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精選4篇)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篇1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班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熟悉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同學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班集體中人都有特長,也都有短處,要擅長發覺別人身上的優點、特長,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談論,告知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處,聰慧謙遜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
其次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聞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特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進展。
第三部分采納談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同學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熟悉自己;其次要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同學的行為。讓同學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同學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熟悉。
欄目二“找一找”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同學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其次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長。
欄目三“議一議”讓同學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當學習他人的特長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目的是給同學更多的事例,使同學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老師應更多地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讓同學學會發覺別人的優點,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老師應留意一方面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敬重同學的人格,愛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損害。
3.本課的教學中,老師可組織同學分析、爭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同學懂得,為什么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緣由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特長和短處;二、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同學把握取長補短的詳細做法。
教育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同桌同學相互溝通,全班同學相互溝通。
2.老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當如何對待別人的特長和自己的不足呢?
3.同學發言后老師板書。
板書: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學文明理
1.師:虛心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看不到別人的特長。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虛心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白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特長,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虛心好學,能夠急躁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
7.小組爭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學習別人的特長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熟悉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許多,誰能舉個例子。
2.同學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同學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常常發覺別人的特長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特長?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同學小組爭論。
10.同學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特長。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爭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議一儀"的內容。
13.同學爭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特長,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進展、不斷進步的好同學。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看四周的人有哪些特長?把他們的特長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長?請家長評價自己的特長。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篇2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班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熟悉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同學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班集體中人都有特長,也都有短處,要擅長發覺別人身上的優點、特長,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談論,告知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處,聰慧謙遜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
其次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聞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特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進展。
第三部分采納談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同學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熟悉自己;其次要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同學的行為。讓同學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同學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熟悉。
欄目二“找一找”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同學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其次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長。
欄目三“議一議”讓同學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當學習他人的特長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目的是給同學更多的事例,使同學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老師應更多地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讓同學學會發覺別人的優點,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老師應留意一方面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敬重同學的人格,愛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損害。
3.本課的教學中,老師可組織同學分析、爭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同學懂得,為什么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緣由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特長和短處;二、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同學把握取長補短的詳細做法。
教育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同桌同學相互溝通,全班同學相互溝通。
2.老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當如何對待別人的特長和自己的不足呢?
3.同學發言后老師板書。
板書: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學文明理
1.師:虛心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看不到別人的特長。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虛心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白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特長,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虛心好學,能夠急躁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
7.小組爭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學習別人的特長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熟悉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許多,誰能舉個例子。
2.同學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同學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常常發覺別人的特長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特長?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同學小組爭論。
10.同學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特長。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爭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議一儀"的內容。
13.同學爭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特長,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進展、不斷進步的好同學。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看四周的人有哪些特長?把他們的特長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長?請家長評價自己的特長。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篇3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班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熟悉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同學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班集體中人都有特長,也都有短處,要擅長發覺別人身上的優點、特長,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談論,告知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處,聰慧謙遜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
其次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聞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特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進展。
第三部分采納談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同學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熟悉自己;其次要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同學的行為。讓同學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同學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熟悉。
欄目二“找一找”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同學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其次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長。
欄目三“議一議”讓同學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當學習他人的特長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目的是給同學更多的事例,使同學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老師應更多地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讓同學學會發覺別人的優點,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老師應留意一方面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敬重同學的人格,愛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損害。
3.本課的教學中,老師可組織同學分析、爭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同學懂得,為什么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緣由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特長和短處;二、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同學把握取長補短的詳細做法。
教育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同桌同學相互溝通,全班同學相互溝通。
2.老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當如何對待別人的特長和自己的不足呢?
3.同學發言后老師板書。
板書: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學文明理
1.師:虛心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看不到別人的特長。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虛心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白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特長,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虛心好學,能夠急躁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
7.小組爭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學習別人的特長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熟悉自己,擅長發覺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熟悉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許多,誰能舉個例子。
2.同學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同學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常常發覺別人的特長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特長?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同學小組爭論。
10.同學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特長。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爭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議一儀"的內容。
13.同學爭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擅長發覺別人的優點、特長,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進展、不斷進步的好同學。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看四周的人有哪些特長?把他們的特長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長?請家長評價自己的特長。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篇4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班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熟悉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同學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班集體中人都有特長,也都有短處,要擅長發覺別人身上的優點、特長,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談論,告知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處,聰慧謙遜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
其次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聞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特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擅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進展。
第三部分采納談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同學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熟悉自己;其次要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同學的行為。讓同學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同學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熟悉。
欄目二“找一找”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同學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其次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長。
欄目三“議一議”讓同學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當學習他人的特長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目的是給同學更多的事例,使同學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老師應更多地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讓同學學會發覺別人的優點,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老師應留意一方面鼓舞同學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敬重同學的人格,愛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損害。
3.本課的教學中,老師可組織同學分析、爭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熟悉: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特長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特長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情愿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留意發覺和虛心學習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不足。
2.不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同學懂得,為什么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緣由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特長和短處;二、擅長吸取別人的特長,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特長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同學把握取長補短的詳細做法。
教育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同桌同學相互溝通,全班同學相互溝通。
2.老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特長,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當如何對待別人的特長和自己的不足呢?
3.同學發言后老師板書。
板書: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學文明理
1.師:虛心的人擅長發覺別人的特長,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特長,看不到別人的特長。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虛心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兼并重組案例中的企業品牌重塑策略實施路徑分析考核試卷
- 派遣員工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考核試卷
- 疫苗不良反應報告處理流程規范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E液體包裝膜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EPE珍珠棉片材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ABS塑料原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2-異丙基-4-甲基噻唑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速電主軸軸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磁防潮防靜電柜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筋氣壓焊接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練習選修1練透答案精析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
- 六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可打印】
-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2024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黔東南州能源投資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版俄羅斯易貨貿易操作手冊
- 2024-2030年中國民辦中小學教育行業改革創新模式及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 北京市西城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 CJJ181-2012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
- 人音版六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及反思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卷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