系是人們互動的重要條件:①地緣關系成了人們業緣、情緣關系的活動空間。沒有地緣關系的人們,一般很少、甚至幾乎不可能產生互動的。②地緣關系的情感——鄉情,維系著人們之間的互動圈。
同村的人在觀念、生活方式、社會規范以及口音方面都存在一致性——關系情感化——濃厚的地緣意識——同鄉觀念。在同村,遠親不如近臨;在異地,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親近情結,源于地緣關系,在時空上超越地緣,成為說不清道不明的紐帶。2/3/202330血緣和地緣的關系:B.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強化了血緣。費孝通在江村和祿村注意到,外村人要從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福州鼓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學生卷
- 2024~2025學年山東日照九年級數學試題【帶答案】
- 冷鏈物流行業投資與融資模式分析考核試卷
- 冷庫節能照明解決方案考核試卷
- 云母裝飾壁畫在高端酒店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企業內部數字技能導師制度建立考核試卷
- 教育技術支持下的項目式學習考核試卷
- 信用評估與貸款違約風險預測研究考核試卷
- 信息系統移動應用開發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UR膠粘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紹興市基準地價
- 統計學原理賈俊平期末考試重點
- 二年級《時間單位換算口算題(共100道)》專題練習訓練
-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空壓機保修手冊
- 光伏并網建模與仿真
- 工業機器人編程與實操期末精彩試題
- 管片破損修補及接縫滲漏水防治施工方案
- 《聲音的數字化》PPT課件.ppt
- MES系統服裝企業解決方案
- 繞線機行業標準-廈門米特(meteor)撰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