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魚、草循環生態養殖模式探討_第1頁
稻、魚、草循環生態養殖模式探討_第2頁
稻、魚、草循環生態養殖模式探討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稻、魚、草循環生態養殖模式探討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水產品的要 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有機水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生 產更多有機水產品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從而達到優質、 高產、 高效,筆者于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9 月,采取稻魚草循環 生態養殖模式,即臨近的兩塊田為一個組合(以下稱為 A 和 B),種完一季單季晚稻后,A塊田養魚,B塊田播種黑麥草, 第二年種完一季單季晚稻后A塊田播種黑麥草,B塊田養魚,如此循環養殖。 這種種稻 -養魚 -種草輪養輪種循環養殖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現將種養模式總結如下。1 稻田條件二塊田為一個組合(以下簡稱A和B),水源充

2、足無污染, 沙壤土,保水性強,透氣性好,面積各為 0.173 hm2 ;田埂 埂面寬0.6 m,埂高1 m。2 養殖模式采用稻、魚、草輪作,即 2012 年 9 月底單季晚稻收割 完畢對A塊田進行田埂加寬加高夯實,埂寬0.6 m,埂高1 m,用1 125 kg/hm2生石灰干法清塘,4天后注水至0.75 m,待 毒性消失后投放150 g/尾的草魚種3 000尾/hm2、50 g/尾的 湘云鯽2號600尾/hm2、50 g/尾的津新鯉 750尾/hm2、100g/尾的花鰱225尾/hm2、100 g/尾的白鰱 750尾/hm2 (詳見 表1 )。魚種剛下田不用投喂飼料, 待田中的稻谷雜草吃完后

3、開始投喂菜籽餅及菜葉, 11 月底至第二年 5月中旬全部投喂 B 塊田種植的黑麥草。投喂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9 月底B塊田單季晚稻收割完畢后,起壟做畦,每畝條播2 kg左右黑麥草種子, 播種后視黑麥草長勢情況, 酌情追施尿素。 第二年5月中旬A塊田的魚捕撈完畢和 B塊田的黑麥草收割 完畢后繼續種植單季晚稻,水稻收割完畢,進入下一個周期 的養殖,同時將 A 塊田改為種植黑麥草, B 塊田養魚。3 試驗結果3.1 魚的養殖情況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A塊田產草魚416 kg、鯽 魚37.6 kg、鯉魚61 kg、白鰱115.2 kg、花鰱46.8 kg,總產量 676.6 kg,

4、單產3 911 kg/hm2 ;總產值14 355元,單位產值 82 977元/hm2,投入魚種、飼料、魚藥、肥料、電費等各項 成本 3 172元(人員工資未計算在內) ,總利潤 11 183元, 單位利潤達 64 642元/hm2,投入產出比 1 : 4.5。2013年9 月至2014年5月,B塊田產草魚 452 kg、鯽魚38.4 kg、鯉魚 72 kg、白鰱123 kg、花鰱48 kg,總產量733.4 kg,單產量4 239 kg/hm2 ;總產值15 640元,單位產值 90 405元/hm2,投入 魚種、飼料、魚藥、肥料、電費、等各項成本 3 996元(人 員工資未計算在內) ,總

5、利潤 11 644元,單位利潤達 67 306 元/hm2,投入產出比1 : 3.9。總之通過試驗,取得了很好的 經濟、生態效益(詳見表 2-表 4)。3.2 水稻種植情況選用生育期在130150 d的單晚品種,一般在4月中下 旬播種, 5 月中下旬插秧, 9 月中下旬收割。整個生長期, 根據水稻種植技術,經精耕細作,兩個生產周期共收干谷 2 790 kg,二年平均單產 8 047.2 kg/hm2 ,比未養魚時略增。 但 通過養魚后,節約了肥料、農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拓寬 了種植水稻的利潤空間。平均種稻產值15 000元/hm2,平均種稻毛利潤11 250元/hm2。4 小結與討論這種養殖

6、模式大大減輕勞動強度, 降低生產成本。 2 塊 田為一個組合配套種養殖,即一塊田養魚,另一塊田種黑麥 草。這樣大大降低了飼料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整個養殖過 程除了前期投喂精飼料外,其他全部投喂另一塊田的黑麥草, 就地割草就近投喂,既省時又省料。這種模式降低病害發生,大幅提高養殖成活率。通過種 一季黑麥草,帶走了養魚過程中沉積在淤泥中的營養物質, 破壞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環境,改善了底泥的通透性。為接 下來的養魚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未發 現病害,成活率比以前提高了20%以上。這種模式,大大提高了魚的品質,因為整個養殖周期只 投喂黑麥草和菜籽餅,而且不用魚藥,只用生石灰消毒和調 節水質,達到了有機魚的標準,深受消費者的喜歡,商品魚 的價格是普通魚的 2 倍,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益,具有很好的 推廣價值。該模式是在稻田冬春空閑時開展的養殖,一個周期的實 施到魚收獲后,底部積累了一層較厚的淤泥,淤泥含有許多 有機物質,并已富營養化,在水稻生長期用來種植水稻后, 能為水稻提供養分平衡、充足的有機肥,促進水稻的生長、 增產,并降低種植水稻的成本。魚、稻、草種養,大幅提高 了有機物質的轉化率和利用率;冬春養魚避開了 5-8 月的魚 類病害高發期,提前種植一季水稻也避開了水稻稻?'蚊等病蟲害的危害,也提高了稻米的品質。該模式為稻田生態種養殖提供了借鑒,為提高稻田種植 效益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