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萬育生2021年11月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水的重要性非常快樂和各位專家、代表交流“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有關情況。水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經濟社會開展不可替代的根底支撐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我國水資源問題--極其嚴重的國家洪澇災害—“水多〞水資源短缺—“水少〞水資源污染—“水臟〞水土流失—“水渾〞水資源問題的嚴重性制約經濟社會的開展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問題極其嚴重的國家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開展的關鍵因素明確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支撐我國社會經濟開展的戰略問題,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糧食石油水介紹五個方面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成效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全球水的總量:13.86億km3全球淡水資源總量:0.35億km3,占總量2.53%,淡水資源十分珍貴中國淡水資源總來量〔降水〕:6200km3中國占全球淡水量不到萬分之1.8〔0.000177〕全球淡水資源的稀缺〔1立方公里=10億立方米〕我們的地球上有多少水?全球河川徑流稀缺,僅40000km3(40多萬億m3)總量=1386000000km3
中國2700km3陸地水循環海洋水循環陸地水循環海洋水循環裸地蒸發雪385111陸地水循環海洋水循環全球水循環與水資源量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我國水資源根本情況25341總量多,人均、畝均少
南方和山區多,北方和平原少年際和季節差異大,主要集中在汛期氣候變化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狀況,極端氣候帶來更多水資源問題
和其他自然資源分布不相匹配
總量多,人均、畝均少1水資源量2.8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2人均水資源量低,約為世界人均值的28%3耕地畝均水資源量低,約為世界畝均值的50%地表水資源量2.7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
6.2萬億m3
3.4萬億m32.8萬億m3地表水2.7萬億m3地下水1000億m3
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2.8億立方米,總量低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
1人均水資源量低,約為世界人均值的28%人均水資源量卻只有21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值的28%〔m3/人·年〕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耕地畝均水資源量低,約為世界畝均值的50%耕地畝均水資源量只有1400立方米,約為世界畝均值的50%。占全國的比例〔%〕3南方和山區多,北方和平原少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4%,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量占全國的16%;
地理分布上極不均勻山丘區地表水資源量約占93%,平原及盆地地表水資源占7%。
年際和季節差異大,主要集中在汛期北方地區汛期4個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比例一般在70%~80%,其中海河、黃河局部地區超過了80%,西北諸河局部地區可達90%。降水量越少的地區年內集中程度越高南方地區多年平均連續最大4個月徑流量占全年的60%~7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澇,而且水資源量中大約有2/3左右是洪水徑流量,防災任務繁重。同時,我國河流往往出現連續豐水年或枯水年。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和河川徑流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集中,水資源時間分布極不均衡。水資源時間分布極不均衡中國局部地區與倫敦、巴黎多年平均降雨量年內分布比較月降雨占全年降雨的百分數〔%〕月份4231我國降雨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受降水支配,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水份和氣溫決定生態條件變化的宏觀格局
從南往北,生態格局的決定因素是氣溫
從東南往西北,生態格局的決定因素是水份
和其他自然資源分布不相匹配水資源空間地理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線圖400mm800mm200mm50mm25mm2000mm水資源空間地理分布上不均,降雨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濕潤區和農業區中國的水工程建設任務比較繁重自然資源分布不相匹配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中國的水工程建設任務比較繁重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區以19%的水資源支撐了46%的人口、64%的耕地和45%的GDP,尤其是黃淮海地區以7%的水資源支撐了35%的人口、39%的耕地和32%的GDP。
這種水資源的逆向配置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完全依賴市場,需要在國家層次上實現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南水北調工程就是這種戰略思想的具體表達。南水北調工程戰略思想南水北調工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還反映在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就是這種戰略思想的具體表達氣候變化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狀況受人類活動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明顯減少。近20年來,全國降水量和水資源量變化不大,南方地區降水量和水資源總量有所增加,而北方水資源量減少明顯。其中以黃淮海和遼河區最為顯著,河川徑流量減少17%,水資源總量減少12%;海河流域河川徑流量減少41%,水資源總量減少25%。氣候變化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狀況,極端氣候帶來更多水資源問題123水資源評價示意圖兩次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數量比較氣候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不少地區極端水旱災害事件發生頻繁,強度加大,危害加深,不少地區連續出現大面積干旱,如去冬今春的西南大旱。我國水資源狀況,特別是北方地區水資源情勢變化十分顯著,水資源供需形勢更趨緊張,對經濟社會開展和生態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介紹五個方面情況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成效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水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長,總體上經歷了快、中、慢三個增長階段用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量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北方遠高于南方123南方用水量增加相對較快6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高,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生態用水量正在逐步增加45水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長三個階段主要由于農業用水的大幅度增加1949年-1980年
1980年-1995年前后
1996年至今
快速增長緩慢增長微增長這一階段農業用水趨穩,工業和城鎮用水量增加較快節水使用水效率得到提高,同時還受供水能力和水源枯水期的限制,總用水量保持微增長
我國年總用水量從1949年的1030億m3,增加到2021年的5998億m3。用水量增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用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用水呈持續增長態勢。2021年工業用水量1445.5億m3左右,比上世紀80年代初增加了約2倍,用水量從占總用水量的從9.5%提高到24.1%。用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城鎮生活用水量也在持續增加,2021年總用水量為515.8億m3,比上世紀80年代初增加了3倍多,占總用水量的比重從1.8%提高到8.6%,城市生活用水量的比重將隨著城市化和城市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繼續增加;而農業和農村生活用水量在大規模增長后,從1980年后開始趨于穩定,農業用水比例已經從85.3%下降到63.4%。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北方遠高于南方2000~2021年,全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21%。北方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平均為50%,其中的海河、遼河、黃河流域分別為134%、87%和73%;南方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4%。全國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8%,北方地區平均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38%,海河、黃河和遼河流域分別為76%、63%和59%;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4%。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高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高,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全國平原區淺層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63%,北方平原區淺層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74%,南方平原區淺層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7.6%。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高海河南系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海河北系山東半島
146%114%172%154%127%超采十分嚴重生態用水量正在逐步增加隨著城市環境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河道外人工生態環境用水量增加較快1980~2021年河道外生態環境用水量增加了116億m3,年均增長率4.1%。2021年生態環境補水量114億m3,占總用水量的1.9%。南方用水量增加相對較快改革開放以來,南方東部地區〔包括滬、蘇、浙、閩、粵、瓊等〕由于經濟開展快、城鎮人口增長迅速,城鎮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增長均較快;西北地區〔包括蒙、陜、甘、青、寧、新等〕城鎮生活用水增長相對較慢。西南地區〔包括桂、渝、川、貴、滇、藏〕由于用水基數小,工業用水增長速度最高;而北方東部地區〔包括京、津、冀、遼、魯等〕盡管工業開展也較快,但由于水資源短缺和節水力度的加大,工業用水增長相對較慢。介紹五個方面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成效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開展中國家人口大國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出現了不少矛盾和問題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貌地形條件的多樣性、復雜性,氣候條件的季風性,加之社會經濟高速開展我國面臨的四大水問題洪澇災害—“水多〞水資源短缺—“水少〞水環境惡化—“水臟〞水土流失—“水渾〞水資源四大問題的危機四大水問題相互作用,彼此疊加,形成了影響中國未來開展和平安的水危機。這些水問題的產生,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經濟社會開展的影響,還有我們在人與自然關系認識上的誤區。這里我將著重介紹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問題,這兩個問題密切相連,一個是量的問題,一個是質的問題。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水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開展的嚴重制約因素我國用水水平與先進水平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12局部地區水資源開發已超過承載能力,生態退化和失衡問題突出4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3水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開展的嚴重制約因素現狀開發利用條件下,全國年均缺水量約為400億m3,但實際上,我們通過擠占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超采地下水,彌補了一局部短缺用水,其中擠占河道內生態用水約為132億m3,超采地下水215億m3。由于缺水,對工農業的開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帶來了影響。水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開展的嚴重制約因素1城市缺水問題嚴重
農村缺水問題突出
水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開展的嚴重制約因素嚴重干旱情況呈增加趨勢
水資源短缺農村缺水問題突出“十五〞期間,農田受旱面積年均達3.85億畝,平均每年因旱減產糧食350億公斤,由于缺水每年造成經濟損失約為1800億元。截止目前,全國規劃內尚有1.6億多農村人口飲水不平安。城市缺水問題嚴重全國缺水城市有400座,嚴重缺水城市有110座,其中城鎮生活及工業未滿足的供水為22億m3,農業為167億m3。6694001100100200300400500600700城市總數缺水城市嚴重缺水城市嚴重干旱情況呈增加趨勢2006年西南地區東北部以及東北、華北、西北局部地區發生嚴重干旱,其中重慶、四川東部地區遭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2021年冬春季的西南5省大旱,時間長,范圍大,影響嚴重,農業、工業、人畜飲水都受到威脅。我國用水水平與先進水平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雖然近30年來我國的水資源利用效率有較大幅度提高,但與興旺國家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2005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m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工業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廢污水排放總量增加,水體污染日趨嚴重。盡管我國在水污染治理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花費了巨大氣力,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廢污水處理污染形勢水質狀況水資源開發廢污水排放量大,廢污水處理和達標率不高水體污染形勢嚴峻,水功能區達標率有待提高
湖泊水質較河流水質狀況差、河流水質較水庫差;缺水地區較豐水地區差,水網地區較其它地區差,城鎮河段較一般河段差,下游人口密集地區河段較上游地區差局部地區水資源開發已超過承載能力,生態退化和失衡問題突出廢污水排放量大,廢污水處理和達標率不高1980年以來,我國工業及城鎮廢污水排放量年均增長率為6%左右。2021年全國廢污水排放總量617.3億噸,比上年增加4.7%。由于點源污染不斷增加而廢污水達標和處理程度低〔2021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為77.4%,縣城缺乏30%),非點源污染日漸嚴重但缺乏有效的防治,進入我國江河湖庫水體的污染物不斷增加,如海河流域、太湖流域、遼河流域的污徑比分別高達50%、44%和38%。由于許多河流〔段〕污染物入河量遠遠超過其水體容納能力,水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水體污染形勢嚴峻,水功能區達標率有待提高2021年,對全國17.2萬公里的河流水質狀況進行監測評價,水質Ⅳ類和劣于Ⅳ類的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37.9%,特別是劣Ⅴ類水河長占17.5%。Ⅰ類水6.0%Ⅳ類水13.0%Ⅲ類水26.8%Ⅱ類水29.3%劣Ⅴ類水17.5%Ⅴ類水7.4%水質狀況問題湖泊水質較河流水質狀況差、河流水質較水庫差;缺水地區較豐水地區差,水網地區較其它地區差,城鎮河段較一般河段差,下游人口密集地區河段較上游地區差。對全國主要江河846個水質代表測站上世紀90年代以來水質變化趨勢的分析說明,約四分之一測站水質呈惡化趨勢,水質日趨硬化;湖庫水體的營養水平處于升高態勢。生態退化和失衡問題突出我國江河湖泊數量眾多,水生態類型豐富多樣,但隨著經濟社會高速開展,我國不同區域出現了眾多不同的水生態問題。河流斷流,生態環境用水被擠占
地下水超采嚴重
湖泊萎縮,濕地面積減少
123河流斷流,生態環境用水被擠占初步調查的北方514條河流中,有49條河流發生斷流,其斷流河段長度總計到達7428km。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特別是北方河流實測徑流量較其天然徑流量均呈顯著的減少趨勢,許多河流〔段〕實測徑流量僅為其天然徑流量的20%~40%,局部河流〔段〕僅為10%左右,有的河段甚至常年干涸。黃河區和海河區入海水量占本區地表水資源量比例從20世紀5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缺乏30%。地下水超采嚴重超采地下水
地表水資源污染
地表水資源短缺
超采地下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地表水資源污染和短缺。由于缺少地表水或者地表水嚴重污染,我國許多地區不得不依靠過度開采地下水維持經濟社會開展。地下水超采嚴重特別是近30年超采嚴重。全國目前已形成深淺層地下水超采區400多個,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近19萬km2,約占平原區總面積的11%。地下水超采已導致全國超過9萬km2的面積發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最大累積沉降量達3040mm;海水入侵總面積超過1500km2;地下咸水入侵面積約1160km2。湖泊萎縮,濕地面積減少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面積大于10km2的635個湖泊中,目前有231個湖泊發生不同程度的萎縮,其中干涸湖泊89個;湖泊總萎縮面積約1.38萬km2〔含干涸面積0.43萬km2〕,約占現有湖泊面積7.7萬km2的18%,湖泊儲水量減少〔不含干涸湖泊〕517億m3。全國天然陸域濕地面積共計減少約13.5萬km2,減少了28%,其中由于圍墾開發造成的天然濕地面積減少約占81%。介紹五個方面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成效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資源悠久歷史推動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1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根本建立2水資源配置和水權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3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4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我國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主要成效5水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6注重部門之間協調配合
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根本建立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根本建立各地相繼出臺了水法實施方法、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地方配套法規,初步建立了以?水法?為核心、多層次的水資源管理配套法規體系,確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職能,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的制度框架體系。國家水權制度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局部省區實行了年度用水方案管理,寧蒙水權轉換探索取得經驗。以水資源綜合規劃、各類專業專項規劃編制和流域綜合規劃修編為標志,初步構建了我國水資源規劃體系,為水資源配置奠定了規劃根底。水資源配置和水權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水資源規劃體系國家水權制度批復分配方案
水資源配置和水權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開工興建,向北京應急供水工程已經通水遼寧大伙房輸水、甘肅引洮等區域性調水工程正在實施吉林哈達山、重慶玉灘、寧夏固海十一泵站以及潤滇、澤渝、興蜀、滋黔等一批水源工程開工建設;水資源調度調控能力明顯提高
為保障重點城市用水平安、經濟社會開展用水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興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調控能力不斷增強針對天津、北京、廣州、澳門等重要城市和地區一度出現的用水緊張局面采取了應急調水,開展了引江濟太、淮河閘壩防污調度等工作。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除了保障水資源為經濟社會開展的供水外,重點加強了生態用水的保障。“人水和諧〞治水理念指導下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1長江、黃河、海河、太湖、珠江、淮河、嫩江、太湖等流域都陸續開展了生態調度嘗試2以水生態系統保護為主要目標,對江河水量在時間、空間上進行重新分配或調節,有效改善了河湖水質,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3水利調度從以傳統的人類需求為主要目標的調度,轉向不僅為人類的需求,同時也考慮生態系統的需求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黃河連續10年不斷流,黑河實行全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黑河水連續6年進入東居延海,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調度順利實施;實施引江濟太、引黃濟淀、扎龍濕地補水,湖南、江西等一些南方地區相繼開展了枯水期水量統一調度。不僅如此,作為指導先行的水利規劃,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融入生態環境保護的新理念、新內容。水資源調度和調控能力明顯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陸續開展了張掖、大連、綿陽、西安等100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和200個省級試點,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指導,積極探索不同類型地區節水型社會建設模式和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運行機制,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用水定額,促進了方案用水和節約用水。公布實施了“十一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制訂了節水型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社會的節水意識明顯提高。制定節水型社會評價指標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GDP用水量下降指數全國萬元GDP用水量從1980年3500m3下降到2021年258m3〔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假設按當年價計算,為188m3〕,下降9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783m3下降到142m3,下降8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30提高到0.48,畝均灌溉用水量由588m3下降到435m3,下降26%。水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將飲水平安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重點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依法加強水資監測
123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
6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
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
45將飲水平安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重點將飲水平安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重點1將飲水平安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重點加大了解決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和飲水平安問題的力度。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61個建制市、1750個縣級城鎮、所轄范圍人口4.1億的全國城鎮水源地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清了我國全國城市水源地的根本情況,對全國4090個水源地平安狀況進行了分級分類評價,提出了水源地平安建設與綜合防治措施。對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實施核準公布制度,先后公布了兩批共118個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并提出了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管理目標和要求。將飲水平安作為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重點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按照?水法?規定,水利部組織開展了水功能區劃和監督管理工作。截至2007年,31個省級行政區水功能區劃都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結合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和各大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各流域機構和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了主要江河的水域納污能力,并向環境保護部門提出了限制排污總量意見,為各級人民政府編制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據。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2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水功能區管理、實施入河污染物總量控制、保障飲用水平安的切入點,只有嚴格入河排污口管理,才能最終實現水功能區管理目標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2004年,水利部發布了?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方法?,對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排污口登記,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已設排污口等實施監督管理。從2003年開始,以流域為單元,水利部組織了開展了入河排污口登記,至2006年根本完成了登記工作,全國共登記入河排污口3萬多個,根本掌握了全國入河排污口的分布情況和行業特征。依法標準水功能區及入河排污口管理從2003年至2021年,各流域受理了約100余家企業擬建入河排污口的設置申請,進行了實地查勘擬建工程現場,并對其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進行了審查,通過參與水資源論證和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等工作,從源頭上減少了污染物入河排放量。長江委每年都對管轄權限內的入河排污口進行現場檢查,對重點入河排污口進行監督性監測。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要求排污單位進行整改。依法加強水質監測?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等部門組織水環境監測網絡第二十六條規定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機構負責監測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體的水環境質量狀況?水法?、?水文條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也規定水利部水質、水量等監測職責依法加強水質監測3依法加強水質監測2.要為水行政管理提供效勞的信息,如取水許可、調水工程、防汛抗旱防污減災、入河排污口等用水與排污的監測信息3.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水污染監控提供的信息,如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等
1.掌握江河、湖庫水資源根本信息,主要包括水量、水質等根本要素,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根底信息水利部門水質監測主要分三個層面依法加強水質監測依法加強水質監測依法加強水質監測目前,全國水利系統已施測監測的省界斷面達300多處。通過加強省界水體監測,根本上掌握了全國主要河流省界水體的水質狀況。2021年,環保部等六部委發布?重要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考核方法?,將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負責監測的省界水體水質監測成果作為考核各省級行政區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成效的重要依據,通過近兩年的考核,對促進地方積極治污,落實水環境質量地方政府負責制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
4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2021年1月1日黃河支流渭河突發油污染事件在水利部及黃委的正確領導下,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發揮監測網絡的優勢,即時監測水質水文數據,并根據水文條件對油污推進進行了預測,并對可能受影響的地區和用水戶進行了預警,根據油污開展動態加強水利工程調度,統籌水利工程防凌、供水等功能,及時采取關閉三門峽水利樞紐泄流、壓減萬家寨和小浪底水庫的下泄流量等措施,全力配合清油攔污工作,為污染處置贏得了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油污對黃河水質的影響。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2000年,水利部制定了?重大水污染事件報告暫行方法?,全國主要江河流域陸續建立了突發污染事故快速反響機制。如長江完成了“三峽水庫135米蓄水及運行期間重大水污染事件報告方法〞、“黃河重大水污染事件應急調查處理規定〞、“松遼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上下游通報制度〞等。努力做到水污染事故發生時責任部門協調配合,信息渠道暢通、反響迅速和處理措施得力。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從2004年到2021年,水利部在全國選取了13個大中小城市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工作。這些試點城市包括湖北省的武漢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湖南省的鳳凰縣、江蘇省的無錫市、浙江省的麗水市、山東的萊州市、遼寧省的新賓縣、吉林的查干湖、河北省的邢臺市和陜西西安的浐灞河、黑龍江的哈爾濱市、安徽省的合肥市等。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
5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啟動了全國地下水保護行動,大局部省區實行地下水年度開采總量控制,蘇錫常地區實現全面禁采,南水北調東中線受水區、杭嘉湖平原區地下水限采工作穩步推進,濟南趵突泉復涌,局部超采嚴重地區的地下水位開始止降上升。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
6近年來,建設工程的環境管理從實施建設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逐步拓展到開展建設工程的環境監理,認真實施建設工程的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等工作。將水利工程環境保護貫穿在法規建設、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施工以及運行調度等各個環節中。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我部先后完成了世界銀行貸款工程的塔里木流域農田灌溉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治淮、長江堤防、百色、尼爾基等多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或其他類型的200余項水利建設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預審工作。注重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部門的職責,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水利部非常注重與環保等部門的合作,并積極推動建立相應的機制。注重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為落實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源地和引灤入津工程水源地等跨區水源地保護工作,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與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5個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五加一〞的區域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協同機制。海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與河北、天津有關部門建立了水源保護協作機制。淮河流域積極組織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水利、環保部門開展淮河沙潁河水情水質動態監測和預警預報、枯水期污染源限排及水閘防污調度工作,實現上下游和不同部門的聯防聯治。60年來,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本上滿足了經濟社會開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成功應對了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局部地區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我們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在連續30年保持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近1.2億畝,糧食產量提高近50%。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兩項節能減排指標按年度全部完成。介紹五個方面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根本情況我國水資源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成效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國根本水情和嚴峻水資源形勢,面向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開展的實踐需求,在對過去水資源管理工作系統總結、深入思考和有效繼承根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科學開展觀為指導,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現人水和諧為核心理念,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工作重心,以統籌兼顧為根本方法,以堅持改革創新為推進管理的不竭動力,統籌協調水資源承載能力、經濟社會開展用水平安和水生態與環境平安,著力推進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水資源開發利用優先向節約保護優先轉變,從事后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從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向合理開發、有序開發轉變,從水資源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轉變,從注重行政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是圍繞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建立水資源管理的三條控制紅線,完善各級政府的責任制,提高水資源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確保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到實處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科學開展觀,落實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通過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提高能力、強化監管,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限制入河湖排污量,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促進轉變經濟開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開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開展。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2〕根本原那么堅持以人為本,保障飲水平安、供水平安和生態平安;堅持人水和諧,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開展規律;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堅持改革創新,改進管理方式方法;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制度實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3〕主要目標指標2015年2020年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億立方米)63506700700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比2010年下降45%40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30.550.60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流域與區域取水總量控制
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
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
1235嚴格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
4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到2021年,全國用水總量要控制在6350億立方米以內。嚴格流域與區域取水總量控制
1加快制定重要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實施流域、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對取水總量已到達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工程新增取水。對取水總量接近取水許可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在水量分配方案的根底上,鼓勵地區間開展水量交易,運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水資源。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
2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按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加強相關規劃和工程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工程的布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進一步推進實施建設工程水資源論證制度。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3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
4積極推進實施地下水保護行動,實行地下水取水總量控制和水位控制,依法標準機井建設審批管理,加大地下水動態監測,防止地下水超采,強化深層地下水的禁采和限采管理。抓緊制訂南水北調東中線受水區、地面沉降區、海水入侵區地下水壓采方案,合理配置水資源,逐步削減開采量。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
5各流域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制定水資源調度方案、應急調度預案和調度方案,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區域水資源調度應當服從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水力發電、供水、航運調度應當服從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三、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強化用水定額管理123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到2021年,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21年下降30%以上,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以上。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管理
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責任,加強需水管理,建立健全有利于節約用水的體制和機制,積極探索推進水權制度建設,逐步、穩妥地推進水價改革,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資源缺乏地區要嚴格限制高耗水型工業工程建設和農業粗放型用水,盡快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三、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強化用水定額管理2要及時組織修訂各行業用水定額。強化用水定額和方案用水管理,對超過用水方案及定額標準的用水單位依法核減取用水量,對到達一定取用水規模以上的用水戶實行重點考核。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應當制訂節水措施方案,節水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即“三同時〞制度〕。三、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3三、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四、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
推進水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
123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到2021年,全國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達標率提高到60%以上。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1要加強對水功能區的動態監測,強化水功能區達標監督管理。按照水功能區水質目標要求確定的水域納污能力和入河湖限制排污總量意見,應作為各級政府開展水污染防治和污染減排工作的參考依據。要加強省界水量水質監測,嚴格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對現狀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限制審批入河湖排污口。四、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
2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核準和平安評估工作。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依法劃定保護區,并采取相應的平安保障措施。全面落實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平安保障規劃和農村飲水平安工程規劃,落實管理責任制,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完善涉及飲用水水源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備用水源,禁止破壞水源修養林。四、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推進水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
3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維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河流生態健康。要組織編制全國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研究建立生態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全國重要河湖的健康評價。四、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確保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到實處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健全水資源監控體系
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123完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45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1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健全水資源監控體系2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切實加強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繼續推進水的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創新區域水公共效勞管理模式,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3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完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4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5五、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完善公眾參與機制,重大水資源管理的決策要采取多種方式聽取意見,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寧德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質量檢測數學試題學生卷
- 相聲中的即興表演技巧考核試卷
- 鄉土民俗資源在內陸養殖產業升級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農藥廢水處理中吸附材料研究動態考核試卷
- 上海市普陀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五四制)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 絲印印刷品背面油墨凝固問題及處理技巧考核試卷
- 食品安全分子檢測中的免疫分析技術進展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P-R粉碎下角料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MPEG測試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FD管理冊數據監測報告
- 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解讀
- 阿細跳月課件
- 血透護理記錄書寫規范
- 高血壓性心臟病護理
- 托育職業競賽試題及答案
- 《工業園區培訓》課件
- 藥品召回管理辦法
- 045.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重慶市縣(2024年-2025年小學四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網絡物流保險行業發展概況及未來五年行業數據趨勢預測
- 2024年山東濟南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