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學生物學知識點第一章 生命的特征與起源1. 生命的基本特征 (9條p7-p9)生命是以核酸與蛋白質為主導的自然物質體系生命是以細胞為基本單位的功能結構體系生命是以新陳代謝為基本運動形式的自我更新體系生命是以精密的信號轉導通路網絡維持的自主調節體系生命是以生長發育為表現形式的“質”“量”轉換體系生命是通過生殖繁衍實現的物質能量守恒體系生命是以遺傳變異規律為樞紐的綜合決定體系生命是具有高度時空順序性的物質運動演化體系生命是與自然環境的協同共存體系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 細胞2. 細胞的發現(時間、人物 )(P10 )1665 年,英國物理科學家胡克。3. 細胞學說的基本內容(4條)p13一切
2、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所有細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結構生物體通過細胞活動反映其生命特征細胞來自原有細胞的分裂4. 細胞的基本定義(4條)p14細胞是構成生物有機體的基本結構單位。 一切有機體均由細胞構成(病毒為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除外);細胞是代謝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在有機體的一切代謝活動與執行功能過程中,細胞呈現為一個獨立的、有序的、自動控制性很強的獨立代謝體系;細胞是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基本單位。 生物有機體的生長與發育是依靠細胞的分裂、 細胞體積的增長與細胞的分化來實現的。 絕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個體最初都是由一個細胞受精卵, 經過一系列過程發育而來的 ;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 具有遺傳的全能性。
3、 人體內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所含的遺傳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來的,他們之所以表現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選擇性開放和表達的結果。5. 細胞體積守恒定律(p14)器官的大小與細胞的數量成正比, 而與細胞的大小無關, 這種關系有人稱為“細胞體積守恒定律”。6. 細胞的主要共性 (3 條)所有細胞都具有選擇透性的膜結構細胞都具有遺傳物質細胞都具有核糖體7.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表2-1)8. 質粒的定義( P15 )很多細菌出了基因組DNA 外,還有一些小的環形DNA 分子稱為質粒。9. 病毒的理解( P16 )病毒在結構上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要簡單得多,是由核酸( DNA 或
4、RNA ) 芯和蛋白質外殼組成。 病毒專營細胞內的寄生生活,缺少進行自主代謝的完整機構, 其單獨存在時不能繁殖。 由于病毒在細胞外環境中存在時無生命活動,因此,病毒既不是生命體,也不是有機體,只能算是生物大分子的復合物。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10. 生物膜的概念、細胞膜的概念(p16-p17)習慣上把細胞所有膜結構統稱為生物膜, 實際上它是細胞內膜和質膜的總稱。細胞膜又稱細胞質膜, 是指包圍在細胞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 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組成。11. 膜的化學組成在不同類型的細胞中,細胞膜的化學組成相同,即主要由脂類、蛋白質及糖類組成。12. 膜脂
5、的三類、膜蛋白、膜糖類膜脂:磷脂、膽固醇、糖脂膜蛋白 (生物膜中的蛋白質稱為膜蛋白) : 外在蛋白或稱外周蛋白、內在蛋白或稱鑲嵌蛋白膜糖類 (所有真核細胞表面都要糖類)13. 膜的分子結構模型(重點是流動鑲嵌模型P19)流動鑲嵌模型: 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晶格鑲嵌模型板塊鑲嵌模型脂筏模型14. 膜功能 (6 條 )p20-p21界膜和細胞區域化調節運輸功能定位與組織化信號轉導參與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能量轉換15. 真核細胞的細胞器(一、二、三、四、五5種體系)p21-p33蛋白質合成細胞器: 細胞核 (核膜、 核仁、 核基質、 染色質與染色) 、核糖體。內膜結構系統細胞器: 內質網、高爾基復合
6、體、溶酶體、過氧化物酶體。能量轉換的細胞器:線粒體細胞骨架: 微管、 微絲、 中間絲。 細胞骨架的主要功能: 細胞支持、細胞運動的形式。細胞表面與細胞外基質16. 細胞周期(時間、各時相的動態變化)、 G0 期細胞、 R 點17. 細胞增殖有絲分裂(各時期及其特點)、有絲分裂器、有絲分裂 前期: 是自分裂期開始到核膜解體為止的時期。 前期的主要特征是染色質凝集形成染色體;紡錘體裝配,染色體與動粒微管相連,確定分裂極;核仁解體和核膜的消失。中期: 是從細胞核膜消失到有絲分裂器形成的全過程。 該期染色體最大程度的壓縮, 并排列在細胞中部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 呈現出典型的中期染色體形態特征。后期:
7、是從著絲粒分離至染色單體分別到達兩極。 染色單體的分離是從著絲粒開始的,染色單體在動粒管的牽引下逐漸移向兩極。末期:是從染色體到達兩極開始,至形成兩個子細胞的時期。末期的特點是子細胞的形成和細胞質的分裂。中期細胞中出現的由染色體、 星體、 中心粒及紡錘體所組成的暫時性結構稱為有絲分裂器。第三章 生命的延續1 、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p40無性生殖是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 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高等動、 植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卵細胞和精子)的結合,形成合子的方式。2 、 精子的形成過程: 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變形期頂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高爾基體
8、精子尾部的結構特征: 分為 3 部分,即中間段、主段和末段,主要結構是貫穿于中央的軸絲。 p413 、 卵子的形成過程: 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 P42-434 、透明帶的概念p43在卵母細胞與卵泡細胞間出現一層以糖蛋白為主要成分的非細胞性結構,稱為透明帶。5 、精卵形成的特點和主要區別均為減數分裂, 分裂完成后染色體數目減半。 有同源染色體聯會。精子為均等分裂, 最終形成 4 個精子。 卵細胞為不均等分裂, 形成卵細胞,第一極體和第二極體。6 、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五個亞期 :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和終變期。聯會的概念及結果: 每對形態、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體從靠近核膜的某一點開始相
9、互靠攏在一起,在相同位置上的染色體準確地配對, 這個過程稱為聯會。 聯會的結果是每對染色體形成一個緊密相伴的二價體。 p457 、聯會復合體的概念聯會時, 同源染色體之間形成一種蛋白質的復合結構, 稱為聯會復合體。8 、重組節的概念聯會復合體的中央區有一些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直徑約90nm 的蛋白質集合體,稱為重組節。9 、雙線期的交叉端化隨著二價體進一步螺旋化、縮短,聯會復合體解體,聯會的同源染色體相互排斥而發生分離, 交叉點逐漸向兩端移動, 稱為交叉端化。10 、減數分裂的意義p46由于減數分裂,使每種生物代代都能夠保持二倍體的染色體數目。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重新組合, 間發生部
10、分交換,結果使配子的遺傳基礎多樣化, 使后代對環境條件的變化有更大的適應性。11 、卵子的成熟包括 細胞核的成熟和 細胞質的成熟p4712 、受精的位置: 壺腹部13 、精子獲能的概念哺乳動物(包括人)剛射出的精子是不能與卵子受精的,它需要在雌(女)性生殖道中孵育一段時間,才獲得受精能力,這種現象稱為獲能。14 、頂體反應的概念在輸卵管壺腹, 獲能精子靠近或與卵子的外圍屏障接觸時, 覆蓋在頂體表面的細胞膜與頂體外膜多出發生融合并釋放出多種酶系, 這一過程稱為頂體反應。15 、 精子具備受精能力的三個要素: 獲能、頂體反應、與卵子融合。16 、皮質反應(卵膜封閉)機制精卵融合時, 誘導卵膜特征發
11、生改變, 產生膜電荷變化卵膜立即阻擋第二個精子以及其他的精子進入卵內,這一機制稱為卵膜封閉。17 、透明帶反應的概念p4813 、皮質顆粒與透明帶發生作用并修飾透明帶, 使透明帶拒絕其他精子穿過,稱為透明帶反應。第四章 生命的遺傳與變異1 、 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確定了 DNA 結構 p502 、 DNA 分子的生物學意義(三條) P50 DNA 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中蘊藏著大量的遺傳信息 DNA 分子的雙螺旋堿基互補結構是復制和修復的基礎 DNA 雙鏈的互補性是DNA 分析技術的基礎3 、人類基因組的組成p51人類的基因組包括線粒體基因組和核基因組4、核基因組的特點人類的遺傳物質絕大部分
12、都存在與細胞核內,核內 DNA 為雙連線壯 DNA 分子,細胞分裂中期的每一個染色單體都是由一個DNA分子所形成的。 122 號常染色體、 X 和 Y 性染色體共24 鐘 DNA分子中,所含有的全部遺傳信息就構成了核基因組。5 、斷裂基因的概念p52大多數真核生物的基因由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兩部分組成, 編碼序列是不連續的而且被若干個非編碼序列(內含子)隔開,因此稱為斷裂基因。6 、 GT-AG 法則每個內含子的5端的頭兩個核甘酸都是 GT, 3段尾部都是AG ,這種接頭形式稱為 GT-AT 法則。7 、斷裂基因的結構8 、 啟動子的概念: 啟動子一般位于轉錄起始點上游-200-100bp范圍
13、內,是與RNA 聚合酶和轉錄因子互相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可啟動基因的轉錄。啟動子序列的構成: TATA 框:位于轉錄起始點上游-30-20bp處,由一段高度保守序列組成 ;TATA 能準確識別轉錄起點。 CAAT 框:位于轉錄起始點上游-80-70bp處,由一段保守序列組成; CAAT 框能與轉錄因子結合,促進轉錄。 GC 框:為GGGCGG 序列,位于CAAT 框的兩側,能與轉錄因子結合,起到增強轉錄效率的作用。9 、 DNA 復制的特點 p53半保留復制半不連續復制復制子10 、轉錄形成成熟mRNA 的過程 p54轉錄的 RNA 分子稱為核內異質RNA , 要經過剪接、戴帽、 加尾等加工過程
14、才能形成成熟的 mRNA 。11 、 tRNA 的結構特點(三點) p55含有稀有堿基較多,達核甘酸總量的5%-20 %。不同的 tRNA 盡管核苷酸組分和排列順序各異,但其3 端都含有CCA 序列,是所有 tRNA 接受氨基酸的特定位置。所有的 tRNA 分子都折疊成緊密的三葉草二級結構和 L 型立體構象,結構較穩定,半衰期均在24 小時以上。12 、密碼子的特點(四條)一個密碼子由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相鄰的三個堿基組成。通用性 簡并性方向性:從5端到3端。13 、持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的概念人體所有體細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組, 某些為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需而時刻都在表達的基因,稱為持家基因
15、。某些基因只在特定細胞發育特定階段或細胞特定功能狀態下才有表達,稱為奢侈基因。14 、順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p56基因啟動子、增強子中有些保守序列能與轉錄因子特異性結合,調節基因轉錄,這些保守序列稱為順式作用元件。轉錄因子是與順式作用元件結合的蛋白質, 一般在遠處合成, 轉移到它們所作用的部位,因此,也稱為反式作用元件。15 、基因突變的概念基因突變是指DNA 分子中核苷酸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16 、基因突變的類型p57目前將基因突變分為 3 種類型,即堿基置換、移碼突變和動態突變。17 、堿基置換的概念和種類及產生的四種效應 p57概念: DNA 分子中的一個堿基被另一個不同的堿
16、基所替代,稱為堿基置換,它是DNA 分子中單個堿基的改變,也稱為點突變。種類:轉換:喋吟取代喋吟、喀咤取代喀咤。顛換(較常見):嘌呤取代嘧啶、嘧啶取代嘌呤。產生的四種效應 : 同義突變錯義突變無義突變終止密碼突變18 、連鎖和互換的概念p66連鎖 :位于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伴同遺傳的現象稱為連鎖。交換: 由于同源染色體相互之間發生交換而使原來在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再伴同遺傳的現象稱為交換第五章 生命的個體發育1 、動物極和植物極的特點和區別 p88卵細胞內卵黃少的一極為動物極, 卵裂速度相當較快, 另一極卵黃含量多,為植物極,分裂慢。2 、哺乳動物的囊胚中滋養層和內細胞團的發育結果p89滋養層將
17、發育為絨毛膜,參與胎盤形成。內細胞團將分化為由內、中、外 3個胚層構成的胚盤。3 、原腸胚期的形態特征三點胚孔、原腸腔和胚層4、神經管由外胚層細胞發育而來,形成腦和脊髓;脊索由中胚層細胞分化而來,發育成體節5 、器官發生的口訣p916 、形態發生的概念p96形態發生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組織器官和機體形態結構的形成過程。7 、影響形態發生的因素細胞增殖和程序性細胞死亡差異生長形態調節運動8 、再生的概念和形式p97再生的概念: 再生是指生物體在其身體某部分受到損傷或喪失后的修復過程。再生的形式: 生理性再生修復性再生重建9 、衰老機制(五條) p99基因調控學說端粒、端粒酶與衰老自由基與衰老線粒體
18、與衰老神經內分泌- 免疫調節與衰老第六章、生命多樣性及其形成機制1 、生命多樣性概念、組成( P103 )概念: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共同構成了生命多樣性。 生命多樣性亦稱生物多樣性。組成: 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2、遺傳多樣性含義( P104 )遺傳多樣性是指每一物種內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樣性3 、生命多樣性形成機制( P108 )生命的多樣性形成于生命的歷史過程遺傳變異是生命多樣性的基本動力地理隔離分化是生命多樣性形成的主要途徑第七章、生物分類的方法與分類系統1 、物種概念,兩個單元,命名方法(林奈,雙名法)( P11
19、1 )概念: 種亦稱物種,是分類學的基本單位。兩個單元:物種是歷史與現實的客觀存在。作為生殖單元,它是相對穩定的;作為進化單元,它又是發展的。命名方法:國際命名體制采用瑞典學者林奈所創建的雙名法,即每種生物的學名采用屬名和種名命名,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詞表示。2、六界系統( P113 )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P114)3 、動物界的主要門類及其代表動物原生動物門海綿動物門腸腔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性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的三個亞門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脊椎動物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的六個綱圓口綱魚綱兩棲綱爬行綱 鳥綱哺乳綱
20、第八章、生物的進化1 、 進化系統樹定義( P120 )通過對動物的發育、形態結構、生化以及功能等的研究,確定動物彼此之間具有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 按親緣關系的遠近和進化的歷程將不同的動物類群標示在具有分支的圖中, 這就是所謂的進化系統樹。2 、人類進化過程(P121 )人類的進化過程大體可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南方古猿,主要的進化事件是直立行走方式的確立。 第二階段是人屬階段, 主要進化事件是腦擴大、牙齒縮小、工具行為開始發生,有聲語言和抽象思維的發展。進化經歷了南猿-能人一智人-現代人的進化歷程。3、達爾文進化學說:(P123)3 個論點 : 主張物種演變和共同起源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涉
21、及性狀分歧、物種起源、滅絕和系統樹。理論基礎:人工選擇學說核心思想:自然選擇學說基本原理:生存競爭自然選擇學說學說主要論點 : 生物的變異繁殖過剩與生存競爭 自然選擇性狀分歧和新物種形成生存競爭包含性狀分歧第九章、生物與環境1 、生物因子(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和非生物因子(光、溫度水與濕度、空氣和土壤與巖石) (P129)2 、種群概念( P130 )種群系指分布于一定區域內、 相互之間可以進行自由交配并產生正常后代的同種個體群。3 、種群中個體的分布特征( P130 )空間分布特征遺傳結構特征個體數量特征4、種群密度( P130 )種群密度與種群中個體的分布形式相關聯, 是單位時間或空間內種群的大小。5、群落概念( P132 )群落是指在相同時間、 聚集在一定區域內所有生物種群所形成的自然集合體。6、生態系統概念及其功能( P132-133 )概念:把生物群落與其棲息環境所構成的整體功能單位,稱為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連云港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學生卷
- 鐵礦石選礦反浮選劑的吸附機理研究考核試卷
- 體育設施信托投資與地方經濟發展關系分析考核試卷
- 智能化通風設備智能語音交互功能設計考核試卷
- 醫療設備智能化設備遠程控制與操作培訓系統考核試卷
- 養鴨業節能減排技術考核試卷
- 乳品產業政策與乳品行業標準化戰略研究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ET抗靜電托盤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IC卡鎖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DJ專用麥克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弱電工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抗戰勝利80周年現代詩歌朗誦稿(16篇)
- 六堡茶知識課件
- 2025年上海高考英語復習必背考綱詞匯手冊默寫
- 2025年全民反詐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50題)
- 2025年江西省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超市安全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4年山東省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歷史試卷
- 醫藥制造與流通行業2024年信用回顧與2025年展望-新世紀評級
- 《設備找正找平》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