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課件_第1頁
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課件_第2頁
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課件_第3頁
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課件_第4頁
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哪個古人類?元謀人2、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什么?周口店北京人遺址。3、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長江流域)、粟和黍(北方地區)均發現于哪個國家?中國。4、原始農業產生的重要標志是什么?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聚落、磨制工具發展。5、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分別住什么樣式的房屋?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干欄式房屋6、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分別種植什么農作物?粟;水稻7、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華夏族逐漸形成的戰役是什么?涿鹿之戰8、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指誰?炎帝、黃帝9、什么是禪讓制?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10、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是什么?夏朝的建立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11、西周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實行什么制度?分封制12、諸侯有什么義務?諸侯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13、迄今為止出土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司母戊鼎。14、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哪個朝代開始?商朝15、春秋后期,出現了什么工具和技術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鐵制農具和牛耕16、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誰?齊桓公。17、戰國七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18、公元前356年,誰任用商鞅主持變法?秦孝公19、商鞅變法的作用是?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0、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什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變成天府之國。修建者是誰?都江堰;李冰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21、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誰?代表作品是什么?老子;《道德經》22、儒家學派創始人是誰?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仁”23、墨家學派創始人是誰?有什么主張?墨子;“兼愛非攻”24、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是什么?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25、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是誰?莊子26、法家創始人是誰?他的思想是什么?韓非;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27、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促進了古代思想和學術的繁榮的現象稱為什么?百家爭鳴28、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什么?建立者是誰?秦朝;嬴政(秦始皇)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29、秦朝統治者創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為了有效管理地方實行什么制度?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制30、秦始皇鞏固統一,把什么文字作為全國規范文字?以什么貨幣作為標準貨幣?小篆;圓形方孔半兩錢。31、秦朝時期派誰北擊匈奴?蒙恬32、為了抵御匈奴侵擾并修建了長城,長城的東起西至分別是哪里?東起遼東,西至臨洮。33、公元前209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什么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起義)34、項羽在哪次戰役中以少勝多(破釜沉舟),將秦軍的主力殲滅?巨鹿之戰35、公元前202年,誰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哪里?劉邦,長安36、西漢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采取了什么政策?休養生息。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37、漢文帝、漢景帝繼續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出現的盛世局面稱為?文景之治。38、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中在政治上采納誰的什么建議?偃;“推恩令”。39、漢武帝鞏固大一統在思想上接受誰的什么建議?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0、漢武帝鞏固大一統在經濟上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什么貨幣?五銖錢41、公元9年,誰奪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王莽42、公元25年,誰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他的統治后期的盛世局面稱為什么?劉秀;光武中興43、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一蹶不振的起義是?黃巾起義。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44、張騫通西域的意義是什么?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45、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長安出發—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最遠到達歐洲。46、絲綢之路有何重要地位(意義)?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47、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標志事件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置48、東漢誰出使西域?他派誰出使大秦?班超;甘英。49、我國最早的造紙技術在哪個朝代?西漢50、東漢的誰改進造紙術?蔡倫51、東漢著名的醫學家代表有哪兩個?他們的成就有哪些?誰被后人稱為醫圣?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華佗發明“麻沸散”、創編“五禽戲”;張仲景稱為“醫圣”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52、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什么?作者是誰?《史記》,作者是司馬遷。53、佛教是什么時期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西漢末年54、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的戰役是什么?官渡之戰55、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的戰役是什么?赤壁之戰56、230年孫權派誰衛溫到達什么地方(現在的臺灣)?夷洲57、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①北方人大量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本原因)②江南地區戰亂比較少,社會比較安定。(最基本的社會條件)③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58、公元383年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的戰役是?淝水之戰必背知識中國古代史5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遷都洛陽;改說漢語;改穿漢服;改用漢姓;鼓勵與漢族聯姻等。60、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什么?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61、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是什么?作者是哪個朝代的誰?《齊民要術》,北朝的賈思勰62、南朝的數學家誰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他制定的歷法是什么?祖沖之,《大明歷》63、東晉的哪位書法家被稱為書圣?代表作品是什么?王羲之,《蘭亭集序》64、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代表作有什么?《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65、北朝時著名的石窟有什么?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第二部分COMPANYSLOGAN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必背意義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元謀人發現意義: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2、北京人發現的意義: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證。3、原始農業發展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4、分封制的意義或作用: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5、甲骨文發現意義: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6、商鞅變法的意義: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7、都江堰影響: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變成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8、百家爭鳴意義:促進了思想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9、秦的統一意義(作用):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影響十分深遠;為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條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0、中央集權制度意義:積極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消極作用:專制容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11、統一文字意義: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統一貨幣意義: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統一度量衡意義:有利于經濟的發展。12、春秋爭霸的影響:有助于民族的交融和國家統一,但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災難。13、陳勝吳廣起義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4、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促進了漢與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15、漢武帝鞏固大一統措施的作用:漢武帝時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16、張騫曾兩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堅持完成使命,他的這種精神對我們的啟示: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和開拓的進取精神。17、司馬遷曾遭到關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運的災難面前卻堅忍不拔地寫出歷史巨著,他的這種精神對我們的教育意義:面對艱難挫折,身心摧殘,毫不畏懼的精神,為了理想和正義,堅忍不撥的頑強意志。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8、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可以學習到的精神:公而忘私、憂國憂民,因勢利導,尊重自然。19、絲綢之路意義作用:是一條(友誼、貿易、經濟、文化、科技繁榮)之路,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是古代東西往來的大動脈。20、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貢獻。21、黃巾起義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是東漢衰亡的直接原因。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22、西域都護設置的意義: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一東、以南的廣大地區。23、古代民族交融的形式有:兼并戰爭、聯合斗爭、民族遷徙、友好交往。24、官渡之戰影響: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25、赤壁之戰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26、八王之亂影響:西晉迅速走向衰落。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27、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影響: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南北趨向平衡。28、淝水之戰的影響:淝水之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東晉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29、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意義: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隨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3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作用):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國家的統一。

第三部分COMPANYSLOGAN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必背人物必背人物中國古代史1.禹:建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因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

2.商鞅:戰國時期人物。商鞅變法,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使秦國戰斗力提高,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奠定了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基礎。

3.屈原:戰國末期楚國愛國詩人。他吸收民歌精華,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楚辭”,代表作《離騷》是千古傳誦的抒情長詩。

4.陳勝:秦朝人。和吳廣于公元前209年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必背人物中國古代史5.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編寫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6.賈思勰:北朝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一書,這部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7.蔡倫:東漢人。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作原料,改進了造紙術。后人稱這種紙為“蔡侯紙”。

8.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他制造的能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9.華佗: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創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

10.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被后世尊為“醫圣”。

11.扁鵲: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用針刺、按摩、湯藥等方法治療疾病,總結出的“望、聞、問、切”四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

12.祖沖之:生活在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最大成就是將圓周率推算至小數點后第7位,領先世界近千年。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3.王羲之:東晉著名的書法家。其代表作《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他被后人稱為“書圣”。

14.張騫:應漢武帝的招募,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西域和漢朝的交往,為絲綢之路的形成做出巨大貢獻。

15.孔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著有《春秋》。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仁者愛人”,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其言論被弟子收錄,編成《論語》。

16.秦始皇: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并首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必背意義中國古代史17.漢武帝:他推行“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他在位時,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18.曹操:東漢末年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重視農耕,大興屯田,統一北方并發展了北方經濟。

19.北魏孝文帝:在位時進行改革,遷都洛陽,采取改穿漢服、學習漢語等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

第四部分COMPANYSLOGAN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必背圖片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兩顆門齒化石北京人復原頭像山頂洞人復原頭像山頂洞人使用的骨針和裝飾品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北京人牙齒化石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人的干欄式建筑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一號宮殿復原圖銅鼎西周分封諸侯國示意圖商代銅爵鑲嵌綠松石的銅牌戴枷奴隸陶俑二里頭遺址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銘文三星堆青銅面具西周毛公鼎及銘文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戰國形勢圖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春秋爭霸形勢圖山東臨淄春秋殉馬坑戰國銅壺李冰石像都江堰示意圖商鞅銅方量商鞅變法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矛盾: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地方行政制度目的:加強中央集權趨勢:地方權力削弱,中央權力不斷集中中央集權地方完全服從中央專制主義皇帝專斷獨裁矛盾:皇權—相權中央官制措施目的:加強君主專制趨勢;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鞏固封建統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秦朝形勢圖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圖銅權、銅量統一文字秦始皇像統一貨幣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秦空心磚《大澤鄉起義》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秦代刑具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漢高祖像漢文帝像漢并天下瓦當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金縷玉衣五銖錢漢代耬車漢代講經圖漢武帝像西漢形勢圖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東漢宅院畫像磚陶院落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東漢形勢圖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漢代海上航路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紙本地圖蔡倫張仲景像造紙工藝流程圖司馬遷像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三顧茅廬官渡之戰示意圖三國鼎立形勢圖赤壁之戰示意圖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西晉持刀陶俑東晉形勢圖南朝青瓷蓮花尊西晉內遷少數民族分布圖淝水之戰示意圖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嘎仙洞遺址北魏陶俑北魏帝王出御圖敦煌莫高窟壁畫摹繪胡床椅子方凳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賈思勰故里山東壽光祖沖之鐘繇楷書《宣示表》《蘭亭集序》魏碑《張猛龍碑》必背圖片中國古代史龍門石窟北魏《帝后禮佛圖》《洛神賦圖》云岡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女史箴圖》第五部分COMPANYSLOGAN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必背啟示必背啟示中國古代史1、古人常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從夏商周、秦朝、西晉等朝代的滅亡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①暴政亡國;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③要以民為本。2、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批判地繼承優秀傳統文化;③不斷創新發展。3、本學期我們了解了中國古代精美的青銅器、都江堰、造紙術、眾多的科技與文化成就,你有何感想?①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②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