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預防基礎知識問答_第1頁
雙重預防基礎知識問答_第2頁
雙重預防基礎知識問答_第3頁
雙重預防基礎知識問答_第4頁
雙重預防基礎知識問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煤礦山企業安全風險

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

基礎知識問答

目錄

一、什么是風險?...............................1

二、什么是危險源?.............................1

三、什么是風險點?.............................2

四、風險與危險源之間的關系是什么?............2

五、什么是風險辨識?...........................2

六、什么是風險評價?...........................2

七、什么是風險分級?...........................3

八、風險一般分為幾級?.........................3

九、什么是風險分級管控?.......................3

十、什么是風險控制措施?.......................5

十一、什么是風險信息?........................5

十二、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5

十三、什么是重大危險源?.......................6

十四、風險辨識和評價的方法有哪些?7

十五、什么是隱患?.............................9

十六、什么是隱患排查?.........................10

十七、隱患一般分幾級?.........................10

十八、什么是隱患治理?.........................11

十九、什么是隱患信息?............................11

二十、隱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1

二十一、風險、隱患與事故之間的邏輯關系........13

二十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邏輯關系是什么?14

二十三、兩個體系與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之間關

系是什么?15

一、什么是風險?

風險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和后果的組合。風險有兩個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嚴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

(事件)一旦發生后,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

程度。

風險=可能性X嚴重性

二、什么是危險源?

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

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產生、釋放能量的物理實

體。如起重設備、電氣設備、壓力容器等等。行為,是指決

策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的決策行為、管理行為以及

作業行為。狀態,是指物的狀態和環境的狀態等。

在分析生產過程中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

至導致疾病的因素時,危險源可稱為危險有害因素,分為四

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在生產活動中,來自人員自身或人為性質的危

險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機械、設備、設施、材料等方

面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環境因素是指生產作業環境中的

危險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責任缺失所導致

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引自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

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三、什么是風險點?

風險點是指伴隨風險的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以及

在特定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過程,

或以上兩者的組合。例如,危險化學品罐區、液氨站、煤氣

爐、木材倉庫、制冷裝置是風險點;在罐區進行的倒罐作業、

防火區域內進行動火作業、高溫液態金屬的運輸過程等也是

風險點。風險點有時亦稱為風險源。

排查風險點是風險管控的基礎。對風險點內的不同危險

源或危險有害因素(與風險點相關聯的人、物、環境及管理

等因素)進行識別、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風險判定標準

認定風險等級,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風險分級管控的核心。

四、風險與危險源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風險與危險源之間既有聯系又有本質區別。首先,危險

源是風險的載體,風險是危險源的屬性。即討論風險必然是

涉及哪類或哪個危險源的風險,沒有危險源,風險則無從談

起。其次,任何危險源都會伴隨著風險。只是危險源不同,

其伴隨的風險大小往往不同。

五、什么是風險辨識?

風險辨識是識別企業整個范圍內所有存在的風險并確

定其特性的過程。

六、什么是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是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分級、

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

予以確定的過程。

七、什么是風險分級?

風險分級是指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危險源所伴

隨的風險進行定量或定性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

進而實現分級管理。風險分級的目的是實現對風險的有效

管控。

八、風險一般分為幾級?

不同的風險評價方法對風險的分級不完全一致,國家

對風險分為“紅、橙、黃、藍”四級(紅色最高)。對采

用LEC法5級分級的風險評價方法,可建立級別對應關系

(例如,將風險最低的兩級都定為“藍色”級別),以適

應評價和管理的要求。

九、什么是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分級管控是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

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

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

是: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

級必須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

藍色風險:可包括5級風險和4級風險。5級風險:

稍有危險,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對于該級別

的風險,員工應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層工段、班組負責控

制管理,可根據是否在生產場所或實際需要來確定是否制

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記錄。4級風險:輕度危險,可以接受

或可容許的。對于該級別的風險,公司的車間、科室應引

起關注并負責控制管理,所屬工段、班組具體落實;不需

要另外的控制措施,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

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視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

維持現狀,保留記錄。

黃色風險:3級風險,中度(顯著)危險,需要控制

整改。對于該級別的風險,公司、部室(車間上級單位)

應引起關注并負責控制管理,所屬車間、科室具體落實;

應制定管理制度、規定進行控制,努力降低風險,應仔細

測定并限定預防成本,在規定期限內實施降低風險措施。

在嚴重傷害后果相關的場合,必須進一步進行評價,確定

傷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進的控制措施。

橙色風險:2級風險,高度危險,重大風險,必須制

定措施進行控制管理。對于該級別及以上的風險,公司應

重點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門和各職能部門根據職責分

工具體落實。當風險涉及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時,應采取應

急措施,并根據需求為降低風險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

案或配給資源、限期治理,直至風險降低后才能開始工作。

紅色風險:1級風險,不可容許的,巨大風險,極其

危險,必須立即整改,不能繼續作業。對于該級別風險,

只有當風險已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如果無限的

資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風險,就必須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隱

患治理措施。

十、什么是風險控制措施?

風險控制措施是指為將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業

針對風險而采取的相應控制方法和手段O

企業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⑴可行性;⑵安

全性;⑶可靠性;(4)經濟合理性。應包括:⑴工程技術

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訓教育措施;⑷個體防護措施;

(5)應急處置措施等。

風險控制措施應在實施前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評審:(1)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風險降低到可容許水

平;(3)是否產生新的危險源或危險有害因素;(4)是否已

選定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十一、什么是風險信息?

風險信息是指包括危險源名稱、類型、所在位置、當

前狀態以及伴隨風險大小、等級、所需管控措施、責任單

位、責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綜合。

企業各類風險信息的集合即為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

控清單。

十二、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從總體上講,風險分級管控程序包括四個階段七個步

驟。四個階段即: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效

果驗證與更新。七個實施步驟見下圖所示:

風險分級管控程序

編制企業安全風險

分級管控標準

明確識別范圍

(區域、場所等)

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原則

及要求

十三、什么是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使用或儲

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

元。單元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生

產經營單位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

設施或場所。臨界量指對于某種或某類危險化學品規定的數

量,若單元中的危險化學品數量等于或超過該數量,則該單

元定為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依據是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其數量。

(引自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十四、風險辨識和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風險辨識和評價的方法很多,各企業應根據各自的實際

情況選擇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幾種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它是

基于作業活動的一種風險辨識技術,用來進行人的不安全行

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

有效識別。即先把整個作業活動(任務)劃分成多個工作步

驟,將作業步驟中的危險源找出來,并判斷其在現有安全控

制措施條件下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及其后果o若現有安全控

制措施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應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

以保證安全生產;危險性仍然較大時,還應將其列為重點對

象加強管控,必要時還應制定應急處置措施加以保障,從而

將風險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2.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它是將

一系列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場所的狀態

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風險,提出

改進措施的一種方法。安全檢查表的編制主要是依據以下四

個方面的內容:

①國家、地方的相關安全法規、規定、規程、規范和標

準,行業、企業的規章制度、標準及企業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②國內外行業、企業事故統計案例,經驗教訓。

③行業及企業安全生產的經驗,特別是本企業安全生產

的實踐經驗,引發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絕或

減少事故發生的成功經驗。

④系統安全分析的結果,如采用事故樹分析方法找出的

不安全因素,或作為防止事故控制點源列入檢查表。

3.風險矩陣分析法(LS)

風險矩陣分析法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它在進

行風險評價時,將風險事件的后果嚴重程度相對的定性分為

若干級,將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也相對定性分為若干級,

然后以嚴重性為表列,以可能性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

交點上給出定性的加權指數。所有的加權指數構成一個矩

陣,而每一個指數代表了一個風險等級。R二LXS;R:風險

程度;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重點考慮事故發生的頻次、

以及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S:發生事故

的后果嚴重性,重點考慮傷害程度、持續時間。

4.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玉龍公司采用此類評

估方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

它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

人員傷亡風險大小。三種因素分別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

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

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

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危險性)來評價作業

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XEXC。D值越大,說明該系

統危險性大。

5.風險程度分析法(MES)

風險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它是

對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的改進。風險程度R,R二M

XEXSO其中M為控制措施的狀態;暴露的頻繁程度E增加

了職業病發病情況、環境影響狀況兩項影響因素:事故的可

能后果S,包括傷害、職業相關病癥、財產損失和環境影響;

M、E、S分別制定了其取值標準。

十五、什么是隱患?

我們通常所說的隱患是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

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

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

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

理上的缺陷。(引自《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十六、什么是隱患排查?

企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

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

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

的工作過程。

十七、隱患一般分幾級?

隱患的分級是根據隱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難度及其

導致事故后果和影響范圍為標準而進行的級別劃分。可分為

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其中:

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

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

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

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

隱患。對重大隱患,相關行業可制定重大事故隱患目錄。

確定重大隱患應遵循以下原則(暫定):

①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②涉及重大危險源、重要裝置的;

③涉及多人滯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一定時間得不到整改的;

⑤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

隱患;

⑥市級以上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認定為屬于重大

事故隱患的。

十八、什么是隱患治理?

隱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包括對

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職責分工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計

劃、落實整改資金、實施監控治理和復查驗收的全過程。

十九、什么是隱患信息?

隱患信息是指包括隱患名稱、位置、狀態描述、可能導

致后果及其嚴重程度、治理目標、治理措施、職責劃分、治

理期限等信息的總稱。企業對事故隱患信息應建檔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