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幻燈片_第1頁
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幻燈片_第2頁
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幻燈片_第3頁
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幻燈片_第4頁
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幻燈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流行病學EpidemiologyofInfectiousDisease學習目標掌握: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潛伏期的定義及流行病學意義;疫源地熟悉:各種傳染源及傳播途徑;傳染病的預防控制策略與措施了解:傳染過程及感染譜;影響傳染病流行的因素;計劃免疫一、概述二、傳染過程三、傳染病流行過程四、預防策略與措施五、計劃免疫及其評價目錄一、概述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人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疾病。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傳染病在人群中的發生、流行過程及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并制定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對策與措施的科學。45天花病人鼠疫流行霍亂弧菌疾病死亡人數(萬)構成比(%)惡性腫瘤217.726.1腦血管病186.922.4心臟病160.619.2呼吸系統疾病110.613.2損傷和中毒60.17.2傳染病與寄生蟲病9.51.1……合計835.110072009年中國居民死因構成2010中國統計年鑒8海地霍亂暴發9101112H5N1禽流感13截止2013.5.29,全國共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131人,其中死亡37人H7N9禽流感疫情1415甲型H1N1流感Thesinglebiggestthreattoman'scontinueddominanceonthisplanetisthevirus.16JoshuaLederburg二、傳染過程傳染過程(infectiousprocess):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后,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即傳染發生、發展直至結束的整個過程。傳染病的發生、傳播是病原體、宿主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17病原體傳染力(infectivity):病原體引起易感宿主發生感染的能力,可用續發率評價。致病力:病原體侵入宿主后引起臨床疾病的能力。毒力:病原體感染機體后引起嚴重病變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18宿主防御機制遺傳易感性19隱性感染輕型感染重癥感染死亡無癥狀與體征有癥狀與體征的疾病感染譜(spectrumofinfection)感染譜:宿主對病原體傳染過程反應的輕重程度。2021“冰山”現象(icebergphenomenon):以隱性感染為主的傳染病,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同冰山外露于海平面上的尖頂部分,而絕大部分感染者在臨床上無法觀察到,如同隱于海平面之下的龐大的山體。2223三、傳染病流行過程流行過程(epidemicprocess):是傳染病在人群中連續傳播的過程,包括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經過一定的傳播途徑,侵入易感者機體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個過程。2425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被感染的人成為新的傳染源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三、傳染病流行過程(一)傳染源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26

受感染的人受感染的動物

病人病原攜帶者1.病人27潛伏期(incubationperiod)臨床癥狀期(clinicalstage)恢復期(convalescentperiod)(1)潛伏期(incubationperiod)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早出現臨床癥狀的這段時間。潛伏期長短與侵入機體的病原體數量、繁殖力、侵入門戶及機體狀態等有關。28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用途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追蹤傳染源,查明傳播途徑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期限確定免疫接種時間評價預防措施效果潛伏期長短影響流行特征29某單位某月21日暴發某病,26日達高峰,29日暴發平息,已知該病潛伏期14-21天,平均約為17天,計算暴露時間。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用途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追蹤傳染源,查明傳播途徑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期限確定免疫接種時間評價預防措施效果潛伏期長短影響流行特征31(2)臨床癥狀期指傳染病病人出現特異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時期傳染性最強32(3)恢復期病人臨床癥狀已消失,機體所遭受的損傷處于逐漸恢復的時期。臨床癥狀消失后,病原攜帶時間在三個月以內者,稱暫時性病原攜帶者;超過三個月者,稱慢性病原攜帶者。33傳染期(communicableperiod):病人排出病原體的整個時期。是決定傳染病病人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病人作為傳染源的意義,與其排出病原體的數量、活動范圍等有關。34

2、病原攜帶者(carrier)病原攜帶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包括潛伏期病原攜帶者、恢復期病原攜帶者和健康病原攜帶者。健康病原攜帶者:無任何癥狀、體征和病史,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作為傳染源的意義取決于其排出病原體的數量及攜帶者的職業、衛生習慣、生活環境、社會活動范圍和防疫措施等35傷寒瑪麗3、受感染的動物有些疾病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并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稱人獸共患病(zoonosis)。37以動物為主的人獸共患病:病原體主要在動物間傳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傳給人,又稱自然疫源性疾病。以人為主的人獸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傳播,偶然感染動物。人、畜并重的人獸共患病:人、畜均可作為傳染源,病原體在人間和畜間都可獨立的世代延續。真正的人獸共患病:人和動物分別作為終宿主和中間宿主。383、受感染的動物取決于人與動物接觸的機會和密切程度,也與動物的種類和密度、環境條件等有關。多具季節性、地區和職業分布特征39(二)傳播途徑傳播途徑(routeoftransmission):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過程。病原體在外界環境中必須依附于一定的物質或生物媒介,這些物質或生物媒介稱為傳播媒介或傳播因素。40(二)傳播途徑經空氣傳播經水傳播經食物傳播經接觸傳播經媒介節肢動物傳播經土壤傳播醫源性傳播垂直傳播411.經空氣傳播(air-bornetransmission)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經飛沫傳播經飛沫核傳播經塵埃傳播421.經空氣傳播(air-bornetransmission)流行特征:傳播廣泛,發病率高冬春季節高發在未經免疫預防的人群中,發病呈周期性居住擁擠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區高發432.經水傳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包括經飲用水傳播和經疫水傳播兩種方式,一般腸道傳染病經此途徑傳播44沙門氏菌污染飲用水病例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有飲用同一水源史除哺乳嬰兒外,無職業、年齡及性別差異若水源經常受污染,病例長期不斷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凈化措施后,暴發或流行即可平息經飲用水傳播經疫水傳播血吸蟲的生活史接觸疫水史地區、季節、職業分布特點大量易感人群進入疫區,可引起暴發或流行加強個人防護、對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發生經疫水傳播3.經食物傳播(food-bornetransmission)48食物本身含有病原體食物受到病原體污染流行特征: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歷史,不進食者不發病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發,患者潛伏期短,流行持續時間一般短停止供應污染食物,暴發或流行即可平息493.經食物傳播(food-bornetransmission)直接接觸傳播:沒有外界因素參與,易感者與傳染源直接接觸。4.經接觸傳播(contacttransmission)50直接接觸傳播:沒有外界因素參與,易感者與傳染源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傳播:易感者接觸了被傳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傳播,又稱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紅眼病”“腳氣”4.經接觸傳播(contacttransmission)51流行特征:多以散發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間的傳播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及衛生習慣不良的人群中發病較多524.經接觸傳播(contacttransmission)機械攜帶:節肢動物攜帶病原體,通過接觸、反吐或糞便將病原體排出生物性傳播:吸血節肢動物叮咬感染者,病原體進入體內經過發育、繁殖后,感染易感者瘧原蟲生活史5.經節肢動物傳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53流行特征:季節性地區性職業特征5.經節肢動物傳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6.經土壤傳播(soil-bornetransmission)易感人群通過各種方式接觸了被病原體污染的土壤所致的傳播。557.醫源性傳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56在醫療、預防工作中,由于未能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人為地造成某些傳染病的傳播。7.醫源性傳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57醫院感染:指病人在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院內發生的感染,包括在醫院內感染而出院以后才發病者。外源性感染:患者遭受來自身體以外的個體或環境中的病原體侵襲內源性感染:遭受自身固有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感染8.垂直傳播(verticaltransmission)病原體通過母體傳給子代。58經胎盤傳播上行性傳播分娩時傳播多途徑傳播艾滋病結核甲肝60以下傳染病可以經哪些途徑傳播?(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指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取決于人群中易感個體所占的比例。群體免疫力:人群對于傳染病病原體的侵入和傳播的抵抗力。6162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新生兒增加易感人口遷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計劃免疫傳染病流行6364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被感染的人成為新的傳染源自然因素:氣候、地理等社會因素:人類的一切活動(四)影響傳染病流行的因素(五)疫源地疫源地(epidemicfocus):傳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體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圍,即可能發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圍。65(五)疫源地66形成疫源地的條件傳染源存在病原體能持續傳播與疫源地大小有關的因素傳染源的活動范圍傳播途徑的特點周圍人群的免疫狀況疫源地消滅的條件傳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體消滅了傳染源排到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所有的易感接觸者經過了該病最長潛伏期未出現新病例或被證明未受感染67(五)疫源地四、預防策略與措施策略: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的指導全面工作的方針,如基本原則、主要策略和組織機構等。措施:實現預期目標所需要采取的具體行動方法、步驟和計劃。68(一)策略1.預防為主加強健康教育改善衛生條件加強人群免疫2.加強傳染病監測3.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69(二)措施70傳染病報告針對傳染源的措施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針對易感人群的措施應急措施71(1)報告種類:甲、乙、丙三類,共39種(2)報告原則: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1.傳染病報告72法定傳染病報告系統73(1)報告種類:甲、乙、丙三類,共39種(2)報告原則: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1.傳染病報告74傳染病報告工作流程各級醫療單位國家CDC75(1)報告種類:甲、乙、丙三類,共39種(2)報告原則: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3)報告時限:甲類和乙類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小時內其他:24小時內1.傳染病報告2.針對傳染源的措施(1)病人:“五早”(2)病原攜帶者:登記、管理、隨訪(3)接觸者:留檢、醫學觀察、應急接種或藥物預防(4)對動物傳染源的措施:消滅;捕殺、焚燒或深埋;隔離治療;預防接種和檢疫76壓力蒸汽滅菌(物理)紫外線消毒含氯消毒劑(化學)消毒: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殺滅或消除環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種措施隨時消毒終末消毒預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773.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預防性消毒:在沒有發現明確傳染源時對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場所和物品施行消毒。7879疫源地消毒:對現在或曾經有傳染源存在的場所進行消毒,分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隨時消毒:傳染源還存在于疫源地時所進行的消毒。終末消毒:當傳染源痊愈、死亡或離開后所作的一次性徹底消毒,從而完全清除傳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終末消毒4.針對易感人群的措施免疫預防藥物預防個人防護805.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的緊急措施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活動停工、停業、停課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閉被病原體污染的場所和公共飲用水源控制或捕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81足球聯賽禁止觀眾入場維景酒店因豬流感而遭封鎖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艾滋病禽流感82五、計劃免疫及其評價(一)預防接種(二)免疫規劃(三)預防接種效果評價83(一)預防接種人工自動免疫:將疫苗等免疫原接種到易感者機體,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人工被動免疫:直接給機體注入免疫應答產物,如抗體,使機體立即獲得免疫力被動自動免疫:同時給機體注射抗原物質和抗體。84(二)免疫規劃免疫規劃:按照國家或地方確定的疫苗品種、免疫程序或接種方案,在人群中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和控制特定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85我國免疫規劃的內容70年代:卡介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百白破三聯混合制劑和麻疹疫苗1992:納入乙肝疫苗2007:納入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和麻腮風疫苗86免疫規劃程序87

0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18

18-24

月2歲3歲4歲6歲乙肝疫苗√√

卡介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