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 20 部分:港口碼頭_第1頁
DB4401-T 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 20 部分:港口碼頭_第2頁
DB4401-T 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 20 部分:港口碼頭_第3頁
DB4401-T 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 20 部分:港口碼頭_第4頁
DB4401-T 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 20 部分:港口碼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310

CCSA90

DB4401

廣州市地方標準

DB4401/T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0部分:港口碼頭

Anti-terrorismprecautionmanagement—Part20:Portterminal

2020-12-04發布2021-01-19實施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

廣州市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DB4401/T10.20—2020

引言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面對恐怖主義的肆虐,無人可以獨善其身。近年來,國際恐怖主義活

動持續活躍,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國將反恐怖斗爭作為當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的重

要工作,明確確立“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防范為主、懲防結合和先發制敵、保持主動”的反恐

工作原則,積極構建全民參與的反恐怖防范體系,主動防范暴力恐怖襲擊及其危害。在此背景下,如何

建立安全、周密、可靠、有效的城市反恐怖防范標準體系,為反恐怖防范工作提供可靠的技術指導和決

策支撐,成為當前反恐怖工作的重要課題和必須解決的難題。

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華南地區

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其不僅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要地,更是我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始

終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反恐怖斗爭形勢嚴峻復雜。隨著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廣州市“樞紐+”效應越加凸顯,加速其對外交流與融合,也給廣州城市安全反恐防范工作帶來更多的

風險與挑戰。

黨的十九大以來,廣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反恐怖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

深刻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精細管理和法治精神,秉持“借力、嵌入、

融合”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以建設全球最安全穩定、最公正正義、法治環境最好的國

際化超大城市為總目標,以“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廣州氣派”為總要求,以提升反恐重點目標反恐防

恐能力為主線,以“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反恐標準為抓手,努力探索構建地方性反恐怖防范

標準體系,扎實推進新時代城市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廣州市委將反恐怖地方標準體

系建設作為廣州市全面深化改革重點項目之一督辦,廣州市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堅持頂層設計,著力從

法律法規及通用基礎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等4大門類30多個方面入手,逐一研究、精

心謀劃、分類制定,在通則的基礎上全面完成各項分則的編制工作,初步建立形成廣州市反恐怖防范地

方標準體系,為我市相關行業及領域落實開展反恐怖防范各項工作舉措提供了系統詳實先進可行的遵循

和依據。

DB4401/T10《反恐怖防范管理》原計劃分為38個部分,現調整為以下33個部分。以后根據反恐怖

防范工作需要,再視情況進行調整。

——第1部分:通則。

——第2部分:黨政機關。

——第3部分:廣電傳媒。

——第4部分:涉外機構。

——第5部分:教育機構。

——第6部分:醫療衛生機構。

——第7部分:商場超市。

——第8部分:酒店賓館。

——第10部分:園林公園。

——第11部分:旅游景區。

——第12部分:城市廣場和步行街。

——第14部分:大型專業市場。

——第15部分:體育場館。

——第16部分:影視劇院。

——第17部分:會展場館。

——第18部分:宗教活動場所。

——第20部分:港口碼頭。

——第21部分:公交客運站場。

——第22部分:隧道橋梁。

V

DB4401/T10.20—2020

——第24部分:城市軌道交通。

——第25部分:水務系統。

——第26部分:電力系統。

——第27部分:燃氣系統。

——第29部分:糧食和物資儲備倉庫。

——第30部分:金融機構。

——第31部分:電信互聯網。

——第32部分:郵政物流。

——第33部分:危險化學品。

——第34部分:民用爆炸物品。

——第35部分:核與放射性物品。

——第36部分:傳染病病原體。

——第37部分:大型活動。

——第38部分:高層建筑。

其中《反恐怖防范管理第1部分:通則》的目的在于搭建系列標準的標準框架結構,明確了反恐

怖重點目標普遍適用的反恐怖防范要求。其余部分在通則的基礎上,根據行業的特點,增加行業反恐

特殊要求、細化通則的有關內容,使其更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件為《反恐怖防范管理》的第20部分,適用于港口碼頭類反恐怖防范重點目標的防范和管理。

由于超過80%的世界貿易是通過水路運輸完成,各國政府將水運系統的反恐防范安全與航空系統放在同

等重要的位置上。海(河)域周圍的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和其他系統逐步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國際港

口所面臨的威脅也日趨多樣化,包括:自殺式船舶攻擊;船舶運載的集裝箱內裝有核、生化等大規模殺

傷性武器;恐怖分子入侵港區破壞重要設施等。廣州港,是我國重要港口,地處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

洲地區中心地帶,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東江、西江、北江在此匯流入海。廣州港由海港和內河

港組成,目前,其友好關系港口總數達50余個,覆蓋全球六大洲,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本文

件根據貨運碼頭、涉外客運碼頭、國內客運碼頭的特點,分別確定各自的重要部位,并根據各類碼頭的

特點設置人防、物防、技防和制度防要求,提升港口碼頭的反恐怖防范能力,有效保護我市基礎設施安

全。

VI

DB4401/T10.20—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0部分:港口碼頭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港口碼頭反恐怖防范管理的術語和定義、反恐怖防范總體要求、防范分類及等級劃分、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常態反恐怖防范、非常態反恐怖防范、應急準備要求和監督、檢查。

本文件適用于港口碼頭類反恐怖防范重點目標的防范工作和管理,港口碼頭類反恐怖防范一般目標

可參照執行。

注:反恐怖防范重點目標由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確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7946脈沖電子圍欄及其安裝安全運行

GB12663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控制指示設備

GB12899手持式金屬探測器通用技術規范

GB15208.1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

GB15208.2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檢查設備

GB15208.3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3部分:透射式貨物安全檢查設備

GB15208.4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4部分:人體安全檢查設備

GB15208.5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5部分:背散射物品安全檢查設備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GB/T24246放射性物質與特殊核材料監測系統

GB/T25724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

GB/T34316港口安全防范系統技術要求

GB/T36546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告警裝置技術要求

DB4401

GB/T37078出入口控制系統技術要求

GB/T50186港口工程基本術語標準

GB50198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

GB50394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5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Z143貨物/車輛輻射檢查系統的放射防護要求

GA/T36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A/T594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

GA/T644電子巡查系統技術要求

GA/T669.1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技術標準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

GA/T1067基于拉曼光譜技術的液態物品安全檢查設備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通用技術要求

GA/T1323基于熒光聚合物傳感技術的痕量炸藥探測儀通用技術要求

1

DB4401/T10.20—2020

GA1551.5石油石化系統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運輸企業

JGJ/T60交通客運站建筑設計規范

JTS∕T108—1危險貨物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規范

JTS∕T108—2危險貨物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規范

JTS165—2013海港總體設計規范

JT/T779港口設施保安評估導則

JT/T780港口設施保安計劃制訂導則

JT/T844港口設施保安設備設施配置及技術要求

JT/T961—2020交通運輸行業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

JT/T1139港口設施保安標志

JT/T1293客運碼頭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DB4401/T10.1—2018反恐怖防范管理第1部分:通則

DB4401/T43反恐怖防范管理防沖撞設施

3術語和定義

GB/T50186、DB4401/T10.1—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港口port

具有船舶進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貨物裝卸、駁運、儲存等功能,具有相應的碼頭設施,由

一定范圍的水域和陸域組成的區域。

3.2

碼頭terminal

供船舶停靠、裝卸貨物或上下旅客的水工建筑物、設施和停泊水域,由一個或者多個泊位組成。

3.3

限制區域restrictedareainportfacility

根據港口碼頭的性質及作用而需強化管理和控制進入的地方。

注:限制區域可能包括一個或者多個重點目標重要部位。

3.4

港口經營人portoperator

依法取得經營資格從事港口經營活動的組織和個人。

注:參考交通運輸部《港口經營管理規定》。這些經營活動包括:1.為船舶提供碼頭、過駁錨地、浮筒等設施;2.

為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設施和服務;3.從事貨物裝卸(含過駁)、倉儲、港區內駁運;4.為船舶進出港、

靠離碼頭、移泊提供頂推、拖帶等服務。

3.5

涉外港口碼頭foreign-relatedterminal

在港口發生涉外船港界面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設施保安規則》的碼頭。

4反恐怖防范總體要求

4.1港口碼頭的反恐怖防范工作,以“預防為主、防控結合”“誰經營、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

為總體要求。

4.2港口碼頭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應在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公安機關、邊

檢、海關、港口、海事、應急等相關部門應履行管理、指導、監督和檢查。

4.3港口經營人應按照反恐怖主義法等相關要求履行職責,建立并實施港口碼頭反恐怖防范系統。

5防范分類及等級劃分

5.1防范分類

2

DB4401/T10.20—2020

反恐怖防范按防范管理性質分為常態反恐怖防范和非常態反恐怖防范兩類。

5.2非常態反恐怖防范等級

非常態反恐怖防范等級按恐怖威脅預警響應的要求分為4個等級:

a)四級非常態反恐怖防范,Ⅳ級(一般),用藍色表示;

b)三級非常態反恐怖防范,Ⅲ級(較大),用黃色表示;

c)二級非常態反恐怖防范,Ⅱ級(重大),用橙色表示;

d)一級非常態反恐怖防范,Ⅰ級(特別重大),用紅色表示。

6重要部位

6.1貨運碼頭重要部位

貨運碼頭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第6章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外界出入

口(人員出入口、機動車出入口、火車出入口)、安防監控中心、限制區域、安檢區域、生產調度指揮

中心、機房、保密檔案室、消防控制室、配電站、加油站(加油車)、生產用燃料油儲存庫、碼頭前沿

及水域、儲罐區、含油管(道)線、碼頭裝卸泊位、引橋、船岸通道、危險貨物的倉庫或集裝箱堆場。

6.2客運碼頭重要部位

6.2.1涉外客運碼頭

涉外客運碼頭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第6章的要求,包括以下幾類:

a)人員密集類重要部位,包括但不限于客車停車區、外界出入口、安檢區域、候船廳、出入境聯

檢區域、旅客主要通道、電梯;

b)其他:限制區域、安防監控中心、消防控制室、配電站、廣播(媒體)控制室,保密檔案室、

碼頭前沿及水域、泊位等。

6.2.2國內客運碼頭

國內客運碼頭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第6章的要求,包括以下幾類:

a)人員密集類重要部位:外界出入口、售票處、驗(檢)票處、安檢區域、候船室(區)、登(離)

船通道;

b)其他:安防監控中心、廣播(媒體)控制室、泊位、碼頭前沿及水域。

7常態反恐怖防范

DB4401

7.1人防

7.1.1基本要求

7.1.1.1應符合國家、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標準對安保力量的要求。

7.1.1.2港口經營人應根據有關規定,結合碼頭面積、功能、旅客/貨運吞吐量、建筑分布、重要部位

分布等反恐怖防范工作實際需要,配備足夠的安保力量,明確常態安保力量人數。

7.1.2人防組織基本要求

7.1.2.1港口經營人應設置或確定承擔與反恐怖防范任務相適應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機構,明確責任部

門和第一責任人,指定專職聯絡員,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反恐怖防范的具體工作。

7.1.2.2港口經營人應明確港口碼頭反恐怖防范重要崗位。重要崗位主要包括:責任領導、責任部門

負責人(保安主管)、聯絡員、安保力量崗位和重要部位的生產作業崗等。

注:上述崗位工作人員即為重要崗位人員。

3

DB4401/T10.20—2020

7.1.3人防配置基本要求

7.1.3.1港口碼頭類反恐怖防范應按照表1的規定進行人防配置。

表1人防配置表

序號項目配設要求設置標準

1工作機構健全組織、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應設

2責任領導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應設

3責任部門獨立安保部門或指定的部門應設

4聯絡員指定港口碼頭保衛部門負責人1名應設

5技防崗位安防監控中心等重要技防系統設施應設

6固定崗位主要出入口、閘口、安檢區域、停車庫(場)應設

7巡查崗位第6章規定的重要部位、周界、限制區域的邊界應設

8量網管崗位網絡安全維護應設

9機動崗位備勤、周界應設

注:客運碼頭運營期間設置安檢固定崗位。

7.1.3.2安保力量按如下要求配備。

a)涉外港口碼頭與非涉外港口碼頭的保安員人數要求如下:

1)泊位等級在十萬噸(或以上)的碼頭應不少于8名;

2)泊位等級在萬噸(或以上)的碼頭應不少于6名;

3)萬噸以下的碼頭應不少于4名;

4)非涉外港口碼頭的保安員,保安員應不少于3名。

b)安防監控中心的值班人員不少于2人,安防監控分中心和船舶上的監控室的人數按實際需要確

定,視頻監控系統的值班監看人員配備宜與監看顯示畫面數量相適應。

c)視頻值班監看人員的數量應根據視頻攝像頭的數量、監看畫面的數量確定,每9個監看畫面宜

設置1人,每個人監看的畫面應少于18個。

d)需要出入登記、檢查管理的外界主要出入口不應少于2人,保持開放的出入口、限制區域出入

口應設置安保固定崗位,安裝出入口控制系統的內部出入口可不設置安保固定崗位。

e)安檢崗位的設置要求如下:

1)貨運碼頭對機動車安檢的人員每班不少于2人,對外來人員安檢可以由出入口固定崗位

安保人員兼任;

2)涉外客運碼頭應設置安檢固定崗位,1個安檢通道時安檢人員應不少于3人,每增加1

個安檢通道不少于2人;

3)國內客運碼頭應設置安檢固定崗位,1個安檢通道時安檢人員應不少于2人,每增加1

個安檢通道不少于2人。

f)碼頭內的停車場應設置固定崗位,安保力量不得少于1人。

g)珠江游船應設置固定崗位,安保力量不得少于1人。

h)巡查崗位安保力量的總人數取決于巡查路線,每班不得少于2人。

i)國內客運碼頭安保力量可采用專兼職結合的方式,春運、重大活動、節假日期間,安保力量應

相應增加。

7.1.4人防管理

7.1.4.1港口經營人應建立與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屬地公安機關及港口行政管理

部門的工作聯系,定期報告反恐怖防范措施落實情況,互通信息、完善措施。

7.1.4.2在碼頭發現禁帶物品或限帶物品超量的,應勸阻其攜帶進站。

4

DB4401/T10.20—2020

7.1.4.3在港口碼頭發生較嚴重保安事件(可疑人員、違禁和管制物品、發現可疑船只接近裝卸船舶

或搭靠碼頭等)立即報港口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執法部門(公安、邊檢、海關、海事等),以取得必要

的援助和支持;發現其他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并報告公安機關,同時采取措施保護現場。

7.1.4.4港口經營人應符合下列要求。

a)安保工作負責領導、安保部門負責人應簽訂反恐怖防范目標責任書,重要崗位的從業人員應簽

訂相應的反恐怖防范承諾書。

b)港口經營人應指定專職聯絡員,聯絡員宜由責任部門負責人擔任,聯絡員應確保24小時通信

暢通。聯絡員的配置和變更,應及時向港口行政部門、屬地公安機關和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

構的辦事機構備案。

c)開展重要崗位人員的背景審查,建立人員檔案并備案,確保用人安全。

d)加強反恐怖防范教育宣傳,開展應急技能訓練每周不少于1次,涉恐突發事件應對處置演練每

月不少于1次,提升人防技能。

e)人防職責:

1)加強托運、寄存物品管理,重點違禁物品查處和無主物品的查證;

2)開展貨運碼頭巡查,注意前沿水域的巡查,在作業時段,巡查間隙不大于2小時,非作業

時段,巡查間隙不大于3小時;

3)開展客運碼頭巡查,注意前沿水域的巡查,客運碼頭在運營時段巡查間隙不大于1小時,

非運營時段巡查間隙不大于6小時;

4)安檢要求及實施見附錄A。

f)開展技防系統的值守監看和運維。

g)加強檢查督導,開展制度體系實施與改進,提高人防效率。

h)完善內外反恐怖防范聯系與通信系統,建立通信簿并發放給相關崗位,在安防監控中心里應固

定放置或張貼在顯眼位置。

7.1.5安保力量要求

反恐怖安保力量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7.1.5的要求,并應符合以下要求:

a)港口碼頭聘請的保安服務公司應具備《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規定的資質;

b)保安員的安保能力應滿足《保安服務管理條例》和GA/T594相關要求,并持證上崗;

c)港口碼頭的主管安全的分管領導、保安主管、責任部門的負責人、保安員等安保人員應定期接

受培訓;

d)反恐怖防范專(兼)職工作人員應掌握港口碼頭等重要部位的地理環境和主要設施布局,熟悉

周邊環境和各類疏散途徑;

e)反恐怖防范專(兼)職工作人員應熟悉港口碼頭反恐怖防范工作情況及相關規章制度、應急預

案等;

DB4401

f)應對涉恐突發保安事件,配合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公安機關、相關部門開展工作;

g)網管人員應具有計算機相關專業技術能力,熟悉網站和信息系統的安全機制,按網絡安全管理

制度開展網絡安全防范工作;

h)其他需承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7.2物防

7.2.1基本要求

7.2.1.1應符合國家、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標準對工程建設的要求。

7.2.1.2應納入港口碼頭建設工程統一規劃,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應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

行。

7.2.1.3使用的設備和設施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并經檢驗或認證合格。

7.2.2物防組成

重要部位物防包括實體防護設施、個人應急防護裝備、公共應急防護裝備及設施等。

5

DB4401/T10.20—2020

7.2.3物防配置

港口碼頭的物防配置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物防配置表

安放碼頭區域或位置

序號項目設置標準

貨運涉外客運國內客運

機動車阻擋裝置(電動機動車、火車主要出入

1--應設

門、手動門或電動欄桿)口

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外界主要出入口、容易受機動車沖擊且會造成重大傷害的重

2應設

施要部位

防盜安全門(窗)、金

安防監控中心、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機房、消防控制室、配

3屬防護門或防尾隨聯動應設

電站

實體防互鎖安全門

4護設施防盜保險柜(箱)財務出納室、保密檔案室售票處應設

5圍墻或柵欄周界、限制區域邊界應設

主要出入口(含內外貿

6人車分離通道閘口)、內部機動車主要客車停車區-應設

通道

7刀片刺網周界周界-應設

8人行出入口通道閘行人外界主要出入口-驗(檢)票處宜設

9固定崗位、巡查崗位、技防崗位應設

對講機、強光手電、防

10網管崗位、機動崗位、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宜設

暴棍棒

11個人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消防控制室應設

12應急防毛巾、防毒面具室內辦公區域應設

13護裝備危險品防護器材危險貨物的倉庫或集裝箱堆場等危險品存儲地、消防監控室應設

14防暴盾牌、鋼叉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值班室應設

防暴頭盔、防割(防刺)

15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值班室應設

手套、防刺服

16防爆毯(含防爆圍欄)安檢區域應設

17應急警報器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人員密集類重要部位應設

18消防器材各辦公/作業區域應設

19應急照明各辦公/作業區域、通道應設

20公共應急救箱-人員密集類重要部位應設

21急防護救生設備碼頭前沿、泊位應設

裝備及候船室(公交

22行包寄存設施門衛室-應設

設施除外)

碼頭前沿營業

23巡邏車碼頭前沿、后方各區域-應設

時段)

24巡邏船舶碼頭前沿水域--宜設

25保安標識與標志JT/T1139規定的設置位置應設

7.2.4物防要求

7.2.4.1通用要求

7.2.4.1.1物防設施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7.2.4.1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7.2.4.1.2防沖撞設施應符合DB4401/T43的要求。

7.2.4.2實體防護設施

實體防護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a)鋼柵欄應采用鋼管或鋼板組合制作:

6

DB4401/T10.20—2020

1)采用鋼柵欄時應采用單根直徑不小于20mm,壁厚不小于2mm的鋼管(或單根直徑不小

于16mm的鋼棒,單根截面不小于8mm×20mm的鋼板)組合制作;

2)單個柵欄空間最大面積應不大于600mm×100mm;

3)用于窗的防護時,柵欄應安裝在窗內側;

4)柵欄的豎桿間距不大于150mm,且不易攀爬,柵欄應采用直徑不小于12mm的膨脹螺絲

固定,安裝應牢固可靠;

5)鋼柵欄的設置應符合消防的有關規定。

b)圍墻應滿足以下要求:

1)港口碼頭的周界宜采用實體圍墻封閉,特殊地段可采用柵欄封閉;

2)圍墻或柵欄應為不間斷全封閉式隔離設施,不應有破損或缺口,不應有敞開的排水口和預

留管口;

3)陸上周界的圍墻高度不應低于2500mm;

4)限制區域應采用實體圍墻、圍網、柵欄進行區域分隔,高度不應低于1800mm;

5)室內的變(配)電站應設置實體圍墻、柵欄,高度不應低于1800mm。

c)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施應符合DB4401/T43的要求。

7.2.4.3個人應急防護裝備

個人應急防護裝備應符合以下要求:

a)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應符合GA124的要求;

b)危險品防護器材宜包括可燃氣體探測器、防毒面具、防靜電服、防靜電鞋、吸附劑、中和劑、

消毒劑、防腐蝕手套、護目鏡、化學防護衣、泄漏處理桶、防火絕緣膠布、空氣呼吸器等;

c)防護服應符合GB/T20097要求;

d)進入防爆區域內應使用適宜的防爆設備。

7.2.4.4公共應急防護裝備及設施

公共應急防護裝備及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a)應符合JTS165—2013第10章的消防設計要求;

b)配備室內/外消火栓、手提式/推車式滅火器、消防水帶、消防標志燈、固定噴淋裝置、消防沙

桶、可燃氣體探測器等;

c)消防水系統應符合GB50974的要求;

d)高倍泡沫滅火器應符合GB50151相關要求;

e)其他類型的滅火材料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f)巡邏車應為小型電動機動車,總重不超過600kg;

g)巡邏船舶應配備足夠的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等救生裝備;DB4401

h)涉外港口碼頭的保安標識與標志應符合JT/T1139的要求,國內客運碼頭宜符合JT/T1139

的要求。

7.2.4.5安防監控中心

安防監控中心應符合以下要求:

a)安防監控中心的位置和空間布局應符合GB50348—2018的6.14.1條款要求,安防監控中心

不宜設置在周界上,不應設置在門衛室;

b)安防監控中心的自身實物防護及環境應符合GB50348—2018的6.14.3條款要求;

c)出入門應采用安全門,外開方式,能自動關閉,并應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從內部開啟;

d)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并與報警中心聯網;

e)應同時配備有線、無線專用通訊工具;

f)配備強光手電、防護棍棒等專用防護器械。

7.2.4.6貨運碼頭的主要出入口

7

DB4401/T10.20—2020

貨運碼頭與外界相通的主要出入口應符合以下要求:

a)應設置門衛室;

b)應有防沖撞設施,有防暴阻車路障和大門(含電動伸縮柵欄門、電動欄桿等);

c)應設置人車分離通道,人行通道宜設置通道閘門;

d)有機動車通行的出入口應有機動車阻擋裝置,能與技防系統結合,實現對機動車的識別、控制

和信息管理;

e)液體散貨碼頭應設置物品寄存設施。

7.2.4.7客運碼頭的主要出入口

客運碼頭與外界相通的旅客主要出入口應符合以下要求:

a)確保機動車無法行駛至出入口,可通過臺階、天然屏障或防沖撞設施實現;

b)出入口前面區域應實現人車分離;

c)客車的上下客位置應有安全區域,防止機動車沖撞。

7.2.4.8周界

周界應符合以下要求:

a)周界使用的圍墻、柵欄應符合7.2.4.2的要求;

b)碼頭、引橋兩側設置的圍墻、柵欄應延伸至退潮時水陸交界處,并設置保安警示標志;

c)港口碼頭進行改、擴建施工或臨時施工期間,應在生產區與施工區之間采取臨時隔離措施,并

設置出入口,按出入口進行管理;

d)圍墻、柵欄頂部應設置刀片刺網,如周界不易觀察,宜設置脈沖電子圍欄、入侵報警裝置,脈

沖電子圍欄應符合GB/T7946的要求,入侵報警裝置應符合GA/T368的要求;

e)周界外為水域時,應采用實體防護設施和電子防范相結合的形式。

7.2.4.9液體散貨碼頭的儲罐區、危險品倉庫

按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反恐怖防范管理的相應分則設置。

7.2.5防護設備設施采購與維護

防護設備設施采購與維護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7.2.4.2要求。

7.3技防

7.3.1基本要求

7.3.1.1應符合國家、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標準對工程建設的要求。

7.3.1.2技防設備設施的建設,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應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7.3.1.3使用的設備設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并經檢驗或認證合格。

7.3.1.4技防設備設施的工程設計應采用主流和成熟的技術,可積極探索引用先進的技術,采用的技

術宜符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一體化的要求。

7.3.2技防組成

技防設施包括安防監控中心、電子防護系統、公共廣播系統、無線通信對講指揮調度系統、通訊顯

示記錄系統、信息隔離控制系統(防火墻)、無人機阻斷系統、可燃氣泄漏報警系統、管線緊急切斷系

統等,其中電子防護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庫(場)安

全管理系統、電子巡查系統、安檢系統等。

7.3.3技防配置

港口碼頭的技防配置應符合表3的要求。

8

DB4401/T10.20—2020

表3技防配置表

安裝碼頭區域或位置

序號項目設置標準

貨運涉外客運國內客運

1安防監控中心重點目標內部應設

2機動車道路、倉庫或集裝箱堆場-應設

3周界、限制區域邊界應設

4電梯轎廂、自動扶梯-應設

攝像機

5辦公樓(大廳、外來人員能進入的通道)-應設

6高空瞭望處--應設

7視頻監控第6章規定的重要部位應設

8系統主要出入口宜設

聲音復核裝置危險貨物倉庫、保密檔案

9保密檔案室/應設

室、儲罐區出入口

10人臉識別系統安防監控中心、外界主要出入口宜設

11機動車號牌自動識別系統機動車出入口、停車場--應設

12控制、記錄、顯示裝置安防監控中心應設

13入侵探測(報警)器周界、安防監控中心、機房、配電站-應設

14入侵和緊緊急報警裝置(一鍵報警)門衛室、第6章規定的重要部位應設

急報警系

15統報警控制器安防監控中心應設

16終端圖形顯示裝置安防監控中心宜設

限制區域出入口、安防監控中心、機房、

17門禁系統辦公場所應設

配電站

虹膜識別系統等人體生物

18出入口控限制區域出入口--宜設

特征識別設備

制系統

票務、驗

19實名制身份驗證系統-票務、驗票票(公交應設

除外)

20停車庫(場)管理系統停車庫(場)--應設

21電子巡查系統周界、限制區域邊界和第6章規定的重要部位應設

22公共廣播系統碼頭區域(除水域)全覆蓋應設

23無線通信對講指揮調度系統碼頭區域全覆蓋應設

24安檢系統見附錄A應設

25通訊顯示記錄系統對外服務、咨詢電話、總機-應設

26信息隔離控制系統(防火墻)網絡通信控制區域-應設

27無人機阻斷系統液體散貨碼頭全覆蓋--宜設

28可燃氣體泄漏報警系統含油管(道)線、儲罐區DB4401--應設

29管線緊急切斷系統含油管(道)線、儲罐區--應設

7.3.4技防要求

7.3.4.1技防系統總體要求

技防系統總體要求應滿足以下要求:

a)系統應符合DB4401/T10.1—2018中7.3.4對技防要求;

b)港口碼頭反恐怖防范技防系統應與JTS165—2013總休設計規范一致;

c)安裝在各類防爆區域內的設備、敷設電(光)纜應符合GB50058、GB51142的相關規定;

d)承載安防信息的信息系統應符合GB/T22239—2019和GB/T22240中相應規定,當主要使用

方為港口碼頭時,應符合GB/T22239—2019中第二級網絡安全保護等級要求;主要使用方為

公安機關時,應符合GB/T22239—2019中第三級網絡安全保護等級要求。

7.3.4.2安防監控中心

9

DB4401/T10.20—2020

安防監控中心應符合以下要求:

a)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防監控中心建設應符合GB50348—2018的有關規定;

b)視頻監控應能與入侵和緊急報警、電子巡查、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集成,其報警

信號輸出終端均應設置在安防監控中心,并能實現對各子系統的操作、記錄和顯示;

c)安防監控中心配置與報警同步的終端圖形顯示裝置,應能準確地指示報警區域,實時聲、光提

示發生警情的區域、日期、時間等信息;

d)安防監控中心具有最高控制權限,可根據具體情況限制或禁止其他終端對安防系統、安防設備

的控制。

7.3.4.3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視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a)視頻監控系統應具有對圖像信號的采集、傳輸、切換控制、顯示、分配、記錄和重放等基本功

能,視頻監控系統應同時滿足GB50198、GB50395、GA/T367、GA/T669.1的要求。

b)視頻監控系統應采用數字系統。

c)圖像信號的采集使用的攝像機應符合GA/T1127—2013的要求,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配置的

攝像機應滿足C類以上高清晰度,其他重要部位配置的攝像機應滿足B類以上高清晰度。

d)宜支持H.264、H.265或MPEG-4視頻編碼格式和文件格式進行圖像存儲,宜支持G.711、

G.723.1、G.729等音頻編解碼標準實現音頻同步存儲。新建、改建、擴建的視頻監控系統音

視頻編解碼宜優先采用GB/T25724規定的SVAC編碼方式。

e)圖像信號的傳輸、交換和控制應符合GB/T28181的要求。

f)圖像信號的切換應具有手動和編程兩種模式。

g)圖像信號的顯示設備應采用FHD(1920×1080)以上分辨率的大屏設備,當系統配備的超高清

攝像機(GA/T1127—2013的D類)時,宜采用4K(4096×2160)以上分辨率的大屏設備。

h)圖像信號顯示設備的數量應與攝像機數量相匹配;人員密集型重要部位的監控顯示,不應采用

切換顯示方式;關鍵部位(無人值守操作)類重要部位可采用AI人形偵測技術,使用切換顯

示方式;當顯示設備采用多畫面方式時,其分辨率不低于DVD的標準分辨率。

注:DVD的標準分辨率720×480(NTSC制式)或720×576(PAL制型式)。

i)圖像信號的存儲應符合以下要求:

1)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的單路圖像應具有16CIF(1920×1080)或以上圖像分辨率;

2)非直接與外界相通的重要部位單路圖像應具有9CIF(1280×720)或以上圖像分辨率;

3)單路顯示基本幀率不小于25fps;

4)存儲時間不小于90天。

j)系統應能切換圖像,并能根據系統的配置,控制攝像機云臺、鏡頭等。

k)帶有云臺、變焦鏡頭的攝像機應具有預制位,應有自動復位功能且自動復位時間可調。

l)對前沿水域的監控宜采用變速變焦超高清球型攝像機,監控整個前沿水域的水面情況,能準確

識別人與動物。

m)系統宜具有自動巡檢功能,自動管理視頻監控設備,主動推送告警信息和設備風險隱患。

n)重要部位設的視頻監控系統,應做到全方位,無死角、實時監控,同時應具有紅外視頻功能,

滿足夜間作業監控需求。

7.3.4.4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

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a)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具有定時布撤防、主機防拆報警,探測器防拆報警、事件緩存記錄等基

本功能,系統應同時滿足GB12663、GB50394、GB/T36546的要求。

b)安裝在周界報警裝置,設防應全面,無盲區和死角,24小時設防。

c)入侵探測器發出的報警信號應傳送到監控室,并能傳送到調度監控中心。

d)周界報警系統應能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具有視頻監控系統聯網接口。

e)系統本地報警時間應不大于2秒,傳輸到調度監控中心的報警響應時間不大于10秒。

f)周界報警系統布防、撤防、報警、故障等信息的儲存不少于90天。

10

DB4401/T10.20—2020

g)告警器應安裝在醒目處,當入侵被觸發時,告警器應發生聲光報警,室內報警聲壓就不小于

80dB(A),室外報警聲壓就不小于100dB(A),報警持續時間應不小于5分鐘。

h)緊急報警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應安裝在室內便于操作的部位,被啟動后能立即發出緊急報警信號;

2)應有防誤觸發措施,觸發后能自鎖,復位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

3)應安裝在隱蔽且方便操作的位置;

4)同一區域有2個以上的緊急報警裝置時應設置在2個以上防區,相鄰緊急報警裝置不應

設置在同一防區,每個防區的緊急報警裝置數不應超過4個,且不同單位空間不得作為一

個獨立防區。

i)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備用電源供電時間應正常工作48小時。

7.3.4.5出入口控制系統

出入口控制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