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60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課程標準以某生態脆弱區為例,說明該類地區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說出生態脆弱區自然環境的特點。2.說出北方農牧交錯帶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3.歸納某生態脆弱區整體環境的特點、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綜合治理措施。目標一生態脆弱區1.概念:生態脆弱區是指生態系統________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難以恢復的地區。2.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濕交替、______________、水陸交界、森林邊緣、____________等地區。3.主要的環境問題: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土地易退化。(1)土地退化的概念:受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地出現質量下降、生產力降低的過程。(2)土地退化的表現: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蝕、土壤________、土壤肥力下降等。4.我國生態脆弱區(1)特點:面積大、類型多、分布廣。(2)典型區域①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區:石灰巖上的土層極易發生水土流失,出現石漠化。②北方農牧交錯帶:草場退化,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______源區。(2025·廣東深圳期末)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近年來,艾比湖面積不斷萎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1200km2縮小至400km2左右,鹽塵暴頻發,生態環境惡化。下面兩圖分別示意艾比湖地理位置及2000~2020年不同部位的面積變化。據此完成1~3題。1.艾比湖面積嚴重萎縮,會導致()A.入湖河流流程變長B.入湖河流數量減少C.湖區沉積物減少D.湖區流域面積縮小2.當地鹽塵暴的來源地主要位于湖泊的()A.東南部B.西北部C.西南部D.東北部3.防治當地鹽塵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發展灌溉農業 B.河灘壓砂覆蓋C.大力植樹造林 D.合理調配水量目標二北方農牧交錯帶1.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位置特征:位于農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也是________地區與________地區的過渡地帶。回歸教材讀選擇性必修2教材第24頁圖2.11“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分布范圍示意”,簡要分析該交錯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本底脆弱。②人為原因(主要原因):人類活動的過度干擾是直接原因。人類活動土地退化的表現過度______降水較多的年份,農區向牧區擴展;降水較少的年份,農作物減產,且因農作物長勢較差,對土壤保護作用減弱;為增加糧食產量,人們向牧區方向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導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產量逐漸降低過度______破壞了牧草生長和土壤結構,加速了草場退化和土地沙化的進程過度樵采樵采天然植被作為燃料、無節制地在草原地區采挖藥材,嚴重破壞植被、翻動土層,造成風沙侵蝕加劇,草地沙化水資源利用不當盲目擴大開墾規模,大規模灌溉導致生態用水緊張,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不合理的開礦、道路建設不重視環境保護,破壞植被、污染水源、棄土棄渣,導致建設用地周圍草場退化2.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治理方向具體措施優化__________結構從土地適宜性出發,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業構筑______體系利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草地退化嚴重地區:采用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適當人工補種植物,固沙防沙;黃土高原水蝕、風蝕嚴重地區: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以地養地,自然恢復選擇部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人工種植高產牧草,解決牲畜食草問題,從而使退化的草場通過______得以自然恢復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牲畜數量控制在草場______________范圍內;調整牲畜結構,減少山羊等對草場破壞嚴重的畜種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拓展延伸我國不同地區的荒漠化治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產狀況,形成不同的荒漠化問題,具體的分布特點、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針對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分析要點如下圖所示:(全國文綜Ⅲ)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烏素沙地中流動沙地、固定沙地與湖泊、河流、沼澤等景觀并存。上述景觀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下可發生轉化。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于固定,湖沼面積減小。一般而言,風沙沉積越多,風沙活動越強。某科研團隊調查1萬年以來毛烏素沙地東南部湖沼面積和風沙沉積數量的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圖2示意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氣溫、降水的變化。1.分別簡述圖1所示Ⅰ、Ⅱ、Ⅲ三個階段湖沼面積和風沙活動的變化特征,并歸納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說明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于固定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積減小,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些年來,毛烏素沙地綠化面積逐漸增大,有人認為“毛烏素沙地即將消失”。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態度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陜西省榆林市地處我國北方半干旱地區、毛烏素沙地的南緣,土壤風蝕現象嚴重。某小組在此地開展研究發現,通過改變植被蓋度和布局可影響土壤風蝕的程度。下圖為“植被蓋度、布局及其風蝕抑制效率示意圖”。完成1~3題。1.圖中每行植被的走向最可能為()A.西南—東北 B.東南—西北C.南—北 D.東—西2.當植被蓋度為10%時,與一行一帶相比,兩行一帶的布局利于()A.抑制蒸發 B.降低風速C.減少占地 D.節約用水3.綜合考慮,無論采用何種布局模式,此地最佳植被蓋度為()A.10%B.20%C.30%D.40%目標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統一變化的過程。如下圖所示: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2)壓縮耕作用地,保障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3)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改善天然草場的質量。(4)大力開展煤炭開發地區的土地復墾工作。(5)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圖見右欄)(6)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2024·浙江湖州模擬)為研究不同植被覆蓋結構對坡面產沙過程的影響,某地理研究小組選擇野外坡面進行模擬降雨試驗,圖1為“不同植被覆蓋坡面產沙過程圖”,圖2為“不同植被覆蓋結構圖”。完成1~2題。1.該實驗表明,減沙作用最強的是()A.裸地 B.植物冠層C.根系 D.草皮2.根據實驗結果,陜北半干旱黃土區防治水土流失宜()A.植樹造林 B.護坡植草C.開墾梯田 D.自然恢復答題指導12濕地與鹽堿化1.濕地2.鹽堿化1.(2025·四川內江聯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泥炭是沼澤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又名“草炭”“泥煤”,由沼澤植物的殘體,在多水的嫌氣條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積而成。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徹底分解的植物殘體、腐殖質以及一部分礦物質。處在群山環抱中的若爾蓋濕地(下圖)是青藏高原在隆起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相對斷陷下沉的低凹地,是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濕地和黃河重要水源涵養區。若爾蓋濕地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豐富多樣的高原物種,其中野生脊椎動物有196種,常見的維管束植物有362種。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當地居民開溝排水、過度放牧和開采泥炭等活動導致濕地大面積減少。(1)分析若爾蓋泥炭沼澤濕地的形成條件。(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測泥炭沼澤濕地的經濟用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說明若爾蓋濕地面積減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合材料,提出保護若爾蓋濕地應采取的措施。(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山東濟寧模擬)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松嫩平原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鹽漬土分布廣泛。該地區土壤有季節性凍融現象,經歷非凍融期(6~10月)、凍結期(11月~次年3月)和消融期(3~6月)三個階段。下圖示意鹽漬土表層積鹽過程,其中凍結期受毛細管作用和凍結作用的共同影響,鹽分會隨地下水向凍結層遷移。(1)說明非凍融期降水對鹽漬土中鹽分運移的影響。(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壤的季節性凍結與消融,促使當地鹽漬土表層鹽分在春季呈“爆發式”增加。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松嫩平原,從較大空間尺度看,鹽漬土多分布在低平的內陸盆地、崗間洼地等地;從較小空間尺度看,鹽漬土多分布在低平地區的局部高處。試解釋其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目標一落實必備知識1.抗干擾2.農牧交錯沙漠邊緣3.(2)鹽堿化4.(2)②沙塵精練高頻考點1.A2.B3.D[第1題,湖泊面積嚴重萎縮,使得入湖的河流流程變長才能流入湖泊,A正確;B、C因果邏輯錯誤;湖區的流域面積與分水嶺有關,不會因為湖泊面積而變化,D錯誤。第2題,艾比湖為咸水湖,鹽塵暴的鹽類物質主要來源于裸露的湖床。根據艾比湖地理位置及2000~2020年不同部位的面積變化圖可知,艾比湖西北部水位下降最快,湖泊萎縮最嚴重,湖床裸露最多,B正確。第3題,新疆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發展灌溉農業需要大量水源,A錯誤;河灘壓砂覆蓋主要是防止河床侵蝕,對于防治鹽塵暴作用不大,B錯誤;植樹造林需要的水分較多,當地水資源短缺,C錯誤;合理調配水量可以使湖泊有足夠的水量,減少湖底的裸露面積,減輕鹽塵暴的影響,D正確。]目標二落實必備知識1.(1)半濕潤半干旱回歸教材種植業一般要求年降水量不低于400mm,畜牧業則通過逐水、草而居的流動生活降低對降水量的需求。該地區基本位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線一帶,是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農牧兩種生產方式在這里交融形成交錯帶。氣候暖濕的年份適宜種植的耕地增多,交錯帶向西、向北移動;氣候干冷時則相反。(2)①變率大夏季年際冬春②開墾放牧2.土地利用防護休牧承載力提升關鍵能力1.Ⅰ階段湖沼面積有所擴大,風沙活動波動中略有減弱;Ⅱ階段湖沼面積達到最大(極盛),風沙活動先弱后強;Ⅲ階段湖沼面積驟減,風沙活動劇烈波動、增強。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此消彼長。2.氣溫無明顯變化趨勢,降水呈波動增加,有利于當地植被生長,流動沙丘(地)趨于固定。3.人類活動強度增加,生產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導致蒸發(騰)增加,地表水減少。4.贊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趨向濕潤,自然條件改善,流動沙地逐漸固定;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植樹造林及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沙地景觀最終消失。反對。理由:沙地是一種自然景觀,1萬年以來,盡管氣候波動變化,這里沙地與湖沼景觀共存(目前雖然偏濕潤,可能過些年偏干旱;該沙地東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較少);過度綠化(農業發展和植樹造林),蒸騰量大增,會加重區域的干旱程度,導致風沙活動加強。精練高頻考點1.A2.B3.C[第1題,讀圖可知,圖中每行植被的走向均與風向垂直,陜西省榆林市地處我國北方半干旱地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因此圖中每行植被的走向最可能為西南—東北走向,故選A。第2題,讀圖可知,當植被蓋度為10%時,一行一帶的風蝕抑制效率為17.55%,兩行一帶的風蝕抑制效率為72.45%,兩行一帶的風蝕抑制效率較高,可有效減少風沙侵蝕,故兩行一帶的布局利于降低風速,B正確。對抑制蒸發影響較小,A錯誤;兩行一帶占地面積更大,植被耗水量更多,C、D錯誤。第3題,讀圖可知,兩種布局模式下,當植被蓋度達到30%,風蝕抑制效率都在90%以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CDMA無線接入平臺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3,5-雙三氟甲基苯胺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非金屬工藝品激光雕刻切割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輪帽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連續鍛造加熱爐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草莓果苗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維綸子口布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車組裝線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灌裝機回氣針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車吊液壓零部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醫療質量活動月活動方案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報告
-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模擬卷(含答案)
- 警察政治培訓課件
- 毒蛇咬傷的急救處理要點
- 2025年山西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所屬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工業軟件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5年中國舒適眼鏡白皮書-艾瑞咨詢-202506
- 配電故障緊急搶修
- (2025)發展對象培訓考試題和答案
- 2025年經濟學基礎理論考試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