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_第1頁
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_第2頁
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_第3頁
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_第4頁
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健康與心理亞健康1第一節 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2 (一)正常的心理活動,具有三大功能: (生物的,社會的,心理的) 1。 能保障人作為生物體順利地適應環境,健康地生存發展; 2。能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社會團體、機構中正常的肩負責任,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組織正常運行; 3。 能使人類正常地、正確地反映、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以便創造性的改造世界,創造出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 異常心理活動:喪失了上述正常的心理活動。無法保證人的正常生活,以其異常的心理特點,隨時破壞人的身、心健康。 3 一、常識性的區分 非專業人員區分正常與異常心理,是依據日常生活經驗判斷:

2、 (一)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 (二)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 (三)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 (四)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區別4 二、非標準化的區分(李心天) 第一種,就統計學角度,是偏離了統計常模; 第二種,就文化人類學角度,是偏離某一文化習俗;第三種,就社會學角度,是破壞了社會準則; 第四種,就精神醫學角度,是古怪無效的觀念行為; 第五種,就認知心理學角度,個體主觀的不適體驗。5 三、標準化的區分 第一,醫學標準。第二,統計學標準第三,內省經驗標準。第四,社會適應標準。6 四、心理學的區分原則郭念鋒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以下三條原則,作為確定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依據: (一)主

3、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 ; (二)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三)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7 第二節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8第一單元 關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義91946年: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 2.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10 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11 第二單元 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 12 一、評估心理健康的三標準許又新(1988)提出的標準: 第一、體驗標準,是指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的狀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

4、自我評價等。 第二、操作標準,是指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應,其核心是效率,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 第三、發展標準,即著重對人的個體心理發展狀況進行縱向考察與分析。 13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標準 (郭念鋒1986年提出) (一)心理活動強度是指對于突然強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二)心理活動耐受力是指對慢性長期精神刺激的抵抗力。 14 (三)周期節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如果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經常處在紊亂狀態,就可以說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四)意識水平 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質的好壞為客

5、觀指標。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五)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15 (六)康復能力 指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康復水平高的人恢復得較快。 (七)心理自控力 對情緒、思維和行為的自控程度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16 (八)自信心 一個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 (九)社會交往 一個人能否正常與人交往,也能標志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十)環境適應能力 當生活環境條件突然變化時,能否很快地去適應,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標志著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健康水平。17 第三單元 相關概念的的區分及內涵18 一

6、、概念的區分(臨床心理學領域) 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這是我們在學習和討論心理咨詢問題時,常常使用的概念。 這里說的“心理正?!?,是指具備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或者說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癥狀的心理活動;而所謂的“心理不正?!?,意為“異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礙(俗稱“精神病”)癥狀的心理活動。19 “正?!焙汀爱惓!保菢嗣骱陀懻摗坝芯裾系K”或“沒有精神障礙”等問題的一對范疇。 “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對范疇,都包含在“正?!边@個概念范圍內,用來討論“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20人的心理狀態心理正常心理異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問題,嚴重 心理問題,部

7、分可疑神經癥變態人格,神經癥其它各類精神障礙(精神病、應激障礙、性心理障礙、心理生理障礙、心境障礙等)21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類型 一般心理問題 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 由于現實生活、工作壓力、處事失誤等因素而產生內心沖突,并因此而體驗到不良情緒(如厭煩、后悔、懊喪、自責等); (2)不良情緒不間斷地持續滿一個月,或不良情緒間斷地持續兩個月仍不能自行化解;22 (3) 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自始至終,不良情緒的激發因素僅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與最初事件有聯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

8、此類不良情緒。 23 “一般心理問題”的定義: 由現實因素激發, 持續時間較短, 情緒反應能在理智控制之下, 未嚴重破壞社會功能, 情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24 與上述條件相類似的臨床案例是大量存在的,但我們只要從刺激的性質、反應的持續時間、反應的強度和反應是否泛化這四個維度出發,就可以區分和鑒別哪些屬于“心理問題”,哪些不屬于“心理問題”。25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類型嚴重心理問題 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必須滿足如下條件: 第一,引起“嚴重心理問題”的原因,是較為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礙,求助者分別體驗著不同的痛苦情緒(如悔恨、冤屈、失落、惱怒、悲

9、哀等等); 第二,從產生痛苦情緒開始,痛苦情緒間斷或不間斷地持續時間在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26 第三,多數情況下,會短暫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來的持續時間里,痛苦可逐漸減弱,但是,單純地依靠“自然發展”或“非專業性的干預”,卻難以解脫;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第四,痛苦情緒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與最初刺激相類似、相關聯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類痛苦,即反應對象被泛化。27 “嚴重心理問題”的定義: 是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劇烈、持續時間長久、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28 “嚴重心理問題”與“神經癥”鑒別的要點 是“內心沖突的性質”和“病程”。 “嚴重心

10、理問題”的心理沖突是現實性的(有現實意義的)或道德性的,而持續時間限在一年之內; 29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類型-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即”可疑神經癥”) 第三種類型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有時,我們也把有”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的人格缺點者列入這一類。 30 神經癥與正常的分界線 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經癥與正常心理的分界線并不困難,因為都是典型病例。 但是,在內科或基層保健室里,神經癥與正常的區分有時則很困難。 關鍵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理沖突的性質。 心理沖突(性質)有常形與變形之分。31 心理沖突的常形有兩個特點 一是它與

11、現實處境直接相聯系, 涉及大家公認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帶有明顯的道德性質; 32 心理沖突的變形也有兩個特點 一是它與現實處境沒有什么關系, 二是不帶明顯的道德色彩。 心理沖突的變形是神經癥性的, 而心理沖突的常形則不是神經癥。 33 心理沖突性質的分析可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來進行評定。包括三方面: 一、病程:不到三個月評1分;三個月到一年評2分;一年以上評3分。 二、精神痛苦的程度:輕者自己可以擺脫,評1分;中度須靠別人的幫助或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評2分;重度完全無法擺脫,評3分。 34 三、社會功能:工作學習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評1分;中度者,工作學習或人際交往效率顯著下降,或某些社交場

12、合不得不盡量避免,評2分;重度者完全不能工作學習,休病假或某些必要的社會交往完全回避,評3分。如果總分為3,可以認為不夠診斷為神經癥。如果總分不小于6,神經癥的診斷是可以成立的。4-5分為可疑病例。35工作程序1.臨床資料的收集、核實2.評估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 評估:確定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哪方面的問題,其表現程度如何,引發問題的關鍵點和原因是什么3.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4.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性質及產生的原因36求助者,女,24歲臨床表現:不想上班,工作沒興趣。感到別人看不起自己,自己也覺得不如別人。不愿交男朋友,沒這方面的興趣,因為自己長的丑,怕人家看不中而被拒絕。同事關系和家庭中的關系處不好,總感到受人歧視,受別人欺負。因覺得活著沒意思,前來咨詢。與臨床表現有關資料,主訴:乳名黑丫頭,從小父母說自己又黑又丑。11歲時和母親吵架,不愿讓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