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62∕T 4913.4-202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第4部分:供熱企業_第1頁
(高清版)DB62∕T 4913.4-202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第4部分:供熱企業_第2頁
(高清版)DB62∕T 4913.4-202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第4部分:供熱企業_第3頁
(高清版)DB62∕T 4913.4-202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第4部分:供熱企業_第4頁
(高清版)DB62∕T 4913.4-202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第4部分:供熱企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62/T4913.4—2025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第4部分:供熱企業2025-07-30實施2025-07-30實施I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核算原則與流程 25核算邊界與排放源確定 3 57供熱碳排放強度 98數據質量控制與管理 9報告格式和內容 附錄A(資料性)相關參數推薦值 附錄B(資料性)報告內容及格式要求 參考文獻 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是DB62/T4913《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的第4部分。DB62/T4913已經發布了——第1部分:污水處理廠。——第2部分:淀粉加工企業。——第3部分:固體廢物焚燒企業。——第4部分:供熱企業。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甘肅省生態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監督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段富國、張麗蓉、張晟浩、翟云鵬、姜慧琴、王斌、張軍、李希冗、張小恒、朱武權。本文件由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解釋。為推動建立甘肅省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強化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以及實現核算方法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為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核查做好支撐工作,逐步完善甘肅省溫室氣體統計核算制度,工作組編制了分部分標準《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擬由以下四部 第1部分:污水處理廠,目的在于掌握省內污水處理廠的溫室氣體排放現狀,確定污水處理廠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減排措施使污水處理廠達到地方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等。——第2部分:淀粉加工企業,目的在于掌握省內淀粉加工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現狀,確定淀粉加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減排措施使淀粉加工企業達到地方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等。——第3部分:固體廢物焚燒企業,目的在于掌握省內固體廢棄物焚燒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現狀,確定固體廢棄物焚燒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減排措施使固體廢棄物焚燒企業達到地方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等。 第4部分:供熱企業,目的在于掌握省內供熱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現狀,確定供熱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減排措施使供熱企業達到地方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等。第4部分:供熱企業本文件適用于省內供熱企業(單位)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企業內部供熱熱源的碳排放核算可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T476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GB/T483煤炭分析試驗方法一般規定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3286.9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學分析方法第9部分: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燒堿石棉吸收重量法GB/T475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11062天然氣發熱量、密度、相對密度和沃泊指數的計算方法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GB/T30733煤中碳氫氮的測定儀器法DL/T567.8火力發電廠燃料試驗方法第8部分:燃油發熱量的測定工2利用煤炭、油、燃氣等能源,通過鍋爐等裝置生產蒸汽和熱水,或外購蒸汽、熱水進行供應銷售、供熱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的企業。[來源:GB/T4754—2017,有修改]溫室氣體greenhousegases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來源:GB/T32150—2015,3.1,有修改]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脫硫過程排放desulfurizationemission在供熱生產過程中,通過脫硫技術去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時,因脫硫劑的化學反應或工藝過程而產生的二氧化碳(CO?)排放。凈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sofelectricity企業凈購入使用電量所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凈購入使用熱力產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sofheat企業凈購入使用熱量所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供熱碳排放強度carbonemissionintensityofheating供熱設備每供出1GJ的熱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核算原則與流程4.1核算原則4.1.1相關性選擇適合供熱企業核算二氧化碳排放的數據和方法。4.1.2一致性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排放單位和源類別中,測量方法和參數保持一致。4.1.3完整性數據包括核算邊界內所有核算單元的二氧化碳排放。4.1.4準確性DB62/T4913.4—20253供熱企業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報告的工作流程如下(見圖1):報告主體應以企業法人或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為邊界,核算和報告其生產系統產生的二氧化4 圖2 供熱系統分為直接供熱系統及間接供熱系統。直接供熱系統,供熱熱源供熱量經過一級供熱管網直接輸送至熱用戶;間接供熱系統,供熱熱源供熱量經一級供熱管網輸送至換熱站,換熱站經過熱量轉換后經二級供熱管網輸送至熱用戶,供熱系統示意圖見圖3。熱用戶熱用戶一級供熱管網(邊界至熱用戶樓棟或單元前)供熱熱源一級供熱管網換熱站熱用戶二級供熱管網(邊界至熱用戶樓棟或單元前)圖3供熱系統示意圖根據確定的核算邊界,按表1對各類二氧化碳排放源進行識別。表1排放源信息表二氧化碳源類型固定燃燒源電力消耗源供熱企業消耗外購電力所產生(不含居民轉供電)供熱企業消耗外購熱力所產生(用于供暖的蒸汽、熱水等)5表2供熱系統核算邊界信息表燃煤/燃氣供熱系統泵、地源熱泵)核算碳排放量,按公式(1)計算,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EGHG等于核算邊界內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Ec、脫硫排放量Ep、消耗外購電力排放量E和消耗外購熱力排放量En之和減去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回Ec——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Ee——凈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En——凈購入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6.2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量Ec是各種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按公式(2)Ec——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 FC,——第i種燃料的年消耗量。其中對固體或液體燃料單位為噸(t),氣體燃料單位為萬標準立方米(10?Nm3);NCV,——第i種燃料的平均收到基低位發熱量。其中,固體或液體燃料單位為吉焦每噸(GJ/t);氣6EF,——第i種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GJ)。其中,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采用公式(3)計算。CC,——第i種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吉焦(tC/GJ);6.2.2活動數據活動數據包括燃料的年消耗量FC?和燃料的平均收到基低位發熱量NCV,具體情況如下:a)化石燃料年消耗量FC應根據進廠量和庫存變化確定,采用“進廠量+期初庫存一期末庫存一外銷量”計算獲得。無監測數據的,應根據報告主體能源消費臺賬、統計報表或供應商提供的b)燃料的平均收到基低位發熱量NCV根據每月到廠燃料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的檢測值進行加權平關規定、燃油低位發熱值的具體測量方法和實驗室及設備儀器標準應遵循DL/T567.8的相關規定、天然氣低位發熱值的具體測量方法和實驗室及設備定。無實測時采用本文件附錄A表A.1給出的各燃料品種對應的值;c)化石燃料消耗量計量器具的準確度等級應符合GB17167的相關規定,計量器具應確保在有效排放因子包括碳氧化率OF和單位熱值含碳量CC;碳氧化率OF采用本文附錄A表A.1的值,單a)燃煤的單位熱值含碳量CC,通過每月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加權平均計算得出,其權重為燃煤月活動數據(熱量)。當某日或某月度燃煤單位熱值含碳量CC,無實測時,或測定方法均不符合要求時,該日或該月單位熱值含碳量CC采用附錄A表A.1的值。燃煤的單位熱值含碳量采用公式(4)計算。NCV煤燃煤的收到基低位發熱量,單位為吉焦/噸(GJ/t);C煤燃煤的元素含碳量,單位為噸碳/噸(tC/t)。7表3燃煤元素碳含量測定方法標準1234b)燃油、燃氣的單位熱值含碳量CC應至少每月檢測。當某月有多于一次的含碳量實測數據,應取算術平均值計算該月單位熱值含碳量數值CC?。當某月燃油、燃氣單測時,或測定方法均不符合要求時,該月單位熱值含碳量CC,采用附錄A表A.1的值。6.3.1計算公式脫硫過程二氧化碳排放,以碳酸鹽的消耗量和排放因子乘積得出,按公式(5)計算:CAL——第k種脫硫劑中碳酸鹽消耗量,單位為噸(t);EF——第k種脫硫劑中碳酸鹽的排放因子,單位二氧化碳/噸(t6.3.2活動數據本部分活動數據是碳酸鹽消耗量CALy,按公式(6)計算:CAL,y——第k種脫硫劑中碳酸鹽在全年的消耗量,單位為噸(t);I——脫硫劑中碳酸鹽含量,以%表示;8脫硫劑中碳酸鹽的排放因子EF應采用本文附錄A表A.2的值。6.4凈購入電力產生的排放6.4.1計算公式凈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按公式(7)計算:E.—凈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EF——電力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兆瓦時(tCO?/MW·h)。6.4.2活動數據本部分活動數據包括購入和輸出的電量ADa-n和AD-u,具體情況如下:值。通過市場化交易購入使用的非化石能源電力消費量的二氧化碳排6.5凈購入熱力產生的排放6.5.1計算公式凈購入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n按公式(8)計算:E—凈購入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ADn-in——購入的熱量,單位為吉焦(GJ96.5.2活動數據本部分活動數據包括購入和轉供的熱量ADn-n和ADn-ou,具體情況如下:a)購入和轉供的熱量ADa-n和ADn-ou應按以下優先序獲取:b)流量計、熱量計的配備和管理應符合GB17167的要求,并確保在有效的檢定/校準周期內。和公式(11)進行轉換計算。ADh=ADh-w+ADh-stAD——購入熱量,單位為吉焦(GJ);AD-w——購入熱水所含熱量,單位為吉焦(GJ);AD-——購入蒸汽所含熱量,單位為吉焦(GJ);以質量單位計量的熱水可采用公式(9)轉換為熱量單位。ADn-=Ma×(T-20)×4.1868×10-……………(10)AD-w——購入熱水所含熱量,單位為吉焦(GJ);Ma——熱水的質量,單位為噸(t);T——熱水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20——常溫下水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以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可采用公式(11)轉換為熱量單位。ADn-t=Ma×(En-83.74)×10-………AD-——購入蒸汽所含熱量,單位為吉焦(GJ);Ma——蒸汽的質量,單位為噸(t);En——蒸汽所對應的溫度、壓力下蒸汽的焓值,單位為千焦/千克(kJ/kg);焓值取值參考相關83.74——標準大氣壓下20攝氏度水的焓值,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6.5.3排放因子供熱碳排放強度可采用公式(12)計算:Sg——供熱碳排放強度,即鍋爐或熱泵機組每供出1GJ熱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GJ);直接供熱碳排放強度按照公式(13)計算:Sgr-——報告中直接供熱用戶用熱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為噸二氧化碳/吉焦(tCO?/GJ);Egr—鍋爐或熱泵機組供熱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Q——鍋爐或熱泵機組供熱所產生供熱量71——報告中一級管網的輸送效率,單位為%。間接供熱碳排放強度按照公式(14)計算:和換熱站兩部分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Qg--——間接供熱供熱量,單位為吉焦(GJ);η1—報告中一級管網的輸送效率,單位為%;η2——報告中二級管網的輸送效率,單位為%;一級供熱管網輸送效率應按公式(15)計算:…η?——一級供熱管網輸送效率(%);∑Q?——各換熱站輸入熱量之和,計量點在換熱站一次側熱表,單位為吉焦(GJ);二級供熱管網輸送效率應按公式(16)計算:η2級供熱管網輸送效率(%);換熱站的轉換效率按公式(17)計算: 計劃,并按照附錄B的格式要求進行填報。數據質量控制計劃中所有數據的計算方式與獲取方式應符合b)核算邊界和主要排放設施情況,包括核算邊界的描述、設施名稱、類別、編號、位置等。5)明確各項數據監測、流轉、記錄、分析等環節的管理部門。報告主體宜參照附錄B的格式進行報告。基本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生產工藝及設施運行報告主體宜根據生產工藝和設施運行基本信息確定二氧化碳核算邊界和排放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情況(附表B.3)。報告主體報告的排放因子數據包括(見附表B.4):b)甘肅省電力平均排放因子以及熱力排放因子。電力和熱力產生的排放量(見附表B.5)。(資料性)相關參數推薦值常用化石燃料燃燒的相關參數相關缺省值見表A.1。表A.1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缺省值固體燃料ttttt其他煤制品tt原油t燃料油t汽油t柴油t煤油tttt其他石油制品t高爐煤氣天然氣注1:數據取值來源為《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22》(統計年鑒有更新時,使用其最新數據)。注2:數據取值來源為《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注3:數據取值來源為《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及2019年修訂版。注4:d數據取值來源為《中國溫室氣體清單研究》。常用碳酸鹽排放因子推薦值見表A.2。表A.2碳酸鹽排放因子推薦值排放因子/(tCO?/t碳酸鹽)常用飽和蒸汽熱焓表見表A.3。表A.3飽和蒸汽熱焓表壓力(MPa)溫度(℃)壓力(MPa)壓力(MPa)溫度(℃)焓(KJ/kg)壓力(MPa)溫度(℃)焓(KJ/kg)常用過熱蒸汽熱焓表見表A.4。表A.4過熱蒸汽熱焓表135700135(資料性)報告內容及格式要求企業二氧化碳排放報告(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內容及格式如下:(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報告主體(蓋章):報告年度:本報告主體根據相關要求和指南核算了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填寫了相關數據表格。現一、報告主體基本信息三、活動數據及來源說明五、二氧化碳排放量匯總XXXXXx(企業)對本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如本報告中的信息及支撐材料與實際情況不符,本單位愿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特此聲明。法定代表人(或授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