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語言的功能一、填空1、語言的功能包括( 社會)功能和( 思維)功能。2、語言的社會功能包括(信息傳遞)功能和(人際互動)功能。3、在各種信息傳遞形式中,( 語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4、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語言功能及計數、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樂感知、立體圖形識別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約。5、兒童語言習得一般經過(獨詞句)階段和(雙詞句 )階段,這是兒童學話的關鍵兩步。二、判斷正誤( 對 )1、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再編碼形式。( 錯 )2、當說話者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時,話語中不具有主觀性。( 錯 )3、書刊上的話語不具有人際互動功能。( 對 )4、抽象思維要以語
2、言為形式依托。( 錯 )5、布洛卡區在大腦的右半球前部。( 錯 )6、聾啞人不會說話,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 對 )7、不同語言結構的差異體現出思維方式的不同。( 錯 )8、漢語名詞沒有數的變化,所以漢語沒有區別單數和多數的概念。三思考題1、為什么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信息傳遞的手段?除了語言之外,人們還使用其他的信息傳遞工具:(1)文字、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數學符號、化學公式等輔助性的交際工具(2)體態語等伴隨性的副語言交際工具,(3)盲文、手語等類語言交際工具。但這些交際工具或者使用范圍的有限,或者運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頻率不高,很難與語言這種交際工具相提并論。文字記錄語言,打破了
3、語言交際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中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寫作。但是,文字在交際中的重要性遠不能和語言相比。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沒有語言,社會就不能生存和發展。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的,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文字產生以前,語言早已存在,估計有幾十萬年。今天世界上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多得多。文字產生以后要隨著語言的發展而演變,它始終從屬于語言,是一種輔助的交際工具。總之,在上述的種種信息傳遞工具當中,身勢等伴隨動作是非語言的交際工具;旗語之類是建立在語言,文字基礎之上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一種最重要的輔助交際
4、工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信息傳遞工具。2、 語言的人際互動功能表現在哪些方面?說話者在傳遞客觀經驗信息的同時,也在表達著主觀的情感、態度和意圖,尋求聽話者的反饋。而受話者在接收說話者傳遞的客觀經驗信息的同時,也了解了說話者的主觀情感態度,從而做出回應。這樣語言就成為說話者和聽話者間交際互動的工具。例如: 張三和李四同時在教室看書,張三坐在窗子邊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間位置。 A.李四說:“今天氣溫很低。” B.張三說:“我馬上關上。”A、B的對話表達了一種委婉的請求。李四說“今天氣溫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氣,而是向坐在窗戶邊的張三請求將窗戶關上。3、 為什么說思維離不開語言?思維需要語言(
5、1)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思維活動必須用語言作手段(2)語言是保存思維成果的媒介。思維成果必須依靠語言的鞏固才能得以保持。(3)語言可幫助思維逐步深化(4)語言可幫助思維條理化(5)語言可幫助傳遞思維成果。 思維的成果靠語言才能表達出來,使聽讀者了解。4、 語言思維功能的生理基礎是什么,有哪些表現?人類的大腦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類所特有的。人類以外的動物,沒有這樣的分工,沒有專門管語言的“左半球”,因此它們沒有邏輯思維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語言。大腦中人類特有的語言功能區(1)說話中樞,也稱布洛卡區,在大腦左半球前部,是19世紀60年代,法國神經解剖學家保羅·布洛卡(Paul Broca
6、)發現的。這一區域受到損傷就會得失語癥,喪失說話能力,但基本能聽懂別人的話。(2)書寫中樞,也在大腦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區。這一區域受傷的人,其他運動能力尚好,但失去寫字、繪畫等精細動作的能力,稱作失寫癥。(3)視覺性語言中樞,在大腦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閱讀理解功能。這一區域受損的人在視覺上并無障礙,但無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稱作失讀癥。(4)聽覺性語言中樞,也在大腦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視覺語言中樞。1874年德國神經學家卡爾·韋尼克(Carl Wernicke)發現,也叫韋尼克區。這一區域受損的人可以聽到別人說話,但不能理解,同時自己表達也有問題,稱為感覺性失語癥。語言功能分區依據各種失
7、語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腦部受損區域的對應關系來確定的。這些功能區的界限不是很清楚。這些都足以說明語言的生理基礎是存在的。5、 兒童語言習得的臨界期指什么?臨界期的存在說明語言的哪些特性?臨界期:是語言習得術語。指的是兒童比成人習得語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長期。有語言學家認為從2歲開始至青春期,有的認為大腦優勢在5歲左右就定下來了。在臨界期內,大腦的可塑性大,兒童可自然而又輕松地完成語言習得。語言開發最遲12、13歲,過后原功能消退、弱化。臨界期的存在說明兒童語言的習得不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腦的結構和功能),而且也離不開外界的社會條件。兒童語言能力的開發還有時間的限制,這正和大腦語
8、言區的確定時間是大致平行的。6、 不同語言思維方式的特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思維能力是全人類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在思維方式上會有所不同。 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特殊方式,我們學會一種語言也就學會了該民族的獨特的思維方式。不同語言背景的人進行思維時常常呈現出不同的特點:A 不同民族的不同語言對事物的分類可能不同。英文中的“uncle”,與漢語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詞對應。B 相同語素構成的詞,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手+紙漢:手紙日:信汽+車漢:汽車日:火車7、張三說,“我們先發明了電視,然后才給電視命名,所以思維不需要語言。”張三
9、的錯誤在哪里?【答】發明本身也需要語言的幫助。在發明電視的過程中,所有的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8、 舉例說明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緊密的聯系。 社會:就是指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地域中、說同一種語言、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的人類共同體,即一般所說的部落、部族和民族。1、語言與社會共存亡:每一種社會都必須有自己的語言,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語言是組成社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語言依存于社會,與社會的產生、發展、消亡息息相關。2、語言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產物: 每個社會都存在自己的語言,語言是不同民族的區別標志 。(1)任何語言中詞語的音義聯系,以及詞語組合的語法關系從
10、根本上講都不是必然的。(2)任何語言中詞語的音義聯系, 便要求并迫使這一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循。 以及詞語組合的語法關系一經社會約定認可,其實,不僅是一個國家、民族的語言能帶給該團體內的成員很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不同的方言同樣也有類似的效果。3、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其特殊性表現在,它不屬于經濟基礎,也不屬于上層建筑,它不是為某個特定的階級或階層服務的,語言具有全民性,沒有階級性。第二章 語言是符號系統一、填空1、說出的話語句子是無限的,但無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詞 )和( 規則 )組裝起來的。2、符號包含( 形式 )和(意義 )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離。3、語言符號的意義是對它所指
11、代的一類(心理現實 )的概括。4、我們是通過( 聽話)認識到“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這個( 心理現實 )的。5、語言的表達是對心理現實的(編碼 )。6、心理現實是存在于( 客觀現實 )和(語言符號 )之間的人腦中的信息存在狀態。7、語言符號的( 任意性 )和( 線條性 ),是語言符號的基本性質。8、語言符號二層性的一大特點是( 音位 )層的最小單位一定大大少于(符號 )層的最小單位。9、( 組合關系 )和( 聚合關系 )是語言系統中的兩種根本關系。10、動物無法掌握人類的語言,從生理基礎看是不具有(大腦的結構 )和( 功能 )。二、判斷正誤( 對 )1、一種語言可說出的句子是無限的。( 錯
12、)2、語言是一種社會規約,所以每個人說話是不自由的。( 對 )3、符號的形式和意義都具有一般性。( 對 )4、語言是豐富人的心理現實的重要途徑。( 錯 )5、心理現實是對客觀現實的認知,與客觀現實是等同的。( 對 )6、語言符號形式與意義的關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屬的符號系統。( 錯 )7、現實中的句子是無窮的,所以組合關系也是無限的。( 錯 )8、音位和音位組合構成語素。( 錯 )9、句子是比詞組高一層級的符號單位,所以句子的長度一定大于詞組。( 錯 )10、“飛鳥”和“小鳥”具有同樣的組合關系。三、思考題1、聽到一個熟人在說話,就能判斷出是誰在說話,這個過程是語言符號在傳遞信息嗎?為什么?
13、這是語言符號在傳遞信息。因為符號存在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語言符號傳遞信息都是通過將意義與形式組合的。但是語言符號的形式與一般符號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種聲音實體。每個人說話都有自己獨特之處,如音高、響亮度等發音的特點,我們聽一個人說話,長時間地接觸后,就將這種聲音特點與意義結合了起來,從而理解了這種聲音所傳送的意義。2、 語言符號如何增進人的認識客觀現實的能力?心理現實為語言符號的最初編碼提供了初步的材料。語言符號,是對心理現實現象的概括。現實的“房子”只能是具體的平房、樓房、四合院、別墅??诜Q的“房子”,從來都是抽象,是心理現實現象的概括。即,語言符號的意義,是一般的、概括的東西。如“粉筆”,和
14、實際的粉筆是由很大的區別。3、語言符號的意義是對它的指代的一類心理現實的概括。當語言產生之后,人們就可以利用語言從他人那里接收間接的經驗,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個人的心理現實。當我們向他人傳達這些信息時,就可以運用已有語言符號,對心理現實進行再編碼,用語音發送出去。心理現實是存在于客觀現實與語言符號之間的人腦中的信息存在狀態,它與二者存在一種互動:一是,借助心理現實的中介,人類將認知得到的客觀現實用語言符號固化下來。二是,借助心理現實的中介,離散化、物質化的語言符號使人類能推導出新的概念和判斷、構建各種理論,進而發明新的具有延長性的感知工具,進一步提高對客觀現實(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現實)的認知。4、什
15、么是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表現在哪些方面?語言符號任意性指語言中聲音和意義的結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音和義的關系是任意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用什么聲音表示什么意義,對使用者來說是隨意的,不受制約的。事實上,語言符號具有強制性,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的約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變,否則就無法交際。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表現在四個方面: A 不同的語言可以用相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意義. mi,漢語是“蜜密”,英語是me B 不同的語言可以用不同的聲音表示相同的意義. 如英語“book”,漢語“書”,日語“” C 同一語言中可以用相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意義. 英語 sait: sight site cite.
16、分別是“視力場所引證”的意思. D 相同的語言可以用不同的聲音表示相同的意義. 站臺月臺 爸爸父親 醫生大夫5、如何理解語言符號的線條性和符號系統的關系? 語言符號的線條性語言符號只能在時間的線條上綿延,一個符號一個符號依次出現。在語言交際中,不管你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語言符號都只能一個一個地按次序出現,不但眾多音節不可能、也無法同時共現,就是兩個音節也不能同時共現。 語言要素的各個單位,在語言結構中并非處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分為不同的層和級,語言是由各個單位在不同的層和級構成的一個層次裝置,這就是語言的層級關系。6、說明“張三”、“李四”、“請”、“周日”、“春游”可以構成
17、哪些句子,從符號的系統性說明為什么同樣的語言符號單位可以構成不同的話語,表達不同的意思?張三請李四周日春游。李四請張三周日春游。請張三、李四周日春游。周日李四請張三春游。周日李四請張三春游。語言系統分為音位層和符號層兩個層面,每個層面都有最小的單位和小單位組成大單位的多級組織結構,這是語言系統最重要的特點。語言符號以少數的最小單位有規則地組成多數的更大的單位,級級翻翻增量。符號數量少,便于記憶,翻翻增量靠組合。7、舉例說明什么是語言符號的聚合關系,為什么說符號的聚合和組合是相互依存的?語言中的每個符號都處在既可以和別的符號組合,又可以被別的符號替換這樣兩種關系當中。我們正可以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
18、去研究語言符號的系統性。符號和符號組合起來的關系稱為符號的組合關系。符號和符號的組合形成語言的結構。在鏈條的某一環節上能夠互相替換的符號具有某種相同的作用,它們自然地聚集成群。它們彼此的關系叫做聚合關系。不但語言符號(詞、語素)處在這兩種關系之中,而且構造符號的音位和意義也都處在這兩種關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組合關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這些音能在相同的語音結構位置上出現,所以構成一個聚合聲母。在聲母這個大的聚合中,還可以根據發音部位或發音方法的共同性構成小的聚合,例如漢語拼音方案的聲母表,b,P,m,f就是根據相同的發音部位排列的。同樣,詞義的搭配,同義詞的
19、選擇也反映出意義方面的組合和聚合關系。8、漢字是否是具有二層性的符號,為什么?漢字是具有二層性的符號。文字也是一種符號系統,以字形作形式,以語言符號的音和義作內容。文字也有大小不同的各級形體單位,有文字單位的聚合類和組合規則。不管采用什么樣的形,文字系統必然有一級較小但不是最小的形體單位對應語言的某一級音義結合的小單位。漢字一般以占據一個方塊空間的形體單位“字”對應漢語里的最小語法單位、最小的音義結合體語素。與語言中的音義結合體相對應的那一級文字單位(字或文字詞),一定還可以拆分為更小的形體單元。漢文的方塊字可拆分為“字元”(傳統稱為“偏旁”、“部首”),漢文的字符則有的與語素的意義有關,有的
20、與語素的音有關。如“晴”的左一字符“日”,其意義與“晴”的意義有關(天晴一定有太陽),音ri與“晴”的音完全無關,所以稱為“義符”;右一字符“青”與“晴”在語音上有十分相近的關系,所以稱為“聲符”。第三章 語音和音系一、名詞解釋語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強)、音長、音質。音素是從音質的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線性的語音單位音位具體語言中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語音單位。也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來的音類,從語言的社會屬性劃分出來的語言單位 音位變體處在互補關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對立,即不起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它們歸并為一個音位。如果它們被歸并為一個音位,則處于互補關系中的各個音
21、素就被看成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個音位的不同的變異形式,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音位變體。非音質音位非音質音位指具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長等。例如漢語普通話聲調中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是由音高的變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質變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質音位。區別特征具體語言中有區別音位的作用的發音特征,叫做該語言的區別特征。每一個音位都可以分解為幾個不同的區別特征。 運用區別特征比較容易說清楚音位在具體語言中的特點和具體語言語音系統的組織方式。 音節由音位組成的語音中最小的結構單位,也是從聽覺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單位。語流音變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由于受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
22、和鄰音的影響,可能發生不同的臨時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叫做語流音變。音步語言的一種節奏中,語流是大致每隔兩個音節就有一次小的輕重、高低、長短或松緊的交替,形成語流中大致等距離出現的兩音節的節奏單元。這種節奏單元叫做音步。二、填空或簡答1、畫一張元音舌位圖,用國際音標標出八個基本元音。八個基本元音ie auo2、按音位特征用國際音標注出相應的音素。(1) 雙唇濁鼻音m(2) 舌尖前濁擦音z(3) 舌面前送氣清塞擦音 (4) 后低不圓唇元音(5) 前半高不圓唇元音e(6) 后半高圓唇元音o3、列出現代漢語普通話輔音音位的至少四對區別特征并各舉一對兒對立音位。清濁: 塞擦音和擦音 ts s送氣不送
23、氣 p p 鼻音和口音:mp4、以下是某一種語言音系的全部輔音音位,試設立一套區別特征,列表給出所有音位的區別特征。 /p/ /b/ /t/ /d/ /k/ /g/ /m/ /n/ / /f/ /v/ /s/ /z/ / / / /ð/ /j/ /w/ /h/雙唇唇齒舌尖舌根舌葉齒尖聲門舌面中塞 清 /p/ /f/t/k/濁/b/v/d/g/擦清/s/ / /h/ 濁/z/ð/鼻/m/n/ 半元/w/ /j/5、尋找適當的英語單詞實例,證明英語中下列音位具有對立關系。(提示:例如/p/b/對立,最小對立對兒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
24、)(1)/p/f/ (2)/s/z/ (3)/m/n/ (4)/b/v/(1)pair/fair (2)sap/zap (3)more-nor (4)bow/vow6、用國際音標注出下列漢字的音節形式,并分析它們的音節構造。江 交 剛 關 勸 tþi55 tþiau55 k55 kuan55 tþyan51例 字聲母韻 母聲 調韻 頭韻 腹韻 尾 江tþi55交tþiu55剛k55關k55勸uan517、 用國際音標給英語單詞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說明它們各自包含哪幾個音節。´splendid 兩個音節 s
25、plen did træns´leitbl 4個音節 træns lei tbl11、下面是某一種漢語方言的語流音變的四個代表性實例,試簡要說明它們各自的音變特點。(1)棉袍 mie p mie m (2)戲臺 xie tai xie lai(3)米缸 mi kou mi ou(4)清唱 ts i tsy? ts i y是順同化。上字鼻尾韻,下字聲母是p、ph的,受到鼻音的影響變成了鼻音m。上字是開尾韻,下字聲母t變成l。從清塞音變為濁連音,弱化。上字是開尾韻,下字聲母是k,變為。脫落上字鼻尾韻,下字是ts、tsh的變成。從塞擦音變為擦音,弱化。三、思考題1、音位
26、與音素的區別和聯系。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二者存在區別。A劃分的依據不同:音素是根據語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屬性劃分出來的,音位主要是根據語音的社會屬性劃分出來的??磧蓚€語音形式是不是同一個音素,只須看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等是否相同,而看兩個語音形式是否屬于同一個音位,除了看它們的自然屬性,更主要的是看它們的社會屬性,看它們是否能區分不同的語言符號。B音素是屬于所有語言的,音位是屬于個別語言或方言的。音素是從自然屬性出發劃分出來的最小單位,不同的語言中的同一個音素,其自然屬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體語言或方言中按社會習慣劃分出來的能區別意義的最小的單位,因而是屬于具體語言或方言的。C數量上不
27、同。一般來講,一個語言的音素的數量要比音位的數量大得多。一個語言的音位,經過歸納,一般都在幾十個。而一個語言里實際所包含的音素是很多的,其數量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二者也存在著聯系。一般來講,音位和音素有著集體和個體的關系。一個音位往往包括幾個不同的音素。例如,漢語普通話的音位/a/就包括aAAQ四個不同的音素。2、 怎樣找出一個語言或方言的音位。在歸納音位的時候,要進行對比,看看不同的音素是否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如何檢查一個音素是否能區別意義的呢?采用三種具體方法:1)減除法:在具體的語言中,如果把詞中的一個音素減掉,詞義就發生變化,減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漢語的mao35(毛),如果去掉m
28、,就會變成ao35(熬),意義就發生了變化,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熬”區別開來。2)添加法:如果一個詞加上一個音素,詞義就發生變化,則加上的這個音素也是音位。例如,英語中,deskdesk,加上-ss,形成desksdesks,前者是單數,后者是復數,意義發生了變化,則加上的s就是音位。3)替換法:如果詞中的某一個音素被換成另一個音素,詞義就發生了變化,則所換的音素就是另外一個音位。例如,英語的“sky”skai(天空)中的“k”換成“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發生了變化,則/l/就是一個與/k/不同的音位。如果換了一個音,這個音不起區別意義的作用,則不是音位。例如,把
29、skai換成skai,雖然聽上去不順耳,但是不改變意義,因此k不是另外一個音位。 3、 區別特征與語音系統平行對稱性特點的關系。 區別特征與音位的聚合關系密切相關。音位的區別特征不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過不同的區別特征互相區別開來,形成對立,而且還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過相同的區別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漢語普通話的音位: A B C D1/p/ /p/ /m/2/t/ /t/ /n/ /l/1行是雙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氣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氣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濁鼻音聚合群,D列是雖然只有一個音位,但在這個矩陣中自成一個聚合群。 在這個矩陣中,A,B,C三列音位之間呈現出平行、對稱
30、的關系,我們稱為雙向聚合,同一個聚合群中的幾個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語音規則。例如漢語普通話里/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組合。 和雙向聚合群的音位結構相比,像/l/的這樣的音位就顯得很孤單,就只能與/t/,/t/,/n/構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們將其稱為單向聚合。區分雙向的聚合和單向的聚合,有利于分析音位的系統性,也有利于說明語音的演變。一般說來,處于雙向聚合中的音位發生演變時會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變,而處于單向聚合中的音位的變化一般不會波及其他的音位。4、 區別特征與語音系統組合,聚合兩軸的關系同一個語音系統里的音位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同一個語音系統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
31、互區別。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聯系,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根據音位的系統性特點,應該具有相同的組合關系。例如:如現代漢語中的雙唇音都可以作聲母,作聲母都可以和開口呼、齊齒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呼相拼,但實際上,在平行、對稱的系統中常常會出現不平行、不對稱的現象。(參上題答案)第四章 語 法一、舉例解釋下列名詞內部曲折 是通過改變詞中語素的部分元音或輔音來表示語法意義的一種方式,又稱語音交替或音位交替。如英語的所謂不規則動詞,大多是用語音交替來表示形態變化。 格 表示名詞、代詞在句中同其他詞的關系,它的意義是直接和句法相關的。性 通過詞(名詞、代詞等)的形態變化表現事物的性別特征。
32、歐洲的許多語言中都有。屈折詞綴 黏附在詞的后面,只改變一個詞的形式,不構成新詞的詞綴。 黏著語素 不能夠獨立成詞的語素叫 黏著語素。體 體(aspect)表示動作行為的各種階段和狀態,是動詞特有的語法范疇。最常見的是完成體和未完成體(或持續體、進行體),此外還有起始體、繼續體、中斷體、反復體、短時體(或瞬間體)等等。 時 時是動詞的語法范疇,時(tense)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這時間往往以說話的時間為準,分為現在、過去、未來。詞法語素組合在詞的規則和詞的變化規則合稱詞法。二、填空1、和動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有時、體、(態)和( 式 )。2、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叫做(合成詞)。3、在w
33、orkers中,worker這一部分可以稱為(詞干)。4、按照詞法結構類型,語言可以分為(詞根語)、(黏著語)、(屈折語 )和(復綜語 )。5、句子的最大特點是(有語調)。6、僅有一個語素構成的詞是(單純詞 )。7、最小的語法單位是(語素 )。8、和名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有性、格、(數)。9詞的組合有五種基本類型,例如“研究問題”屬于(支配式),“跑的很快”屬于(補充式 ),“馬上出發”屬于(偏正式),“火山爆發”屬于(主謂式)。10、能夠改變詞類的是(構詞)詞綴。 11、表達語法意義的語法形式除了有類的配列之外,還有(形態的一致性配合)和(虛詞)。三、單項選擇 1、下列各組詞中全部屬于復合詞的一
34、組是(D )A大學、人民、(英)reader B勞動、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與“春光明媚”結構相同的組合是(A )A陽光充足 B已經開始C調查研究 D工人和農民 3、以下關于句法變換陳述正確的一項是( B )A句法變換反映的是句子之間的關系B句法變換可以區分句法多義C容許變換說明一個語言的語序是自由的D變換從不改變句子的語義 4、區分詞類最重要的依據是(C)A意義 B、形態變化 C、句法功能 D、語言的類型特點 5、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花兒”是( )A 單純詞 B 派生詞 C復合詞 D語素6、分析以下Micho
35、acan Aztec語中的一些詞以及英語翻譯。nokalimy house nokalimes- my houses mokaliyour house ikalihis house kalimes-houses如果表示friend的詞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的詞應該是(E )A.nomahkwa B. mahkwas C.momahkwames D.momahkwaes E.nomahkwames 四、分析題1、用變換的方法區分下列句法多義的句子:支持的是王書記我們支持是王書記(王書記是受事)支持我們的是王書記(王書記是施事)3、請為下面的句子畫出句法結構樹形圖。 他 希望 將
36、來 研究 語言學。| 主| 謂語 | |動 | 賓 | |狀 > 中 | | 動|賓 | SNP VP V ADVP ADV VPN V N 他 希望 將來 研究 語言學。 5、分析以下句子中所體現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位置 A B C 張三 去過 北京。例子 媽媽 洗了 衣服。 學生 舉著 標語。 主 謂 賓 名詞 動詞 名詞處于A位置和C位置的都是名詞,分別作主語和賓語.處于B位置的是動詞,作謂語.在每個句子中,B和C先組合成動賓結構,再和A組合成主謂結構.五、問答題 1、舉例說明什么是句法結構規則的遞歸性。遞歸性和句法結構的層次性有什么關系?“遞歸性”是數學和數理邏輯的一個基本術語
37、。它被引入到語言學中,指的是“重復使用同一條規則以便生成無限的新語句和無限長(在理論上可能的)的句子”的功能。也有人解釋為“有限規則的無限應用”。同樣的語法結構可以層層嵌套,同一條結構規則可以重復使用而不致造成結構上的混亂。遞歸性兩種表現形式:表現1:套合:從初始結構開始,自始至終重復運用同一條語法規則。例如: (玫瑰)花(院子里的)玫瑰花 (張三)院子里的玫瑰花 (在化工廠工作的)張三院子里的玫瑰花§ This is the dog.This is the dog that chased the cat.§ This is the dog that chased the
38、cat that killed the rat.表現2:聯合:同一條語法規則可以在一個結構上間隔的重復使用。例如:§ 你去,我去,還是他去?§ “鴉鵲鵲,肚下白,打下請老伯,老伯耳朵聾,請裁縫,裁縫手腳慢,請老板,組合的層次性從表面上看,句子是一個接一個的詞組成的線性符號序列,實際上,它的內部組織是有層次的。 語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復雜,都是基本結構一層層套起來的組成的。遞歸性可以是同樣的語法結構層層嵌套,造成的是成分的擴展,層次的增多,而同一規則的的重復使用,并不能增加語言結構的層次,只是使同一層次的并列成分增多了。 2、漢語名詞名詞沒有性數格等形態變化,我們可以用怎樣的
39、辦法給漢語名詞分出語法上的小類?請嘗試給出一種分類,并說明理由。詞類是按照詞在結構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詞的句法功能分出的類。劃分詞類的標準有三個,1、形態標準2、意義標準3、句法功能標準形態標準包括構形形態(例如重疊;)和構詞形態(例如詞綴。 )印歐語系的語言形態變化豐富,具有相同形態變化的詞功能往往也相同,可以以形態作為劃分詞類的標準。如可以加-ed的都是動詞。意義標準把語法意義相同的詞劃成一類。語法意義是指詞所具有的抽象、概括的意義,如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歸為名詞。不管是印歐語系的語言還是漢語都可以從意義上進行歸類,只不過意義不能作為唯一標準。因為有些詞匯意義接近的詞語法功能卻并不相同。如“忽然
40、”和“突然”,兩個都可以作狀語,但“突然”除作狀語外還可以作謂語作定語,是形容詞,“忽然”則只能作狀語是副詞。句法功能標準包括兩個方面(1)詞與詞的組合能力,包括實詞與另一類實詞的組合能力。虛詞依附實詞和短語的能力。 (2)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劃分詞類最根本的標準是分布,就是指語法單位所能出現、不能出現的所有組合位置的總和,具體說指,能夠充當什么句法成分,能與什么性質的詞組合等。這種“活動能力”就叫做語法分布。凡是能在同樣的組合位置中出現的詞,它們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歸為一類。漢語名詞不能從形態上進行歸類,分布上名詞都可以作主語和賓語,少數名詞如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還可以直接作狀語,一般的名詞前
41、不能加“不”或者“很”(不人不鬼、不男不女除外)一般名詞都可以接受物量詞的修飾,不接受動量詞的修飾。給名詞分類主要依據的是意義,可分類如下:人的名稱:人 廠長 大夫 作家 兒童 老人 教師處所名稱:上海 故宮 沈陽 亞洲時間名詞:夏天 今天 早晨 上午方位名詞:上面 中間 東南 左邊具體事物的名稱:鋼筆 電腦 蘋果抽象事物的名稱:觀點 和平 文化 科學 愿望 理想 3、與英語對比,舉例說說漢語語素的特點。 漢語中絕大多數的詞都是由詞根構成的。古代漢語一個語素一個音節,一般一個語素就是一個詞,后來為了彌補語音系統的簡化,漢語逐漸用復音詞來取代單音節詞,復音詞從中古開始在漢語中占據優勢地位,原來的
42、單音語很多都轉化為單音節語素,漢語中單音語素占多數,復音語素多半是聯綿詞、疊音詞或外來詞。漢語語素的組合能力很強,絕大部分語素是自由語素,可以單獨成詞,也可和別的語素組合成詞。但有一部分原來在古代可以獨立成詞的自由語素到了現代漢語中發展成需要和別的語素組合成詞的黏著語素。如“民”“粹”“律”等。漢語中的語素都是成詞語素,缺少變詞語素,基本沒有什么形態變化。而英語中變詞語素很多,像”ed”ing”s”等都是動詞后可加的。形容詞、副詞、名詞也都有專門的變詞語素。漢語中的語素有一些從名詞發展來的派生語素,如“阿、老、子、兒、頭”等,但數目很少,所以漢語中的合在詞以復合的居多,派生詞較英語少得多。漢語
43、中同音語素很多,英語中也有同音語素,但數目較少。而且漢語中復音語素也有同音的,英語則基本沒有。 4、結合具體語言事實說說如何區分詞和短語。詞是代表一定的意義,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短語是兩個或以上的實詞的組合,是大于詞而小于句子的語言單位。詞是由語素構成的,短語又是由詞構成的。三者密切聯系,又有互相區別的界限。詞和短語的區別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 從語法結構上看,詞具有現成性和定型性;短語則具有臨時性和可擴展性。詞不論其音節多少,結構如何,都是作為一種現成的單一性的單位而用于造句的。短語則不然,它是臨時組合的,且能夠擴展。句法的規律只能作用于短語,不能作用于詞的
44、內部。例如:“新工人”可以擴展為“新的工人”、“新的女工人”,“光榮、偉大”可以擴展為“光榮而偉大”、“光榮和偉大”。但“工人”卻不可以擴展為“工的人”、“工的女人”,“光榮”、“偉大”同樣不可以擴展為“光和榮”、“偉而大”。二、 從聲音形式方面來看,詞的內部不容許停頓,而短語的內部則可以停頓。試比較一下作為詞的“東西”(指物件)和作為短語的“東西”(指東邊和西邊)。前者的讀音(dngxi)結構是固定的,“西”讀輕聲,中間不停頓。而后者中的“西”不讀輕聲,語法結構也不很固定,中間允許停頓,也可以說成“東和西”。所以說像“木箱兒”、“膠輪兒”是詞,而“木頭箱子”、“膠皮輪子”是短語;“支書”、“
45、共青團”是詞,而“支部書記”、“共青團員”則是短語。區別詞和短語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插入擴展法”。如果一個語言單位插入別的語言單位使它擴展后,不改變原來的意義,這個語言單位就不是詞,而是短語;如果意義改變了,或者沒有意義了,就是詞,而不是短語。譬如,“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中的“紅花”、“綠葉”就可以插入“的”或“顏色的”,擴展成“紅顏色的花”、“綠顏色的葉”,意義沒有發生變化,這句話中的“紅花”和“綠葉”就是短語。而“紅花是一種名貴的藥材”中的“紅花”,如果插入“顏色的”,意義就變了,所以這句話中的“紅花”是詞,而不是短語。同樣的道理,作為一種工具名稱的“拉手”是詞,而表示一種動作的“
46、拉手”則是短語。第五章 語義和語用一、名詞解釋基本詞匯 基本詞匯就是人們自古至今常用的,用來表達日常事物現象的,并成為構成新詞基礎的那一部分詞?;驹~匯里的詞是語言詞匯的核心。 多義詞 一個詞有多個意義,它們概括反映相互有聯系的幾類現實現象。 如“跑”就具有“兩只腳或四條腿迅速前進”、“逃走”、方“走”、“為某種事務而奔走”、“物體離開了應該在的位置”、“液體因揮發而損耗”等六項互相有聯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義,是多義詞。 反義詞 語言中有很多意義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反義詞,是現實現象中矛盾的或對立的現象在語言中的反映。分相對反義詞和絕對反義詞兩種。具有反義關系的兩個詞之間只需要有一個義項相對或
47、相反就可以了。施事 自主性動作、行為的主動發出者。焦點 人們之所以要說話,是為了向對方傳遞他們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從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說話者所傳遞信息的重點所在,是說話者認為受話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話者特別關注的部分。這就是句子的“焦點”。情態 情態是體現“說話者對所言的主觀看法”的范疇。主要表達“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語氣 語氣是表達“句子的言語交際作用”的范疇,指的是句子所攜帶的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包括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言語行為 人們說出的話不僅僅是人類經驗的映像(句義),也不僅僅是特定說話者對人類經驗的具體認知,它還是一種
48、社會行為。像打人、吃飯等其他社會行為一樣,“說話”這種社會行為也有對行為者之外的事物(特別是受話者)或行為者自身產生某種效力的目標,也有因行為而引發實際變化的效果。簡而言之,言語交際行為本身也構成新的人類經驗,與現實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現象、事件有著“行為效力”的關聯。這些是語言在另一層次上的意義。從這一視角對語言意義的關注稱為言語行為研究。二、填空1、( 一般性 ) 、( 模糊性 )、( 全民性)是詞義概括性的三個重要的表現形式。2、多義詞有多項意義,最初的那個意義叫(本義),離開上下文人們就能知道的那項意義叫( 中心意義)。漢語中的“老”有“年紀大”、“經?!薄ⅰ瓣惻f的”等意義,其中,“年
49、紀大”是( 本義 ),其余的是(派生意義)。三、分析題2、指出下列同義詞的意義差別父親爸爸 語體色體不同,父親是書面語體,爸爸是口語語體 得到獲得 感情色彩不同,“得到”是中性詞,“獲得”是通過努力得到好的結果,是褒義詞。眼紅嫉妒 語體色體不同,嫉妒是書面語體,眼紅是口語語體 秘密絕密 詞義輕重不同,秘密輕,絕密重。3、 收集漢語“烹調類”單音節動詞,用一組語義特征描寫它們的詞義。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用水與水接觸用明火用鍋用油調料快速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 +-+爆-+4、試分析下列句子的語義結構。農 夫 用 槍 殺 死
50、 了 那 只 狼。施事 工具 受事5、試分析下列材料,說明什么是話題?什么是話題鏈?什么是有定性?夏老人送給李小龍一盆曇花。曇花在這一帶是很少見的,夏老人很會養花,什么花都有。李小龍很小就聽說過“曇花一現”。夏老人指給他看:“這就是曇花?!崩钚↓垰g歡喜喜地把花抱回來了。他的心歡喜得咚咚地跳。李小龍給它澆水,松土。白天搬到屋外。晚上搬進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幾上。早上睜開眼第一件事便是看看他的曇花。放學回來,連書包都不放,先去看看曇花。曇花長得很好,長出了好幾片新葉,嫩綠嫩綠的。李小龍盼著曇花開。一天夜里,李小龍在夢里聞到一股醉人的香味。他忽然驚醒了:曇花開了!李小龍一骨碌坐了起來,劃根火柴,點亮
51、了煤油燈。曇花真的開了!李小龍好像在做夢。 (引自汪曾祺:曇花 鶴和鬼火,有刪節)一個句子中句義信息所關涉的那個實體是句子的“話題”,針對話題展開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說明”。說話者所選擇的信息關涉對象,一般是“有定”的。所謂“有定”,是指“確定的、有具體所指的實體”。這不僅是對于說話者來說的,而且是說話者認為對于聽話者也同樣適用的。也即,說話者選擇的話題,是說話者所認為的聽說雙方都可以確定所指的實體,以這個有定實體為基點添加新的信息內容,才能更好地向受話者傳遞說話者在聽說雙方共有知識的基礎上所要傳達的信息。話題句子的話題是說話者選擇的傳遞信息的基點,而這一選擇跟說話者對整篇話語的信息組織結構有關
52、。整篇話語中各個句子的話題往往有內在的聯系,組成“話題鏈”。相繼出現的各個句子,如果話題或主話題相同,則后面句子的話題或用代詞指代或省略。漢語中省略的手段用得多,英語等語言則更常用代詞指代。以上材料的話題是曇花。材料(2)說的“它”就是指代曇花,下文“白天搬到屋外。晚上搬進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幾上?!庇檬÷哉諔獣一?。6、簡要說明下列句子在情態上有什么不同。我認為小剛上學去了。(說話者對事件的真實性十分確定)我想小剛一定上學去了。(說話者對事件的真實性不太確定)我猜小剛上學去了。說話者對事件的真實性毫無把握。我聽說小剛上學去了。說話者對事件的真實性有一定的把握。我看見小剛上學去了??陀^陳述,說話
53、者對事件的真實性確定無疑。7、以下列句子為例,說明:什么是焦點?焦點的性質是什么?(1)這首詩連小孩都會背誦。(2)張三從李四那里借來了這輛車。人們之所以要說話,是為了向對方傳遞他們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從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說話者所傳遞信息的重點所在,是說話者認為受話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話者特別關注的部分。這就是句子的“焦點”。句子傳遞信息所依賴的、說話者設定為自己與受話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識就是“預設”。說話者希望受話者特別關注的新信息,也即句子的焦點,一定會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標示出來。在會話中,焦點通過語調重音標示出來。如例(2),重音可以落在“張三”、或“李四”或“借”或“這輛”上,強調不同的內容,焦點還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現出來,如例(1)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統計分析練習試卷1(共141題)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質量評估政治試卷(含答案)
- 湖北省八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
- 山東美術館組織活動方案
- 居家安全游園活動方案
- 小門店活動策劃方案
- 幫助客戶活動方案
- 小學編程活動方案
- 小班元旦活動集體活動方案
- 山西甜品活動方案
- 《跨部門溝通與協調》課件
- 2023年哈密市伊吾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國開期末考試《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機考試題及答案(第6套)
- 簡歷篩選技巧培訓
-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
- 全國工會財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物聯網平臺介紹
- 計算機組成原理考點整理
-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地理試卷【附答案】
- 湖北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 教科版六下科學全冊課時練(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