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屆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沖刺押
題卷(三)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2023屆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沖刺押題卷(三)
語文試題(解析版)
語文
一、現代文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文化數字化,即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依托計算機、互聯網、數字
處理等信息技術進行存貯、創作、生產、傳播、交易和消賽等,是數
字技術在文化領域的體現。基于文化數字化提出的文化數字化戰略,
為我們擘畫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現、全民共享和優秀成果享譽世界的美
好愿景,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實了文化強國建設
的根基。
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可以有效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
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國家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文化數字化是不可繞過的有效路徑,這也是在文化領域
和文化建設上能夠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機遇。
文化數字化戰略中的“數據超市”“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等
關鍵詞是實現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提高文化生產力的要害。信
息文明條件下,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進入社會化大生產的產業
化環節中,文化數字化是一條便捷的有效路徑,是文化藝術生產力快
速提高的必然之舉,這一點已為國際經驗所證實。繼“科學技術是第
一生產力”之后,我們應該名正言順地甚至大張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
產力、文化創意是生產力的口號。事實上,有了現代化邏輯骨架的文
化是真正的生產力,有著現代文明理念和價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產力
的思想觀點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文化經濟學、創
意經濟學、文化產業經濟學才是自在自為的完善的現代學科概念,才
能真正為文化自信夯實經濟基礎、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精神思想的支
撐。
文化數字化不僅僅是器物層面的革新和技術應用,還要“由器而
道”、以技促道訴求一種新思維和原初視野。也就是說,文化數字化
不僅在于使文化發展強身健體、形成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健壯骨骼,更
在于推動契合時代特點的文化觀念創新和文化形態的整體躍升。文化
數字化戰略是推動當代文化創新的激發器和策源地,它涵蓋了中華文
化數據庫、國家文化專網、文化數據服務平臺、數字化轉型升級、數
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文化產業數字化布
局、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等領域,意在供給側發力,激活各類文化資
源且貫通各部門各行業,貫穿文化建設全過程。同時還兼顧供給側與
需求側,打通資源端、生產端、消費端和云端,從而構建起一套由國
家主導的文化大數據體系,在文化體系重塑中新被舊所融、舊因新而
活,實現彼此所蘊含價值的極大化、“再發現”乃至聚合效應,以文
化活力的激發和文化創新意識的增強形成建設文化強國的堅實力量。
可見,在文化數字化所形構的原初視野中,文化數據因關聯而煥發出
整體性的文化力量,從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產力水平,從而為經濟社
會發展特別是建設文化強國賦能。
(摘編自范玉剛《以''文化數字化戰略”夯實文化強國建設的根
基》)
材料二:
數字網絡下的遠程合作,使人們得以互相溝通連接,不同的聲音
得以釋放和傳播,數字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樣。加快文化數字化發展,
就要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個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產業數字化在發
展過程中產生了海量數據,其中包括文化產品供給端和消費端的數據。
這些數據反映了文化消費市場的消費趨勢,將極大增強供給端的生產
指向性。對供給端來說,洞悉消費者文化產品需求的精準度,根據數
據進行小規模、個性化、智能型、訂單式的生產,再利用消費數據對
供給進行調整,可以更好地實現文化產品的價值,并確保文化供給的
針對性和有效性。
受資源稟賦、經濟水平、交通條件、社會分工等因素的影響,人
民群眾的文化需要在城鄉、區域、行業之間存在差異,這導致文化的
交流與傳播也存在較大差別。一直以來,因地理區隔造成文化需求的
不均衡現象較為顯著。進入數字時代,數字鴻溝又進一步增加了既有
差距。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當前應積極以數字化手段促進城鄉公共文
化服務一體化發展,使高品質文化資源通過新型數字文化消費渠道與
人們的精神需求對接。比如,推進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升級,
探索公益電影多樣化供給方式,加快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加強面向
困難群體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等。
文化消費是人們建構自我身份和獲得社會認同的不可忽視的重
要途徑。當前,越來越多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本土產品在文化消費市
場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意為本土化的品牌和內容付費。為了
進一步發揮文化消費在增強認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帶動作用,要統
籌利用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全面
梳理中華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資源科學分類和規范標識,形成中華文
化數據庫,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傳播效力,為內容創
造者提供豐富的素材寶庫和多樣的靈感源泉,增強消費者與生產者之
間的互動關系,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
有力支撐。
(摘編自魏鵬舉、魏西笑《文化數字化帶動文化消費轉型升級》)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化數字化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可讓文化保
持健康有活力的發展態勢,也可推動文化觀念創新和文化形態整體躍
升。
B.文化數字化戰略可帶動文化消費轉型升級,并能擴大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傳播效力,起到增強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C.受城鄉、區域等因素影響,人民群眾的不同文化需要造成了
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存在較大差距,數字時代的到來縮小了這一差距。
D.文化數字化戰略貫通各部門各行業,讓資源端、生產端、消
費端和云端形成一體,貫穿于文化建設的全過程,煥發整體性文化力
量。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化數字化戰略促進了文化產業數字化,其中相關數據對了
解文化消費市場的趨勢、引導供給端生產調整具有極強的有效性。
B.文化數字化雖只是數字技術背景下對器物技術的革新應用,
但在發展中,也要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C.只有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是生產力的思想成為一種共識,文
化經濟學、創意經濟學等學科才能為文化強國提供思想支撐。
D.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
性發展的重要機遇,是推動文化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文化是生產力”這一觀
點的一項是()
A.《唐宮夜宴》運用VR技術,把唐三彩、賈湖骨笛、《簪花仕
女圖》等文化物品作為節目背景,讓唐朝小姐姐們穿梭在這些唐元素
之中,一瞬間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
B.“嘉定圖書館”作為上海的一座“網紅”圖書館,已經成為
了嘉定區的地標建筑之一,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打卡,激活了城市經
濟。
C.棗莊市峰城區峨山鎮依托國家級核桃基地品牌,積極打造''核
桃十電商”為主題的電商創業平臺,拓展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使
更多的特色農產品能夠賣全國、銷全球。
D.某絲綢服飾制造企業通過設計生產、運營、營銷管理全流程
的數字化轉型,了解消費者需求,實現了絲綢產品的個性化定制。
4.請結合材料二對下面的文化現象加以分析。
“數字故宮”小程序受到追捧。書畫愛好者通過故宮發布的“故
宮名畫記”,能看到超高清的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建筑愛好者通過“全
景故宮”,可以走進虛擬場景,一個人盡情游覽所有建筑……不管是
游故宮、逛建筑,還是賞文物、看展覽,“數字故宮”小程序都可以
“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讓更多國寶“飛入尋常百姓家",隨時隨
地暢享精彩數字文旅體驗。
5.文化數字化戰略是怎樣夯實文化強國建設根基的?請結合兩
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C2.B3.B
4.①滿足文化消費個性化需求。公眾可以通過小程序自由選擇
自己喜歡的內容參觀。
②實現了文化消費的均衡化。數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欣賞國寶的
成本,可以拉近文物與普通百姓間的距離,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
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人都能欣賞。
③體現了文化消費的本土化。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引
了更多國人的關注。
5.①文化數字化戰略有效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提高
了文化生產力;
②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文化創新,數字化產生的文化數據的整體
性力量為文化強國賦能;
③文化數字化戰略促進文化消費產業需求個性化、均衡化、本土
化的轉型升級,夯實文化強國的根基。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數字時代的到來縮小了這一差距”錯誤,原文是“進入數字
時代,數字鴻溝又進一步增加了既有差距”,可見,數字時代的到來
不是縮小了這一差距,而是擴大了這一差距。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B.”只是數字技術背景下對器物技術的革新應用,但……”錯誤,
原文為“文化數字化不僅僅是器物層面的革新和技術應用,還要……”,
選項以偏概全,故轉折關系也不成立。
故選B。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強調科技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不符合要求;
B.側重數字化產業推動下的文化創意對經濟發展的促進。最適合
作為論據來支撐“文化是生產力”這一觀點,符合要求。
C.強調特色推銷手段的作用,不符合要求;
D.側重絲綢服飾制造企業如何實現產品個性化定制,不符合要求。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有“對供給端來說,洞悉消費者文化產品需求的精
準度,根據數據進行小規模、個性化、智能型、訂單式的生產,再利
用消費數據對供給進行調整,可以更好地實現文化產品的價值,并確
保文化供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而本題中“不管是游故宮、逛建筑,
還是賞文物、看展覽,'數字故宮'小程序都可以‘一站式'滿足用
戶需求”,可知,“數字故宮”可以滿足文化消費個性化需求:觀眾可
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欣賞。
材料二第二段有“一直以來,因地理區隔造成文化需求的不均衡
現象較為顯著。進入數字時代,數字鴻溝又進一步增加了既有差距。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當前應積極以數字化手段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
一體化發展,使高品質文化資源通過新型數字文化消費渠道與人們的
精神需求對接”,而本題中“讓更多國寶'飛入尋常百姓家',隨時隨
地暢享精彩數字文旅體驗”,可知,作品多樣化的內容和不同的觀看
形式實現了文化消費的均衡化,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
同地域的人都能欣賞,降低了欣賞國寶的成本,拉近了文物與普通百
姓間的距離。
材料二第三段有“當前,越來越多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本土產品
在文化消費市場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意為本土化的品牌和內
容付費……要統籌利用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
形成的成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
供有力支撐”,而本題也體現了文化消賽的本土化,故宮承載的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吸引了更多國人的關注和欣賞。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段說“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可以有效促進文化資源
轉化為生產要素”,第三段“文化數字化戰略中的‘數據超市''數字
化文化消費新場景’等關鍵詞是實現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提高
文化生產力的要害”,由此可知,文化數字化戰略有效促進文化資源
轉化為生產要素,提高了文化生產力。
材料一第四段說“文化數字化不僅在于使文化發展強身健體、形
成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健壯骨骼,更在于推動契合時代特點的文化觀念
創新和文化形態的整體躍升"''在文化數字化所形構的原初視野中,
文化數據因關聯而煥發出整體性的文化力量,從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
產力水平,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建設文化強國賦能“,由此可
知,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文化創新,數字化產生的文化數據的整體性
力量為文化強國賦能。
材料二第一段說“加快文化數字化發展,就要充分重視人民群眾
的個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第二段“當前應積極以數字化手段促進城
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發展,使高品質文化資源通過新型數字文化消
費渠道與人們的精神需求對接”,第三段“文化消費是人們建構自我
身份和獲得社會認同的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當前,越來越多富含中
國文化元素的本土產品在文化消費市場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
意為本土化的品牌和內容付費”“為了進一步發揮文化消費在增強認
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帶動作用,要統籌利用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
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
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由此可知,文化數字化戰略促進
文化消費產業需求個性化、均衡化、本土化的轉型升級,夯實文化強
國的根基。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三三(節選)
沈從文
①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灣里,溪
水沿到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
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處筑了一座石頭碾坊,這碾坊,不知從什么時
候起,就叫楊家碾坊了。
②從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連墻,嘉樹成蔭,正是十分興
旺的樣子。往下看,夾溪有無數山田,如堆積蒸糕,因此種田人借用
水力,用大竹扎了無數水車,用椿木做成橫軸同撐柱,圓圓的如一面
鑼,大小不等豎立在水邊。這一群水車,就同一群游手好閑的人一樣,
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著意義含糊的歌。
③一個堡子里只有這樣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歸
這碾坊包辦,成天有人輪流挑了倉谷來,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
去水閘的板,視槽里水沖動了下面的暗輪,石磨盤帶著動情的聲音,
即刻就轉動起來了。于是主人一面談說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夢篩
子,到后頭上包了一塊白布,拿著個長把的掃帚,追逐著磨盤,跟著
打圈兒,掃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④到米碾好了,篩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
如同一個滾到豆粉里的湯圓。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許多
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
⑤凡是到楊家碾坊碾過谷子的,都知道楊家三三。媽媽十年前嫁
給守碾坊的楊,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話也不說死
去了。爸爸死去后,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里,吃
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生活毫無什么不同處。三三先是望到爸
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糠灰,……
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長大了。
⑥媽媽隨著碾槽轉,提著小小油瓶,為碾盤的木軸鐵心上油,或
者很興奮的坐在屋角拉動架上的篩子時,三三總很安靜的自己坐在另
一角玩。熱天坐到有風涼處吹風,用苞谷稈子作小籠,冬天.則伴同
貓兒蹲到火桶里,剝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時候從碾米人手上得到一個
蘆管作成的噴吶,就學著打大儺的法師神氣,屋前屋后吹著,半天還
玩不厭倦。
⑦這磨坊外屋上墻上爬滿了青藤,繞屋全是葵花同棗樹,疏疏的
樹林里,常常有三三蔥綠衣裳的飄忽。因為一個人在屋里玩厭了,就
出來坐在廢石槽上灑米頭子給雞吃。在這時,什么雞欺侮了另一只雞,
三三就得趕逐那橫蠻無理的雞,直等到媽媽在屋后聽到雞聲,代為討
情時才止。
⑧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樹覆蔭,六月里陽光照不到水面。
碾坊主人在這潭中養得有幾只白鴨子,水里的魚也比上下溪里多。照
一切習慣,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財產的一份。水壩既然全
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鄉公約不許毒魚下網,所以這小溪里魚極多。
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來釣魚,看到潭邊幽靜,想蹲一會兒,三三見到
了時,總向人說:“不行,這魚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
人若頑皮一點,聽到這個話等于不聽到,仍然拿著長長的竿子,擱到
水面上去安閑的吸著煙管,望到這小姑娘發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
喊叫她的媽,高聲的說:“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釣我們的
魚,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
⑨母親就從沒有照到女兒意思折斷過誰的竿子,照例將說:“三
三,魚多咧,讓別人釣吧。魚是會走路的,上面總爺家塘里的魚,因
為歡喜我們這里的水,都跑來了。”三三照例應當還記得夜間做夢,
夢到大魚從水里躍起來吃鴨子,聽到這個話,也就沒有什么可說了,
只靜靜的看著,看這不講規矩的人,究竟釣了多少魚去。她心里記著
數目,回頭好告給媽媽。
⑩有時因為魚太大了一點,上了釣,拉得不合式,撇斷了釣竿,
三三可樂極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魚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氣,
那時就應當輪到三三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了。但三三卻常常急忙跑回
去,把這事告給母親,母女兩人同笑。
有時釣魚的人是熟人,人家來釣魚時,見到了三三,知道她的
脾氣,就照例不忘記問:“三三,許我釣魚吧。”三三便說:“魚是各
處走動的,又不是我們養的,怎么不能釣。”同一件事情,對待不同,
原來是來人講禮,三三也講禮。
釣魚的是熟人時,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邊看魚上
鉤,且告給這人,另一時誰個把釣竿撇斷的故事,到后這熟人回到磨
坊時,把所得的大魚分一些給三三家。三三看著母親用刀剖魚,掏出
白色的魚月孚來,就放到地下用腳去踹,發聲如放一枚小爆仗,聽來十
分歡樂。魚洗好了,揉了些鹽,三三忙取麻線來把魚穿好,掛到太陽
下去曬。到有客時,這些干魚同辣子炒在一個碗里待客。母親如想到
折釣竿的話,將說:“這是三三的魚。”三三就笑,心想著:“怎么不
是三三的魚?潭里的魚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看幾回獅子龍燈,
就長大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是()
A.小說開篇用大量筆墨介紹楊家碾坊及周圍環境和碾米過程,
交代了當地的生存境遇和社會關系,為下文人物的出場做了鋪墊。
B.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內容,詳寫三三對釣魚者的不同態度,
略寫三三吹噴吶、喂雞等事情,情節安排詳略得當,輕重合宜。
C.小說的敘事節奏富于變化。開篇以碾坊為中心交代環境,鏡
頭切換迅速,節奏較快;而以釣魚為中心敘事是特寫鏡頭,節奏較慢。
D.小說寫水車“咿咿呀呀唱著意義含糊的歌”,運用了比擬的手
法,十分形象,擬聲詞“咿咿呀呀”有著擬聲似歌的音韻之美。
7.下列對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磨坊外屋上墻上爬滿了青藤……常常有三三蔥綠衣裳的飄
忽。”作者通過寫三三生活的環境,生動地塑造出了一個靈動秀美的
湘西少女形象。
B.“這魚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魚是各處走動
的,……怎么不能釣。”三三對潭邊釣魚者的雙重標準.展現出她的
率真可愛。
C.小說中的“三三”和《邊城》中的“翠翠”.無論是成長的環
境,還是人物的性格,都有許多相通之處,她們都是沈從文獨特審美
的體現。
D.三三“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看幾回獅子龍燈,就長大了”,
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加快生活場景的轉換,將三三盼望長大的心情表
現了出來。
8.沈從文筆下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請結合本文和《邊城》,談
談沈從文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
9.沈從文在談及《邊城》創作動機時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
'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請結合本文簡析這種人生形式。
【答案】6.C7.D
8.①深入細致的心理描寫。三三心想著,潭里的魚若不是我照
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這段心理描寫把一個小女孩內心的小
小得意表現得淋漓盡致。《邊城》中的翠翠本來是滿心歡喜地去看船,
期待和儺送見面,沒見到后無意識的自言自語:“人那么多,有什么
三腳貓好看?”表現出翠翠的難過之情。
②原汁原味的語言描寫。翠翠對爺爺說:“不是翠翠,不是翠翠,
翠翠早被大河里鯉魚吃去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寫出了她的埋
怨、嬌嗔。三三說:“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釣我們的魚,
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寫出了三三的小小任性和天真。
③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的烘托。沈先生的筆下,有湘西世界美麗
的山水景象,還有奇特的風俗人情,這樣的環境,塑造出了一個個有
著山的秀美與水的靈動的湘西少女的形象。
9.①人性美:如三三吹噴吶,踩魚蜉,可見其純真可愛;趕逐
橫蠻無理的雞,可見其天性善良;三三愛笑,小事可樂,可見其活潑
開朗。這些都是人性之美的體現。
②人情美:媽媽成天全身都是糠灰,隨著碾槽轉,撫養三三長大;
媽媽炒魚待客,說這是三三的魚。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母女二人感情
真摯。母親對不講規矩釣魚的人非常寬容;釣魚的熟人把所得的大魚
分一些給三三家,母親曬干了用來招待客人。這些細節多可以看出鄉
親鄰里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
③有不講規矩的人釣三三的魚;母親和三三在他們撇斷了釣竿后,
有一些小小的幸災樂禍,母女同笑。這些細節說明作者沒有過于美化
人性,而是很自然地表現出一種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開篇以碾坊為中心交代環境,鏡頭切換迅速,節奏較快”錯
誤。此處鏡頭的切換并不快,視角徐徐展開,敘事節奏是緩慢的。
故選C。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
D.“三三盼望長大的心情”錯誤。語境寫出了三三慢慢成長的過
程,交代三三如一般小孩慢慢長大的事實,沒有表現“三三盼望長大
的心情”,選項屬于無中生有。
故選D。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
首先,都采用深入細致的心理描寫。本文中''三三就笑,心想著:
'怎么不是三三的魚?潭里的魚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
完了'",三三心想潭里的魚若不是她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這里的心理描寫把三三內心的得意之情表現得惟妙惟肖。《邊城》中
“天已快夜,別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翠翠看著天上的紅云,聽著
渡口飄來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凄涼忙碌一天
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閑坐下來,看著天上的紅云,嗅著空氣中殘
留著的白天熱鬧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涌上心頭。漸漸長大的翠翠內心
有了一份騷動不安的情感,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
那樣,熱烈勃發,朦朧的對愛的渴望,使她有了一份莫名的孤獨與寂
寞。由此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秘的內心情感展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
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心理。而“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腳貓好看?”
翠翠本來是滿心歡喜地去看船,期待和儺送見面,沒見到后無意識的
自言自語表現出翠翠此時內心的難過與傷感。
其次,都采用原汁原味的語言描寫。本文中三三說“不行,這魚
是我家潭里養的,你到下面去釣罷”“娘,娘,你瞧,有人不講規矩,
釣我們的魚,你來折斷他的竿子,你快來”等描寫,寫出了三三的小
小任性和天真的性格。《邊城》中翠翠對爺爺說:“不是翠翠,不是翠
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鯉魚吃去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寫出了她
的埋怨、嬌嗔。兩年前的端午節,當祖父問翠翠明天一個人去城里看
劃船怕不怕時,翠翠說:“人多我不怕。但是只是自己一個人可不好
玩。”這話既是翠翠情竇初開的反映,也是翠翠與儺送愛情故事開始
的預兆。翠翠復雜的情思通過樸實的話語表達出來了。
最后,都有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的烘托。沈先生的筆下,有湘西
世界美麗的山水景象:磨坊外屋,上墻,上爬滿了青藤,繞屋全是葵
花同棗樹……還有奇特的風俗人情:男女對歌、唱小歌、端午節賽龍
舟……這樣的環境,塑造出了一個個有著山的秀美與水的靈動的湘西
少女的形象。《三三》通過描寫這年夏天少女三三因愛意覺醒而產生
的一段朦朧情思,表現了未被現代都市文明污染的、古老湘西社會淳
樸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邊城》從四個角度來論述《邊城》所描
寫的風土人情,分別是鄉里鄉親的和睦之情、爺爺和翠翠相依為命的
祖孫之情、純情天真又撲朔迷離的愛戀之情、天保和儺送之間的手足
之情。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
人性美:沈從文筆下的三三具有純潔的“人性美”,她身上被賦
予了一種沒有被污染的人性,作家運用詩化小說的體式和全知的敘事
視角表現了這種人性美,如三三吹噴吶,踩魚月孚,可見其純真可愛;
“在這時,什么雞欺侮了另一只雞,三三就得趕逐那橫蠻無理的雞,
直等到媽媽在屋后聽到雞聲,代為討情時才止”,趕逐橫蠻無理的雞,
可見三三的天性善良;“那時就應當輪到三三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了。
但三三卻常常急忙跑回去,把這事告給母親,母女兩人同笑”,三三
愛笑,小事可樂,可見其活潑開朗。這些都是人性之美的體現。
人情美:“到米碾好了,篩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
灰,常常如同一個滾到豆粉里的湯圓。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
子里許多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爸爸死去后,
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
過日子,生活毫無什么不同處”,媽媽成天全身都是糠灰,隨著碾槽
轉,撫養三三長大;”到有客時,這些干魚同辣子炒在一個碗里待客。
母親如想到折釣竿的話,將說:'這是三三的魚'”,媽媽炒魚待客,
說這是三三的魚。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母女二人感情真摯。母親對不
講規矩釣魚的人非常寬容;釣魚的熟人把所得的大魚分一些給三三家,
母親曬干了用來招待客人。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鄉親鄰里之間關系的和
諧融洽。
“……人若頑皮一點,聽到這個話等于不聽到,仍然拿著長長的
竿子,擱到水面上去安閑的吸著煙管,望到這小姑娘發笑,使三三急
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媽”,有不講規矩的人釣三三的魚;“有時因為魚
太大了一點,上了釣,拉得不合式,撇斷了釣竿,三三可樂極了,仿
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魚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氣,那時就應當輪到
三三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了。但三三卻常常急忙跑回去,把這事告給
母親,母女兩人同笑”,母親和三三在他們撇斷了釣竿后,有一些小
小的幸災樂禍,母女同笑。這些細節說明作者沒有過于美化人性,而
是很自然地表現出一種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關系。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八年,上自征魄囂,至漆,諸將多
以王師之重,不宜遠入險阻,計未決。會召馬援因說隗囂側足無所立
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狀于上前聚米為山川指畫地勢上曰虜在吾
目中矣囂眾大潰。為隴西太守,務開恩信,寬以待下,任吏以職,但
總大體而已。賓客故人,日滿其門。諸曹時白外事,輒曰:“此丞、
掾任,何足相煩。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馬
援在隴西上書曰:“富民之本,在于食貨,宜如舊鑄五銖錢。”三府奏
以為未可,凡十三難,援一一解之,條奏其狀。帝從之,天下賴其便。
光武以馬援為伏波將軍。援上書:“臣所假伏波將軍印,書'優'
字,'犬'外向。城皋令印。‘皋’字為‘白'下'羊,;丞印'四'
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即一縣長吏,印文不
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為信也,所宜齊同。”薦曉古文字者,
事下大司空正郡國印章。奏可。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于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
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百戶;今我微勞,猥
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曰:“愚不
及。"馬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
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墓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孟冀曰:
“諒為烈士,當如此矣!”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
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
援自請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
帝笑曰:“矍銀哉是翁也!”遂遣援。
(節選自《東觀漢記》卷十二,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召馬援/因說隗囂側足/無所立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
狀于上前/聚米/為山川指畫地勢/上日/虜在吾目中矣/
B.會召馬援/因說隗囂側足無所立/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
狀/于上前聚米為山川/指畫地勢/上日/虜在吾目中矣/
C.會召馬援/因說隗囂側足/無所立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
狀/于上前聚米為山川/指畫地勢/上曰/虜在吾目中矣/
D.會召馬援/因說隗囂側足無所立/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
狀于上前/聚米/為山川指畫地勢/上曰/虜在吾目中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曹時白外事”與“還部白府君”(《孔雀東南飛》)兩句中
的“白”字含義不同。
B.“裁封數百戶”與成語“別出心裁”“裁長補短”“引決自裁”
中的“裁”字含義都不同。
C.馬革裹尸,表現出馬援為國捐軀的意志。''只解沙場為國死,
何須馬革裹尸還”與其志同。
D.“帝愍其老,未許”與“愿陛下矜愍愚誠”(《陳情表》)兩句
中的“愍”字含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皇帝到達漆縣后,想繼續親征魄囂,但將領們大多認為皇帝
的軍隊尊貴不應遠行涉險,后來皇帝聽取了馬援的意見進軍,大敗囂
軍。
B.馬援上奏建議恢復五銖錢,認為這樣有利于發展國家的財政
經濟,并對三府提出的十多條反對意見逐一解釋,皇帝聽從了他的意
見。
C.馬援認為要統一官印的印文規格,他在奏書中舉例指出印文
不統一的現象普遍存在,并推薦明曉古文字的人到大司空校正郡國印
章。
D.馬援的軍隊回朝,孟冀跟朋友們一起迎接慰勞,馬援批評孟
冀只會隨眾慶賀,而沒有提出好的作戰計謀以幫助自己,孟冀深感羞
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務開恩信,寬以待下,任吏以職,但總大體而已。
(2)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
用相濟?
14.馬援為什么不顧年邁請命征夷?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10.B11.A12.D
13.(1)致力于(力求)廣施恩德信義,寬厚對待下屬,拿職
務委任官吏時,自己只是總管大事(要事)罷了。
(2)如今我功勞微薄,卻能得到(享受)大縣的封賞,功勞少
而賞賜豐厚,憑什么能保持長久呢?先生用什么來幫我?
14.①因為形勢危急,要為國家擊退強敵;②要證明自己仍能保
家衛國;③要踐行自己為國死戰的志向。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適逢召見馬援,馬援就說:隗器已心中畏懼無立足之地,
將帥有土崩瓦解的形勢,軍隊前進必定會有攻破之狀。又在皇帝面前
堆米做成山谷模型,用指頭畫出形勢。皇帝說:“敵人在我眼中了。”
“側足無所立”都是說的隗器的情況,不必斷開;“將帥”為后
一句的主語,前面斷開。排除AC;
“將帥土崩之勢”“兵進必破之狀”結構一致,各自斷開,“狀”
后斷開;“于上前”是“聚米為山川”的狀語,不能斷開,排除D。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成語及詩句含義的能力。
A.“含義不同”錯誤。白:都是“報告,稟告”的意思。句意:
各官署有時來報告外面發生的事情/(媒人)回到府里報告太守。
B.裁:同“才句意:才受封幾百戶。“別出心裁”,裁,設計、
籌劃;意為獨創一格,與眾不同。“裁長補短”,裁,剪取,此處引申
為吸收;意為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引決自裁”,裁,
裁決。意為以自殺的方式自己裁決。
C.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起來,指在戰場上壯烈犧牲。只解
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為國捐軀,哪會
想將來戰死后尸體以馬革包裹而還。二者都表達了為國捐軀的意志。
D.愍:憐惜,憐恤。句意:句意:皇帝憐他年老,沒有答應他/
希望陛下憐恤我愚拙的忠誠。
故選A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批評孟冀……沒有提出好的作戰計謀以幫助自己”錯誤。結
合原文“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先生奚用相濟?”可知,
馬援是批評孟冀和普通人一樣只會因自己取得功名慶賀恭維,而不能
規勸自己,希望他能為自己如何實現報國的理想抱負提出好的意見,
而不是批評他沒有為自己討伐匈奴提出好的作戰計謀。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務”,致力于;“任吏以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以
職任吏”;“但”,只。
(2)“饗”,享受;“何以”,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以何”,
憑什么;“奚用”,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用奚”,用什么;“濟”,
幫助。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結合“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可概括出,因為
形勢危急,要為國家擊退強敵;
結合“臣尚能被甲上馬”“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可概括出,
要證明自己仍能保家衛國;
結合“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墓耳,何能臥床上在兒
女子手中耶?”可概括出,要踐行自己為國死戰的志向。
參考譯文:
馬援字文淵,是扶風茂陵人。建武八年,皇帝(光武帝)親自征伐
隗囂,到達漆縣,各位將領大都認為皇帝的軍隊尊貴,不應遠遠深入
艱險,計策猶豫不定。適逢召見馬援,馬援就說:隗器已心中畏懼無
立足之地,將帥有土崩瓦解的形勢,軍隊前進必定會有攻破之狀。又
在皇帝面前堆米做成山谷模型,用指頭畫出形勢。皇帝說:“敵人在
我眼中了。”隗囂部眾大舉潰散。擔任隴西太守,致力于(力求)廣施
恩德信義,寬厚對待下屬,拿職務委任官吏時,自己只是總管大事(要
事)罷了。賓客和朋友,每天都坐滿他家。各官署有時來報告外面發
生的事情,馬援總是說:“這都是長吏、掾吏的事務,何必來麻煩我
呢!像豪強侵吞百姓(大戶侵凌小百姓),狡猾的羌人想聚眾抵抗,
這才是我太守該管的事情。”馬援在隴西上書說:“富民的根本,在于
國家的財政經濟,應當像從前那祥鑄造五銖錢。”三府奏報認為不可,
總共提出十多條詰難,馬援一一解釋,上表章申述理由。皇帝聽從了
他,天下靠他方便了。
皇帝任馬援為伏波將軍。馬援上書說:‘‘我所借來的伏波將軍印,
里面的‘優'字中‘犬'部刻紋向外凸。而現在的城皋令印,'皋'
字刻成上面‘白'字下面‘羊'字;丞相的印中'皋'字為上'四'
下'羊’的字;太尉的印中'皋'字為上‘白'下'人'的字或上'人'
下'羊’的字。即一個縣的長官,印刻的文字不同,我唯恐天下文字
不齊正的過多。符印是用做官府的信物的,應該文體齊同。”并推薦
明曉古文字的人,在大司空手下做事,校正各地郡守王國的印章。皇
帝準奏了。當初,馬援的軍隊回朝,將要到達時,許多朋友迎接慰問
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計謀出名,在座中祝賀馬援。馬援對他說:“我
盼您有好的意見,卻和大家一樣嗎?從前伏波將軍路博德拓疆設七個
郡,才受封幾百戶;如今我功勞微薄,卻能得到(享受)大縣的封賞,
功勞少而賞賜豐厚,憑什么能保持長久呢?先生用什么來幫我?”孟
冀說:“我不行。”馬援說:“現在匈奴、烏桓還在北部侵擾,我想主
動請求去討伐他們,男兒應當戰死邊野,以馬皮裹尸回來安葬,哪能
睡在床上守著妻子兒女呢”孟翼說:“確實是壯士,就應當這樣。”
建武二十四年,威武將軍劉尚攻打武陵五溪蠻夷,深入敵境,全軍覆
沒。馬援于是請求前往。馬援這時已六十二歲,皇帝憐他年老,沒有
答應他。馬援自己請求說:“我還能穿甲衣騎馬。”皇帝令他試試。馬
援(在馬上)扶著馬鞍左顧右盼,來表示還可以任用。皇帝笑著說:“這
個老頭真精神啊!”于是派遣馬援。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①
蘇軾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
山上白云橫匹素②,水中明月臥浮圖。
未成短棹還三峽,已約輕舟泛五湖。
為問③登臨好風景,明年還憶使君④無。
[注]①本詩是蘇軾的一首下元詩。下元,又稱“下元節”“下元
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這一天,與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
“中元節”,同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黃樓,為蘇軾擔任徐州太守時,
率領民眾治水成功后所建。②匹素:白色絲絹。③為問:借問、請問。
④使君;蘇軾自指。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點明下元日天氣晴好的特點,渲染出詩人和朋友一同賞
月的良好氛圍。
B.頷聯虛實結合,將詩人所見的高山、白云、湖水等實景與美
好想象結合起來。
C.頸聯“未成”“已約”對舉,極寫行程急促,流露出詩人觀月
時自由快樂的心情。
D.尾聯向席間諸位好友發問,感嘆不知明年的今日誰還會憶起
“我”這個太守。
16.本詩的頷聯“山上白云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與《春江
花月夜》中“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都寫月,其寫法和
目的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B16.①本詩頷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水中
倒映的一輪明月,宛如浮圖佛憨態可掬地臥在水底,從正面描寫下元
佳景,為下文表達“下元之感嘆”張本。②《春江花月夜》中將月亮
擬人化,寫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離去,詩人
用極具人情味的月光側面烘托思婦的懷念之情。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B.“頷聯虛實結合”有誤,這里詩人所見的高山、白云、湖水等
都是實景,沒有虛寫。
故選B。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山上白云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意為:潔白的云就像白
色絲絹環繞在山上,空中皎潔的月亮宛如浮圖佛靜靜地映在寺院的湖
水中。該詩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水中明月臥浮圖”一句中將明月
比喻成“浮圖”,寫水中倒映的一輪明月,宛如浮圖佛憨態可掬地臥
在水底。這就從正面描寫下元節的佳景,為尾句詩人感嘆不知明年的
今日誰還會憶起自己張本。
《春江花月夜》中“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意為: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臺。詩人用“月”
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
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
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月”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
樓上徘徊不忍離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詩人用“徘徊”的
“月”側面烘托思婦的懷念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時代青年應立志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擔起社會的重
任,《論語?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
(2)古典詩詞中常以問答起筆,強化表達效果,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又如“?
(3)古代詩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質屬性,又被詩人們賦
予了豐富的內涵,體現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蘊。唐詩宋
詞中含有“云”的詩句很多,如“,
【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遠③.
春花秋月何時了④.往事知多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⑤.白云一片去悠悠⑥.青楓浦上不勝愁(浮云游子意落日
故人情/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士、弘毅、悠、楓、浦、徑。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1920年5月9日,游修齡出生在溫州市的小手工業家庭,父親
是個銅匠。溫州是著名的橘鄉,這里出產的甌柑(溫州蜜柑)
,也給游修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做好的銅器毛胚,
需要用柑汁浸泡一段時間,才可以繼續加工為成品。所以柑汁每逢上
市,家里必購買兩大水缸的柑汁,用于銅器毛胚的浸泡。銅器毛胚尚
未投入浸泡前的柑汁,成了游修齡兒童時獨有的享受。
作為五四后的一代新人,游修齡在受舊式教育的同時,
很早就受到現代新式教育,使他在國學和西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9年,19歲的游修齡考入新創立的國立英士大學農藝系。1949年
后,轉到浙江大學農學院,擔任作物栽培學的助教和講師。游修齡從
事農史研究的契機則始自1954年冬。他在杭州松泉閣舊書店里買到
一部線裝本《齊民要術》,買回以后有空時就翻翻,想不到書里講的
內容雖然是1400年前的技術,卻與現代農業科學的道理,
這讓他。不久農學院舉行第一次學術報告會,游修齡提交
了“《齊民要術》里的農業科學”的課題報告,該報告整理成論文后
發表在當時全國唯一的《農業學報》上。自此,游修齡產生了追溯中
國傳統農業起源的念頭,如今103歲的游修齡,仍甘為“稻田守望者”。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
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名聞遐邇耳濡目染如出一轍茅塞頓開
19.所以每逢柑汁上市,家里必購買兩大水缸的柑汁,用于銅器
毛胚的浸泡。銅器毛胚尚未投入浸泡的柑汁,成了游修齡兒童時獨有
的享受。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語境指溫州是著名的橘鄉,蜜柑非常有名,可填“名聞
遐邇名聞遐邇:意思是名聲傳揚到各地,形容名聲很大。
第二空,語境指游修齡經常受到舊式教育影響,可填“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意思是常聽常看,無形中受到影響。
第三空,語境強調1400年前的技術與現代農業科學的道理一樣,
可填“如出一轍如出一轍: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言論或行動
完全、一樣。
第四空,語境指游修齡讀了《齊民要術》后很受啟示,可填''茅
塞頓開茅塞頓開: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
To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劃線句子有兩處語病:
一是“柑汁每逢上市”語序不當,改為“每逢柑汁上市”;
二是“尚未……前”重復啰嗦。可去掉“前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夢見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條狗在背后叫起來了。
我傲慢地回顧,叱咤說:“吠!住口!你這勢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還接著說,“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氣憤了,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侮辱。
“我慚愧:我終于還不知道分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分別布和綢;
還不知道分別官和民;還不知道分別主和奴;還不知道……”
我逃走了。“且慢!我們再談談……”他在后面大聲挽留。
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摘自魯迅《狗的駁詰》)
20.本文設計“我”與狗的對話,有什么好處?
21.文中畫橫線部分為何用多個“還不知道”來分述銅銀、布綢、
官民、主奴呢?
22.文中對“我”進行了辛辣諷刺,這一表達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答案】20.①諷刺批判意味更強,狗往往是被貶低的形象,但
對話中卻可見“人不如狗②新穎大膽,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21.①突出強調了人的勢利無恥,狗還不知道分別各種高低貴賤,
對人進行有力駁斥。②通過多個“還不知道”的排比(反復),增強
語勢,將諷刺的語氣推向高點。③故作謙虛,語言幽默,語氣揶揄。
22.①通過“我”的外貌、神態、動作直接進行諷刺,如外貌上
“我”一開始便像“乞食者”,以及對狗一開始“傲慢”斥罵,后''一
徑逃走”,前后態度的對比,都強化了諷刺效果。
②通過“我”與“狗”的對話以及“狗”揶揄且游刃有余的駁斥,
間接地進行諷刺。如“嘻嘻!”“我慚愧!”“我還不知道”“且慢!我
們再談談”。
【解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
“我”和狗的對話描寫狗對人的反駁,鞭撻了社會上那些比狗更
勢利的小人。在夢中,當“我”說狗見了闊人就搖尾乞憐,見了“衣
履破碎”的人就咬,罵狗“勢利”之時,狗立即反駁……在世間上,
人能區別銅和銀的貴賤,布和綢的好壞,官和民的高下,主和奴的尊
卑,而且善于根據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態度。這些伎倆,狗都遠遠不
如,所以人比狗更勢利,可見“人不如狗”,使諷刺批判意味更強。
文章以人狗對話的形式展開內容,采用荒誕手法,把人與狗的對
話這種看似悖理、不合邏輯之事,加以“合理化”,使之形象地表現,
新穎大膽,超凡脫俗,意味雋永,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還不知道”表面看是謙虛,是“狗不如人”:狗不會因銅銀、
布綢、官民、主奴而區別待人。人是會的,人能區別銅和銀的貴賤,
布和綢的好壞,官和民的高下,主和奴的尊卑,而且善于根據不同對
象采取不同的態度。這些伎倆,狗都遠遠不如,所以人比狗更勢利,
而且以此為榮。實質上是說狗沒有人那么勢利,還不知道分別各種高
低貴賤,其實是“人不如狗此種表述,故作謙虛,語言幽默,突
出強調了人的勢利無恥,對人進行有力駁斥。
句中以四個“還不知道”的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排比,增強語勢,
內容鏗鏘有力,“我還不知道”就是“我可不像你”,將諷刺的語氣推
向高點,結尾意猶未了,耐人尋味。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藝術手法的能力。
“我”本“衣履破碎,像乞食者”,遇到狗卻“傲慢地回顧,叱
咤”,自以為高狗一等,這些外貌、神態、動作描寫直接進行諷刺;
最后“我逃走了”“一徑逃走”,前后態度對比鮮明,強化了諷刺效果。
當“我”說狗見了闊人就搖尾乞憐,見了“衣履破碎”的人就咬,
罵狗“勢利”之時,狗立即反駁說:“愧不如人呢。”因為,“我終于
還不知道分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分別布和綢;還不知道分別官和民;
還不知道分別主和奴;還不知道…”,而在世間上,人能區別銅和銀
的貴賤,布和綢的好壞,官和民的高下,主和奴的尊卑,而且善于根
據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態度。這些伎倆,狗都遠遠不如,所以人比狗
更勢利。狗的有力反駁,使“我”只好逃走,直到逃出夢境。文章通
過“我”與“狗”的對話以及“狗”極盡諷刺且游刃有余的駁斥,間
接地進行諷刺。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寫作。
《“刺”》
請結合漫畫的寓意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
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漫畫類材料作文題。
漫畫材料圍繞“刺”這一標題,給出了三幅內容不同的漫畫。其
中,第一幅漫畫,植物被減去了刺,被修剪得高低一致。而在修剪者
這里,毫無區別的一致才具有美感。第二幅漫畫中,一個人買了新面
包車,卻遭受了旁人的挑刺:面包車底盤低、耗油大、看上去不高級。
似乎,在人們眼中,豪車才值得人贊美。第三幅漫畫中,左邊的人得
了獎,正在張貼獎狀,右邊坐著看報紙的人卻出言諷刺。也不知其是
真的不慕榮利,還是抱著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而且,結合三
幅漫畫來看,修剪花枝、挑刺別人的新車、諷刺他人掛獎狀的,似乎
都是同一個人。因此,寫作的重心,就在于思考這個時時挑刺的人及
其行為,是否具備合理性。
因此,寫作時,可以從漫畫主人公自身展開,批評他的“挑刺”
行為,說明我們不能總是要求他人與自己想法一致,因此也不能因為
自己有任何“看不慣”的行為就出言諷刺。也可以從旁人的角度展開,
說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活中這種經常“挑刺”的行為,比如可以說
對待他人有建設性意見的“挑刺”,應當認真對待,反思自身,不斷
改進;而僅僅是無理的、充滿情緒性的“挑刺”,則無需理會或可據
理力爭等。
立意:
1.合理挑刺有利于促進反思成長。
2.少挑刺多栽花,少刮風多釀蜜。
3.多聽聽不同的聲音。2023屆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
一考試沖刺押題卷(三)語文試題
語文
、現代文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文化數字化,即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依托計算機、互聯網、數字
處理等信息技術進行存貯、創作、生產、傳播、交易和消賽等,是數
字技術在文化領域的體現。基于文化數字化提出的文化數字化戰略,
為我們擘畫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現、全民共享和優秀成果享譽世界的美
好愿景,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實了文化強國建設
的根基。
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可以有效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
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國家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文化數字化是不可繞過的有效路徑,這也是在文化領域
和文化建設上能夠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機遇。
文化數字化戰略中的“數據超市”“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等
關鍵詞是實現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提高文化生產力的要害。信
息文明條件下,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進入社會化大生產的產業
化環節中,文化數字化是一條便捷的有效路徑,是文化藝術生產力快
速提高的必然之舉,這一點已為國際經驗所證實。繼“科學技術是第
一生產力”之后,我們應該名正言順地甚至大張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
產力、文化創意是生產力的口號。事實上,有了現代化邏輯骨架的文
化是真正的生產力,有著現代文明理念和價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產力
的思想觀點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文化經濟學、創
意經濟學、文化產業經濟學才是自在自為的完善的現代學科概念,才
能真正為文化自信夯實經濟基礎、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精神思想的支
撐。
文化數字化不僅僅是器物層面的革新和技術應用,還要“由器而
道”、以技促道訴求一種新思維和原初視野。也就是說,文化數字化
不僅在于使文化發展強身健體、形成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健壯骨骼,更
在于推動契合時代特點的文化觀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庫發布:小學生課件
- 2025年小學實踐活動教案:學生作品
- 教學設計課件分析
- 環保建筑材料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城市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協議示范文本
- 高端商務區辦公場所租賃服務合同
- 初一到初三的教學課件
- 電力及安全相關知識考試試卷含法律作業設備規定等內容
- 眼科高頻電刀市場分析:預計203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為1.3億美元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一中高一下學期月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全屋定制家具合同
- 有限空間作業活動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2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 公安出入境培訓課件
- 中登協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
- 2023科研機構招聘面試題庫100題
- 小學學業生涯規劃與目標
- 老舊小區物業投標方案(技術標)
- 辦公耗材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白石湖院區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城市水工程概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