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_第1頁
第14課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_第2頁
第14課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_第3頁
第14課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_第4頁
第14課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魯美版美術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絲路與工藝美術交流探索絲路藝術交流的奧秘在漫長的古代,絲綢之路為東西方的藝術交流提供了便利,促進了中西方美術尤其是工藝美術的相互影響。這些影響產生了哪些主要成果呢?目錄Diamaccumsanseaeosetminimpraesentclitaenimdelenit.01絲綢之路的起源與發展Eratmagnaloremkasdutvoluptuanihiltemporsed.02工藝美術的傳播與交流Temporconsequatsedpraesentetametduiseratinstet.03藝術風格的融合與創新Eirmodnositeirmodatestaliquyamnibhminimconsequat.04絲綢之路的文化意義Ametelitrveroloremnoutetvoluptuaassumlabore.05結語與思考題絲綢之路的起源與發展了解絲綢之路的開辟與路線絲綢之路的開辟陸海絲路的起源張騫出使西域01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連接東西方的陸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開辟陸海絲路的起源海上絲綢之路興起02隨著航海技術進步,海上絲綢之路興起,連接中國與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絲綢之路的開辟陸海絲路的起源陸海絲路的聯系03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相互補充,共同促進了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凝結著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藝術創造力。這些工藝美術品不僅是單純的欣賞品,更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 中國古代先民發明的絲綢、瓷器、漆器等工藝品大量銷往世界各地,豐富和改善了世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中國燦爛的工藝文化也在也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代表性品種:青銅器絲綢陶瓷漆器玉器金銀器景泰藍等絲綢之路的路線東西方交流的通道陸上絲綢之路路線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新疆、中亞,最終到達地中海沿岸,是古代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陸路通道。01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從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紅海及東非海岸,拓展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02路線的重要性絲綢之路的路線不僅促進了商品貿易,還推動了文化、藝術等領域的交流與融合。03工藝美術的傳播與交流感受工藝美術在絲路上的魅力巴西大豆壓榨的豆粕能用于中國期貨交割么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0厘米、重量僅為49克的衣物是1972年出土于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素紗襌衣

素紗禪衣享譽世界的絲綢之美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華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偉大創造力和燦爛文明的門戶,也是古代中國得以與西方文明交融交匯、共同促進世界文明進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紀,德國地質學家首次將這條最初運輸絲綢的交通要道稱為“絲綢之路”。01中國絲綢傳播中國是絲綢發源地,通過絲綢之路,絲綢傳播到西方,成為古代世界珍貴商品。02紡織技術交流中國的紡織技術傳入中亞、西亞,同時西方毛織品和地毯技術也傳入中國。03多樣化發展東西方紡織技術交流,促進了紡織工藝的多樣化發展,豐富了人們的服飾選擇。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養蠶繅絲技術的國家。西漢時絲織品開始通過絲綢之路傳向西方。根據質地的不同,絲綢分為錦、綾、紗、絹、羅、綢、緞等,其中錦的檔次最高。絲綢多采用織、繡、印、染等方法進行裝飾加工絲綢的紋樣以動、植物為主,千變萬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階段的時代風尚與審美情趣。蜚聲海外的中國絲綢享譽世界的絲綢之美《簪花仕女圖》(中國畫)周昉(唐)享譽世界的絲綢之美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收藏于新疆博物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漢代織

護臂“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中國古代占星用語,是古代先民觀察五大行星運行變化而歸納總結出來的占辭術語。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東方”是中國古代星占術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國”指黃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區及中原,是一個地理概念。而這句話的含義是,“金木水火土五顆星同時出現在東方的上空,有利于中原作戰。”這是迄今為止在新疆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帶有“中國”字樣的文物。通過“五星聚會”研究,科學家們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享譽世界的絲綢之美南北朝綠地對鳥對羊燈樹紋錦長13.8厘米,寬26.1厘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此錦主體花紋是中間掛著花燈的燈樹,燈樹上方是葡萄樹和對鳥,燈樹下方是對羊,表現了古代上元節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情景。錦面紋飾采用對稱排列方法,是吸收西方特有的圖案循環排列方式。享譽世界的絲綢之美聯珠四騎獵獅紋錦,中國唐代絲織品。

長250厘米,寬134厘米。原藏日本奈良法隆寺夢殿,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騎士的容顏、冠帽、甲胄、翼馬、馬具、生命樹、騎士與獅的動態等,又顯示出與波斯藝術的密切聯系。在今見唐錦里,為最寬大、圖案最精彩的一幅,并且完好如新聯珠四騎獵獅紋錦傳遍世界的陶瓷藝術中國陶瓷遠銷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對西亞、歐洲的陶瓷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玻璃工藝傳入西亞的玻璃制造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工藝美術的種類。藝術融合陶瓷與玻璃工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工藝美術的融合與創新。工藝美術的碰撞

青花波斯文三足爐明代時期的瓷器類文物,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與玻璃工藝中國陶瓷遠銷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對西亞、歐洲的陶瓷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玻璃工藝傳入西亞的玻璃制造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工藝美術的種類。藝術融合陶瓷與玻璃工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工藝美術的融合與創新。工藝美術的碰撞凸釘玻璃碗出土于寧夏固原市南郊的北周李賢夫婦合葬墓,現藏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博物館。該形制在薩珊時期的伊朗高原十分流行。固原作為絲綢之路西北咽喉門戶,見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提供了考察當時東西方貿易極為重要的資料。陶瓷與玻璃工藝中國陶瓷遠銷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對西亞、歐洲的陶瓷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玻璃工藝傳入西亞的玻璃制造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工藝美術的種類。藝術融合陶瓷與玻璃工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工藝美術的融合與創新。工藝美術的碰撞桑托斯宮瓷廳穹頂”

葡萄牙陶瓷與玻璃工藝中國陶瓷遠銷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對西亞、歐洲的陶瓷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玻璃工藝傳入西亞的玻璃制造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工藝美術的種類。藝術融合陶瓷與玻璃工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工藝美術的融合與創新。工藝美術的碰撞《諸神之宴》貝里尼170x188cm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鑒賞與討論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與同學交流,當對一個陌生國度產生聯想時,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為什么我們會選擇這些形象、物品去認識那些陌生的國家?中國風:Chinoiserie來自法語Chinois陶瓷與玻璃工藝中國陶瓷遠銷工藝美術的碰撞有中國瓷罐的靜物

荷蘭

威廉·卡爾夫

這幅畫作反映了十七世紀荷蘭對外貿易的興盛,以及瓷器在當時作為財富與地位象征的意義。十七世紀是荷蘭的“黃金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通過海上貿易將大量中國青花瓷運回歐洲,這些瓷器不僅滿足了歐洲市場的需求,也促進了荷蘭的經濟發展。在畫作中,青花瓷罐占據顯眼位置,與其他貴重物品一起,展示了主人的財富和品味。青花瓷的精美工藝和稀有性使其成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富有的貴族和商人才能擁有這些珍貴的進口商品。金屬工藝與珠寶金銀器工藝傳入中亞、西亞的金銀器工藝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影響了中國的金屬工藝發展。0

1珠寶設計借鑒東西方的珠寶設計風格在絲綢之路上相互借鑒,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02文化融合金屬工藝與珠寶設計的交流,體現了不同文化在藝術領域的融合與進步。03金屬與珠寶的交融金屬工藝與珠寶金銀器工藝傳入中亞、西亞的金銀器工藝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影響了中國的金屬工藝發展。鎏金銀壺胡瓶鎏金銀壺的制造地為中亞巴克特里亞,即今天阿富汗北部地區。這件器物制作工藝集錘揲、焊接、雕刻、鎏金、鍛鏨等相關工藝于一身,造型別致精美,在世界上也是罕見。一把鎏金銀壺把歐亞大陸上的希臘文明、波斯文明和中華文明串聯了起來,見證了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承載著古文明的輝煌和絲路的記憶。金屬工藝與珠寶金銀器工藝傳入中亞、西亞的金銀器工藝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影響了中國的金屬工藝發展。銀盒

西漢鎏金摩羯紋多曲銀碗唐

陳元通夫人汪氏墓出土唐朝的金銀器深受粟特、薩珊、拜占庭等地區文化因素與制作技術的影響。制作工藝上,西方金銀器制作中的錘揲、焊綴技藝等在唐代日益成熟。。在裝飾風格和樣式上,唐代金銀器也呈現出濃郁的異域風格,這件銀碗便是物證。一般認為,摩羯紋是隨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的。摩羯又稱摩伽羅,是印度神話中的海中異獸,“鎏金摩羯紋多曲銀碗”是中唐時期器物,它體現著這一時期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交替發展、經濟文化廣泛交流的盛況,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所帶來的文化與技藝的融合與創新。金屬工藝與珠寶青釉鳳首龍柄壺

故宮博物院藏六朝至唐代,我國與西亞各國文化交流頻繁,波斯的一種鳥首壺傳到我國,影響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現了鳳首壺,其中以這件青釉鳳首龍柄壺最為精美。此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我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集塑貼、模印、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于一體,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金屬工藝與珠寶鎏金伎樂八棱銀杯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鎏金伎樂紋八棱銀杯的制作工藝與中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域商人千里迢迢從絲綢之路帶來的,后來由于這種銀杯在唐代王族貴戚和達官顯要中盛行,一些外國工匠開始定居長安專門制作這些異域風情的金銀器。而從這只銀杯的形制來看,它決非當時胡人在酒肆中用的,而是西域進貢給唐王朝的貢品。它代表了唐代工藝制作最高水平,也讓今天的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絲綢之路”暢通時繁榮,見證了開放的盛唐對外交往的頻繁和強盛鑒賞與討論假如你是唐代的一名商人,你將如何像中國顧客推薦使用波斯工藝制作的器皿?設想對方會想你提出那些問題?你講如何回答?選擇波斯器皿與中國器皿各一件,觀察器物輪廓合紋樣簡圖,比較兩者的不同特點?藝術風格的融合與創新領略絲路藝術的獨特魅力佛教藝術的傳播佛教傳入中國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從印度傳入中國,帶來了佛像雕塑、壁畫等藝術形式。中國佛教藝術風格中國佛教藝術在吸收印度風格基礎上,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藝術傳播意義佛教藝術的傳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豐富了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佛教藝術的傳承與演變佛教藝術的傳播克孜爾石窟

新疆拜城克孜爾千佛洞不僅是佛教藝術的搖籃,更是絲綢之路文明的縮影。其壁畫中的商旅、樂舞場景記錄了古龜茲的社會風貌,而“禪定”“天宮伎樂”等題材則展現了古代藝術與宗教哲學的融合。盡管歷經劫難,其殘存壁畫與洞窟結構仍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證。佛教藝術的傳播畫面內容是漢朝打敗匈奴后,漢武帝因獲兩尊不知名號的匈奴祭天金像,而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大夏國詢問金像佛號的故事。張騫出使西域圖

初唐牽駝圖壁畫磚佛教藝術的傳播伎樂圖天奏樂胡旋舞——西域民間舞、通過絲綢之路傳來的西域旋轉性的舞種,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胡旋舞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樂以打擊樂為主,與它快速的節奏、剛勁的風格相呼應。畫面中兩人踩在墊子上單腳站立旋轉著舞蹈,服飾飄逸,表現出當時舞蹈的盛行以及舞蹈者的高超技藝。大唐盛世,樂舞敦煌,伎樂天奏樂,歌舞以娛佛。大唐盛世,樂舞敦煌,伎樂天奏樂,歌舞以娛佛佛教藝術的傳播虞弘墓虞弘墓,東西方文化交流最珍貴的資料,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這是我國第一座經過科學發掘、有準確紀年、并有著完整豐富中亞圖像資料的墓葬。其漢白玉石槨上雕刻圖案中的人物服飾、器皿、樂器、舞蹈內容以及花草樹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亞諸國,有些畫面有明顯的祆教內容,是我國發現的反映中亞古國和東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豐富、最珍貴的實物資料。建筑與裝飾藝術建筑與裝飾的融合之美絲綢之路上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元素,如中國亭臺樓閣與西亞穹頂建筑結合。建筑風格融合裝飾藝術中,東西方圖案、紋樣相互借鑒,形成了獨特的裝飾風格。裝飾藝術借鑒建筑與裝飾藝術的融合與創新,展現了絲綢之路文化的包容性與創造性。創新體現絲綢之路的文化意義認識絲綢之路的價值與影響文明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融合。文明交流橋梁通過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增進了彼此的理解與認同。文化理解與融合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歷史意義絲路連接東西方文明絹衣彩繪木俑

唐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工藝美術傳承絲綢之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