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級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論述類文章,完成1~3題文化自信的本質與當代意義陳先達文化自信,當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體,主體是人。在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要堅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載體,而且要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層內涵。無論是文物還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載體,而靈魂是載體中的內在精神。文化自信不能離開國家。正確的文化觀不能離開正確的國家觀。國家對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認同至關重要。要形成和維護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個統一的而非分裂的國家。民族是文化的主體,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中國各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保障。當一個國家被消滅或處于分裂時,它的文化發展也會中斷。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沒有中斷,因為中國自古至今始終是中國。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中國有過分裂,但統一是主導的。即使當時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權,它仍然處于中國這個大的疆域之內,因而極容易統一,中華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繼承相對完好。歷史證明,當國家分裂,文化發展的血脈會中斷,何談文化自信!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同時是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或許有人說,這是空話。你看近百年來中國人是一盤散沙,是用革命烈士的血蘸饅頭治病的愚民,是圍觀看殺頭的看客。不錯,魯迅先生曾經深刻批評這種國民劣根性,但他不是把批評矛頭指向人民,而是批判舊的社會和舊的制度。魯迅沒有失去對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自信。他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強調,中國并沒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國人的一盤散沙是統治者的“治績”。中國近代表現的國民劣根性并非中國人本質特性,而是朝廷腐敗和社會腐敗的“治績”。中國共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群眾觀點。毛澤東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這種中國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不依靠人民,不以人民為中心,所謂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就會是一句空話。文化自信當然包含人數眾多的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個文化專業領域的知識分子都能從自己專業領域發現文化自信的歷史根源和文化傳統,也都能以自己的創造性貢獻強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中國學者和專家以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傳統和文化自信的大國學者的身份參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極為平常。可以預期,在世界文化學術論壇和文化交流中,中國學者會日漸增多。單面輸入和接受的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學者廣泛參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文化自信問題不僅屬于文化,它與國家的強大、民族的獨立密不可分。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定民族的自尊、自強。中國現在已經不再像舊中國那樣在世界政治舞臺缺位,而是帶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帶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光明日報》,2018年1月8日15版)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化自信的主體是人。堅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載體,而是要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層內涵。B.有一個統一而非分裂的國家是形成和維護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礎。C.如今,中國學者和專家參與世界文化學術論壇和文化交流極為平常,中國學者正日漸增多。D.我們正帶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走向世界政治舞臺。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段從內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體是人,靈魂是文化載體中的內在精神。B.第二段談文化自信與國家的關系,強調統一的國家和中華民族對于文化發展的重要性。C.第三段用魯迅的話證明近代國民劣根性并非中國人本質特性,而是統治者的“治績”。D.第五段從中國學者廣泛參與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談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化的載體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載體中深層內涵和內在精神,能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B.文化自信不能離開國家。只要一個國家不被消滅或處于分裂,它的文化發展就不會中斷。C.文化專業領域的知識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創造性貢獻對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強化作用。D.文化自信與文化相關,但國家的強大、民族的獨立也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2017年中央推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而《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是《改革方案》的配套措施。《意見》抓住了技工短缺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多年來全國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也涌現了一大批大國工匠和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全國的就業人員有7.7億,技術工人1.65億,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00多萬。技能勞動者約占就業人員的20%,而高技能人才不足6%,這兩個比例都比較低。目前,就業市場上每100個技術工人對應150至200個崗位需求,特別是高技能人才非常短缺。技工短缺是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的體現,就業難與招工難同時存在。《意見》抓住了技術工人的利益問題并推出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政策。當前存在問題的主因是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不夠高,受社會環境、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許多青年人不愿當技術工人,這些問題需要統籌研究、綜合施策、長期努力。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的推出,第一次把提高技術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擺在一個重要位置。材料二奮斗新時代,讓我們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打贏三大攻堅戰,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為勞動者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創造條件,才能建設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廣大勞動群眾勤于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就一定能夠成就閃光的人生。(摘自社論《書寫新時代勞動者新的榮光》,《人民日報》2019年5月1日)材料三在實踐層面,重建勞動教育觀要強化激勵性與基礎性,讓勞動成為一種積極的生存方式。勞動教育不是專門的課程,沒有具體的可量化的育人任務、指標、考核標準;它不是刻意、強制的觀念和行為,而是依存于自覺意識、自覺追求和自覺行為中。勞動教育雖難以落到實處,卻又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必須滲透到教育的基礎和歸宿,它不僅能夠增強體質,磨練意志,能夠培養愛勞動、依靠勞動生存與創造的品質,還能夠豐富對人生的理解,增強對自我發展以及成功體驗的審美意義,能夠實現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增進智慧等功能。在學校教育層面,各地方政府要在國家相關文件指導下,制訂勞動教育的實施細則,學校要結合學科教學制訂勞動教育計劃、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和公益勞動活動。在家庭教育層面,既要規定學校指導家庭配合實施家庭生活勞動教育計劃,又要通過對學生個人勞動教育過程與成果的記載考核,督促引導家庭開展勞動教育。在社會教育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要求社會各單位、企業有接收中小學生現場勞動教育觀摩實踐的義務和責任;規定各種公益性場館、教育基地有接收中小學生參觀、學習以及開展實驗演示教育的任務;允許并支持社會助學機構開展多樣化創新和實踐活動。最后要把勞動教育過程、成果作為學生、教師、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進行考核評價的內容載入檔案,形成全社會的勞動教育激勵機制。(摘編自寧本濤《重塑勞動教育觀》,《新華文摘》2019年第9期)4.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國家推出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從規劃路徑到釋放紅利,使勞動者更有保障,有利于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社會氛圍。B.技術工人推動了經濟發展,而自身隊伍建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具體的數據顯示,技能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所占的比重仍然較低。C.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一方面使新增勞動力難以就業,另一方面使技術工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導致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不匹配現象。D.《意見》不回避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抓住了技術工人最關心的利益問題,聚焦人才瓶頸并推出相應政策,把提高技術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勞動者素質對國家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提高勞動者素質,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B.因為勞動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應該把勞動理念和行為滲透到生活、學習、工作的各個環節,使之成為一種生存方式。C.勞動教育不是社會、學校或家庭單方面的事情,而是這三個教育渠道相互配合、密切聯系、各司其職的整體性、綜合性教育。D.把勞動教育過程、成果作為對學生、學校等進行考核評價的內容載入檔案,這種措施能強化基礎性,有利于重建勞動教育觀。6.(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題。家(節選)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的下午,覺慧和覺民一起到覺新的事務所去,他們買了幾本新雜志,還買了一本翻譯小說《前夜》。剛走到覺新的辦公室門口,就聽見里面算盤珠子的響聲,他們掀起門簾進去。“你出來了?”覺新看見覺慧進來,抬頭看了他一眼,吃驚地問道。“我這幾天都在外面,你還不曉得?”覺慧笑著回答。“那么,爺爺曉得了怎么辦?”覺新現出了為難的樣子,但他仍舊埋下頭去撥算盤珠子。“我管不了這許多,他曉得,我也不怕。”覺慧冷淡地說。覺新抬頭看了覺慧一眼,把眉頭皺了皺,繼續撥算盤珠子。“不要緊,爺爺哪兒記得著許多事情?我想他一定早忘記了。”覺民在旁邊解釋道,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來。覺慧也拿著《前夜》坐在一把椅子上,隨意翻著書頁,口里念著:“愛情是個偉大的字,偉大的感覺……但是你所說的是什么樣的愛情呢?照我的意思看來,所有的愛情,沒有什么區別,若是你愛戀,一心去愛戀。”覺新和覺民都抬起頭帶著驚疑的眼光看了他兩眼,但是他并不覺得,依舊用同樣的調子念下去:“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一股股熱氣在他的身體內直往上沖,他激動得連手也顫抖起來,他不能夠再念下去,便把書闔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幾口。陳劍云從外面走了進來:“覺慧,你剛才在說什么?”“我在讀書,宇宙里有生有死,愛情里也有死有生……”“這是什么意思?”劍云低聲說。沒人回答他,一種莫名的恐怖在這小小的房間里飛翔,漸漸地壓下來。“這樣的社會,才有這樣的人生!”覺慧覺得沉悶難受,憤憤不平地說,“這種生活簡直是在浪費青春,浪費生命!”這種思想近來不斷地折磨他,可他無意間遇見了覺新的茫然的眼光,連忙掉過頭去,又看見劍云的憂郁的、忍受的表情。他轉眼去看覺民,覺民埋著頭在看書。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靜寂。他覺得什么東西在咬他的心。他不能忍受地叫起來:“為什么你們都不說話?……你們,你們都該受詛咒!”眾人驚訝地望著他,不知道他為什么大叫。“為什么要詛咒我們?”覺民闔了書溫和地問,“我們跟你一樣,都在這個大家庭里面討生活。”“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覺慧依舊憤恨地說,“你們總是忍受,你們一點也不反抗。你們口里說反對舊家庭,實際上你們卻擁護舊家庭。你們的思想是新的,行為卻是舊的。你們沒有膽量……你們是矛盾的,都是矛盾的!”這時侯他忘記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三弟,平靜點,你這樣吵又有什么好處?做事情總要慢慢地來,”覺民依舊溫和地說,“你個人又能夠做什么?我們的痛苦不見得就比你的小。”覺慧掉過頭,又遇見覺新憂郁的眼光,好像在責備他似的。他埋下頭去,過了一會兒,他的聲音又響了。“我們不是奢侈家,不是貴族,也不是命運和自然的愛子,我們只是勞動者。穿起我們自己的皮制的圍裙,在自已的黑暗的工廠里,做自己的工作。在我們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們自己的驕傲,自己的幸福!”“三弟,請你不要念了。”覺新痛苦地哀求道。“為什么?難道你沒有幸福,就連別人說把幸福爭過來的話也不敢聽嗎?”覺慧對他的大哥不客氣地說,他很不滿意大哥那種日趨妥協的生活方式。“唉,你不了解我,你的環境跟我的不同,”覺新推開算盤,嘆口氣說,“你說得對,我的確怕聽見人提起幸福,因為我已經沒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也做過美妙的夢,可是我的幸福早就給人剝奪了,我并不怪別人,我是自愿地把擔子從爹的肩膀上接過來的。我的痛苦你們不會了解……我還記得爹病中告訴我的一段話:‘我的病恐怕不會好了,我把繼母同弟妹交給你,你好好地替我看顧他們。你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你不會使我失望。’從此以后,我每想到爹的話,就不住要流淚,同時我也覺得除了犧牲外,再也沒有別的路。我愿意做一個犧牲者。然而就是這樣我也對不起爹,因為我又把你們大姐失掉了……”覺新愈說下去,心里愈難過,眼淚落下來。覺慧的眼淚快要流出來了,但是他極力忍住,他看見劍云拿著手帕在揩眼睛,覺民用雜志遮住了臉。覺新繼續又說:“媽嫁到我們家,一直到死,并沒有享過福。她那樣愛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來報答她呢?為了媽我就是犧牲一切,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們長大,替爹媽爭口氣,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實現了……”覺新說到這里便摸出手帕揩臉上的淚痕。覺慧讓眼淚流了下來,但他馬上又止住了淚。他心里想:“過去的事就讓它埋葬了罷!為什么還要挖開過去的墳墓?”但是他卻不能不為他的亡故的父母悲傷。“三弟,你剛才念的話很不錯。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運和自然的愛子。我只是一個勞動者。”覺新漸漸地安靜下來,他望著覺慧凄涼地笑了笑說,“然而我卻是一個沒有自己的幸福的勞動者,我——”他剛說了一個“我”字,忽然聽見窗外的咳嗽聲,便現出驚惶的神情,改變了語調低聲對覺慧說:“爺爺來了,怎么辦?”覺慧稍微現出吃驚的樣子,但是馬上又安靜了。他淡淡地說:“有什么要緊?他又不會吃人。”(有刪改)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段就“出場”的翻譯小說《前夜》,是文中重要的物象,覺慧朗讀該作品的舉動不僅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B.動作描寫能傳神,本文覺慧“端起茶碗大大地喝”與《祝福》中祥林嫂被夫家抓走后四叔“踱出門外”尋找祥林嫂的動作都反映出人物內心的激動和焦急。C.本文善于運用人物對話來展開故事,如面對覺慧的責問,覺新的自我表述透露了他日趨妥協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父母和祖父的壓力。D.本文描寫了舊時代高家幾個兄弟的家庭生活畫面,譴責了舊勢力對新生生命的壓制,歌頌青年一代的初步覺醒,有很強的時代感。8.小說中覺新、覺民與覺慧三兄弟的性格各不相同,請概括出三人的不同形象特征。(6分)9.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真”,請分析本文中“真”的體現。(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樂黃目,字公禮,撫州宜黃人。淳化三年舉進士,補伊闕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邊事,召對,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館、知浚儀縣。俄上言曰:“伏以從政之原州縣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伏見唐開元二年選群官,有宏才通識、堪致理化者,授刺史、都督。又引新授縣令于宣政殿,試理人策一道,惟鄄城令袁濟及格,擢授醴泉令,余二百人,且令赴任,十余人并放令習學。臣欲望自今審官院差知州,銓曹注縣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見于御前,試時務策一道。察言觀行,取其才識明于吏治、達于教化者充選;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厘務,或退守舊資。如此,則官得其人,事無不治。”上頗嘉其好古。歷度支、鹽鐵判官,遷太常博士、京西轉運使。丁內艱,時真宗將幸洛,以供億務繁,起令蒞職。父尋卒,上復詔權奪。大中祥符中,使契丹還,改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運使。就拜起居郎,改陜西轉運使,賜金紫。陳堯咨知永興,好以氣凌黃目,因表求解職,不許。堯咨多縱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詔黃目察之,得實以聞,堯咨坐罷龍圖閣職,徙知鄧州。八年,黃目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馬元方奏黃目職事不舉,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黃目罷任。逾月,拜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充會靈觀判官。黃目屬辭淹緩,朝議以為不稱職。時以盛度知京府,辭不拜,即遷黃目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度為會靈觀判官,兩換其任。仁宗升儲,拜給事中兼左庶子。入內副都知張繼能,嘗以公事請托黃目,至是未申謝,事敗,降左諫議大夫、知荊南府。明年,復為給事中,徙潭州。五年,代還,知審官院。數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而幼子死,聞訃慟絕,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節選自《宋史》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伏以從政之原/州縣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B.伏以從政之原/州縣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C.伏以從政之原/州縣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D.伏以從政之原/州縣為急/親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數任除知州/簿尉以兩任入縣令/雖功過易/見而能否難明/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召對是君主召見臣下令其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文中就是宋真宗召見樂黃目回答邊防相關問題。B.權奪,古代官員居父母喪,喪服未滿,朝廷強令出仕。古代類似用法的詞語還有“奪情”“起復”“奪服”。C.D.權,在文中是指暫代官職。文中“入判三司三勾院”的“判”,“充會靈觀判官”的“充”也是這個用法。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樂黃目崇尚唐開元選官之制。曾向真宗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認為州縣長吏對于國家的治理極為重要,要慎選州縣官吏。B.樂黃目處事果敢剛烈。龍圖閣大學士陳堯咨憑借驕橫的氣勢欺壓樂黃目,樂黃目因此上表請求解除自己官職。后來皇上命樂黃目查察陳堯咨違法的行為,他據實以報。C.樂黃目仕途多波折。入理三司三勾院被舉報不干本職工作而被罷職;擔任會靈觀判官被朝廷評議認為不稱職,后來又接受張繼能請托事情敗露,都被朝廷降職處理。D.樂黃目數任漕司。初為京西轉運使,出使契丹還,任廣南西路轉運使,后改任陜西轉運使,被賞賜金魚袋及紫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丁內艱,時真宗將幸洛,以供億務繁,起令蒞職。(2)堯咨多縱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詔黃目察之,得實以聞,堯咨坐罷龍圖閣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秋興(其二)杜甫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②。畫省③香爐違伏枕④,山樓粉堞⑤隱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注】①夔府:夔州,今重慶奉節。杜甫當時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晉張華《博物志》記載:傳說有一個住在海邊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漲時見有浮槎去來,可達天河。槎,木筏。③畫省:指尚書省。漢代這個衙門用胡粉涂壁,上面畫有古代賢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樓粉堞:指白帝城樓涂著白粉的齒狀短墻。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首句用孤城、落日等意象,寫出了夔州落日壯闊之景。B.詩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長安,“每依”表明這樣的遙望凝想已是常態。C.耳邊的猿啼聲聲可聞,故曰“實”,盼望的歸舟遲遲未有,故曰“虛”,令人悲慨。D.詩人面對夔州的藤蘿月色,想象京華的蘆獲光影,不覺百感交集,悵然若有所失。15.這首詩將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論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華”。試從詩中找兩個例子加以分析,并說說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馬援誡兄子嚴敦書》中馬援愿意侄子向龍伯高學習,因為即使學不成“,”(2)在《師說》中,韓愈認為士大夫們不能像“巫醫樂師百工”相互為師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為師,他們之間就會出現“,”的尷尬局面。(3)在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的道理有:做事情只有“”時才可以放棄,做學問應該“”。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一段時間以來,詞曲都帶有濃厚中國韻味的“古風音樂”漸漸走紅。雅致的文字被譜成唯美的歌曲,詩詞歌賦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人們耳邊。人們發現:()。從十幾年前貼吧的古風填詞、游戲論壇的配樂翻唱,古風音樂在產生初期就有著網絡的色彩。自發創作的歌曲層出不窮,專職、兼職的“古風圈大神”不斷涌現。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地變為古風音樂的主要受眾。事實上,除了古風音樂,寬衣博帶的古風服飾,裙袂飄飄的古風舞蹈,都獲得了不少擁躉。或是對快節奏生活疲憊厭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選擇古風,也是對華夏文明的歸屬與認同。但“古風”作為一個的集合,內涵也需要甄別。先秦諸子是古,魏晉風骨是古,宣德紅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階段應該蔚然成“風”?其實,古風不同于古史。后者講究準確,前者但求神似。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小人物的悲歡,還是宏闊的大歷史,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建構與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脫離了具體的歷史語境,夾雜了神怪小說、玄幻游戲,甚至的愛情故事、堆砌辭藻的“大雜燴”時有出現。換句話說,“古風”走紅,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機,尤須受眾提高鑒別力。17.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雖說是古風,卻處處有新意,古風音樂給傳統帶來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B.古風音樂給傳統帶來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雖說是古風,卻處處有新意C.處處有新意的古風音樂給傳統帶來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D.古風音樂處處有新意,給傳統帶來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3分)A.水到渠成包羅萬象矯揉造作魚龍混雜B.水到渠成一應俱全無病呻吟魚龍混雜C.順理成章包羅萬象無病呻吟魚目混珠D.順理成章一應俱全矯揉造作魚目混珠19.文中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3分)A.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大歷史的宏闊,還是小人物的悲歡,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想象與建構。B.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大歷史的宏闊,還是小人物的悲歡,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建構與想象。C.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小人物的悲歡,還是大歷史的宏闊,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想象與建構。D.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宏闊的大歷史,還是小人物的悲歡,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想象與建構。20.下面是幾種實用文的部分摘錄,請根據實用文體的語言特點,找出其不合理的地方并做出修改。(5分)(1)茲有我校2018屆本科畢業生張三同學,擬參加貴公司招聘考試。該生品學兼優,希望能得到貴公司的垂愛。(推薦信)(2)我是一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從小喜愛國學。希望貴刊能選登一些與古代文化常識有關的典型例題,我將不勝感激。(讀者來信)(3)歡迎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于百忙之中光臨母校。今天,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科技樓將全部開放。(廣播稿)(4)有位同學4月6日上午在校園拾得錢包一個,內有飯卡、銀行卡等物及人民幣57.5元,請失主到學工處認領。(招領啟事)(5)5月18日上午,該犯與兩個同伙一同到惠民超市踩點,當晚潛入該超市,盜竊高檔煙酒多件,總價值8萬余元。(法院布告)(1)將修改為(2)將修改為(3)將修改為(4)將修改為(5)將修改為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6分)據媒體報道,我國中等收入群體人數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30%左右。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中國能夠在經濟轉型的重要時刻不出現大的矛盾和問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中等收入群體被稱作社會的“穩定器”、分配的“晴雨表”。中等收入群體的比例越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也越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則會引發許多矛盾和問題。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毛澤東《論持久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民的力量都是國家民族自強自信、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道路上,不會是一片坦途。我們越是發展壯大,面對的艱難險阻有可能越多,遭遇的阻力壓力可能會更大,尤其需要激發起人民的磅礴力量。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7級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參考答案1.B【解析】ACD項信2.C【解析】C3.B【解析】B4.C【解析】C項,“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一方面使新增勞動力難以就業,另一方面使技術工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錯誤,選項因果倒置,從材料一來看,當前存在的問題是“技工短缺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第三段說“當前存在問題的主因是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不夠高,受社會環境、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許多青年人不愿當技術工人”,由此可知,“新增勞動力難以就業……技術工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是原因,而“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是結果。故選C。5.D【解析】D項,“……這種措施能強化基礎性,有利于重建勞動教育觀”錯誤,材料三最后說“最后要把勞動教育過程、成果作為學生、教師、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進行考核評價的內容載入檔案,形成全社會的勞動教育激勵機制”,由此可知,“把勞動教育過程、成果作為對學生、學校等進行考核評價的內容載入檔案”這種措施在于強化激勵性。6.①把學校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從而使學生養成自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②勞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磨練學生意志,還能夠培養學生愛勞動、依靠勞動生存與創造的品質。③能夠豐富對人生的理解,增強對自我發展以及成功體驗的審美意義。④能夠實現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增進智慧。(答出3點即可,每點2分)7.B【解析】反映出人物內心一“動”與一“靜”。“踱”說明四叔一點也不著急8.①覺新是舊家庭中為家庭不惜犧牲自己夢想和幸福的有責任心的善良又軟弱的大哥形象。②覺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內心有矛盾而又態度溫和的青年學生形象。③覺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對舊家庭束縛,是堅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每條2分)9.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實可感,寫出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如覺新既勇敢擔起家庭重擔又害怕祖父,有膽小懦弱的一面。②日常生活描繪真實可信,再現了封建大家庭中受過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③從情節發展的真實性來看,在新舊時代劇烈變遷的背景下,年輕人自然會呈現或激進、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樣態。④作者傳達出對舊時代青年的真實感受,既預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將走向沒落的歷史趨勢,又謳歌了青年們的覺醒和反抗。(每條2分,任選三條作答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10.B11.D【解析】“判”為兼職、兼任。“充”為擔任)12.C【解析】“都被朝廷降職處理”錯,“擔任會靈觀判官被朝廷評議認為不稱職”是與盛度互換官職。13.(1)(樂黃目)遭遇母親去世,當時真宗將要到洛陽,因為供給事務繁多,起用樂黃目擔任原職并且讓他立即到職開始工作。(重點字詞“丁內艱”“幸”“供億”“起”“蒞職”)(2)堯咨平時多肆意放縱不守法紀。有秘密向皇上上報此事的,皇帝下令讓樂黃目審查,樂黃目查得事實上報朝廷,陳堯咨因此被罷免龍圖閣的職務。(重點字詞“縱恣不法”“以聞”“坐”)參考譯文樂黃目字公禮,是撫州宜黃人。淳化三年考中進士,補缺擔任伊闕尉。咸平年中,調任掌管壁州。還沒去上任,向皇帝上奏書進言邊防事務。宋真宗召見他回答邊防相關問題,授予他殿中丞的職務。過了些時間,擔任直史館,掌管俊義縣。不久又向皇帝上疏說:“臣認為處理政務之本,地方州縣之事最為緊要;愛民治民的職責,州縣長官處于最前。現在朝廷一品以下的常參官員多次擔任官職就被授予知州的職務,主簿和縣尉這樣的地方官員擔任兩任官職可以調任縣令。這樣他們的功過雖然很明顯的看到,但他們的才能能否和官職相稱很難知道。臣看到唐開元二年時選拔官員,有大的才能和廣博的知識,能使地方達到治理和教化的人,授予刺史、都督的職務。又領新授任的縣令到宣政殿,玄宗皇帝親自測試他們一道治民之策,結果只有鄄城縣令袁濟達到擔任官職規定的標準,于是提拔他擔任醴泉令。其余二百人暫且讓他們赴職。還有十余人一并罷免了縣令的職務讓其重新學習治民之策。臣期望從現在開始審官院選拔知州,銓曹選拔縣令,候選人各達到二三十人,全部領到皇帝面前測試一道農事之策。考察他們的言行表現,選取那些有才能有知識明曉地方治理,能使百姓得到教化的人補充選任。那些不分曲直、不辨是非的,或者罷免他們管理政務的職責,或者斥退他們讓其從事原來的事務。像這樣,那么選拔官員就能夠得到真正的人才,州縣之事沒有治理不好的。”皇上很是贊賞他崇尚古代的做法。歷任度支、鹽鐵判官,遷任太常博士、京西轉運使。遭遇母親去世,當時真宗將要到洛陽,因為供給事務繁多,起用樂黃目擔任原職并且讓他立即到職開始工作。父親不久去世,喪服未滿,皇上又詔令他出仕。大中祥符年間,出使契丹歸來。改任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