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第8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第8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第8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第8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第8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PAGE9第8課其次次工業革命A組學業基礎1.【遼寧遼河2024高一月考】其次次工業革命中新興的化學工業和電力工業被稱為“科學工業”,這主要反映了()A.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B.企業發展須要科技創新、科學管理C.新興工業對工人要求高D.重工業在經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2.【湖南名校2024高一期中】下列有關其次次工業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主要獨創發覺來自英國B.獨創者主要是工程師,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C.人類進入“電氣時代”D.輕紡工業取代重化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3.【湖北宜昌2024高一期末】1870年全世界的石油產量約為80萬噸,1900年猛增到2000萬噸。從這時起,西方列強起先了爭奪石油的尖銳斗爭。導致西方列強19世紀晚期起先爭奪石油的關鍵獨創是()A.內燃機B.蒸汽機C.火車 D.發電機4.【遼寧葫蘆島協作校2024高一月考】1888年,美國科學家特斯拉獨創了溝通電動機。1914—1927年,美國在制造業中運用的電力由占動力總量的39%提高到78%。這說明()A.電力比蒸汽動力更具優勢B.美國重視對新技術的應用C.美國起先工業革命的時間晚D.美國工業結構發生了改變5.【吉林省試驗中學2024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的發展狀況,其主要特征是()年份18701900企業總數(家)808669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生產與資本走向集中B.行業競爭日趨激烈C.企業的規模保持穩定D.勞動生產率提高B組應考實力6.【江蘇揚州2024高一期末】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歷來受人贊揚的競爭自由已經日暮途窮……在每個國家里,肯定部門的大工業家會聯合成一個卡特爾,以便調整生產。與此相關的生產組織形式()A.出現在工業革命時期B.推動了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C.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D.體現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7.【安徽蚌埠2024高一期中】據統計,1850年德國的專利授予數目為243項,1870年為4132項,1900年達到8784項。這反映出德國 ()A.海外市場的拓展主導著科技獨創B.在整體科技實力上遙遙領先于他國C.政府在科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從歐洲其他國家大量引進技術獨創8.【山東曲阜師大附中2024高一期末】恩格斯說,“由單個企業家所經營的生產……已經愈來愈成為一個例外了……假如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僅私人生產停止了,而且無安排性也沒有了”。這種生產組織方式()A.促進了工廠制度的全面建立B.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C.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D.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9.【江西上饒2024高一期中】錢學森認為,“科學革命是人相識客觀世界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改造客觀世界技術的飛躍。而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又會引起全社會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體系的變革,即產業革命”。下列各項中,符合錢學森所述觀點的是()A.牛頓力學體系——蒸汽機——工業革命B.電動機——飛機一其次次工業革命C.電磁感應理論——電動機、發電機——電力工業D.電磁波——無線電——其次次科技革命10.【江西南昌十中2024高一期中】歐洲資本主義的發生與發展大致經驗了資本原始積累、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對外經濟擴張方式各有側重,以下對應正確的是()A.商品輸出——資本輸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商品輸出——資本輸出C.商品輸出——早期殖民——資本輸出D.早期殖民——資本輸出——商品輸出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某種程度上,化學工業的卡特爾化是按著一般的途徑進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證少數上層領導人大權獨攬來維持規定的價格標準;消退競爭,以杜絕外國競爭的愛護關稅來保證在市場上的穩固地位;以較少數企業、但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方法,來實現生產率的某種提高。一王繩祖主編《國際關系史資料選編(上冊)》材料二1871年德國完成統一。1870—1913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7%,工業生產增長了4.6倍,同期英國增長1.3倍,法國增長1.9倍。1913年,德國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為16%,英國為14%;這一年,德國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3%,而英國為15%。(1)材料一中的“卡特爾”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產組織形式?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列舉其次次工業革命中德國處于領先地位的新興工業部門。(2)依據材料二,歸納1870—1913年德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其形成的緣由。C組核心素養對應核心素養題號唯物史觀······························12歷史說明······························13時空概念······························1412.歷史探討中存在“假設”的探討現象,如現代西方史學探討中頗有影響力的美國新經濟史學派,運用“假設一演繹”模式對“美國鐵路與國民收人水平的關系”進行探討,得出“鐵路在美國經濟增長中并未起到確定作用”的結論,而中國聞名歷史學者龔書鐸撰寫《“假設”的歷史》一文批判歷史探討中存在主觀的臆想和假設現象。這說明()A.歷史探討不須要以客觀的歷史為動身點B.歷史探討完全不能用“假設”探討方法C.歷史探討不應當把假設與臆想混為一談D.歷史探討應當以自身的價值推斷為核心13.【湖南五市十校2024高一期末】“商人們通過電報和海底電纜追蹤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麥價格,他們到最便宜的地方去買,到最貴的地方去賣。這樣,世界小麥的供應大體上就依據需求和支付實力來進行供應。”這一現象說明()A.科技進步促進農產品價格明顯下降B.壟斷產生克服了生產的無安排性C.通訊革新推動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D.農產品成為世界市場上的主要商品14.【浙江寧波2024高一期末】下圖反映的是某歷史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和殖民地的數據。對此圖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發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剛剛完成之后B.以自由主義原則確立了國際經濟溝通基本準則C.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政治多極化趨勢得到加強D.加劇了列強間的沖突沖突,導致軍事對抗和斗爭

參考答案A組學業基礎1.A【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與技術實現了緊密結合,故A項正確。2.C【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其次次工業革命同時在幾個國家綻開,且英國發展較慢,故A項錯誤;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很多成果來自試驗室,故B項錯誤;電力的廣泛運用成為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標記性成果,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故C項正確;其次次工業革命中,重工業占據主導地位,故D項錯誤。3.A【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成就。據材料“19世紀晚期起先爭奪石油”并結合所學其次次工業革命中以石油為動力的內燃機獨創出來可知,爭奪石油的關鍵獨創是內燃機,故A項正確;蒸汽機以煤炭為動力而不是石油,故B項錯誤;火車獨創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而不是“19世紀晚期”,故C項錯誤;發電機的主要動力并不是石油,故D項錯誤。4.B【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未將電力與蒸汽動力作比較,故A項錯誤;材料中“1914一1927年,美國在制造業中運用的電力由占動力總量的39%提高到78%”充分說明美國重視對新技術的應用,故B項正確;材料中只提到美國在制造業中運用電力的比例,據此并不能得出C、D兩項所述的結論,故兩項錯誤。5.A【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由材料數據可知,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企業總數在削減,但是產量和投資額卻在增加。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這是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壟斷組織出現的結果,即生產與資本走向集中,故A項正確;“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不能從材料數據中反映出來,故B項錯誤;“企業的規模保持穩定”明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勞動生產率提高”,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全面把握材料的數據信息,材料數據說明,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企業總數在削減,但是產量和投資額卻在增加,由此推斷和解除。B組應考實力6.C【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壟斷組織的出現。卡特爾出現于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時期指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故A項錯誤;壟斷組織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故B項錯誤;卡特爾等壟斷組織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故C項正確;國家干預經濟始于羅斯福新政,故D項錯誤。7.C【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德國政府對科技發展的支持。依據其次次工業革命期間,德國專利數目的劇增可知這與德國政府重視科技有著密不行分的關系。A項“海外市場”,材料無從體現;B項“遙遙領先”,不符合史實;D項“引進技術獨創”,與題干主旨不相符合。故選C項。【點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些國家的政府主動支持經濟發展,這加快了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如德國和日本就是政府支持工業發展的典型。8.B【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后壟斷組織的出現。材料“假如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僅私人生產停止了,而且無安排性也沒有了”說明其次次工業革命期間壟斷組織的產生促進了企業組織管理活動的改革,這有利于生產力發展,故B項正確;工廠制度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形成的生產組織形式,故A項錯誤;19世紀中后期世界市場已初步形成,故C項錯誤;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其次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故D項錯誤。【點題】壟斷組織適應了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促進了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效率的提高。9.C【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成就。電磁感應理論推動了技術革命的飛躍,從而變革了物質資料生產體系,故C項正確;牛頓力學體系沒有干脆推動蒸汽機的獨創和工業革命,故A項錯誤;飛機運用的是內燃機,故B項錯誤;其次次工業革命期間獨創了無線電通信,但這并不能說無線電引起了其次次工業革命,故D項錯誤。10.B【解析】本題考查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歷程。資本原始積累指的是將早期殖民掠奪來的財寶變為資本,自由資本主義指的是工業革命后的自由貿易、商品輸出,壟斷資本主義指的是其次次工業革命后壟斷組織的資本輸出,故B項正確。11.(1)壟斷組織。化學工業、電力工業、汽車工業。(5分)(2)特點:經濟飛速發展,增速超過了英、法老牌殖民國家;1913年,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超過英國,但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低于英國。緣由:德國統一,促進了經濟發展;德國在其次次工業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德國殖民地少,所占的世界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10分)【解析】本題考查其次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經濟的發展。(1)第一小問,結合材料中“管理的集中……維持規定的價格標準;消退競爭……來實現生產率的某種提高”得出“卡特爾”是壟斷組織的一種形式;其次小問,結合所學學問從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作答。(2)第一小問,結合材料與所學得出,由于德國國家統一和新技術的運用,在其次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經濟飛速發展,增速超過英法老牌|殖民國家,但德國所占世界市場份額較小;其次小問,結合材料“1871年德國完成統一”和所學回答即可。C組核心素養12.C【解析】本題結合其次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考查唯物史觀。由“歷史探討中存在‘假設’的探討現象,如在現代西方史學探討中頗有影|響力的美國新經濟史學派,運用‘假設——演繹’模式對‘美國鐵路與國民收入水平的關系’進行探討,得出‘鐵路在美國經濟增長中并未起到確定作用’的結論”可見假設探討法并不忽視歷史客觀史實,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可以看出,用“假設”探討方法是能夠得出歷史結論的,故B項錯誤;“聞名歷史學者龔書鐸撰寫《“假設”的歷史》一文批判歷史探討中存在主觀的臆想和假設現象”,這里所批判的是歷史探討的臆想,而“假設”探討法不是主觀臆想,故C項正確;材料著重探討了歷史探討方法的問題,沒有涉及歷史探討的價值問題,故D項錯誤。13.C【解析】本題結合其次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考查歷史說明。“電報和海底電纜”是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獨創的,“到最便宜的地方去買,到最貴的地方去賣”說明通訊工具的革新推動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故C項正確;材料說的是世界市場的發展問題,農產品價格上升和下降與市場需求有關,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電信事業發展的影響,并非壟斷組織,且B項“克服”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