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輪化學教案范文_第1頁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范文_第2頁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范文_第3頁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范文_第4頁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最新范文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

得詳細些。原定教案,在上課進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必要的

調整,課后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積累教

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二輪

化學教案內容,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1

1、確定本周課程教學內容

內容和進度:完成芳香煌一節(jié)的教學及第一節(jié)2-1脂肪煌的習題

講評

第一課時:(1)復習芳香燒、苯的同系物概念;

(2)復習鞏固苯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3)能力提升;拓展與謨取代及硝化反應的實驗,產物的提純。

第二課時:(1)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化學性質;

(2)芳香煌的來源及其應用;

第三、四課時:對脂肪煌、芳香煌鞏固訓練,講評相關習題

2、教學目標:

在復習苯的結構和性質后,重點介紹苯的同系物。教學時,要注

意引導學生從苯的結構和性質,遷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結構和性質;從烷

煌的同分異構體的規(guī)律和思考方法,遷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異構體

問題。要注意脂肪煌和芳香煌的結構和性質的對比;要善于通過實驗培

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教學重點: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結構特點、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苯的同系物結構中苯環(huán)和側鏈煌基的相互影響

3、資料準備: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實驗

4、授課方式(含疑難點的突破):第一課時:以舊帶新,復習提升;

第二課時:對比、聯系學習新知。通過比較苯和甲苯的結構與化

學性質的不同,使學生認識基團間的相互影響。

第一課時【方案I】復習再現,對比思考,學習遷移

復習再現:復習苯的結構和性質。通過計算機課件、立體模型展

示苯的結構,通過實驗錄相再現苯的燃燒、苯與浸的四氯化碳溶液及

高鎰酸鉀酸性溶液的反應。引導學生討論甲烷、乙烯、乙煥、苯的結

構和性質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列表對比小結。

提示:從苯的分子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飽和度,其性質應該

同乙烯、乙煥相似,但實際苯不能與漠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鎰酸鉀酸

性溶液反應,說明苯的結構比較穩(wěn)定。這是苯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的特

殊之處一〃組成上高度不飽和,結構比較穩(wěn)定"。

學習遷移:

(1)苯燃燒有濃厚的黑煙,同乙煥類似,因為苯(C6H6)和乙煥

(C2H2)分子中C、H的原子個數比相同,含碳的質量分數相同,均為

92.3%,高于甲信口乙版

(2)取代反應,類似于烷峰的反應,重點討論苯的漠代和硝化反應,

與甲烷氯代的反應進行對比。

(3)加成反應,由于苯屬于不飽和煌,因此也能發(fā)生類似烯煌、快

煌的加成反應,苯與氫氣催化加成生成環(huán)己烷(環(huán)狀飽和麻),不同的是

苯不能與溪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

第二課時

2.苯的同系物

【方案印】活動探究,對比思考,總結講解

活動探究:討論對比苯和甲苯結構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實驗探究

苯、甲苯分別與濕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鎰酸鉀酸性溶液的反應,思考

有機化合物基團間的相互影響。

通過活動探究,填寫下表:

總結講解:甲苯發(fā)生取代反應時取代基的定位,甲苯被氧化的原

因是苯環(huán)與甲基的相互作用使甲基變得活潑。

【方案IV】結構演繹,觀察思考,遷移提高

3.芳香煌的來源及其應用

【方案V】自學閱讀,討論提高

情景創(chuàng)設(教師也可提供網絡教學資源,指導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

習):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

問題提示:芳香煌的主要來源是什么?芳香煌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閱讀討論:閱讀教科書,討論相關問題

小結提高:交流各小組討論結果,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對石油產

品及其應用的認識。

二、活動建議

【實驗2-2]由于高銃酸鉀酸性溶液的顏色較深,甲苯與高鎰酸

鉀酸性溶液反應較慢,本實驗顏色變化觀察較困難。一方面要加入硫

酸改變溶液的酸堿性,另一方面,高鎰酸鉀溶液不能加入太多,幾滴

即可,并可用蒸儲水稀釋試管中的溶液,以便于觀察顏色變化和分層

情況。

討論記錄

羅賢朗:1、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討論甲烷、乙烯、乙快、苯的

結構和性質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列表對比小結,2、通過苯的結構和

化學性質的特殊之處一〃組成上高度不飽和,結構比較穩(wěn)定"使學生

意識到結構(官能團)決定有機物的性質。3、課本中只介紹甲苯的硝化

反應(取代反應),上課時應該補充甲苯與液溪在FeBr3催化劑和光照條

件下的鹵代反應,強調條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

林春:1、演示苯+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苯+浸水的實驗,或者播

放視頻,引導仔細觀察實驗現象。2、引導學生討論對比苯和甲苯結構

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先猜測甲苯的化學性質,再通過實驗探究苯、甲

苯分別與浪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鎰酸鉀酸性溶液的反應,思考有機化

合物基團間的相互影響。

3、多個側鏈的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應產物簡單補充一下,讓學生

真正認識到鄰、對位取代。化學方程式需要多練習書寫。

附件:導學案

第二單元芳香燒學案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煌——。

一、苯的結構與性質

1.苯的結構

(1)分子式:最簡式(實驗式):

(2)結構式:結構簡式:

R交流與討論1苯分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苯的1H核磁共振譜圖(教材P48):苯分子中6個H所處的化

學環(huán)境

苯分子結構的確定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1866年,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提出苯環(huán)結構,稱為凱庫勒式:

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種,鄰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種

R拓展視野?苯環(huán)中的碳原子都是采用的sp2雜化,碳原子之間

形成o(sp2-sp2)鍵,六個C原子的p軌道重疊形成一個大TT鍵。苯分

子中碳碳鍵的鍵長都是一樣長的(1.4xl0-10m),這說明碳原子之間形

成的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共價建,

(3)分子空間構型

苯分子是結構,鍵角,所有原子都在一個平面上,鍵長C—C苯

環(huán)上的碳碳鍵長C=CC三C,苯環(huán)上的碳碳鍵是

之間的獨特鍵。

2.苯的物理性質

苯是色,帶有氣味的液體,苯有毒,

溶于水,密度比水。用冰冷卻,苯凝結成無色的晶體,通常可濱

水中的漠,是一種有機溶劑。

3.苯的化學性質

(1)苯的溪代反應

原理:

裝置:(如右圖)

現象:

①向三頸燒瓶中加苯和液浸后,

②反應結束后,三頸燒瓶底部出現()

③錐形瓶內有白霧,向錐形瓶中加入AgN03溶液,出現沉淀

④向三頸燒瓶中加入NaOH溶液,產生沉淀()

注意:

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澳蒸氣能通過)。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2

高三化學教案物質的量濃度

物質的量濃度

考點一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1L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的濃度叫

做物質的量濃度符號為:cB;單位為:mol.L-1

2.表達式:cB=n/V(n為溶質B的物質的量,單位為mol;V為溶液

的體積,單位為L)

[例1](2008?黃岡中學)用1000g溶劑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

示的溶液濃度叫做質量物質的量濃度,其單位是mol/kg。5moi/kg的

硫酸的密度是1.2894g/cm3,則其物質的量濃度是()

A.3.56mol/LB.5.23mol/LC.4.33mol/LD.5.00mol/L

[解析]設溶劑的質量為1kg,則硫酸的體積為(5molx98g?mol-

1+1000g)1.2894g/cm3x10-3L-mL-1^1.155Lz故硫酸的物質的

量濃度c=5mol/1.155L?4.33mol/L

[答案]C

特別提醒:

1.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物理意義和相關的量。

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

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這里的溶質可以是單質、化合物,

也可以是離子或其他的特定組合,單位是mol;體積指溶液的體積而不

是溶劑的體積,單位是L;因此,物質的量濃度的單位是mo|.L-lo

2.明確溶液中溶質的化學成分。

求物質的量濃度時,對一些特殊情況下溶液的溶質要掌握清楚,

如NH3溶于水得NH3-H2O,但我們習慣上認為氨水的溶質為

NH3;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為H2SO4;Na.Na2O、Na2O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為NaOH;CuSO4.5H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

溶質為CuS04

3.熟悉表示溶液組成的其他物理量。

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除物質的量濃度外,還有溶質的質量分數、

質量物質的量濃度等。它們之間有區(qū)別也有一定的聯系,如物質的量

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3)的關系為c=pg-mL-lxlOOOmL.L-

lxoj/Mg*mol-l0

考點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1.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步驟:

Q)計算:如溶質為固體時,計算所需固體的質量;如溶液是液體時,

則計算所需液體的體積。

(2)稱量:用天平稱出所需固體的質量或用量筒量出所需液體的體

積。

(3)溶解:把稱量出的溶質放在燒杯中加少量的水溶解,邊加水邊

震蕩。

(4)轉移:把所得的溶解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滌:用少量的蒸儲水洗滌燒杯和玻棒2-3次,把每次的洗滌

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緩緩注入蒸儲水至離容量瓶刻度線l-2cm處,

再用膠頭滴管滴加蒸憎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7)搖勻: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復

上下顛倒搖勻,然后將所配的溶液倒入指定試劑瓶并貼好標簽。

2.誤差分析:

根據c=n/V=m/MV來判斷,看m、V是變大還是變小,然后確

定c的變化。

[例2](2008?廣州七區(qū)聯考)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配制

100mL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濃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濃硫酸的體積為。

(2)甲學生:量取濃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攪拌

均勻,待冷卻至室溫后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將燒杯

等儀器洗滌2~3次,每次洗滌液也轉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

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線定容,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①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確操作是。

②洗滌操作中,將洗滌燒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一

③定容的正確操作是。

④用膠頭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時,不小心液面超過了刻度,處理

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號)。

A.吸出多余液體,使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B.小心加熱容量瓶,經蒸發(fā)后,使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C.經計算加入一定量的濃鹽酸

D.重新配制

(3)乙學生:用100mL量筒量取濃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

量水,攪拌均勻,待冷卻至室溫后,再加入水至100mL刻度線,再

攪拌均勻。你認為此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指出其中錯誤之處。

[解析]Q)假設取用的濃硫酸的體積為V,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

的量不變有:

Vxl8mol/L=100mL3.6mol/LV=20.0mL

(2)①②③見答案,④在溶液配制過程中,如不慎損失了溶質或最

后定容時用膠頭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都是無法補

救的,得重新配制。⑶見答案。

[答案](l)20.0mL(2)①將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線以下,使溶液

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②使溶質完全轉移到容量瓶中;③加水至

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④D;

(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將水加入到濃硫酸中。

特別提醒:在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按操作順序來講,需

注意以下幾點:

1.計算所用溶質的多少時,以下問題要弄清楚:

①溶質為固體時,分兩種情況:溶質是無水固體時,直接用

cB=n(mol)/V(L)=[m(g)/

M(g?mol-1)]/V(L)公式算m;溶質是含結晶水的固體時,則還需將

無水固體的質量轉化為結晶水合物的質量。

②溶質為濃溶液時,也分兩種情況:如果給定的是濃溶液的物質

的量濃度,則根據公式c(濃)xV(濃)=c(稀)xV(稀)來求V(稀);如果給定

的是濃溶液的密度(P)和溶質的質量分數(⑹,則根據c=[pg.mL-

z

lxV(mL)x3/Mg?mol-l]/V(mL)來求V'(mL)o

③所配溶液的體積與容量瓶的量程不符時:算溶質時則取與實際

體積最接近的量程數據做溶液的體積來求溶質的多少,不能用實際量。

如:實驗室需配制480mLimoL?L-l的NaOH溶液,需取固體NaOH

的質量應為20.0g,而不是19.2g;因為容量瓶只能配制其規(guī)定量程體

積的溶液,要配制符合要求的溶液時,選取的容量瓶只能是500mL量

程的容量瓶。故只能先配制500mL溶液,然后再取出480mL。

2.稱、量溶質時,一要注意所測數據的有效性(即精度)。二要選擇

恰當的量器,稱量易潮解的物質如NaOH時,應用帶蓋的稱量瓶(或小

燒杯)快速稱量;量取液體時,量器的量程與實際體積數據相差不能過大,

否則易產生較大誤差。

3.容量瓶使用前要用蒸憎水洗滌2~3次;溶解或稀釋溶質后要冷卻

溶液至室溫;定容、搖勻時,不能用手掌貼住瓶體,以免引起體積的變

化才密勻后,如果液面降到刻度線下,不能向容量瓶中再加蒸儲水了,

因為瓶塞、瓶口是磨口的,有少量溶液殘留。

4.定容時如果液面超過了刻度線或搖勻時灑出少量溶液,均須重

新配制。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3

專題3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專題目標】

1.掌握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質

量數之間的相互關系。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長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

3.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如:原子半徑、化

合價、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以IA族和

VD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經典題型】

題型一:幾個量的關系(X)

例1已知某元素的陽離子R2+的核內中子數為n,質量數為A,

則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A)

A.B.

C.(A-n+2)molD.

點撥:由A—M—n一N

規(guī)律總結: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離子電荷數二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鞏固:1以NA表示阿佛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53g碳酸鈉中含NA個CO32-BO.lmolOH-含NA個電子

C1.8g重水(D2O)中含NA個中子

D標準狀況下11.2L臭氧中含NA個氧原子

題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及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運用

例2寫出10電子的微粒的化學式

指出53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點撥:10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Ne-以Ne為中心-左右移動

54號元素是第5號0族元素一回答的是53號一前推一位

規(guī)律總結: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很強:2、10、18、36、

54、86、118相隔二個8、二個18、二個32;8、18、32就是該周期

容納的元素種類。陰、陽離子的穩(wěn)定結構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R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電子層數為最外層電子數

的1/2o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離子有①R2O42-、②RO4-、

③R2O32-、④RO3-。下列判斷正確的是(BC)

A.當它形成①時,不可能形成④B.當它形成②時,不可能形成③、

C.當它形成①時,不可能形成②、③D.當它形成②時,可以形成

點撥:易漏解應全面思考

規(guī)律總結:

⑴核外電子是由里向外,分層排布的。

⑵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最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8

個,次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得超過32個。

⑶以上幾點互相聯系。

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是書寫結構示意圖的主要依據。

鞏固:2具有下列結構的原子一定屬于堿金屬的是(CD)

A.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B.最外層電子數為次外層電子數的一半

C.M層電子數為K層電子數的一半D.K、L層電子數之和比M、

N層電子數之和大1

3分別處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們的離子的電子層

相差2層。已知A處于第m族;B處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價。則A、

B原子核外電子總數分別為(D)

A.m、nB.3、7C.m-2、lOnD.m+2、n+10

題型三:推斷元素原子序數差

例4若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可以形成原子個數比為2:3的化合物,

則這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不可能是(D)

A.1B.2C.5D.6

點撥:設兩種元素的符號分別為X和Y,則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X2Y3,即X為+3價,Y為-2價,在短周期元素中滿足此要求的X元

素有5B、7N、13AI,Y元素有80和16S。

規(guī)律總結:

從化合價入手或從直覺----代表物入手都可以。

鞏固:4周期表前20號元素中,某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相差3,

周期數相差1,它們形成化合物時原子個數之比為1:2。寫出這些化

合物的化學式。

題型四:位、構、性三者關系

例5下表是X、Y、Z三種元素的氫化物的某些性質:(B)

元素熔點/℃沸點/(與水的反應導電性(純液體)

X-283-162不反應不導電

Y-10219放熱反應,形成酸性溶液不導電

Z680/劇烈反應,生成H2,并形成堿性溶液導電

若X、Y、Z這三種元素屬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則它們的原子

序數遞增的順序是

A.X、Y、ZB.Z、X、YC.Y、X、ZD.Z、Y、X

點撥:導電性一化合物類型;與水反應一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例6破(At)是原子序數的鹵族元素,推測磁或碳的化合物不可能具

有的性質是(A)

A.HAt很穩(wěn)定B.易溶于某些有機溶劑

C.AgAt不溶于水D,是有色固體

點撥:位近性近

例7在一定條件下,RO3n?中和氟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R03n-+F2+2OH-=RO4-+2F-+H20已知R為短周期元素,

則可知在R03n--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點撥:離子方程式的電荷守恒和氟無正價

規(guī)律總結:結構決定位置,結構決定性質,,立置體現性質。

周期數二電子層數

主族數二最外層電子數二正價數

|正價|+|負價1=8

鞏固:5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種常見氧化物。X跟水反應后

可生成一種具有還原性的不穩(wěn)定的二元酸,該酸的化學式是;Y和X的

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學式是;ImolZ在加熱時跟水反應的產物需要用

6mol的氫氧化鈉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條件下,Y可以跟非金屬單質

A反應生成X和Z,單質A是。

6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已知它們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3XO4B.非金屬性:

X>Y>Z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按X、Y、Z順序由弱到強

D.元素的負化合價的絕對值按X、Y、Z順序由小到大

7周期表中相鄰的A、B、C三元素中,A、B同周期,A、C同主

族。已知三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三種元素的原子核

中質子數之和為。則這三種元素是、

41A_S_XB_CI_

C—O-(填元素符號)o

隨堂作業(yè):

1設某元素某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m,中子數為n,則下述論斷中

正確的是

A.不能由此確定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n

C.若碳原子質量為wg,此原子的質量為(m+n)wg

D.核內中子的總質量小于質子的質量

2X和Y兩元素的汨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X元素的陽離子

半徑大于Y元素的陽離子半徑,Z和Y兩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

同,Z元素的原子半徑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徑。X、Y、Z三種元素原

子序數的關系是(D)

A.X>Y>ZB.Y>X>ZC.Z>X>YD.Z>Y>X

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類型的化合物,其結構和性質往往相

似,化合物PH4I是一種無色晶體,下列對它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它是一種共價化合物B.在加熱時此化合物可以分解

C.這種化合物不能跟堿發(fā)生反應D.該化合物可以由PH3跟HI化

合而成

4在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它們的原子個數比為1:2,

設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分別為a和b,則下列對a和b可能的關系概

括得最完全的是()

①a+b=15②a=b+15③a=b-5@a+b=22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根據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K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K層電

子數相等

BL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L層電

子數相等

CL層電子為偶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L

層電子數相等

DM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

M層電子數相等

6重水A與普通水B分別跟足量的金屬鈉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

是()

A.A、B的質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體積在同溫、同壓下相等

B.A、B的質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質量相等

C.A、B的物質的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體積在同溫、同壓下相等

D.A、B的物質的量相等時,產生氣體的質量相等

7短周期元素X、Y,X的原子序數小于Y的原子序數,二者可以

形成兩種氣態(tài)化合物A和B。已知在相同條件下,A、B的密度之比為

15:22,且當A、B以體積比1:3混合后,對H2的相對密度為20.25。

試寫出X、Y的元素符號及A、B的化學式。

8A、B、C、D、E五種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按C、A、B、D、

E順序增大,C、D都能分別與A按原子個數比為1:1或1:2形成化合

物,CB可與EA2反應生成C2A與氣體物質EB4,E的M層電子數是

K層電子數的2倍。請回答:

⑴寫出這五種元素的名稱:ABC

DE;

⑵畫出E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D2A2和EB4的電子式:,;

⑷寫出D單質與銅鹽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9設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學考察,采集了該星球上十種元素

單質的樣品,為了確定這些元素的相對位置以便系統(tǒng)地進行研究,你

設計了一些實驗并得到下列結果:

單質ABCDEFGHIJ

熔點(℃)-150550160210-50370450300260250

與水反應VVVV

與酸反應

與氧氣反應VVWVVVV

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相對于A元素的

原子質量1.08.015.617.123.831.820.029.63.918.0

按照元素性質的周期遞變規(guī)律,試確定以上十種元素的相對位置,

并填入下表:

A

B

H

10已知1個N2O3分子的質量為akg,1個N2O5分子的質量為

bkg,若以1個氧原子(160)質量的1/16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

則NO2的式量為。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

學元素。

Q)下列(填寫編號)組元素的單質可能都是電的良導體。

①a、c、h②b、g、k③c、h、1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

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

影響:

L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2.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傾向

下表是一些氣態(tài)原子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l):

鋰XY

失去第一個電子519502580

失去第二個電子729645701820

失去第三個電子1179969202750

失去第四個電子955011600

①通過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數據分析為什么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

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

②表中X可能為以上13種元素中的(填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號

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③Y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④以上13種元素中,(填寫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需

要的能量最多。

高三二輪化學教案4

第二課時

目標:

L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guī)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鋁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B.C.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fā)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猷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

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

行比較。

現象;

原因分析;

實驗2.將新制備的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

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上戢。

現象;

原因分析。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越

局I。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

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

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guī)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

為常規(guī)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上匕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溶液與溶液的堿性強弱?

■二的酸性比酸性強。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堿性強于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

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⑴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

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

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

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

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溶液中”日離子有和,陰離子有,,,根

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應等于它在溶液中

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中,

在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及

「(2)

將⑵-⑴得

綜上分析,關系正確的有A.C.D。答案:[B]

隨堂練習

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A.

B.

C.

D.

2.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熱攪拌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

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A.B.C.D.

3.下列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A.中的和B.的純水中和

C.中電子和中子D.明帆溶液中與

4.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A.B.C.D.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Q)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溶液(約lmol/L),溶液(約lmol/L)及起泡劑。

使用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體積比約是。若用

等體積、等濃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代替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泡沫滅火器

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

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guī)律

⑴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

堿性)的常規(guī)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

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

曷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由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Q)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

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溶液中混有雜質。方法:加熱,

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4.典型例題

5.擴展探究實驗

本節(jié)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

引入教學,在本節(jié)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

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NaHS04、NaHS03、NaHC03三種溶液的

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

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在氯化鍍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I-]>[NH4+]>[H+]>[0H-](B)[NH4+]>[CI-]>[H+]>[OH-]

(C)[CI-]=[NH4+]>[H+]>[0H-](D)

[NH4+]=[CI-]>[H+]>[0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

和,在所得溶液中()

(A)[CI-]>[NH4+]>[H+]>[OH-](B)[NH4+]>[CI-]>[H+]>[OH-]

(C)[CI-]=[NH4+]>[H+]>[OH-](D)[NH4+]=[CI-]>[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ll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