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109.17-2008 漆包圓繞組線 第17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是針對特定類型的漆包線制定的標準,主要應用于電氣設備中。該標準詳細規定了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的要求。
根據此標準,產品需滿足一定的性能指標,包括但不限于機械性能(如伸長率)、電性能(如電阻率)、熱性能(如耐溫等級)等。特別地,這類漆包線具有自粘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在加熱條件下能夠實現自身粘結,并且可以直接進行焊接操作而無需去除絕緣層,適用于需要高效率生產和組裝的場合。
對于生產此類漆包線的企業而言,必須遵循標準中規定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技術參數,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同時,通過執行嚴格的出廠前檢測程序來保證每一批次產品的質量一致性與穩定性。此外,還明確了如何對產品進行正確的包裝、標識及儲存條件,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或長期存放時發生損壞或其他不良影響。
該文件為行業內提供了統一的質量基準和技術指導,促進了相關產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用戶選擇合適的產品提供了參考依據。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8-04-23 頒布
- 2008-12-04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29.060.01
犓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6109.17—2008/犐犈犆6031736:2000
漆包圓繞組線
第17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
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犈狀犪犿犲犾犾犲犱狉狅狌狀犱狑犻狀犱犻狀犵狑犻狉犲—
犘犪狉狋17:犛狅犾犱犲狉犪犫犾犲狆狅犾狔犲狊狋犲狉犻犿犻犱犲犲狀犪犿犲犾犾犲犱狉狅狌狀犱犮狅狆狆犲狉狑犻狉犲,
犮犾犪狊狊180,狑犻狋犺犪犫狅狀犱犻狀犵犾犪狔犲狉
(IEC6031736:2000,Specificationsforparticulartypesofwindingwires—
Part36:Solderablepolyesterimideenamelledroundcopperwire,
class180,withabondinglayer,IDT)
20080423發布20081204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書
犌犅/犜6109.17—2008/犐犈犆6031736:2000
目次
前言!!!!!!!!!!!!!!!!!!!!!!!!!!!!!!!!!!!!!!!!Ⅲ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定義、試驗方法總則和外觀!!!!!!!!!!!!!!!!!!!!!!!!!!!!!!1
4尺寸!!!!!!!!!!!!!!!!!!!!!!!!!!!!!!!!!!!!!!!1
5電阻!!!!!!!!!!!!!!!!!!!!!!!!!!!!!!!!!!!!!!!1
6伸長率!!!!!!!!!!!!!!!!!!!!!!!!!!!!!!!!!!!!!!1
7回彈性!!!!!!!!!!!!!!!!!!!!!!!!!!!!!!!!!!!!!!2
8柔韌性和附著性!!!!!!!!!!!!!!!!!!!!!!!!!!!!!!!!!!2
9熱沖擊!!!!!!!!!!!!!!!!!!!!!!!!!!!!!!!!!!!!!!2
10軟化擊穿!!!!!!!!!!!!!!!!!!!!!!!!!!!!!!!!!!!!!2
11耐刮(導體標稱直徑0.250mm及以上1.600mm及以下)!!!!!!!!!!!!!!!!2
12耐溶劑!!!!!!!!!!!!!!!!!!!!!!!!!!!!!!!!!!!!!!2
13擊穿電壓!!!!!!!!!!!!!!!!!!!!!!!!!!!!!!!!!!!!!3
14漆膜連續性!!!!!!!!!!!!!!!!!!!!!!!!!!!!!!!!!!!!3
15溫度指數!!!!!!!!!!!!!!!!!!!!!!!!!!!!!!!!!!!!!3
16耐冷凍劑!!!!!!!!!!!!!!!!!!!!!!!!!!!!!!!!!!!!!3
17直焊性!!!!!!!!!!!!!!!!!!!!!!!!!!!!!!!!!!!!!!3
18熱黏合!!!!!!!!!!!!!!!!!!!!!!!!!!!!!!!!!!!!!!3
19介質損耗系數!!!!!!!!!!!!!!!!!!!!!!!!!!!!!!!!!!!4
20耐變壓器油!!!!!!!!!!!!!!!!!!!!!!!!!!!!!!!!!!!!4
21失重!!!!!!!!!!!!!!!!!!!!!!!!!!!!!!!!!!!!!!!5
23針孔試驗!!!!!!!!!!!!!!!!!!!!!!!!!!!!!!!!!!!!!5
30包裝!!!!!!!!!!!!!!!!!!!!!!!!!!!!!!!!!!!!!!!5
Ⅰ
書
犌犅/犜6109.17—2008/犐犈犆6031736:2000
前言
GB/T6109《漆包圓繞組線》分為22個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規定;
———第2部分:155級聚酯漆包銅圓線;
———第3部分:120級縮醛漆包銅圓線;
———第4部分:130級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5部分:180級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6部分:220級聚酰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7部分:130L級聚酯漆包銅圓線;
———第9部分:130級聚酰胺復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10部分:155級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11部分:155級聚酰胺復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12部分:180級聚酰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13部分:180級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14部分:200級聚酰胺酰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15部分:130級自粘性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16部分:155級自粘性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第17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18部分:180級自粘性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19部分:200級自粘性聚酰胺酰亞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20部分:200級聚酰胺酰亞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21部分:200級聚酯酰胺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22部分:240級芳族聚酰亞胺漆包銅圓線;
———第23部分:180級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
本部分為GB/T6109的第17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31736:2000《特種繞組線產品標準
第36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第1.2版(英文版)。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根據IEC6031701:2005增加了針孔試驗項目;
———取消了溶劑粘合及條款號;
———取消了表2中從1.600mm到2.000mm多余規格的自粘負荷。
本部分是首次制訂。
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電線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13)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上海電纜研究所。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萬寶漆包線有限公司、山東賽特電工材
料有限公司、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先登電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長城電子科技集團。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慶節、齊州平、和軍、鄭啟榮、孟祥富、姚桂華、陳惠民。
Ⅲ
犌犅/犜6109.17—2008/犐犈犆6031736:2000
漆包圓繞組線
第17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
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1范圍
GB/T6109的本部分規定了雙漆層的180級自粘直焊漆包銅圓線的要求。內漆層以聚酯亞胺
樹脂為基,如果能保留原樹脂的化學特性并且滿足該漆包線規定的所有要求,則該樹脂可以改性。
面漆層是以熱塑性樹脂為基的自粘層。
注:改性樹脂是一種經過化學變化的,或者含有一種或多種添加劑以提高其某種性能或使用特性的樹脂。
180級表示熱級,它要求最小溫度指數為180,熱沖擊溫度至少為200℃。
對應于溫度指數的攝氏溫度并不就是推薦的漆包線使用溫度,因為這取決于包括所用設備類型
在內的很多因素。
本部分規定的導體標稱直徑范圍為:
———1B級:0.020mm及以上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常州cs活動方案
- 小資沙龍活動方案
- 師生同樂活動方案
- 小學綠植培育活動方案
- 幫扶救助活動方案
- 小班環保節能活動方案
- 工廠參加會展活動方案
- 市井烤肉活動方案
- 小學講黨史活動方案
- 小學生樹林尋寶活動方案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中班語言美術《有趣的西瓜皮》課件
- 室內零星維修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02月海口市龍華區事業編制人員7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科技引領冰雪旅游智能設施與游客體驗的融合
- 2025年湖南金葉煙草薄片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I-MR(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
- 《經皮椎體成形術》課件
- 《鄒忌諷齊王納諫》比較閱讀82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
- 工業生產設備投資資金使用計劃
- 政府應急管理與協調機制
- 數字文化空間創意設計-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