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_第1頁
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_第2頁
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_第3頁
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_第4頁
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數學建模競賽論文賞析問題:尋找好的衛生保健系統(08年C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國家的衛生保健體系,而且經常在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問題是,哪個系統更好,以及是否現有的系統可以得到改善。在不同國家,這些系統有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例如:它們是如何提供資助;是否通過公共,私人或非營利組織來提供服務;是否所有居民都享有公共保險;誰有資格尋求幫助;都有什么保健項目;是否最新的醫療措施可供使用,以及有多少是需要交納費用的。2一些其他因素,往往在討論判定醫療服務質量時需要考慮的,包括:補充護理的覆蓋率(配鏡,牙科,假肢,處方藥等);哪些疾病是影響公共健康的最關鍵因素;國內生產總值中用于醫療保健部分所占的百分比;醫療保健費用中用于勞動/行政/醫療事故保險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公共與私人醫療服務支出的比例,人均衛生保健支出;人均衛生保健支出的增長;參與醫師人數;人均病假天數;根據年齡,種族,性別,社會經濟階層的良好保健等等。加上與健康相關的其它因素的混合作用,例如個人鍛煉,糧食供應,氣候,公民就業和吸煙習慣。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轄下的機構,是一個針對衛生因素統計資料的來源。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報告評估全球健康因素和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提供聯合國各成員國的衛生統計數據。建立和公布衛生統計報告是WHO的一項重要功能。對很多人來說,這些數據以及相關的分析被認為是針對整個世界的不帶偏見的和十分有價值的。還有許多其他來源的可靠的衛生統計數據可用。3問題一:描述幾個不同的結果(度量),可以用來有效評估一個國家的衛生保健體系,諸如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什么尺度你會使用來比較現有的和潛在的系統?你能將多種衡量標準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它們在衡量措施質量的時候更加有用?問題二:篩選當前的數據來源提供的原始數據,這些數據需要用在計算上面提到的衡量標準上。你可能需要基于這些可用的數據來修改你的度量標準列表。解釋為什么你選擇這些數據并顯示它們如何能夠被用來評估和比較存在于不同的國家的相對有效的醫療保健系統。4問題三:至少選擇三個最重要的、可行的度量來比較衛生保健系統。說明為什么這些是最有用的??梢圆扇∩鲜龅娜魏我粋€措施來衡量在現有的衛生保健系統上發生的歷史變遷嗎?將它們結合起來可以衡量嗎?數據容易收集嗎?問題四:使用你的3個(或更多)的標準,來比較美國與另外一個國家的衛生保健系統,該國家被認為是具有較好的衛生保健系統,用最近一年內你能找到的數據。哪個國家有更好的衛生保健系統?你的回答確切嗎?5問題五:用你的度量,來比較美國與另外一個國家的衛生保健系統,該國家被認為是具有較差的衛生保健系統,用最近一年內你能找到的數據。哪個國家有更好的衛生保健系統?問題六:選一個國家(美國或其他)的衛生保健系統,根據你的衡量方法來改善現有的系統并作出調整。建立預測模型,以測試種種變化,以確定是否改變將提高綜合質量。提出能夠改善現有系統的建議。6部分論文內容:1.引言

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醫療保障體系,對促進社會穩定和體現制度公平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國家,由于國情不同、人權狀況不同,以及歷史和文化理念的差異,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醫療保障體系,醫療保障體系現已成為當代各種社會保障體系中最為復雜和難控的,其設置和績效備受關注。7

醫療保障體系(MedicalSecurityScheme)一般包括免費醫療服務、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內容,在世界許多國家已成為一項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每個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往往可以看作是按照不同國情對不同模式所進行的有機結合。那么,哪一種醫療保障系統更符合本國國情?哪一種醫療保障系統能為他們提供更優越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

醫療保障體系的評價指標是一個具有多目標、多功能、多層次、多要素的錯綜復雜系統,應能夠反應出衛生統計的一系列特定功能,并為論證、評價、控制和優化衛生工作提供依據。直至目前為止,國內外也沒有一個得到公認的健康狀況和衛生工作評價指標體系。那么,如何選取對一個國家醫療保障系統的評價指標?哪些是最主要的評價指標?如何對一個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進行綜合評價?82.評價指標的確定要客觀、公正、實證、量化地全面評價醫療保障體系的優劣,就必須給出一定的評判標準。根據世界銀行有關醫療保健體系的目標定義及借鑒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等、拉里.施羅德、蘇珊.溫有關制度安排總體績效標準和間接績效標準的選取和分析思路(ElinorOs2trom、LarySchroeder、SusanWynne,1993),本文根據評價的目的和原則,首先確定體系的關鍵指標,然后對這些指標進行分類整理,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層次隸屬關系。根據可比性和概括性的原則,我們將醫療保障制度總體績效評價標準分成5個一級指標及19個二級指標如下:9

效率指標:預期壽彈性;指在某一時間段中,人均衛生保健費用的增長率與所贏得的預期壽命的延長率之間的比例關系。即人均衛生保健支出每增加1個百分點,能夠帶來多少百分點的預期壽命的延長。反映了一國醫療保障制度的總體效率。死亡率彈性。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下降與人均衛生保健費用增長率之比。如以較少的投入帶來死亡率的有效下降,體現一國公共醫療保健效率的提升。10受益率指標:每千人擁有醫生數;反映了為一國國民提供醫療服務的衛生人力資源可及性。每萬人擁有病床數;代表一國國民所能得到的醫院服務設施可及性。衛生設施享用可得率指能夠享用衛生設施的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說明了基本的生活條件的滿足程度。有醫生在場的分娩率指在熟練醫護人員護理下的分娩數占分娩總數的百分比,反映了一國婦嬰保健的水平。11醫療保險覆蓋率指全體國民所能獲取的總體醫療保險覆蓋率,包括了強制的國家、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私人商業保險等各類型醫保。適應性指標:65歲以上人群在總人口中比率的增長率;國民生產總值中醫療費的變化率。政府作用指標: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比例;個人醫療非比例;衛生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之比的變動幅度.12基本框架指標:人均GDP;貧窮人口數;城市人口比例;平均壽命;安全飲用水的可得率;凈入學率;成人吸煙比例.13為了使評價體系的適用性更強,能夠反映不同國家之間差異,我們選取了處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及幾種具有典型的醫療保障制度模式的10個國家作為樣本國家。Brazil、Canada、Germany、India、Japan、Poland、RussianFederation、Singapore、UnitedKingdom、USA對于確定的10個國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報告和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提供的聯合國各成員國的衛生統計數據及其計算,我們可得到各國醫療保障體系的總體績效評價的19個二級指標數據,見表1。14一級指標二級指標USABrazilCanadaGermanyIndiaJapanPolandRussianFederationSingaporeUnitedKingdom0.030.010.050.10.010.160.07-0.030.10.090.760.181.831.414.891.931.281.651.070.872.561.152.143.370.61.982.474.252.42.33326368471295397283999.8175.6499.810032.7310082.7486.7910099.99997100100481001009910099100791001002510010097921000.010.020.010.020.030.030.010.010.010.010.030.060.010.02-0.090.020.01-0.02-0.010.0344.754.169.876.917.381.368.661.33486.323.864.249.457.593.894.989.676.796.991.815.48.89.810.657.86.263.78.13400082303222029210346031410110001064029780326900.17.50.10.134.70.1220.10.18184807529666273100907871807963837566807910072.7771.7350.8350.8373.7910060.831001009295.8695.869080100989295.869921.721.92023.725.320.122.9724.125.0325.1153、熵模型評價方法1)指標的分類。

在19個二級指標中,指標數值越高代表大類狀況越好,我們稱它為正向指標。如在政府作用指標中,

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比例,其數值一定是越高越好,因此它是正向指標。如果指標數值越低代表大類狀況越好,我們稱它為負向指標。如在政府作用指標中,實際支出的個人醫療費用比例,其數值一定是越低越好,因此它為負向指標。16(2)指標的標準化處理。由于各項指標的計量單位并不統一,我們先把指標的絕對值轉化為相對值。對于正(負)向指標,我們用不同的算法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其具體方法如下:

正向指標:負向指標:其中表示一級指標項數;

表示每個一級指標中的二級指標項數;表示國家序數;表示第項一級指標中第項二級指標中的最小值;表示第項一級指標中第項二級指標中的最大值;表示第國的第項一級指標中的第項二級指標標準化處理后值。17(3)一級指標的評價。

熵這一概念起初在熱力學中最先出現的,它是物質的狀態參數,即狀態一定時,物質的熵值也一定。從分子運動論的觀點來看,熵變大表示分子的無序程度增加,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量度。1948年,這一概念被引入信息論,作為信息論的一個基本量,用以描述不確定性的大小,熵越大不確定性也越大。,根據熵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計算熵值來判斷一個事件的隨機性及無序程度,也可以用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越大。18下面通過建立熵模型對十個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整體進行綜合評價。具體步驟如下:1)選取n個國家,m個指標,為第個國家的第個指標的數值2)指標的標準化處理.由于正向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