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西省定南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孔子修訂《春秋》時運用了一定的筆法,這就是“春秋筆法”。孔子常用不太明顯的字眼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傾向,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并且增一字、減一字都有“微言大義”。“春秋筆法”一直被歷代中國文人運用在各種文學體裁上,如詩歌、小說等。他們不直接表明態(tài)度,而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讓人知道;多用精微語詞,一字置褒貶,簡練而含蓄地點評人事。“春秋筆法”如今還被運用在現(xiàn)代新聞報道中,在《南方周末》的一些報道中就可以窺見其蹤。“春秋筆法”是一種實錄事跡而令褒貶自見的敘事方式。它強調(diào)“據(jù)事跡實錄”,但同時又要在客觀敘述中寓以褒貶。實錄和褒貶,如何統(tǒng)一在同一文本中?要義之一是筆削。“筆”就是錄,“削”就是不錄,筆與削寄托著作者的褒貶。“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當時的國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榮甚過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貶者,其辱過于天子之刑戮。在這個意義上,春秋筆法是披著曲筆外衣的直筆,大義,不偏離,不歪曲,不隱瞞。如《春秋左氏傳》中的名篇《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鄭國國君滅弟弟段的做法很陰險,所以稱其為伯,而不稱為莊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稱段,而不稱弟;兄弟間像兩國國君作戰(zhàn),所以稱克。兄之老謀深算,弟之驕縱貪婪,兄弟之間為了奪君位而你死我活的惡斗,全部透露出來。不著一褒字,也不著一貶字,而褒貶自在其中。在現(xiàn)當代作家中,深得春秋筆法、精于諷刺者無過于魯迅。他的雜文中常用似斷實連的結(jié)構(gòu),將嚴于斧鉞的誅心之筆,藏于明褒暗貶、注彼寫此、旁敲側(cè)擊之中,從而鍛造出獨具匠心的具有巨大表現(xiàn)力的行文筆法。或是才一觸及問題便故意戛然而止,或是在引用材料之間不加綜合連綴的話,或是附記長過正文,表示有更深更痛的意思無法寫出,這些留下空白的地方,都是為了避免行文刻露,而引導讀者自己用思考去補充、去深入。這種筆法,需要讀者細讀揣摩,“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摘編自黎荔《作為民族傳統(tǒng)的“春秋筆法”》)材料二:“春秋筆法”看似一個語詞,卻連接著經(jīng)學、史學、文學、修辭學、新聞學等多個學科,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模式,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固有的話語權(quán)利和話語模式,歷經(jīng)由經(jīng)及史、由史及文的歷史嬗變,發(fā)展至今,仍活躍在政治話語、外交話語、新聞話語、文學話語乃至日常話語中。當我們了解新聞時,不僅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還能從事實的敘事中體會到講述者(敘述者)的價值判斷。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中國式的話語體系,這是時代的要求和呼聲。在學術(shù)界,中國聲音、中國話語還遠沒能達到與中國經(jīng)濟實力相匹配的地位。因此,回歸傳統(tǒng),以當代的知識體系和學術(shù)視角對古典重新發(fā)掘、梳理、闡釋,將古典賦予新的生命和意義,進而構(gòu)建中國學術(shù)的當代話語,已成為學界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對“春秋筆法”的系統(tǒng)研究與闡釋,不僅可彌補該領(lǐng)域研究之不足,更為古代文論話語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提供嘗試性探索,也是克服當前中國文論“失語癥”的必然選擇。伴隨著建立中國意義上的敘事學體系的呼聲越來越強,應聲而作的學術(shù)著作相繼出現(xiàn),這表明構(gòu)建中國敘事學體系的自覺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但是,從總體上看,還是未能擺脫西方敘事理論框架加中國文獻資料的寫作模式。而長期延續(xù)這種寫作模式,對于建立中國敘事學理論體系是十分不利的。以“春秋筆法”為核心的中國敘事研究有可能改變這一狀況,有利于建立中國敘事學理論體系。關(guān)于“春秋筆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傳統(tǒng)考據(jù)學的基礎(chǔ)上運用還原批評、闡釋學和敘事學等方法,打通經(jīng)學、史學與文學間的壁壘,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要對“春秋筆法”進行現(xiàn)代意義上的理論闡釋,那么首先就應把“春秋筆法”還原到它產(chǎn)生的起始點上,考察它在起始點上是怎樣形成的,具備怎樣的功能。“春秋筆法”并非僅僅是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修辭手法。從源頭上看,“春秋筆法”包含著“寫什么”“不寫什么”“怎么寫”“寫的目的是什么”等內(nèi)容,涉及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達或寄托的美學褒貶問題、結(jié)構(gòu)安排問題、事件因果邏輯關(guān)系問題和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關(guān)系問題。“春秋筆法”所蘊含的“微言大義”是史家、作家之褒貶。在具體書寫過程中,經(jīng)學觀念對史官記史和作家敘事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斷和價值取向。“春秋筆法”是中國獨有的理論范疇,在史傳和小說敘事中尤為突出,是中國式話語對世界話語表達方式的貢獻。(摘編自李洲良《春秋筆法研究三題》)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春秋筆法”源自孔子修訂《春秋》時運用的暗寓褒貶、微言大義的筆法,后也指實錄事跡、隱含褒貶的寫作手法。B.“鄭伯克段于鄢”這6個字,透露出史家的道德觀,暗含對鄭莊公和共叔段失之兄弟之儀、兄弟相斗的不滿和批判。C.社會經(jīng)濟的崛起,未必能帶來與之匹配的話語體系,當今中國社會,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種中國意義上的敘事學體系。D.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斷、價值取向?qū)?jīng)學觀念影響深遠,故而,“春秋筆法”特征在史傳和小說敘事中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源自儒家經(jīng)典,運用于歷代各文體,活躍于當今話語中,這使得“春秋筆法”既古老又鮮活。B.魯迅的文章之所以讓人難懂,可能與他精于諷刺,采用似斷實連的結(jié)構(gòu)、明褒暗貶的筆法有關(guān)。C.以“春秋筆法”為核心的敘事研究已經(jīng)在改變西方敘事理論框架加中國文獻資料的寫作模式。D.如果要對“春秋筆法”進行現(xiàn)代意義上的理論闡釋,那么對它的認識就不能只局限于修辭方面。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一畫橫線句觀點的一項是(
)(3分)A.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再別康橋》B.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望海潮》C.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你的兒子,我敬你愛你!——《大堰河——我的保姆》D.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4.論證嚴密,是優(yōu)秀學術(shù)文章的必備要素。請結(jié)合文本,從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兩個角度,對材料一的論證嚴密性加以分析。(4分)5.有同學表示,自己不太喜歡“春秋筆法”,因為需要“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請你根據(jù)材料,向他概括說明“春秋筆法”有何好處。(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一個人的名字劉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塊生鐵,別人叫一聲,就會擦亮一次。一個名字若兩三天沒人叫,名字上會落一層土。若兩三年沒人叫,這個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鐵锨厚。這樣的名字已經(jīng)很難被叫出來,名字和屬于他的人有了距離。名字早寂寞地睡著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還在瞎忙碌,早出晚歸,做著莫名的事。馮三的名字被人忘記五十年了。人們?nèi)酉滤恼婷唤校冀兴T三。馮三一出世,父親馮七就給他起了大名:馮得財。等馮三長到十五歲,父親馮七把村里的親朋好友召集來,擺了兩桌酒席。馮七說,我的兒子已經(jīng)長成大人,我給起了大名,求你們別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沒用,只要你們不叫,他就永遠沒有大名。當初我父親馮五給我起的名字多好:馮富貴。可是,你們硬是一聲不叫。我現(xiàn)在都六十歲了,還被你們叫小名。我這輩子就不指望聽到別人叫一聲我的大名了。我的兩個大兒子,你們叫他們馮大、馮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們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兒子,就求你們饒了他吧。你們這些當爺爺奶奶、叔叔大媽、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個口,我的三兒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改口,都說叫習慣,,改不了了。或者當著馮七的面滿口答應,背后還是馮三馮三的叫個不停。馮三一直在心中默念著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寶貝一樣珍藏著這個名字。自從父親馮七擺了酒席后,馮三堅決再不認這個小名,別人叫馮三他硬不答應。馮三兩個字飄進耳朵時,他的大名會一蹦子跳起來,把它打出去。后來馮三接連不斷灌進耳朵,他從村子一頭走到另一頭,見了人就張著嘴笑,希望能聽見一個人叫他馮得財。可是,沒有一個人叫他馮得財。馮三就這樣蠻橫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靜時,馮三會悄悄地望一眼像幾根枯柴一樣朽掉的那三個字。有時四下無人,馮三會突然張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沒有人答應。馮得財就像早已陌生的一個人,五十年前就已離開村子,越走越遠,跟他,跟這個村莊,都徹底地沒關(guān)系了。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馮得財,一句都不叫。王五爺說,因為一個村莊的財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別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別人就沒了。當年你爺爺給你父親起名馮富貴時,我們就知道,你們馮家太想出人頭地了。誰不想富貴呀。可是村子就這么大,財富就這么多,你們家富貴了別人家就得貧窮。所以我們誰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馮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們能叫你得財嗎。你看劉榆木,誰叫過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個榆木疙瘩,誰都不眼饞。還有王木叉,為啥人家不叫王鐵叉,木叉柔和,不傷人。虛土莊沒有幾個人有正經(jīng)名字,像馮七、王五、劉二這些有頭面的人物,也都一個姓,加上兄弟排行數(shù),胡亂也活了一輩子。他們的大名只記在兩個地方:戶口簿和碑上。你若按著戶口簿點名,念完了也沒有一個人答應,好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邊的墓地走一圈,墓碑的名字你也不認識一個。似乎死亡是別人的,跟這個莊沒一點關(guān)系。其實呢,你的名字已經(jīng)包含了生和死。一出生,父母請先生給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紀,有是王五、劉二,也可能是路過村子的一個外人。他看了的生辰八字,捻須沉思一陣,在紙上寫下兩個或三個,說,記住,這是你的名字,別人喊這個名字你就答應。可是沒人喊這個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應另外一個名字。起名字的人還說,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路盡頭一堵墻上,寫著你的名字。不過,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個村子。被我們埋沒的名字,已經(jīng)叫不出來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喚,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莫名其妙地為一個小名活著一輩子。(節(jié)選自《虛土》)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虛土莊的人們相互之間都只叫對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數(shù)而成的小名,他們的大名多數(shù)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經(jīng)的名字。B.馮三父子取名為“富貴”“得財”,卻不被村民認可,是因為村民喊“富貴”“得財”,馮家就會遂,,而村民不愿馮家獨得富貴。C.虛土莊人們的名字只記在戶口簿和墓碑上,說明虛土莊的人們雖平時對名字不上心,但還是非常看重生與死這樣的大事的。D.“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個村子”,“另外一個村子”指的是另一個世界一死亡之后,這反襯出現(xiàn)實世界的無奈。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的語言樸實無華,生活氣息濃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鐵锨厚”,運用人們?nèi)粘UZ言,形象地表現(xiàn)了名字棄之不用的情形。B.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的議論,形象而生動,如以“生鐵”被“擦亮”設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讓人印象深刻。C.小說中寫夜深人靜時,馮三突然張口叫自己的大名個但沒有人答應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對聽到人們叫他大名的渴望。D.“虛土”,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讓人聯(lián)想到“虛空”“虛幻”等詞語,表明故事是作者虛構(gòu)的,但也削弱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8.村里沒有一個人叫馮三的大名,這折射出村民怎樣的心理?根據(jù)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9.有人稱這部作品為“散文化小說”,請分析其“散文化小說”的特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漢獻帝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還許。三月,將復擊張繡。荀攸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游軍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勢必乖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操不從,圍繡于穰。初,袁紹每得詔書,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說曹操,以“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操拒之。田豐說紹曰:“徙都之計,既不克從,宜早圖許,奉迎天子,動托詔書,號令海內(nèi),此算之上者。不爾,終為人所禽,雖悔無益也。”紹不從。會紹亡卒詣操云田豐勸紹襲許操解穰圍而還張繡率眾追之。五月,劉表遣兵救繡,屯于安眾,守險以絕軍后。操與荀彧書曰:“吾到安眾,破繡必矣。”及到安眾,操軍前后受敵,操乃夜鑿險偽遁,表、繡悉軍來追。操縱奇兵步騎夾攻,大破之。他日,彧問操:“前策賊必破,何也?”操曰:“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吾是以知勝矣。”繡之追操也,賈詡止之曰:“不可追也,追必敗。”繡不聽,進兵交戰(zhàn),大敗而還。詡登城謂繡曰:“促更追之,更戰(zhàn)必勝。”繡謝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詡曰:“兵勢有變,促追之。”繡素信詡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戰(zhàn),果以勝還。乃問詡曰:“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也?”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曹公軍新退,必自斷后,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既無失策,力未盡而一朝引退,必國內(nèi)有故也。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留諸將斷后,諸將雖勇,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zhàn)必勝也。”繡乃服。(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第九卷》,有刪改)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會紹亡A卒詣操B云田豐勸紹C襲許D操解穰圍E而還F張繡率眾G追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建安,與姜夔《揚州慢》中“淳熙丙辰至日”中的“淳熙”都是封建帝王的年號。B.相,副詞,譯為“相互”,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好自相扶將”中的“相”用法和意義相同。C.就,文中譯為“靠近”,與成語避重就輕,就地取材的“就”意思相同。D.是以,譯為“因此”,與司馬遷《屈原列傳》中“是以見放”中的“是以”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曹操準備再次攻打張繡,荀攸建議緩攻,認為張繡依賴劉表供養(yǎng),劉表不能長久供應,最后必然會發(fā)生矛盾,但曹操未采納。B.袁紹想把漢獻帝遷到離自己較近的地方,勸曹操遷都鄄城,曹操拒絕。田豐勸說袁紹早日謀取許地,奉迎天子,袁紹未聽從。C.曹操被張繡和劉表聯(lián)軍阻攔在安眾,他寫信給荀彧表示有必勝的信心,最后他采用夜鑿險道喬裝隱藏的計策,成功大破敵軍。D.賈詡先后兩次對張繡追擊曹操的行動給出相反的建議,張繡第一次未聽從建議而導致失敗,第二次聽從了建議就取得了勝利。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繡素信詡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戰(zhàn),果以勝還。(2)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14.賈詡能準確判斷戰(zhàn)局變化的依據(jù)是什么?(3分)(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小題。送梓州李使君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注】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東川節(jié)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鎮(zhèn)梓州。②橦(tóng)布:橦木花織成的布,為梓州特產(chǎn)。③文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二聯(lián)連接緊湊,描繪了一幅富于立體感的山水畫,把讀者帶入一個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麗的境界。B.首聯(lián)互文見義,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令人耳目應接不暇,氣象闊大。C.頷聯(lián)描繪了深山夜雨以及山間飛泉懸空而下的景象,遠遠地望去,遠處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D.頸聯(lián)轉(zhuǎn)寫蜀中民情,“漢女”“橦布”“巴人”“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職事,非常貼切。16.結(jié)合全詩,談談詩歌是如何表現(xiàn)作者豐富的情感的。(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難》夸張奇特,想象瑰麗。用到神話“五丁開山”的兩句是“,”。(2)《蜀相》中,杜甫用“
,
”兩句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業(yè)。(3)姜夔《揚州慢》中“,”兩句,化用了杜牧《贈別》里的詩句,運用反襯手法,以昔日的繁華來襯托當下的荒涼。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爸,這些書堆得都要倒了,你沒發(fā)現(xiàn)嗎?”兒子A地晃了進來,往我的床上一躺,隨手拿起一本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這就是進化論?一百多年前的了,都寫了些什么啊,你看完了嗎?"“這本書太壓抑了!”他把我送他的那本厚厚的《奧尼爾自傳》丟到了一邊,“他后來活得太慘了,我都不想看了,真夠他受的,怎么會那樣?①我還是喜歡能讓我振奮一點兒的,不然的話我也會變得沒勁兒的。"②從十三歲到十六歲,兒子常常一直這樣跟我說話。③這意味著,我必場承受這樣的事實:他已不再是那個每天晚上B地要聽我講吉卜林的《叢林故事》,甚至逼著我編各種版本的狼爸爸續(xù)集,或者安靜地聽我講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的男孩了。④我還沒來得及把(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話)讀給他聽,他就長大了——這種變化要遠比他從一米五五長到一米七二來得觸目驚心,他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隨意地挨靠著你了,而是在你每次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都會帶著某種警覺;當你試圖摸下他的腦袋或搭一下他的肩時,他總是金下意識地避開。他會C地表明態(tài)度:“我跟你一樣,喜歡獨自待在自己的房間里,而不喜歡別人沒事兒就隨意進來。"⑤聽到此言,我多少有些不習慣,甚至有些尷尬。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人恰當?shù)某烧Z。(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寫出其序號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采用了第二人稱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花怎么會有各什美麗鮮艷的色彩呢?這是由于花瓣的細胞液中存在色素。有一些花的顏色是紅的、藍的或紫的,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變紅,遇到堿就變藍,你可以拿一朵喇叭花(因形狀如喇叭而得名)來做試驗,把紅色的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它很快就會變成藍色,因為肥皂是堿性的,再把這朵藍色的花泡到醋里,它又會重斷變成紅色,①。還有一些花的顏色是黃的、橙黃的、橙紅的。它們的花瓣含的色素叫“胡蘿卜素”。胡蘿卜素最初是在胡蘿卜里發(fā)現(xiàn)的,有六十多種。含有胡蘿卜素的花也是五顏六色的。②?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它看起來是白色的,那是因為③。你拿一朵白花來,用手捏一捏花辯,把里面的小氣泡擠掉,它就成為無色透明的了。各種花含有的色素和酸、堿的濃度不一樣,隨著養(yǎng)料,水分、溫度等條件經(jīng)常在變化,花的顏色就有深有淺,有濃有淡,有的還會變色。21.下列詞語與文中加點的“喇叭花”得名方式不同的一項是(3分)A.雞冠花B.牡丹花C.蝴蝶蘭D.狗尾草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中國某作家曾講:“別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種荷花,種了荷花采蓮藕,采了蓮藕賣錢花。"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說:“當命運遞給我們一個酸的檸檬時,我們要設法把它制作成甜的檸檬汁。"上述材料讓你有怎樣的感悟或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期中考試語文答案1.D(3分)(“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斷、價值取向?qū)?jīng)學觀念影響深遠”錯,原文是“經(jīng)學觀念對史官記史和作家敘事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主客顛倒)
2.C(3分)(“已經(jīng)在改變”錯,原文“未能擺脫”“有可能改變”)3.B(3分)(景物描寫,不置褒貶,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杭州壯美景象的贊美。)4.①論證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概述“春秋筆法”的含義,再用例子論述其自古至今的運用,結(jié)構(gòu)嚴謹,富有邏輯。②舉例論證。比如舉《南方周報》的報道,《左傳》的故事,魯迅的雜文,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
(4分)(一點2分)5.①“春秋筆法”在錄與不錄中,寄托作者的褒貶(價值判斷),能使表達簡練而含蓄。②“春秋筆法”能留下空白,避免行文刻露,引導讀者自己用思考去補充和深入。③“春秋筆法”連接著(經(jīng)學、史學、文學、修辭學、新聞學等)多個學科,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模式。④“春秋筆法”符合構(gòu)建當代中國式話語體系的需要,對世界話語表達方式也有貢獻。(6分)(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6D(A項,“他們的大名多數(shù)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經(jīng)的名字”錯誤。原文說“虛土莊沒有幾個人有正經(jīng)名字”是說沒有幾個人會被別人叫他們大名,并非“榆木”“鐵叉”等名字不正經(jīng)。B項,“村民喊‘富貴’得財’,馮家就會遂愿”錯。是因為村民不愿馮家獨得富貴。C項,“非常看重生與死這樣的大事”錯。文本中沒有透露出這個信息。)7D(D項,“弱化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錯。小說中的村莊名為“虛土”,增強了故事的虛構(gòu)性,而且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讓人聯(lián)想到“虛空”“虛幻”等詞語。)8①從俗、從眾心理。村里人都習慣叫別人小名,不叫別人戶口簿上的正式名字,這是一種慣性,體現(xiàn)了村民從俗、從眾的心理。②狹隘自私心理。馮三大名馮德財,村民害怕村里財富都被馮家得去而自己受窮,提防、戒備不叫馮三的大名,這是一種狹隘自私的心理。③封閉的心理。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輩子,計較著村里的財富被別人得去,從沒有想過走出去創(chuàng)造財富或者把村外的財富引進來。④冷漠的心理。馮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會彼此呼喚,互相擦亮,是一種冷漠的心理。(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9①淡化情節(jié)。小說只有馮七大擺酒席,馮三自叫大名,王五爺細說原因等生活片段的敘寫,沒有引人人勝的故事,甚至沒有完整的情節(jié)鏈。②虛化人物。小說主要人物是馮三,但缺少個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馮得財外,與村中其他人并沒有大不同。③營造意境。擺脫對人物生活現(xiàn)實的敘寫,著力于對風土習俗的描繪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畫,營造出一種迷蒙的氛圍。④抒情味濃。小說語言敘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寫和作家直接的議論,具有很強的抒情性。(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10.BDF(句意:恰逢袁紹的逃兵來見曹操,說田豐勸袁紹襲擊許地,曹操解除對穰城的包圍而回師,張繡率領(lǐng)軍隊追擊曹操。“紹亡卒”是主語,“詣”是謂語,“操”是賓語,結(jié)構(gòu)完整,故在B處斷開。“田豐”是主語,“勸”是謂語,“紹襲許”是“勸”的賓語,“田豐勸紹襲許”是“云”的賓語,意思完整,故在D處斷開。“操”是主語,“解穰圍而還”是謂語,意思完整;“張繡”是后面句子的主語,其前停頓,故在F處斷開。)11.B(A.正確。句意:漢獻帝建安三年春正月。B.錯誤。用法和意義不同,都是副詞,文中“相互”的意思。句意:張繡與劉表相互依靠而變得強大。/課本,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句意:好好地服侍婆婆。C.正確。意思相同,都是“靠近”的意思。句意:應該把都城遷到鄄城,以便靠近那里的完整和殷實。/避開重要的,靠近次要的。靠近當?shù)孬@取材料。D.正確。意思相同,都是“因此”的意思。句意:我因此知道會取勝。/課本:因此被流放)12.C(C.“最后他采用夜鑿險道喬裝隱藏埋伏的計策”錯誤,原文“夜鑿險偽遁”的意思是“趁夜開鑿險道假裝逃跑”,并非“喬裝隱藏埋伏”。)13.(1)張繡向來聽賈詡的話,于是就收拾潰散的士兵,再次去追擊,與曹軍交戰(zhàn),果然得勝而歸。(“素”,向來;“更”,再次;“合戰(zhàn)”,交戰(zhàn)。句意1分。)(2)皇帝的詔書特意下達,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承蒙國家恩典,授予我為太子洗馬。(“拜”,授官;“尋”不久;“除”,授官。句意1分。)14.①剛撤退時,曹操親自斷后,張繡追擊必敗。②后方有變,曹操忽然撤軍,留將斷后。③留下的將領(lǐng)不是張繡的對手,張繡追擊必勝。(①根據(jù)“曹公軍新退,必自斷后,故知必敗”,當張繡打算追擊曹操時,賈詡明確指出曹操軍隊剛剛撤退,以曹操的軍事謀略和謹慎性格,必然會親自在隊伍后面斷后。曹操親自斷后意味著其會做好充分的防御準備,張繡此時追擊,面對曹操親自指揮的斷后部隊,取勝的難度極大,所以賈詡判斷張繡追擊必敗。②根據(jù)“曹公攻將軍,既無失策,力未盡而一朝引退,必國內(nèi)有故也。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留諸將斷后”,賈詡進一步分析,曹操攻打張繡時,策略得當且兵力未耗盡,卻突然撤退,這種異常情況表明曹操國內(nèi)必定出現(xiàn)了變故。曹操在打敗張繡后,急于回國處理事務,所以必然會輕裝快速前進,而留下其他將領(lǐng)斷后。③根據(jù)“諸將雖勇,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zhàn)必勝也”,賈詡深知曹操手下將領(lǐng)的能力,雖然這些將領(lǐng)勇猛,但與張繡相比,張繡更具優(yōu)勢。所以即便張繡此時率領(lǐng)的是剛剛戰(zhàn)敗的士兵,由于面對的斷后將領(lǐng)不是其對手,張繡再次追擊也一定能夠取勝。)參考譯文:
漢獻帝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回到許都。
三月,曹操準備再次攻打張繡。荀攸說:“張繡與劉表相互依靠而變得強大,然而張繡的軍隊作為游動部隊依靠劉表供給糧食,劉表不能長期供給,他們勢必會背離。不如暫緩進軍等待時機,可以用引誘的辦法使張繡前來;如果逼得太急,他們勢必會相互救援。”曹操沒有聽從,在穰城包圍了張繡。起初,袁紹每次接到詔書,擔心詔書內(nèi)容對自己不利,想把天子遷到離自己較近的地方,于是派人勸說曹操,認為“許都地勢低洼潮濕,洛陽已經(jīng)殘破不堪,應該把都城遷到鄄城,以便依靠那里的完整和殷實”。曹操拒絕了這一建議。田豐勸說袁紹:“遷都的計策既然不能被采納,就應該早日謀取許地,奉迎天子,動輒假托詔書,向天下發(fā)號施令,這是上策。不這樣做,最終會被別人擒獲,即使后悔也沒有用了。”袁紹沒有聽從。恰逢袁紹的逃兵來見曹操,說田豐勸袁紹襲擊許地,曹操解除對穰城的包圍而回師,張繡率領(lǐng)軍隊追擊曹操。
五月,劉表派兵救援張繡,屯駐在安眾,據(jù)守險要地勢,截斷了曹軍的后路。曹操給荀彧寫信說:“我到了安眾,一定會打敗張繡。”等到達安眾,曹軍前后受敵,曹操于是趁夜開鑿險道假裝逃跑,劉表、張繡出動全部軍隊追擊。曹操部署奇兵,步兵和騎兵兩面夾擊,大敗敵軍。后來,荀彧問曹操:“之前您預計一定會打敗敵人,為什么呢?”曹操說:“敵人阻攔我回師的軍隊,把我置于死地,我因此知道會取勝。”
張繡追擊曹操時,賈詡勸阻他說:“不能追擊,追擊一定會失敗。”張繡不聽,進兵與曹軍交戰(zhàn),大敗而回。賈詡登上城墻對張繡說:“趕快再次追擊,再戰(zhàn)一定能取勝。”張繡道歉說:“沒有聽您的話,才到了這種地步,如今已經(jīng)戰(zhàn)敗,為什么還要追擊呢?”賈詡說:“形勢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趕快追擊。”張繡向來聽賈詡的話,于是就收拾潰散的士兵,再次去追擊,與曹軍交戰(zhàn),果然得勝而歸。張繡于是問賈詡:“我用精兵追擊撤退的曹軍,而您說一定會失敗;我用戰(zhàn)敗的士兵去攻打得勝的曹軍,而您說一定能取勝。結(jié)果都像您所說的那樣,這是為什么呢?”賈詡說:“這很容易理解。將軍雖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對手。曹操的軍隊剛剛撤退,他一定會親自斷后,所以知道追擊一定會失敗。曹操進攻將軍,既沒有失策之處,力量還沒有耗盡卻突然撤軍,一定是國內(nèi)發(fā)生了變故。已經(jīng)打敗了將軍,他一定會輕裝快速前進,留下其他將領(lǐng)斷后,這些將領(lǐng)雖然勇猛,但不是將軍的對手,所以即使使用戰(zhàn)敗的士兵,也能取勝。”張繡于是很佩服賈詡。15.A(A項,“清新、明快”說法錯誤。“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給人以遠處景物互相重疊的錯覺。詩人以畫家的眼睛觀察景物,運用繪法入詩,將三維空間的景物疊合于平面畫幅的二維空間,就像將最遠處、最高處的泉瀑畫在稍近、稍低的樹梢上。所以這兩句應該是描繪出“一個雄奇、壯闊而又幽深、秀麗的境界”。)16.①前兩聯(lián)寫景(借景抒情)。描繪巴蜀雄秀的山川風光,流露出詩人對梓州風光的熱烈向往,對李氏即將前往赴任的無限欣羨。②第三聯(lián)敘事(敘事抒情)。既表現(xiàn)了蜀地的物產(chǎn)、民風,也說明蜀地僻遠、經(jīng)濟落后,人民窮困而缺乏教化,含蓄的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遠。③尾聯(lián)用典(用典抒情)。勉勵李使君以漢代蜀郡太守文翁為榜樣,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圖,并傳達出自己真誠、殷切的期望之意。17(1)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句1分,錯,加,漏字不得分)18.A大搖大擺(漫不經(jīng)心)B迫不及待(興致勃勃)C不失時機(直截了當)(每處1分,若有其他符合語境的成語,也可給分)19.②從十三歲到十六歲,兒子常常這樣跟我說話。③這意味著,我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兩處語病:一是“常常”與“一直”重復;二是“承受”與“事實”搭配不當。每處指對序號給1分,改對給1分,修改正確即可)20.①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采用了第二人稱的手法,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仿佛作者正面對面地向讀者傾訴一名父親內(nèi)心的傷感,讓讀者感同身受。②文中的“你”其實指作者,作者由“我”的人稱轉(zhuǎn)變?yōu)椤澳恪钡娜朔Q,便于作者表達對兒子成長過程中的變化的感受,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21.B(除了B項,A、C、D三項植物的名稱都是因植物的形狀而得名的,與“喇叭花”的得名方式相同)22.①因為醋是酸性的②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③花瓣里充滿了小氣泡(每處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字數(shù)不合要求,酌情扣分)23審題指導:一、審題立意題目中的兩則材料均圍繞“逆境轉(zhuǎn)化”展開。中國作家以“泥巴種荷花”的比喻,展現(xiàn)將惡意轉(zhuǎn)化為美好價值的智慧;雨果的“檸檬變甜汁”則強調(diào)主動改造困境的積極態(tài)度。核心立意應聚焦于如何在困境中實現(xiàn)價值轉(zhuǎn)化,強調(diào)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堅韌精神的結(jié)合。二、角度選擇可從以下維度切入:1.哲學視角:東方“物盡其用”與西方“存在主義”的共通性,如道家“無用之用”與尼采“命運之愛”的對話。2.文化對比:農(nóng)耕文明“順應天時”的轉(zhuǎn)化智慧(荷花生長需淤泥)與工業(yè)文明“主動創(chuàng)造”的實踐精神(檸檬汁需人工榨取)的互補。3.時代意義:數(shù)字化時代如何將信息洪流、內(nèi)卷壓力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新動力,如AI挑戰(zhàn)下人類重塑職業(yè)價值的可能。三、結(jié)構(gòu)建議1.引題:以“泥與檸檬”的意象對比破題,點明“轉(zhuǎn)化”是文明演進的核心能力。2.主體:認知重構(gòu)(例:王陽明龍場悟道,將貶謫困境轉(zhuǎn)化為心學誕生契機);行動創(chuàng)造(例:敦煌壁畫修復者用數(shù)字化技術(shù)讓風沙侵蝕的殘卷“重生”);精神超越(例:史鐵生在地壇的沉思,將病痛淬煉成生命哲思)。3.升華:從個人命運延展至文明進程,如三星堆青銅器用缺陷鑄造獰厲之美,印證“破損處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四、高分關(guān)鍵思辨深度:避免單方面歌頌苦難,需強調(diào)“轉(zhuǎn)化”需智慧與方法(如荷花需特定水質(zhì),檸檬汁需加糖)。素材創(chuàng)新:慎用愛迪生、蘇軾等陳舊案例,可選用現(xiàn)代科技、藝術(shù)領(lǐng)域的新例(如ChatGPT訓練中的“數(shù)據(jù)噪聲利用”)。語言張力:用意象群構(gòu)建畫面感,如“泥濘中綻開的不僅是荷花,更是向光而生的意志”“檸檬的酸澀終將在時間的陶罐里沉淀成蜜”。五、參考范文命運的陶輪當泥巴挾著風聲襲來時,有人看見污濁,有人卻看見淤泥中沉睡的蓮種;當檸檬的酸澀刺痛舌尖時,有人吐棄果實,有人已架起爐火熬煮糖漿。人類文明史宛若一座巨型陶窯,那些被命運摔打的泥土,總能在智者的掌心脫胎成器——所謂絕境,不過是造物者遞來的陶輪,轉(zhuǎn)動間,苦澀可成釉彩,裂痕亦能生輝。轉(zhuǎn)化之道,在于勘破事物本質(zhì)的澄明之心。老子言“反者道之動”,恰似蓮藕深埋淤泥卻自成通明之體。明代計成在《園冶》中記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用團建活動方案
- 巾幗最美活動方案
- 小學生介紹美食活動方案
- 小紅書節(jié)日活動方案
- 小班參觀藥店活動方案
- 小學禁毒交通活動方案
- 小學鄰里互助活動方案
- 小組競爭活動方案
- 常青社區(qū)書簽活動方案
- 小服裝店促銷活動方案
- 呼吸科肺炎護理查房
- 產(chǎn)科質(zhì)量控制體系專題匯報
- 磨削考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成人紙尿褲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4年河南省南召縣教育局公開招聘試題含答案分析
- 2025-2030中國動物狂犬病疫苗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語文試卷真題
- 文具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文具店創(chuàng)業(yè)準備計劃書范文
- 2025年山西煙草專賣局考試題庫帶答案分析試卷及答案
- 銀川永寧縣社區(qū)工作者招聘筆試真題2024
- 浙江省強基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聯(lián)考試題 物理 PDF版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