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學案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學案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學案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學案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學案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2課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課標要求]1.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難性。2.列舉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相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學問點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1.“文化大革命”發(fā)動的歷史背景(1)1957年以后,“左”傾思想日益嚴峻,政治生活起先出現(xiàn)不正常狀況。(2)1962年“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形成。[易混易錯]“文化大革命”得以發(fā)動的根本緣由不是黨內制度不健全,而是黨的“左”傾錯誤發(fā)展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結果。中國要避開“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悲劇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并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而不單是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2.“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1)“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公開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zhàn)”、“砸爛公檢法”,使全國處于嚴峻混亂狀態(tài)。(2)1969年11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致死,成為共和國歷史上重大冤案。(3)“全面奪權”運動,使民主法制遭到嚴峻的破壞。[思維點撥]“文件大革命”的動亂,是對民主與法制的野蠻踐踏,使國家民主政治建設嚴峻倒退。“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深刻教訓是:必需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完善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制度,深化長久地進行民主法制教化。探究點“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材料在中南海紅衛(wèi)兵批斗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大會上,劉少奇拿著《憲法》生氣地說:“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你們怎樣對待我個人,這無關緊要,但我要捍衛(wèi)國家主席的尊嚴。你們這樣做,是在羞辱我們的國家。我個人也是個公民,為什么不讓我講話?憲法保障每個公民的人身權利不受侵擾,破壞憲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的。”這擲地有聲的話在那動亂的年頭顯得蒼白無力。思索劉少奇這些擲地有聲的話,為什么在當時沒有起到作用?答案(1)“文化大革命”期間“左”傾錯誤嚴峻,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踐踏。(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一紙空文,各項法律名存實亡,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保障。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支持“砸爛公檢法”,社會秩序遭到嚴峻破壞,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和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無法起到愛護公民權利的作用。學問點二民主法制的重建與完善1.歷史條件(1)“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歷史教訓。(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16字方針,作為法制建設的方針。[概念辨析]“人治”與“法治”的主要區(qū)分“人治”的政治基礎是個人專斷與獨裁,“法治”的政治基礎是民主;“人治”在決策政策上表現(xiàn)為隨意性、多變性、不穩(wěn)定性;“法治”則表現(xiàn)為統(tǒng)一性、穩(wěn)定性、權威性;從體現(xiàn)的原則上看,“人治”體現(xiàn)不同等性,“法治”體現(xiàn)同等性。2.重建(1)1978年,通過了第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復原了人大常委會的日常工作。(2)1982年,通過了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擴大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復原了設立國家主席的規(guī)定;加強了地方政權的建設,撤銷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設立鄉(xiāng)政府;擴大了基層的民主。3.完善(1)人大:加緊全面立法工作,依法治國方略確立。(2)政協(xié):1982年中國共產(chǎn)黨確立了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3)民族區(qū)域自治:1984年,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圖解識記]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思維點撥]“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之間的關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維護人民各項權利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國”是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和法律意識,使人民自覺遵遵守法律律、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途徑。二者相互結合,統(tǒng)一發(fā)揮作用,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發(fā)展和完善。[辨析比較]我國基層民主制與雅典民主制的根本不同我國基層民主制度是一種干脆民主,這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同。基層民主制度規(guī)定年滿18周歲的村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這與古代雅典民主制又不同,古代雅典民主僅僅是對成年男性公民群體而言的。探究點新時期法制建設的成就及緣由材料圖一劉少奇圖二新中國圖三法律下鄉(xiāng)追悼大會法律匯編思索(1)結合圖片分析,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有何意義?(2)概括說明新時期以來我國法制建設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緣由。答案(1)①圖一表明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法制建設方面的撥亂反正,為新時期加快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②圖二反映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完善,說明新時期以來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③圖三反映的普法宣揚教化活動,有利于普及群眾的法律學問、提高群眾法治意識。(2)緣由:①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完成了各方面撥亂反正,為民主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②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相識到民主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③“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推動了民主法制建設。學問點三政府職能的轉變1.背景:安排經(jīng)濟體制,政企不分,市場基本上被解除在經(jīng)濟活動之外,經(jīng)濟建設受影響。2.機構改革(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多次改革,取得肯定成果。(2)1998年,新的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力度空前。3.意義:更好地適應了中國經(jīng)濟和社會改革的發(fā)展形勢。[歷史相識]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了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閱歷,特殊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的慘痛教訓,堅決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確定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方針,實現(xiàn)了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歷史性轉折,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探究點新時期民主政治建設的創(chuàng)新材料自20世紀70年頭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在深化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堅決不移地推動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日益豐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正在與時俱進,不斷呈現(xiàn)蓬勃朝氣和旺盛活力。思索(1)建國后新中國為避開雅典式的干脆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2)指出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創(chuàng)新之處。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創(chuàng)新之處: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普遍推行農(nóng)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課堂小結1.“文化大革命”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造成重大破壞,主要表現(xiàn)在()①人民代表大會多年沒有召開②各級領導機關無法正常工作③各種違憲違法行為不斷④社會極度混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十年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政治上,人民代表大會多年沒有召開,憲法及其他法律成為一紙空文,違憲違法行為不斷,在“造反有理”的浪潮下各級領導人員紛紛被打倒,機構癱瘓,無法正常工作。社會秩序混亂,人們無法正常生產(chǎn)生活。①②③④項都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破壞的主要表現(xiàn),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2.口號反映時代特色。“誰敢反對毛主席,就砸爛誰的狗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砸爛公檢法”等出現(xiàn)在20世紀六七十年頭的口號反映了()A.階級斗爭已發(fā)展到黨內B.我國的社會制度發(fā)生根本變更C.“造反派”奪取了黨政領導權D.民主與法制被嚴峻踐踏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口號反映了個人崇拜、政治混亂、法制機關被破壞,材料信息“砸爛公檢法”,反映的本質問題是民主與法制橫遭踐踏,這些口號反映的本質問題是民主與法制遭遇嚴峻破壞,故D項正確。3.1986年后,全國人大先后通過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jīng)濟法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表明我國()A.為依法治國奠定了基礎B.法制建設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C.建立起了完備的法律體系D.起先訂正“左”傾錯誤的影響答案A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jīng)濟法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為我國依法治國奠定了基礎,故A項正確。4.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是在()A.1954年一屆人大B.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C.1982年中共十二大D.1982年全國人大答案B解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是鄧小平提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十六字方針,故B正確。5.20世紀90年頭,我國推動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是()A.重新召開各級政治協(xié)商會議B.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提出法制建設方針D.發(fā)展村民選舉制度答案D解析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選舉,故選D。6.改革開放后,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取得大勝利。下列各項屬于改革開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設新舉措的是()A.民族區(qū)域自治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B.憲法規(guī)定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村民自治,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D.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加強基層民主,實行村民自治是改革開放后民主建設的新內容,故C正確。[學業(yè)達標]1.“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報”“大鳴”“大放”“大辯論”“大串聯(lián)”,以下關于“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的推斷,正確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義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則C.它是干脆民主的體現(xiàn)D.它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有益探究答案A解析“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遭到破壞,民主的含義被歪曲,A項正確。其余選項說法錯誤。2.從1966年到1975年,十年間沒有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造成這種不正常現(xiàn)象的主要緣由是()A.“公檢法”被破壞B.民主法制遭到踐踏C.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D.國際環(huán)境惡劣答案B解析A項與題干所述現(xiàn)象是并列關系;C項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起重大冤案;D項是外因,不是主要緣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左”傾錯誤嚴峻泛濫,民主法制遭到踐踏,導致題干中現(xiàn)象的發(fā)生。3.“文化大革命”對我國民主與法制的踐踏造成了嚴峻的后果。下列后果中危害最大的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了嚴峻破壞B.公檢法機關無法正常工作C.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引發(fā)社會動亂D.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被迫中止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沒有召開過,人民的參政權利沒有得到行使,這是民主和法制建設遭到最大破壞的表現(xiàn)。4.“第一是停止批鄧,人心大順;其次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產(chǎn)狠狠抓,人心樂開花。”此“隆中三策”被提煉為黨的理論的會議是()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1949年北平政協(xié)會議 D.1954年一屆人大答案B解析依據(j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內容,聯(lián)系材料中“停止批鄧”“冤案一理”“生產(chǎn)狠狠抓”等信息,得出這應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故選B項。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它在法制建設方面的貢獻是()A.健全了中國新時期的法律體系B.明確了新時期的法制建設方針C.制定了符合新時期要求的憲法D.明確規(guī)定要依法訂正冤假錯案答案B解析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故B正確;1979年全國人大起先加緊全面立法工作,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健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故A錯誤;十一屆三中全會并未制定或修改憲法,1982年修訂了憲法,故C錯誤;1980年中共中心為劉少奇平反,并在全國范圍內平反各種冤假錯案,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錯誤。6.改革開放后,在中國農(nóng)村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有分組探討,也有全體大會,還有投票表決”。這些措施()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鞏固了政治協(xié)商制度C.體現(xiàn)了民眾的間接選舉D.推動了基層民主建設答案D解析農(nóng)村換屆選舉實行的形式屬于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故D正確;A和B不屬于基層民主政治;C中間接選舉不符合基層民主干脆選舉的特點。7.從“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到“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反映了新中國()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不斷完善B.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不斷完善C.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不斷發(fā)展D.基層民主制度不斷發(fā)展答案B解析材料說的是我國的政黨制度,A、C、D三項不符合題意,解除。8.據(jù)近期《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顯示,全國擔當縣處級以上職務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共有3.1萬人,他們對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揮權、處理問題的確定權和人事任免的建議權。這說明我國各民主黨派()A.行使國家立法權和確定國家重大事務的權力B.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和方針政策的制定C.享有行政管理權和人事任免權D.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密切友黨,與共產(chǎn)黨共同執(zhí)政答案B解析民主黨派是我國的參政黨,他們參加國家事務的決策,參政議政,但他們不是執(zhí)政黨,也不享有立法權和人事任免權。9.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據(jù)此可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一屆其次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A.在新中國成立時即確立B.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廢除C.在改革開放時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經(jīng)濟的持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答案C解析由圖表可知,在改革開放之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比較穩(wěn)定,每五年召開一次,故C項正確;新中國于1949年成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的是1954年,故A項錯誤;由圖表可知,在1975年召開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即“文化大革命”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并未廢除,故B項錯誤;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經(jīng)濟的持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的觀點,故D項錯誤。10.村民選舉是我國農(nóng)村自治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近年來,每次村委會換屆的參選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養(yǎng)好、實力強、作風正的人走上了村委會的領導崗位。這表明村民選舉()A.開拓了干脆選拔管理人員的有效途徑B.體現(xiàn)了我國民主的廣泛性C.使農(nóng)夫擁有了選舉權與被選舉權D.使農(nóng)夫干脆行使國家權力答案B解析留意題干材料中的數(shù)據(jù)“參選率都在90%以上”,由此推斷村民選舉體現(xiàn)了我國民主的廣泛性,故選B項。[實力提升]11.下表是歷屆全國人大任期時間及召開會議的次數(shù)。一屆全國人大1954~1958年二屆全國人大1959~1963年三屆全國人大1964~1975年四屆全國人大1975~1977年五屆全國人大1978~1982年54115以下各項是關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實的是()A.第一屆全國人大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B.其次屆全國人大確定起先實施我國第一個五年安排C.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工作受到“左”傾錯誤的干擾D.第五屆全國人大期間將“依法治國”方針寫入憲法答案C解析材料關鍵信息為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任期時間及召開會議的次數(shù)少,其歷史背景為“左”傾錯誤的干擾,故選C。12.1978年鄧小平在中心工作會議上講到:“現(xiàn)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贊成領導人的話叫作‘違法’,領導人的話變更了,‘法’也就跟著變更。”該講話的目的是()A.亟待建立并完善法律體系B.變更有法不依的現(xiàn)象C.變更一些領導人專制作風D.增加民眾的法制觀念答案A解析從材料“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叫作‘違法’,領導人的話變更了,‘法’也就跟著變更”可以看出材料強調建立和健全“法”的必要性,故A項正確;B、C、D三項都有所體現(xiàn),但不符題干“主要反映”,而B、C、D三項都是法律體系不完善的后果。13.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此規(guī)定意在()A.強調憲法的性質與地位B.重申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C.重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D.總結中國民主建設的閱歷答案A解析材料“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體現(xiàn)了憲法的性質,“本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體現(xiàn)了憲法的地位,故A項正確。14.自改革開放后,全國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憲法,以后接連制定了很多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7500多件現(xiàn)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guī)。這表明()A.1982年之前全國人大沒有制定法律B.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C.我國法律法規(guī)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系統(tǒng)化D.民主與法制相輔相成答案C解析改革開放后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法規(guī),表明我國法制建設的重大成就,我國法律法規(guī)更加健全。15.通過干脆民主的形式,從幾千年封建社會走來、習慣了鄉(xiāng)紳保甲治理的中國人,第一次作為權力的主體走到了民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