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校聯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校聯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校聯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校聯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校聯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三模校校聯考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西周初,為了在各地部署監察力量,由王族帶領歸順的外族進駐各地,與土著長期混居。此舉A.加強了對新拓版圖的控制 B.改變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實現了從諸侯爭霸到皇權的統一 D.延續了選舉部落賢人為王的傳統2.戰國時期,商鞅認為:“人生而好惡,故民可治也。”對待民眾的態度就是用賞罰。用賞,則民為國家出力,努力從事耕戰,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爵位;用罰,則民懼怕刑罰,不敢從事私利活動,從而使國家財富完全由君主掌控。這些主張A.體現了儒法思想具有內在一致性 B.調動了地主階級奪取政權的積極性C.助推秦國社會變革取得顯著成效 D.反映了商鞅重視歷史傳承的價值觀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內外服制度 D.行省制4.唐代科舉名目最為繁多,如表所示。這說明唐代科舉制()科舉分類名目地位常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主體制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于教化”“識洞韜略堪任將帥”“清廉守制舉節政術可稱堪任縣令”“孝弟力田聞于鄉間”“詳明政術可以理人”等輔助A.成為入仕必經渠道 B.利于選拔多種人才C.要求官員博學多才 D.考試內容側重時政5.隋唐時期上則以“野無遺賢“為標榜,求賢若渴。下則以文章詩賦相砥礪,孜孜求進。上行下效,蔚然風行,從而出現人才輩出的局面。這一現象A.厚植了隋唐繁盛的社會基礎 B.使社會出現重文輕武的氛圍C.推動了儒學復興運動的出現 D.主要得益于科舉制度的完善6.宋人筆下涌現出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趙令赫“幼而秀穎,自異于群兒中。記識敏悟,四歲受《孝經》,六歲通《論語》,七歲能二韻詩。喪父,哀毀如成人”。這表明宋代()A儒學逐漸向基層滲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顯C.鄉約逐漸帶有強制力 D.政府對社會控制松弛7.為查實免役法是否“便民”,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宋神宗特詔翰林學士承旨韓維、知開封府孫永“追集行人體問,詣實利害以聞”,考察免役法利弊,以平息士人爭辯。由此可見()A.王安石變法遇到阻力 B.士人反對王安石變法C.宋神宗變法態度動搖 D.變法吸納了多方建議8.1903年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規定,體操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科目,小學每周三小時,中學兩小時,高等學堂三小時,另有兵學一小時,師范、實業學堂兩小時。章程還對各級學堂體操科的宗旨和內容,操場的規則做了具體規定。該規定()A.表明清末新政主要以教育改革為主 B.培育當時國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C.有利于推動中國體育教育的近代化 D.旨在培養資產階級救亡運動的人才9.如表為1915年12月天津《益世報》發起的有獎征文,此次征文最高可以獲得四十銀元的獎金?!兑媸缊蟆愤@次征文的主要背景是()A.袁世凱進行復辟帝制活動 B.國人渴望建立共和政體C.北洋軍閥的派系紛爭激烈 D.護國運動使袁世凱敗退10.南京國民政府于1929年和1935年頒布的《考試法》第二條均規定:文官考試人員分三種類型,一是公職候選人;二是任命人員;三是依法應領證書之專門職業或技術人員。該規定()A.限制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B.具有中西結合的特點C.確保了官員選拔的公正 D.旨在應對抗戰的需要11.在陜甘寧邊區政府組織的民主選舉中,為了使不識字的選民能夠順利行使選舉權,邊區政府采用了畫圈、畫杠、碗里放豆等多種選舉方法。當時,許多足不出戶的老太太都騎著毛驢翻山越嶺趕到現場參加選舉。這些做法()A.完善了民主選舉的實施程序 B.壯大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力量C.推動了土地革命的順利開展 D.改變了邊區政府的政權性質12.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國,由議會選舉政府,決定施政方針,邊區是第一個”。1940年,毛澤東再次強調,這種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于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這說明,邊區政府()A.具備了新民主主義的特征 B.脫離了國民政府管轄C.代表根據地社會全體意志 D.仿行蘇聯的政治制度13.建國初期,采用的是各級黨委分級管理干部的體制,即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各級黨委負責管理本地區的干部;1955年末,黨中央決定,建立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統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級管理干部體制。這一變化()A.是為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 B.反映了我國干部管理體制的成熟C.有利于培養綜合型全面型干部 D.推動了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14.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憲法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次的討論方式:精英討論和大眾討論;在討論文字改革時,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知識分子進行了平等充分的協商,甚至改變自己拼音文字的價值偏好,采取漢語拼音方案。這些立體式協商模式()A.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模式 B.體現了民主的真實性和廣泛性C.表明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 D.初步形成了新中國政權組織原則15.下表為《中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位次的變化》。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1985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鋼44321煤21111原油65555發電量54422化肥33322化學纖維42222布11111糖66344電視機31111A.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 B.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C.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科技革命的持續開展16.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指出“僭主政治要依賴農民和市民的支持,在雅典也就是山地派和海岸派,這些公民的總體不論其階級出身如何,構成了城邦國家的實體,并將公民這一概念牢固確立”,這表明A.雅典民主是超越了階級的民主 B.僭主政治的基礎是農民和市民C.城邦制國家公民的概念模糊化 D.僭主政治蘊含了一些民主因素17.1760年,英王喬治三世一上臺,馬上改組政府,把所有具有王政復古思潮人聚結在自己的周圍,并安插到重要的職位上去,形成“國王之友”派。他親自審閱議會的投票報告,并授意建立了一個專門收買議員的財政管理辦事機構。這說明當時的英國A.國王通過內閣控制了議會的財政權B.工業資產階級在議會中起主導作用C.以議會為核心的民主制度尚需完善D.國家決策權力的歸屬問題懸而未決18.有學者用下列兩張示意圖展現西歐邁向近代過程中國家結構的演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圖1體現了封君封臣制容易造成割據②圖2表示各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③在此過程中王權和民族國家得到發展④該歷程伴隨著資本主義制度擴展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187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海斯在由國會議員和最高法官組成的特別委員會的裁定下宣布當選。大法官布拉德雷投出了對海斯關鍵性的支持票,海斯上任后不久,即任命布拉德雷的兒子去紐約海關任職,其他的幫助過海斯的人,也被海斯委以重任。這反映出美國()A.跨黨派共識政治逐漸發展 B.三權分立體制受到了沖擊C.當時的文官制度亟待調整 D.官員政治中立原則被打破20.英國內閣制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勝選黨派組閣,政府官職就由該黨成員擔任。19世紀中期英國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這種變化說明()A.議會被政黨操控阻礙民主政治發展 B.改革目的是保證施政措施的連續性C.文官制度是英國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D.內閣制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征二、非選擇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清時期封建巡視制度得到進一步強化。首先是巡視監察法規的系統化。明清進一步加強巡視立法,清朝頒布了我國歷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獨立形式存在的監察法規——《欽定臺規》,中國古代的巡視法規達到系統化程度。其二是建立嚴密的地方巡視系統。明清延續了唐宋以來中央對地方巡視系統多元化的趨勢,建立起三個互不統屬的獨立系統:一是監察御史系統,包括專差、巡按御史兩種;二是按察司系統,職責就是按察所屬的府州縣,下設主要官員有按察使;三是督撫系統,督撫即總督和巡撫。其三是加強巡視官之間的互相監督。明清統治者規定同一系統或不同系統的巡視官員可以互相監察、互相糾舉,以保證巡視體系正常運轉。——《中國古代巡視制度梳略》材料二西方國家的問責機制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的政治體制緊密相關,是責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圍是整個國家,其約束的對象是整個國家的所有公職人員。西方國家對政府公職人員的監督體系主要包括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和輿論監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聞監督通過新聞媒介的傳播達到全社會或公眾對政府官員的監督,由于這種監督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國民性,因而這種監督比行政監督更有效、更有力量。——《西方官員問責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中央對地方巡視制度強化的特點和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方國家對官員監督與中國明清時期巡視制度的不同之處,整體評價中國明清時期和近代西方對官員的監督。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列表格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發展演變簡表。時期錄取數量或方式考試內容考試程序唐代進士錄取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