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4厭氧性細菌課件_第1頁
第12章 04厭氧性細菌課件_第2頁
第12章 04厭氧性細菌課件_第3頁
第12章 04厭氧性細菌課件_第4頁
第12章 04厭氧性細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常見的病原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四節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bacteira)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病例李X,男,55歲,農民。主訴:因張口困難,全身抽筋而急診入院。病史:一周前在地里勞動時,不慎被一銹鐵釘刺破左足底。傷口立即由當地衛生員處理包扎,但至今未愈。入院前24h開始覺得張口困難,逐漸加重,不能進食。頸項發硬,不能彎腰。5h前開始全身抽筋,發作歷時幾秒鐘,間歇20-30min。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查體:T38℃,P80次/分。神志清楚,檢查合作。心肺無特殊。牙關緊閉,痙笑,頸項強直。左足底有一個2-3cm大的傷口,輕度化膿感染。體檢時陣發痙攣一次,呈角弓反張,歷時約十秒。角弓反張:項背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的病癥。1.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為什么?2.應如何治療?3.如何預防該疾病的發生?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厭氧性細菌

概述1861年,巴斯德發現厭氧菌。厭氧菌培養技術的發明應用。必須在無氧環境下,才能生長繁殖根據能否形成芽胞,可分為厭氧芽胞梭菌屬無芽胞厭氧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依能否形成芽胞,將厭氧菌分為兩大類:

外毒素厭氧芽胞梭菌屬—致病菌特定病癥(G+,梭形)

破傷風梭菌破傷風產氣莢膜梭菌氣性壞疽;食物中毒;壞死性腸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嬰兒肉毒病

特定條件

無芽胞厭氧菌——正常菌群內源性化膿感染(G+/G—,球/桿形)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厭氧芽胞梭菌屬

(Clostridum)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概述大多為嚴格厭氧菌,革蘭染色陽性,能形成芽胞的大桿菌芽胞直徑比菌體粗,使菌體膨大呈梭狀,對熱、干燥和消毒劑均有強大的抵抗力適宜條件芽胞發芽形成繁殖體,產生強烈外毒素和酶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種類破傷風梭菌(ClostridiumTetani)破傷風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氣性壞疽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肉毒中毒艱難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假膜性結腸炎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破傷風(tetanus)在公元前460年就有記載,但病原菌—破傷風梭菌直到1884年才被發現。

污染╭-創口發芽痙攣╭-破傷風芽胞-----|--->繁殖---->毒素----|╰-臍帶斷端╰-新生兒破傷風(臍風)發病特點為骨骼肌強直性痙攣、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一、破傷風梭菌(C.tetani)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一)、生物學性狀形態與染色菌體細長,有周身鞭毛、無莢膜芽胞正圓形,比菌體粗,位于菌體頂端,使細菌呈鼓槌狀革蘭染色陽性培養特性和生化反應嚴格厭氧血平板上,有β溶血不發酵糖類,不分解蛋白質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很強75~80℃10min仍保持活力100℃1小時可完全被破壞在干燥的土壤和塵埃中可存活數十年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致病條件傷口需形成厭氧微環境傷口窄而深(如刺傷)有泥土或異物污染大面積創傷、燒傷,壞死組織多,局部組織缺血同時有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混合感染的傷口該菌無侵襲力,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賴于病菌所產生的毒素(二)、致病性與免疫性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致病因子——外毒素質粒編碼的破傷風痙攣毒素(tetanospasmin)引起破傷風的主要致病物質為蛋白質,不耐熱;可被蛋白酶破壞屬神經毒(neurotoxin),毒性極強,僅次于肉毒毒素。對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細胞有高度的親和力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結合中心多肽鏈(150kDa)釋放分解重鏈(B鏈)(100kDa)輕鏈(A鏈)(50kDa)毒性中心與神經細胞膜表面神經節苷脂結合,轉運毒素分子選擇性封閉抑制性突觸破傷風痙攣毒素(tetanolysin)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破傷風痙攣毒素作用機制與神經系統的結合:重鏈識別神經肌肉結點處運動神經元外胞質膜的受體并與之結合,促使毒素進入細胞內小泡內在化作用:小泡從外周神經末稍沿神經軸突逆行向上,到達運動神經元細胞體,通過跨突觸運動,進入傳入神經末稍,最終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破傷風痙攣毒素作用機制膜的轉位:通過重鏈N端的介導產生膜的轉位使輕鏈進入胞質溶膠胞質中作用靶的改變:輕鏈發揮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經介質(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釋放,使肌肉活動的興奮與抑制失調,造成骨骼肌強烈痙攣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所致疾病潛伏期可從幾天至幾周典型的癥狀咀嚼肌痙攣導致苦笑面容、牙關緊閉持續性背部肌肉痙攣引起的角弓反張其它(漏口水,出汗,激動,心率不齊等)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免疫性破傷風免疫屬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發揮中和作用獲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徑是人工免疫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1.非特異性防治1、清創、擴創。2、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先作皮膚試驗;早期、足量。

必要使用人抗破傷風免疫球蛋白。3、抗生素治療。(三)、防治原則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

易感人群: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免疫力可維持12年。

兒童接種白百破三聯疫苗。免疫程序:3、4、5月3次

2、7歲加強2次特殊情況1次對傷口污染嚴重而又未經過基礎免疫者,立即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以獲得被動免疫作緊急預防2.特異性預防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已發病者早期、足量使用TAT,一旦毒素與細胞受體結合,抗毒素就不能中和其毒性作用。TAT是用破傷風類毒素免疫馬獲得的馬血清純化制劑,因此注射前,必須皮試,測試有無超敏反應,必要時可采用脫敏注射法或用人抗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抗菌治療使用四環素、紅霉素。3.特異性治療

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病例

小薇,下荷池采藕,不幸劃破足底一大塊皮膚,傷口被淤泥污染。她以為是小事,只是用池水洗了洗,回家后在足底貼上一片傷濕止痛膏。可是,當天夜里,她的傷足出現紅腫。第二天上午已腫至小腿。下午到醫院時,連大腿都紅腫化膿,劇烈疼痛,高熱至40℃。醫生切開傷口時流出暗紅色膿血,惡臭,并有氣泡溢出。入院當天晚上就死去了。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氣性壞疽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1.形態與染色革蘭陽性粗大桿菌芽胞位于次極端,呈橢圓形,直徑小于菌體無鞭毛在機體內有明顯的莢膜(一)、生物學性狀

二、產氣莢膜梭菌

(C.perfringens)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2.培養特性厭氧。其最適生長溫度42℃,繁殖周期為8分鐘血瓊脂平板上,雙層溶血環:內環完全溶血(θ毒素),外環不完全溶血(α毒素)蛋黃瓊脂平板上,有乳白色渾濁圈現象牛奶培養基中,可出現“洶涌發酵”(stormyfermentation)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1.致病物質產氣莢膜梭菌能產生10余種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為胞外酶(二)、致病性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α毒素分解細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復合物,造成細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組織壞死、肝臟、心功能受損在氣性壞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腸毒素不耐熱的蛋白質,100℃瞬時被破壞整段肽鏈嵌入細胞膜,破壞膜離子運輸功能,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引起腹瀉主要作用于回腸和空腸,對十二指腸基本無作用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2.所致疾病氣性壞疽由A型產氣莢膜梭菌及其他梭菌引起氣性壞疽潛伏期短,發展迅速,病情險惡卵磷脂酶、膠原酶、透明質酸酶、DNA酶等毒素的分解破壞作用,造成氣腫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腫,進而擠壓軟組織和血管,影響血液供應,造成組織壞死臨床表現:組織漲痛劇烈、觸摸有捻發感,大塊組織壞死,有惡臭毒素和組織壞死的毒性產物入血,引起毒血癥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食物中毒感染方式食物污染腹痛、腹脹、水樣腹瀉;無熱、無惡心嘔吐,可自愈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直接涂片鏡檢深部創口取材涂片革蘭陽性大桿菌白細胞甚少且形態不典型伴有其它雜菌早期診斷能避免病人最終截肢或死亡可報告初步結果分離培養接種血平板或庖肉培養基,鏡檢及生化反應鑒定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四)、防治原則治療局部感染控制,擴創手術,切除感染壞死組織大劑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殺滅細菌高壓氧艙法

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一)、生物學特性革蘭陽性粗短桿菌芽胞呈橢圓形,粗于菌體,位于次極端,使細胞呈網球拍狀有鞭毛,無莢膜。厭氧,營養要求不高三、肉毒梭菌

(C.botulinum)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二)、致病性1.致病物質肉毒毒素(對人致死量為0.1μg)功能和致病機制與破傷風外毒素相似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作用機制與破傷風外毒素主要不同點:

①.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膽堿能神經,抑制神經肌肉接點處神經介質乙酰膽堿的釋放,導致弛緩性麻痹

②.毒素經內化作用進入細胞內由細胞膜形成的小泡中,不象破傷風毒素從外周神經末稍沿神經軸突上行,而是留在神經肌肉接點處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

⒉所致疾病食物中毒臨床表現與其它食物中毒不同,主要為神經末稍麻痹胃腸癥狀少見,運動神經末梢麻痹。潛伏期短至數小時,先有乏力、頭痛等癥狀,接著出現復視、斜視、眼瞼下垂等眼肌麻痹癥狀;再是吞咽、咀嚼困難、口干、口齒不清等咽部肌肉麻痹,進而膈肌麻痹、呼吸困難、直至呼吸停止導致死亡。很少見肢體麻痹,不發熱,神志清楚。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嬰兒肉毒病感染者以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居多,為細菌芽胞直接感染癥狀與肉毒毒素食物中毒類似,最先引人注意的癥狀是便閉,吸乳、啼哭無力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三)、微生物學檢查法標本肉毒毒素檢查食物中毒患者:食物嬰兒肉毒病患者:糞便糞便、食物等標本可先煮沸1h殺死雜菌后再進行厭氧培養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四)、防治原則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和監督,提高防范意識低溫保存食物,防止芽胞發芽;80℃加熱食品20分鐘破壞毒素盡早根據癥狀作出診斷,迅速注射A、B、E三型多價抗毒素,同時加強護理和對癥治療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

細菌毒素與美容

A型肉毒桿菌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劑,能導致神經麻痹,使人體內負責將神經信號傳輸給肌肉組織的乙酰膽堿無法正常工作,從而使局部肌肉不能收縮或是肌肉張力下降。1960年,美國科學家成功地制備了A型肉毒桿菌毒素,并用于肌肉張力性疾病的治療。1989年,A型肉毒桿菌毒素正式注冊為商品,名為“Botox”,并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核準用于12歲以上患者的肌肉張力性疾病,如斜視、眼肌痙攣等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12章04厭氧性細菌

細菌毒素與美容

1986年,加拿大眼科醫生凱拉索夫婦在臨床治療眼肌痙攣患者時,發現了A型肉毒桿菌毒素的神奇的副作用:患者在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后,其眼部周圍的皺紋消失了。于是,她將這個意外的發現告訴了她的身為皮膚科教授的丈夫。后來,夫婦倆便開始合作研究這一課題,阿拉斯泰爾?凱拉索醫生在他的助手凱西?斯瓦恩小姐身上應用了這項發現,凱西小姐額頭上的皺紋奇跡般地消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