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_第1頁
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_第2頁
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_第3頁
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_第4頁
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

傳承創新博愛敬業一、實施方案背景1二、實施護理方案梳理過程2三、護理方案架構3四、項痹護理方案實施效果評價42整理ppt一、實施背景3整理ppt

二級中醫醫院以“以病人為中心,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主題的持續改進活動方案實施細那么

四、中醫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推廣實施〔540分〕4.3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中醫護理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本院實際實施優勢病種中醫護理方案,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80分)4.3.1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中醫護理方案中

評價指標至少選擇30個組織實施。4整理ppt一、實施背景5整理ppt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33個病種護理方案本次發布的13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分別為中風〔腦梗死急性期〕、眩暈病〔原發性高血壓〕、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腎風〔IgA腎病〕、消渴病〔2型糖尿病〕、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癥、臁瘡〔下肢潰瘍〕。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6整理ppt二、實施護理方案梳理過程2021年3月10日3月~5月5月我科被確定為第一批試點科室:1、組織學習相關護理方案。2、成立科室機構組織。3、篩選適合本科室開展方案,審定護理方案。4、制定科室實施方案及培訓方案。5、制定護理方案考核細那么。6、制定護理效果評價標準。7、細化分工,抽查護理人員掌握情況。8、收集病歷9、定期督查統計10、護理方案實施效果匯總匯報。11、總結經驗,總結歸納。12、篩選本科第二個護理方案。3月20日7整理ppt三、護理方案架構常見癥候要點護理效果評價常見癥狀/癥候施護中醫特色治療護理護理難點健康指導561432Text8整理ppt四、項痹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頸椎病的定義: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是由于頸椎增生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綜合征候群。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時那么可出現頭暈、心慌等相應的臨床表現。9整理ppt頸椎病常見癥候要點:氣滯血瘀:頸肩部、上肢刺痛,痛處固定,伴有肢體麻木。舌質暗,脈弦。肝腎缺乏:眩暈頭痛,耳鳴耳聾,失眠多夢,肢體麻木,面紅目赤。舌紅少津,脈弦。痰濕阻絡:頭暈目眩,頭重如裹,四肢麻木,納呆。舌暗紅,苔厚膩,脈弦滑。10整理ppt頸椎病的病理分型神經根型頸痛伴上肢放射痛,頸后伸時加重,受壓神經根皮膚節段分布區感覺減弱,腱反射異常,肌萎縮,肌力減退,頸活動受限,牽拉試驗、壓頭試驗陽性。11整理ppt12整理ppt頸椎病的病理分型脊髓型早期下肢發緊,行走不穩,如履沙灘,晚期一側下肢或四肢癱瘓,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壓脊髓節段以下感覺障礙,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錐體束征陽性。13整理ppt頸椎病的病理分型椎動脈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有體位性猝倒,頸椎側彎后伸時病癥加重。14整理ppt頸椎病的病理分型交感神經型枕部痛、頭沉、頭暈或偏頭痛、心慌、胸悶、肢涼或手足發熱,四肢酸脹等病癥。個別病人也可出現聽、視覺異常。15整理ppt頸椎病的病理分型混合型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以上各型很少單獨出現,最為常見的是同時存在兩型或兩型以上的各種病癥,即為混合型頸椎病。16整理ppt常見病癥/證候施護頸肩疼痛眩暈肢體麻木17整理ppt常見病癥/證候施護頸肩疼痛1.疼痛誘因、性質、部位、持續時間,與體位的關系,做好疼痛評分。2.慎起居、避風寒,防風寒阻絡致經脈不通,引發疼痛。3.配合醫師行頸椎牽引,及時評估牽引效果及頸肩部疼痛情況。4.遵醫囑行中藥熏藥、中藥塌漬、中藥離子導入、拔火罐等治療。5.根據疼痛規律,對夜間疼痛甚者,適當增加中藥塌漬、牽引等治療次數。6.遵醫囑正確應用鎮痛藥,并觀察用藥后反響及效果。18整理ppt

常見病癥/證候施護眩暈1.評估眩暈的性質、發作或持續時間,及與體位改變的關系。2.防止誘發眩暈加重的姿勢或體位。3.做好防護,外出有人陪同,動作應緩慢,防止快速轉頭、低頭,防跌倒。4.遵醫囑給予中藥離子導入等治療。19整理ppt

常見病癥/證候施護肢體麻木1.評估肢體麻木范圍、性質、程度及與體位的關系。2.指導患者主動活動麻木肢體,可用梅花針或指尖叩擊、拍打按摩麻木部位,減輕或緩解病癥。3.注意肢體保暖。4.遵醫囑給予中藥熏蒸、理療、電針、刮痧等治療,防止燙傷或意外損傷。5.遵醫囑行頸椎牽引,及時巡視觀察患者有無不適,如有麻木加重,告知醫師,適當調整牽引角度、重量、時間等。20整理ppt

辨證施護的方法體位護理疼痛護理防跌倒評估吸氧21整理ppt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運動療法1.急性期頸部制動,防止進行功能鍛煉,防止病癥加重。2.康復期開始進行仰首觀天、翹首望月、項臂爭力等鍛練,每天2~3次,每次2~3組動作,每個動作10~15次。3.康復后要長期堅持做聳肩、擴胸、項臂爭力、頸部的保健“米字操〞等鍛煉,保持頸部肌肉的強度及穩定性,預防復發。4.眩暈的患者慎做回頭望月、保健“米字操〞等轉頭動作,或遵醫囑進行。5.各種鍛煉動作要緩慢,以不疲勞為度,要循序漸進。22整理ppt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特色技術/中藥熏藥1.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告知治療的目的及本卷須知,取得患者配合。2.治療過程中詢問患者的感受,及時調節藥液溫度,以防燙傷。3.觀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況,注意為患者保暖及保護隱私。假設有不適,立即報告醫師,遵醫囑處理及記錄。4.操作完畢后,做記錄。

23整理ppt

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特色技術/中藥塌漬1.評估皮膚。2.溫度以皮膚耐受為度,不可過熱,以免燙傷皮膚。3.治療中注意保暖及保護隱私,注意巡視和觀察,如局部皮膚出現紅疹、瘙癢、泛紅或水泡時,應停止治療,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4.操作完畢后,記錄。

24整理ppt

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特色技術/艾灸1.評估皮膚情況,與病人溝通取得配合。2.施灸過程中注意保暖及保護隱私。詢問患者有無灼痛感,防止灼傷皮膚。3.施灸后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屬于正?,F象。如灸后出現小水泡時,無需處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皰較大時,需立即報告醫師,遵醫囑配合處理。4.施灸完畢,立即將艾柱或艾條放置熄火瓶內,熄滅艾火。5.操作完畢后,做記錄。25整理ppt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特色技術/拔罐1.評估皮膚情況,與患者做好溝通,取得配合。2.拔罐過程中觀察火罐吸附情況和皮膚顏色。注意詢問患者感覺,如有不適,及時起罐,防止燙傷。3.拔罐時動作要穩、準、快,起罐時切勿強拉。4.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膚呈現紅暈或紫紺色〔瘀血〕,為正常現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局部出現小水泡,可不必處理;如水泡較大,消毒局部皮膚后,用注射器吸出液體,覆蓋消毒敷料。5.操作完畢后,做好記錄。26整理ppt中醫特色治療護理中藥離子導入〔物理療法〕1.評估患者皮膚情況,講解治療的目的及本卷須知,取得患者配合。2.電極片要和皮膚緊密接觸,用固定帶固定。3.治療時要及時詢問患者感覺情況。4.治療結束后觀察皮膚情況,如有紅腫、水泡要及時觀察處理。27整理ppt

健康指導體位指導1.急性期臥床制動,頭部前屈,枕頭后部墊高,防止患側臥位,保持上肢上舉或抱頭等體位,必要時在肩背部墊軟墊,進行治療或移動體位時動作要輕柔。2.緩解期可適當下床活動,防止快速轉頭、搖頭等動作;臥位時保持頭部中立位,枕頭水平。3.康復期可下床進行肩部、上肢活動,在不加重病癥的情況下逐漸增大活動范圍。28整理ppt健康指導生活起居1.防止長時間低頭勞作,伏案工作時,每隔1~2小時,活動頸部,如仰頭或將頭枕靠在椅背上或轉動頭部。2.座椅高度要適中,以端坐時雙腳剛能觸及地面為宜。3.防止長時間半躺在床頭,曲頸斜枕看電視、看書。4.睡眠時應保持頭頸部在一條直線上,防止扭曲,枕頭長要超過肩,不宜過高,為握拳高度〔平臥后〕,枕頭的頸部稍高于頭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防止頸部懸空。5.注意頸部保暖,防風寒濕邪侵襲。6.及時防治如咽炎、扁桃體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7.乘車、體育鍛煉時做好自我保護,防止頭頸部受傷。開車、乘車注意系好平安帶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剎車頸部受傷等,防止頭部猛烈扭轉。29整理ppt

飲食指導1.血瘀氣滯:宜進食行氣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蘿卜、木耳等。食療方:醋泡花生等。防止煎炸、肥膩、厚味。2.痰濕阻絡:宜進健脾除濕之品,如山藥、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療方:冬瓜排骨湯等。忌食辛辣、燥熱、肥膩等生痰助濕之品。3.肝腎缺乏:①肝腎陰虛者宜進食滋陰填精、滋養肝腎之品:如枸杞子等。藥膳方:蟲草全鴨湯,忌辛辣香燥之品。②肝腎陽虛者宜進食溫壯腎陽,補精髓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療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涼食物。健康指導30整理ppt

健康指導

情志護理1.向患者介紹本疾病的發生、開展及轉歸,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社會狀況,及時消除不良情緒。2.介紹成功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給患者必要的生活協助,鼓勵家屬參與。4.有情緒障礙者,必要時請心理咨詢醫師治療。31整理ppt項痹護理方案實施效果匯報自2021年3月至5月,我科應用“項痹中醫護理方案〞護理住院患者共104例,全部納入中醫臨床路徑管理?;颊吣挲g23-80歲,平均50.92歲,青、中年人數占75%,患者平均住院日15.26天。辯證分型統計如下:氣滯血瘀證101例,肝腎缺乏證2例,寒濕阻絡證1例,風寒痹阻證0例,氣血虧虛證0例。應用的主要辯證施護方法:體位護理、疼痛護理、防跌倒評估、吸氧。32整理ppt辨證施護方法應用情況〔104例患者〕主要癥狀

病例數辨證施護方法實施人次百分比(%)頸肩疼痛961.體位9093.752.按疼痛規律施護961003.牽引004.其他護理措施00眩暈521.體位3873.072.防跌倒4178.843.其他護理措施:吸氧2140肢體麻木191.牽引315.782.叩擊、按摩736.843.其他護理措施:1052.63

梅花針拔罐33整理ppt

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統計主要癥狀病例數中醫護理技術實施人次百分比(%)頸肩疼痛961.中藥熏藥961002.中藥塌漬86893.艾灸14154、拔罐22眩暈521.中藥熏藥521002.中藥塌漬3159肢體麻木191.中藥熏藥191002.中藥塌漬191003.拔罐842應用的主要中醫護理技術:艾灸、中藥薰藥、中藥塌漬、拔罐,儀器設備使用〔中藥離子導入、超短波、超聲波、中頻〕34整理ppt應用0例技術00%應用一項技術77%應用2項以上技術9793%其中應用1項中醫護理技術的患者7例〔占7%〕;應用2項以上中醫護理技術患者97例〔占93%〕。35整理ppt中醫護理技術應用頻率較高的工程是中藥熏藥和中藥塌漬,其次是拔罐和艾灸。原因分析:1、以上四項技術納入我科疼痛疾病的常規診療方案,由護理人員操作執行,因此應用的主動性高。2、無創傷,患者易于接受。3、操作方法簡單,臨床易于實施。36整理ppt

患者對中醫護理技術依從性及健康指導滿意度調查依從性的判斷標準:中醫護理技術實際做的次數占應做次數的百分比≥75%為依從,在40%-74%為局部依從,<40%為不依從。37整理ppt依從性較好中醫護理技術是中藥熏藥和中藥塌漬。原因分析:1、效勞對象多為工薪階層,工作生活壓力大,上述兩個治療工程均納入根本醫療報銷,因此依從性較高。38整理ppt2、中藥熏藥和中藥塌漬通過熱傳導加上藥理作用到達活血通絡及配合其他中醫適宜技術的使用,對緩解頸肩疼痛有較好的效果,因此依從性較好。39整理ppt原因分析1、?方案?中對疾病病癥護理、中醫用藥護理、健康教育指導等給予了專業指導,使護理人員對中醫優勢病種護理更有條理性;2、?方案?中對中醫護理技術的使用、觀察做了明確說明,使護理人員的執業行為更加標準;3、中醫??谱o理標準的推廣,對年輕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和中醫護理效勞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導意義。40整理ppt

完善制定針灸康復科病房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做到每病房一冊,讓病員可結合自身疾病選擇翻閱內容。41整理ppt

現科室有兩名康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