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 人的由來-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1頁
專題04 人的由來-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2頁
專題04 人的由來-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3頁
專題04 人的由來-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4頁
專題04 人的由來-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試題分類匯編(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題04人的由來【跨學科】1.(2024·山東聊城·一模)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瑞典古生物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P??bo),以表彰他在關于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fā)現。他通過古人類基因組學的研究發(fā)現人類祖先與其他古人種發(fā)生了廣泛的基因交流,獲得其他人種有益的基因饋贈,讓走出非洲的現代人類祖先能夠快速適應非洲以外的環(huán)境。人類進化進程和關鍵節(jié)點日漸清晰。請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關于進化的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現代人類的祖先獲得的其他古人種基因都是有益的B.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C.通過化石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追溯生物進化的過程D.現代人類的祖先比其他已滅絕古人類更加適應當時的環(huán)境變化【答案】A【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詳解】A.現代人類的祖先獲得的其他古人種基因不都是有益的,A錯誤。B.現代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適應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這是進化的結果,B正確。C.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是人們研究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通過化石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追溯生物進化的過程,C正確。D.現代人類的祖先比其他已滅絕古人種更加適應當時的環(huán)境變化,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正確。故選A。【結合生活實際】2.(2024·山東濟寧·一模)珍愛生命,健康生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進入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變化B.OTC藥物是處方藥,無毒副作用,可按說明書服用C.心血管健康受遺傳因素影響,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D.用高粱等農作物釀造的白酒,多喝對人體健康有益【答案】C【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預防各種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規(guī)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等。【詳解】A.進入青春期后,性意識開始萌動,常表現為初期與異性的疏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是正常的心理變化,但是要學會與異性正常交往,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健康地度過人生的青春年華,故A錯誤。B.OTC是指非處方藥,即不需要醫(yī)師處方,可直接購買和使用的藥品。是藥三分毒,凡是藥物都帶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無論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要按說明書服用,做到安全用藥,故B錯誤。C.心血管健康除了受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影響外,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如挑食偏食、缺乏體育鍛煉、長期酗酒和吸煙、精神緊張等,都能夠導致心血管疾病,因此我們要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故C正確。D.白酒中含有酒精,過量的酒精能夠使脂類物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變窄,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的硬化過程,從而使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增高,因此用高粱等農作物釀造的白酒,多喝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故D錯誤。故選C。一、選擇題1.(2024·山東濟南·一模)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人類起源于類人猿C.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是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 D.化石是研究進化的最直接證據【答案】B【分析】1.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小分子物質,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2.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詳解】A.結合分析可知,原始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確。B.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B錯誤。C.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基礎,環(huán)境的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生物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才能生存和發(fā)展。可見,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是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C正確。D.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D正確。故選B。2.(2024·山東德州·一模)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B.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經過自然選擇長期進化的結果C.人類進化過程中腦容量的逐漸增加是最顯著的變化之一D.脊椎動物進化的主要歷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答案】D【分析】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達爾文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xù)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因此,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由于生物所在的環(huán)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也就是說,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詳解】A.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A正確。B.結合分析可知,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經過自然選擇長期進化的結果,B正確。C.人類進化的歷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腦容量為450~530毫升之間;能人的腦容量平均為680毫升;直立人的腦容量可達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腦容量平均為1360毫升。可見,人類進化過程中腦容量的逐漸增加是最顯著的變化之一,C正確。D.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古代的魚類,并逐漸進化為原始的兩棲類,古代的兩棲類又進化為爬行類,某些爬行類又進化為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所以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和哺乳類,D錯誤。故選D。3.(2024·山東泰安·一模)下列有關人的生殖和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精的場所是子宮,生命起點是受精卵B.臍帶是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C.人的精子和卵細胞中各有46個DNA分子D.男性產生的精子含X染色體或Y染色體【答案】D【分析】(1)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生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2)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fā)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詳解】A.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生命起點是受精卵,故A錯誤。B.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胎盤,故B錯誤。C.人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中各含有23條染色體,含有23個DNA分子,故C錯誤。D.男性體細胞的性染色體是XY,因此男性產生的精子中含X染色體或Y染色體,故D正確。故選D。4.(2024·山東青島·一模)下列有關人類生殖與發(fā)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B.女性產生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子宮C.男性產生雄性激素的器官是睪丸D.受精卵是人體個體發(fā)育的起點【答案】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體的生殖和發(fā)育的相關知識。【詳解】A.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A正確。B.女性產生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卵巢,子宮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B錯誤。C.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正確。D.人體的生殖細胞有精子和卵細胞,卵細胞和精子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分化、發(fā)育等生命活動,只有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D正確。故選B。5.(2023·山東濟南·模擬預測)下列有關生物生殖的說法正確的()A.玉米用種子繁殖是有性生殖 B.青蛙是兩棲類動物,發(fā)育過程是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C.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臍帶和胎盤 D.克隆羊主要遺傳了代孕母羊的性狀【答案】A【分析】(1)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能夠產生一些新的性狀。(2)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能保留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詳解】A.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經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是有性生殖,所以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A正確。B.青蛙的幼體與成蛙在外部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上變化明顯,為變態(tài)發(fā)育,B錯誤。C.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臍帶是胎兒和胎盤之間的聯系結構,C錯誤。D.細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克隆羊性狀與提供細胞核的羊一致,D錯誤。故選B。6.(2024·山東德州·一模)如圖是胎兒的發(fā)育過程簡圖,其中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精子,內有23對染色體B.②產生的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C.③是受精卵,在子宮內形成D.胎兒通過④胎盤從母體獲取營養(yǎng)物質【答案】D【分析】圖中的①精子、②卵巢、③受精卵、④母體和胎兒進行物質交換。【詳解】A.睪丸的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①表示精子,屬于生殖細胞,內有23條染色體,A錯誤。B.②是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只有一種,為22條+X,B錯誤。C.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③受精卵,C錯誤。D.④胎盤內有許多絨毛,絨毛內有大量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與臍帶內的血管相通,絨毛與絨毛之間則充滿了母體的血液,胎兒與母體通過胎盤上的絨毛進行物質交換,胎兒通過胎盤由母體獲取營養(yǎng)物質,D正確。故選D。7.(2024·山東濟寧·一模)激素是細胞行動的“號角”。下列現象與激素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胰島素B.在清水中用無碘食物飼養(yǎng)的蝌蚪不發(fā)育成蛙——生長激素C.進入青春期后,男生長出胡須、女生音調變高——性激素D.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面紅耳赤——腎上腺素【答案】B【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作用,激素分泌異常會引起人體或動物患病。【詳解】A.胰島散布于胰腺中,能夠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功能是調節(jié)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因此,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其主要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故A正確。B.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在清水中用無碘食物飼養(yǎng)的蝌蚪,蝌蚪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蝌蚪不發(fā)育成蛙,與甲狀腺激素有關,與生長激素無關,故B錯誤。C.進入青春期以后,男性和女性出現的第二性征主要與性激素有關。因此,進入青春期的男、女生隨著睪丸和卵巢的發(fā)育成熟,分泌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增多,從而導致男生長出胡須、女生音調變高等第二性征的出現,與性激素有關,故C正確。D.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因此,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面紅耳赤的原因是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故D正確。故選B。8.(2024·山東聊城·一模)下面是從受精到嬰兒的發(fā)育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都是在子宮內完成的B.③→④過程中,細胞不再分裂,只是通過分化形成不同組織進而發(fā)育成完整個體C.胎兒的性別取決于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性別分化時的母體營養(yǎng)條件D.胎兒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液,由母體排出體外【答案】D【分析】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fā)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xù)分裂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tài);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胎兒發(fā)育成熟從母體娩出。圖中①是受精卵,②兩個細胞,③胚泡,④是胎兒。【詳解】A.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是在輸卵管內完成的,A錯誤。B.③→④過程中,胚泡中的細胞繼續(xù)分裂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胚胎,B錯誤。C.胎兒的性別取決于哪一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C錯誤。D.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D正確。故選D。9.(2024·山東濟南·一模)生命的延續(xù)依賴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一所示的技術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B.圖二可表示昆蟲的兩種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若是蝗蟲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將圖三鳥卵放到溫水中有氣泡冒出,說明圖中的E上有氣孔D.圖四F是胎兒,通過胚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答案】D【分析】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是利用無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組織或細胞等快速發(fā)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術。將植物的莖尖、葉片、莖段或花藥、花粉等外植體置于無菌條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使它們發(fā)育成完整的植株。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fā)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因此,圖二可表示昆蟲的兩種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分別是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D受精卵→A若蟲→C成蟲。題圖中,A幼蟲、B蛹、C成蟲、D受精卵、E卵殼、F胎兒。【詳解】A.根據分析,圖一所示的為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有效脫去病毒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A正確。B.結合分析,蝗蟲的幼蟲和成蟲主要吃禾本科植物的葉,蝗蟲的成蟲食量大,而且有翅會飛,因此“在蝗蟲發(fā)育的過程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C成蟲期,B正確。C.卵殼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以保證胚胎發(fā)育時能夠進行氣體交換。將鮮雞蛋浸沒在溫水(50℃左右)中,如果看到蛋殼上有小氣泡產生,就能說明E卵殼上有小孔,C正確。D.圖四F是胎兒,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不是胚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D錯誤。故選D。10.(2024·山東濟南·一模)下列關于生殖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馬鈴薯塊莖繁殖屬于有性生殖B.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是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C.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是青春期發(fā)育最突出特征D.人的生殖過程中,受精卵形成和胚胎發(fā)育都在子宮內完成【答案】B【分析】生殖過程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生殖過程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生物的個體發(fā)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詳解】A.馬鈴薯塊莖繁殖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故屬于無性生殖,A錯誤。B.形成層中的細胞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所以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是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B正確。C.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發(fā)育最突出特征,C錯誤。D.人的生殖過程中,受精卵形成在輸卵管內完成,胚胎發(fā)育主要在子宮內完成,D錯誤。故選B。11.(2024·山東濟南·一模)如圖是人體結構層次(各結構不是按同一比例繪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是①→②→③→④,不同的④組成人體B.①是受精卵,在人體形成的場所是子宮,它通過不斷分裂形成③C.皮膚、血液屬于②這一結構層次,都由不同的③按一定次序構成D.③有四種基本類型,其中1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3主要由神經元構成【答案】D【分析】動物與人體結構層次在某些方面與植物體相似,生長發(fā)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但是動物體與人體還需要由器官組成系統(tǒng),再由系統(tǒng)構成動物體和人體的。圖中①是細胞、②器官、③是組織、④是系統(tǒng)。③組織中:1上皮組織,2肌肉組織,3神經組織,4結締組織。【詳解】A.人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用數字表示為①→③→②→④→人體,A錯誤。B.人體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因此①是受精卵,受精卵在人體的輸卵管形成,它通過不斷分裂和分化形成③是組織,B錯誤。C.皮膚屬于②器官這個結構層次,血液屬于③組織這個層次,C錯誤。D.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③組織中的1是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和分泌等作用,3是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元構成,D正確。故選D。二、綜合題12.(2024·山東德州·一模)生物通過生殖和發(fā)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續(xù),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所示屬于無性生殖的有(填字母)。(2)圖中A、B、C所示發(fā)育過程均為發(fā)育,但A與B不盡相同,A比B少了這一發(fā)育時期。(3)圖C是青蛙的發(fā)育過程:其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呼吸,用尾運動;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和皮膚呼吸,靠四肢運動。(4)“三孩政策”放開后,媽媽為小明生了一個妹妹,妹妹新生命的起點形成的場所是。妹妹生活在媽媽子宮半透明的液體中,通過圖E中的[

]與母親進行物質交換。(5)圖F的關鍵步驟是要確保a、b兩部分的緊密結合,接穗才能成活。從達川紅油桃(aa)植株上剪取一段帶芽的枝條,嫁接到以早熟毛桃(AA)為砧木的植株上后,所結桃子果肉的基因組成為。【答案】(1)F(2)變態(tài)蛹(3)鰓(4)輸卵管③胎盤(5)形成層aa【分析】圖中A是蝗蟲的發(fā)育;B是家蠶的發(fā)育;C是青蛙的發(fā)育過程;D是菜豆種子的萌發(fā)過程;E是人類的胚胎發(fā)育,①是子宮,②是臍帶,③是胎盤;F是植物的嫁接,a是接穗,b是砧木。【詳解】(1)由分析得知F是植物的嫁接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A蝗蟲的發(fā)育、B家蠶的發(fā)育、C青蛙的發(fā)育過程、D菜豆種子的萌發(fā)過程、E人類的胚胎發(fā)育,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2)A、B、C反映了動物的發(fā)育過程,都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其中圖A經過卵→幼蟲→成蟲,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圖B發(fā)育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A比B少了蛹期。(3)圖C是青蛙的變態(tài)發(fā)育:其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靠四肢運動。(4)人類發(fā)育的新起點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輸卵管。在E結構中,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部位是③胎盤。(5)F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yōu)良性狀的穩(wěn)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嫁接時要使a接穗和b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這樣新分裂出來的細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從達川紅油桃(aa)植株上剪取一段帶芽的枝條,嫁接到以早熟毛桃(AA)為砧木的植株上后,所結桃子果肉的基因組成為aa。13.(2024·山東德州·一模)地球上自有性生殖出現以后,大大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現在有性生殖已成為生物界最普遍的生殖方式。形形色色的生物各有其繁衍后代的“高招”。資料一:有一種寄生黃蜂,當它要繁殖時,雌蜂就會抓獲一只蜘蛛,將產下的一顆卵黏附在蜘蛛腹部。孵化出來的幼蟲會刺穿蜘蛛的胃并從中取食,最后它還向蜘蛛注射一種物質,使其織一張?zhí)厥獾木W。然后,黃蜂幼蟲吃掉蜘蛛把網纏繞成繭將自己包裹在其中。大約兩周后,寄生黃蜂發(fā)育成熟破繭而出。(1)寄生黃蜂的發(fā)育過程屬于發(fā)育(請?zhí)顚憣儆谧儜B(tài)發(fā)育的哪種類型),據資料,判斷的依據是:。資料二:中華蟾蜍俗名癩蛤蟆,是一種常見的兩棲動物,在繁殖季節(jié),常見雌雄性的也常見纏繞在水草上的卵帶。根據有關數據,在雌雄比例沒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中華蟾蜍卵的受精率明顯高于魚類而低于鳥類。(2)中華蟾蜍卵的受精率明顯高于魚類,從繁殖期動物行為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資料二中中華蟾蜍卵的受精率低于鳥類的原因可能是。資料三:麻雀在我國各地分布廣泛,基本不隨季節(jié)遷徙,多筑巢于人類的屋檐、墻洞處人們極易觀察到其求偶、產卵、孵化、育雛等行為。(3)可以孵化出雛鳥的麻雀卵中,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是進行胚胎發(fā)育的部位相當于植物種子中的胚。麻雀卵外部具有,既能保護內部結構,又能防止水分丟失。資料四:2019年4月15日,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女士在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順利誕下一名男嬰。這是我國大陸首個由試管嬰兒分娩的“試管嬰兒二代寶寶”。試管嬰兒是指分別將卵細胞與精子取出后,置于試管內使其受精,受精卵在體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宮,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fā)育。(4)鄭萌珠的母親雖然長期不育但可以采用“試管嬰兒”的方法產生后代、由此可推斷鄭萌珠母親的可正常產生卵細胞,導致其不孕的最大可能是堵塞。【答案】(1)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中有蛹期(2)中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